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對印反擊戰後,獲勝的中國為何選擇放棄藏南,死守阿克賽欽?

2020-12-10 史源歷史專欄

62年對印反擊戰,中國在短短一個月內殲滅印軍8000多人,軍事上取得完勝。不過很多不了解這段歷史的朋友,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獲勝後的中國為何選擇在藏南地區主動後撤,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看守阿克賽欽地區呢?按照常理,獲勝方不會後退,但這不能按照一般邏輯去理解,中國當年的對印戰略有著深遠的智慧和影響。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中印邊界爭議領土超過12萬平方公裡,引子是英帝國強盛時期在亞洲製造的不合法邊界,印度對立後野心較大,企圖將上述邊界合法化並從英國那裡繼承下來,但新中國怎麼可能承認這種事情?於是演化成了後來的對印反擊戰,62年我軍痛列印軍。戰後我軍實際控制區域為阿克賽欽地區,面積約33000平方公裡。至於藏南區域我軍選擇了在戰後主動後撤。「後撤」不等於「退讓」,這其實是經過深謀遠慮的方案,最能牽制並威脅印度,確保邊疆和平。為什麼這麼說呢?

62年反擊戰,很大程度上講,我軍擊敗的最大敵人也許並不是印度軍隊,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藏南地區對著中國一側極難補給,而面對印度境內卻是大平原。就這一點,從軍事部署上便令人如鯁在喉。打仗可不是過家家,短時間作戰也許能夠依靠軍事素質和武器裝備決出勝負,但如果要長期對峙和消耗,對於後勤的考驗是巨大的。我軍對印作戰,20多萬後勤人員用60餘天準備物資車馬,才保障了不到30天的作戰需要,牛馬牲畜累死7萬多頭,可見困難之大。62年11月底,如果我軍還不撤出藏南的話,高寒和大雪天氣會使解放軍部隊及運輸線被自然割裂。印軍則可以依靠優勢的自然地理條件從容補給,解放軍的彈藥、糧食都供應不上去,這時戰爭的勝負天平便不再是之前的樣子了,我軍將變得處境兇險。

而阿克賽欽的戰略意義遠大於藏南,我軍雖然主動撤出藏南,但阿克賽欽必須死守。看地圖便知,阿克賽欽有兩層重大意義。第一是藏疆陸地樞紐,我國西部的兩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西藏與新疆,需要通過阿克賽欽來溝通連接(如今的219國道),這等價值不是藏南可比,一旦丟失後果不堪設想,大動脈將被掐斷。另外阿克賽欽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地平均海拔超過四千米,並且被高山環抱呈盆地地形,地理優勢非常顯著。我軍可以在此堅固防禦,同時作為西部地區得天獨厚的飛彈發射基地、戰時機場及陸軍重兵集團集結地,一旦有大規模戰事或軍事威脅,可以從此地輕而易舉地居高臨下發起攻擊,其軍事價值和威懾能力不言而喻。由此可見,我軍62年戰後放棄藏南力保阿克賽欽,著實蘊含著大智慧!

相關焦點

  • 1962年我們為何死守阿克賽欽,卻放棄了富饒的藏南?答案就在這裡
    目前來說,中國和印度之間有12.5萬平方公裡的爭議領土,而印度實際控制的區域遠比我們大,其中包括了藏南地區,也就是麥克馬洪線划過去的那一片土地。而我們牢牢控制了阿克賽欽地區。阿克賽欽,作為我國新疆和西藏唯一的通道,它的名字來源既不是維語,也不是藏語,而是古老的突厥語,阿克賽欽,意思是「中國的白石堆」。
  • 1962年中國為什麼放棄藏南而死守阿克塞欽?乾貨都在這裡
    1962年11月21日中印戰爭結束後,許多人對中國沒有提任何條件就退至戰前控制線,並放棄藏南很不理解,但沒有注意的是,有一個地方卻牢牢地控制在我們的手裡,那就是阿克賽欽地區。作為62年自衛反擊戰的戰勝方,反而放棄了藏南,這個問題很重要,必須說清楚,不僅僅是因為藏南的富庶,更因為那是我們的故土,是倉央嘉措的誕生地,是我們的情結。情結歸情結,還是要面對現實。從地理位置上,藏南處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低,地勢平緩,易攻難守,對面便是印度大平原。
  • 中印戰爭:藏南、阿克賽欽地區的歷、演變及現狀
    西面的拉達克地區(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被錫克帝國侵佔,中國歷代政府從未承認過拉達克屬於別國。      1865年,英國為和沙俄爭奪新疆的利益,由測量人員詹森在地圖上畫了一條非法的「詹森線」,將阿克賽欽劃給了克什米爾。事實上這條線僅僅存在於地圖上,因該地過於荒涼,英印當局並未派兵駐防。
  • 荒涼的阿克賽欽與富庶的藏南哪個對中國更重要?本文帶你深度解析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軍被迫於1962年10月發起了自衛反擊作戰。 戰爭的結果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一下我們當時為何放棄固守藏南地區。1、藏南地區的補給太困難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古以來打仗打的就是糧草後勤。
  • 阿克賽欽
    1963年,巴基斯坦與中國籤訂協議,確定該地區為中國領土,雖然印度不承認這個協議的合法性。-拉達克地區(克什米爾)問題的由來。拉達克地區歷史上歸屬於西藏(吐蕃),信奉藏傳佛教,後被伊斯蘭教徒佔領。阿克賽欽還不是阿克賽欽的問題,阿克賽欽背後是羌塘無人區,就是從崑崙山到雅魯藏布江,從三江源到阿克賽欽這一片都是無人區,假如讓出了阿克賽欽,那麼印度人一支裝甲集團軍可以直接開到蘭州城下,中間沒有任何防禦力量。假如印度軍隊從羌塘無人區直上新疆,那麼新疆也將不為我所有。最關鍵的是,你是一個國家,你總得巡邊吧,假如阿克賽欽劃歸印度,中國西藏與新疆將會首尾不能相顧,你讓國防軍人情何以堪。
  • 關於藏南的「棄」與「得」!
    中國擁有西部的阿克塞欽,而印度侵佔著東部的藏南和達旺。堅守阿克賽欽是中國的高明之處,阿克賽欽雖然非常荒涼但它的地勢非常重要,看看地圖就可以知道了,它居於中亞的制高點,緊臨印度的首都和中心城市,它的地理優勢遠甚於藏南和達旺。如果說藏南和達旺是兩塊肥肉,而阿克賽欽就是中亞的鎮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臟的利劍。
  • 阿克賽欽到底有多好?讓印度虎視眈眈,還曾大打出手爭奪此地
    阿克賽欽是南部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之間的半封閉型盆地,它的北面是巍峨的崑崙山,西南面則是高聳的喀喇崑崙山。值得一提的是,阿克賽欽地區是典型的高海拔地區,平均海拔甚至達到了驚人的4000米以上。其實,阿克塞欽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交通咽喉要道,向北可進入南疆,向西可出入印控克什米爾,向南可進入西藏。早在漢朝時期,阿克賽欽就屬於西域都護府的管轄範圍,漢書中曾記載這裡屬于于闐國的管轄權。
  • 中印之爭,為什麼是阿克賽欽?
    開戰之後,面對中國的重炮,印軍孤立的據點很快崩潰,要麼全軍覆沒,要麼主動撤退,毫無還手之力。尤其在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原以為可以憑險據守,結果僅僅40分鐘,主據點便被新疆邊防部隊攻佔。三天之後,中國軍隊前鋒就抵達什約克河口。整個西線,中國軍隊於10月20日發起反擊,僅用4天,班公湖兩岸及其以北地區的31個印軍據點,就被全部掃除。
  • 1962年印軍潰敗之際,我軍距新德裡僅三百公裡,為何宣布停火
    馬克斯維爾所描述的就是1962年的中印自衛反擊戰。1962年10月17日印軍首先挑釁,10月20日我軍發起全線反擊。11月20日我軍就把印軍打回到1959年9月7日實際控制線以南。此時,在印軍潰敗之際,勢如破竹的解放軍已經距新德裡僅三百公裡。然而11月21日零時,指揮部卻命令,宣布我軍停火撤退。
  • 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為什麼要阿克賽欽,而放棄藏南?
    阿克賽欽地區位於中國新藏兩自治區交界處,面積大約3萬平方公裡,對中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3、居於中亞的制高點,中國進可以制服中亞各國,退可低擋中亞各種勢力的滲入。也是中國控制中亞的橋頭堡和穩定新疆的屏障。阿區是懸在印度頭上的利劍。阿區緊鄰印度的首都和中心城市。一旦中印對戰。中國的重裝部隊從阿區衝下來,可以輕易而舉的攻破印度首都新德裡,而孟買等印度的經濟中心地區就變得岌岌可危。中國如果從阿區攻打印度,很大程度上會使印度再次戰敗。阿區緊鄰印度和巴基斯坦爭議地區。
  • 阿克賽欽主權歸屬中國的國際法依據
    在權衡中印兩國提出的在關鍵日期以前對阿克賽欽實施主權活動的證據的分量之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在數百年裡對阿克賽欽持續、一貫地行使著主權權力,而印度不能提出任何對阿克賽欽展示或行使主權的證據,中國顯然通過對阿克賽欽的有效控制提出了比印度更優的權利主張。因此,阿克賽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印度議會通過"查謨一克什米爾重組法案",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破壞了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 印度為啥心心念著中國的阿克賽欽
    1846年英國吞併查漠—克什米爾後,聲稱拉達克(原本屬中國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地區,後來被錫克帝國和其中的克什米爾王國霸佔的一部分)應歸英印政府統治。在未經清朝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英國便佔領拉達克地區,清朝以來,中國從來沒有承認被侵佔的拉達克屬於外國。
  • 阿克賽欽有多重要?為何被印度覬覦幾十年?
    近日以來,中印雙方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爆發了肢體衝突,這使得加勒萬河谷所屬的阿克賽欽地區又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熱點地區。阿克賽欽到底位於哪裡?印度為何一直想得到阿克賽欽?阿克賽欽在中國的位置阿克賽欽在古突厥語中意為「中國的白石灘」,其位於新疆和西藏兩省的交界處,大部分在和田縣南部(劃於喀什塔什鄉和郎如鄉)、小部分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總面積4
  • 中國如何永遠超越和掌控印度
    堅守阿克賽欽是中國的高明之處,阿克賽欽雖然非常荒涼但它的地勢非常重要,看看地圖就可以知道了(見上圖),它居於中亞的制高點,緊臨印度的首都和中心城市,它的地理優勢遠甚於藏南和達旺。如果說藏南和達旺是兩塊肥肉,而阿克賽欽就是中亞的鎮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臟的利劍。
  • 阿克賽欽、喀喇崑崙走廊、加勒萬河谷,班公錯湖,都屬於中國
    ,阿克賽欽連接拉達克與中國新疆地區。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兩國政府籤署的《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正式明確該地區為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所有,標誌著巴基斯坦放棄了對此地區的領土要求。喀喇崑崙走廊主要包括沙克思幹谷地,這一地區屬於不適宜人居住的高寒山區,世界主要山峰K2、布洛阿特峰、加舒爾布魯木諸峰、瑪夏布洛姆峰就集中在這一帶,臨近還有錫亞琴冰川。
  • 中印在阿克賽欽打仗?別開玩笑了!
    如果送你一個阿克賽欽戶口,估計沒人願意去。如果阿克賽欽是一個國家,估計也不會有人願意移民去那裡。如今的阿克賽欽,有一部分屬於新疆和田的某個鄉,另一部分屬於西藏阿里的某個鄉,雖然面積遼闊(有五個上海那麼大),卻沒有一塊土地是適合人類居住的。阿克賽欽真是太荒涼。跟阿克賽欽比,隨便一塊非洲草原都是富饒土地,蒙古草原都可以算塞外江南。
  • 阿克賽欽機場竣工!衛星拍到大批武直10,美日感慨:印軍敗局已定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6日的報導稱,印媒日前刊文表示,大陸軍隊一直在中印邊境地區進行軍事建設,通過最新的衛星圖像顯示,大陸軍隊已經在阿克賽欽建造了直升機機場。知情人士稱,一旦阿克賽欽直升機機場竣工,大批武直10和直-20通用直升機將被部署在此地,這樣的部署能夠起到極大的震懾作用。美日感慨稱,按照大陸軍隊這樣的速度,印軍的敗局已經註定。阿克賽欽位於所謂「拉達克」邊界的東方,這塊土地總面積為4萬2695平方公裡,有新藏公路通過。強化阿克賽欽的部署,不僅可以保證新藏公路的安全,還能對印度軍隊起到震懾作用。
  • 克什米爾/拉達克/阿克賽欽,帶你了解中印邊界問題的前世今生
    印度不管在蒙兀兒王朝(1526至1858年,大陸譯為「莫臥兒王朝」)或是後來的英屬東印度公司時期(1858至1947年),政治勢力都無法觸及藏文化區。同一時期,西藏地方當局與清朝政府的管轄範圍卻是含括整個西藏的「鹽線」,而且向在當地半農半牧的藏人、門巴人、珞巴人收稅。西藏在元朝之後即納入傳統中國的管轄範圍,並被後來的中華民國政府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繼承。這是中印傳統邊界線的形成始末。
  • 真實的中印戰爭,4萬解放軍擊潰30萬印軍,讓世界輿論一片譁然
    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國,兩國有著高大的喜馬拉雅脈阻隔,所以兩國在古代沒有邊境領土糾紛。1947年印度建國,當時放棄印度這塊殖民地的英國統治者很不甘心,於是將印度半島分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於兩個國家的邊界也不劃分清楚,導致了這個國家到現在還有軍事衝突。
  • 中印在阿克賽欽打仗?別開玩笑了!丨硬核生存指南
    從中國腹地到阿克賽欽,需要穿越很長的無人區,這是運輸和交通的困境,更是後勤補足的困境。阿克賽欽雖然如此荒涼,卻比它周邊的地區都好:這是一塊海拔四千多米的盆地,它的周邊是海拔六、七千米的崑崙山和喀喇崑崙山,只有幾個山口容易通過。從西藏到新疆,從新疆到印度,阿克賽欽都是一條捷徑,比別的路更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