文丨陽光 排版丨陽光
「5.6億人零存款,人均貸款超4.4萬元,年輕人更是集體性負債,我國14億人口,人均存款才65779元,那麼一個家庭多少存款才能活得更體面?」
我國人均存款多少?
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經濟迎來了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升,80年代月薪50元就可很好的生活,如今月入5000元也只是大眾水平。
正所謂家有餘糧才能不慌,很多人都有存錢的想法,每年春節前大家都會將錢存到固定的儲蓄卡中,存上定期,等有急事時再提出來使用,比如說家裡老人生病、孩子結婚等。也正因此,我國過去一直是儲蓄大國,2008年儲蓄率更是突破50%。
2020年的一場「黑天鵝」事件,讓人們知道存錢的重要性,不少人在消費上也更保守、理性,希望能存上錢,這樣遇到突發事件內心才不會慌亂。
據統計,2020年前3季度,儲蓄存款漲了9.95萬億,趕超19年全年水平,9個月裡,平均一個人存款超7107元。
截止2020年11月底,居民存款總額為91.75萬億,按14億總人口計算,也就是說人均存款為65543元。也就是說,大家的銀行卡餘額突破6.5萬元才算是上了及格線。
存款多少才算體面?
有人可能會說,6.5萬元的存款並不多,甚至還很低。其實6.5萬元存款針對的只是現金,房子、車子等資產並不算在其中。
其實,我國有5.6億人零存款,很多人每個月都要償還房貸,還要用於日常開支,不負債就不錯了,哪裡還奢求有多少存款。
同時,年輕人受自由消費的影響,提前透支下個月的收入,每個月工資下發後就要忙著償還貸款。據統計,90後平均負債高達12.2萬元。而從央行一個數據來看,2020年9月末,信用卡逾期6個月以上的金額多達906.63億,截止2019年底,列為失信列表裡的人也多達1591萬人。
從另一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居民貸款額度為61.88萬億元,同比大漲7.89萬億,人均負債超4.4萬元。
這麼一看,人均存款6.5萬億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存款超 6.5萬億,那就意味超7億國人,而年輕人很難能達到「及格」線。
很多人看似在大城市裡有一套房,實際上真正全款購買的家庭是少數,在沒有還完房貸前,大家就不能鬆懈下來,每個月都要為房貸一事而煩惱。央視調查發現,56.5%的城鎮家庭都背負債務,且一個家庭中76%的債務源於房貸,且戶均負債額為51萬元。
家庭存款50萬元容易嗎?
很多人認為,當今社會家庭存款突破50萬元應該不難,在大城市買一套房,首付就超50萬元。其實,真正有50萬元的人並不多。
2015年《存款保險條例》發布,央行將破產賠付金定為50萬元,至於為何這麼規定,還因存款超50萬元的人已超過99.63%的人。
可見,一個人擁有50萬元並不容易,而一個家庭有50萬元存款也很難。要知道一個家庭勞動力也就年輕夫妻兩人,孩子、老人不賺錢反而要產生不少開支。而存上50萬元,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
2019年城鎮非私營企業職工年均收入為90501萬元,私營企業為53604元,也就是說,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不吃不喝也要5年半才能攢夠50萬元,如果算上房貸、生活開支等成本,存上50萬元可能要10餘年。
如果是以居民可支配收入來看,2019年人均才30733元,如此來看,存上50年就要用上幾十年才行。
以人均存款6.5萬元來算,一家4口人就是26萬元,也就是說,一個家庭有26萬元存款已經很體面了,至少超過一半的國人。不過即便如此,我國的消費能力還是不行,消費率還不如印度高,這說明大家的錢都流入到了樓市,每個月都要還貸,哪裡還有錢去消費。
曹德旺曾吐槽過,我國只有2億消費人群,很多人有錢了後,會第一時間當房奴。房子雖然也有價值,但想要變現並不容易,因此還是要增加存款才是王道。
尾言:
我國城鎮家庭的財產分配不健康,房產佔比高,一個家庭房產多達70%以上,存款卻少的有限,如此也出現了「千萬乞丐」,這些人住在百萬千萬的房子中,卻吃著泡麵就著鹹菜。希望大家都能有正確的消費觀,理性消費,增加存款意識,這樣抗風險等級才更高。
討論題:你認為年輕人存款才能「體面」?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際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