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士後到導師的角色轉換:積跬步,終至千裡的科學之旅

2020-12-23 BioArt生物藝術

編者按:從博士後到新晉PI的轉變是學術科學家職業生涯中的關鍵一步。Nature Metabolism 對六位新晉PI「三部曲」系列進行了第一期報導。在本次報導中,兩位新晉PI (Lydia Finley 和 Lawrence Kazak) 回顧了他們建立實驗室後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以及如何踏上科研新徵程的,與廣大博後和新晉PI交流心得,並給出建議。BioArtReports將文章編譯如下,以供科研學者參考學習。

編譯 | XZ

責編 | 雪月

Lydia Finley:積跬步,終至千

由於COVID-19大流行, 迫使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Finley關閉了實驗室。隨著研究項目的暫停,Finley實驗室的成員們清楚地意識到對比剛建立實驗室的時候,他們現在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實驗室招收了學生,獲取到了研究資金以及發表了研究論文,這些成就對於剛建立實驗室的PI們可以說是振奮人心的。在Finley實驗室裡流行一句話,即任何一個小小的進步都值得慶祝,比如成功復甦細胞、首次使用GC–MS 儀器以及招收第一個學生等,並且每一個小的進步都會被Finley用相機記錄下來。

Lydia Finley

Finley談論到:「我們的第一篇文章,是由一點點小勝利串在一起的產物。」從一個觀察開始,再到提出一個假設,然後想盡辦法去驗證它。在這個過程中,Finley實驗室的成員並肩工作,並且聯繫合作者一起為之努力。、

論文的書寫是上百個實驗換來的成果,Finley團隊懷著既緊張又興奮的情緒閱讀了同行評審對他們的第一篇論文給出的評論。從這些評論中他們認識到了對於一個人手不足的新實驗室來說,要明確優先應該進行的實驗,要知道該做些什麼以及到底該如何去做。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將一步步的小勝利最終累積成了一個大勝利,順利地發表了實驗室的第一篇文章(S. A. Vardhana et al.Nat. Metab.1, 676–687; 2019)。

隨著疫情走向良好,各大實驗室也要漸漸開放了,Finley表示在實驗室重新開放後依舊會遵循剛建立實驗室的思維模式,即將一點點勝利串聯起來。目前Finley實驗室面臨的挑戰以及作為導師的主要目標就是去尋求新的小勝利,因為每一個小勝利都會催生出繼續前行的動力,積跬步,終能至千裡

Lawrence Kazak:科學之旅

加拿大McGill大學的Kazak表示自己對分子代謝和線粒體生物學的興趣源於第一次了解到基因會對鍛鍊產生影響。小時候,在陪祖母散步時Kazak會花大量的時間給植物分類;在高一的時候對化學感興趣,無奈當時的科學教育狀況並不是很好;高中畢業後,開始追求藝術,同時在接下來的八年時間了又學習了武術。在這段時間,Kazak意識到自己對科學仍充滿了熱情。於是在武術領域內,通過研究運動生理學開始了科學生涯。在此期間,他對線粒體生物學產生了興趣,但很快意識到自身需要精通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因此在劍橋大學線粒體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在Ian J. Holt的指導下研究線粒體中的DNA複製和蛋白質轉運。Ian J. Holt是20世紀80年代末第一個發現線粒體DNA缺失與人類肌病之間聯繫的科學家。

Lawrence Kazak

Kazak認為,想要專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就必須腳踏實地的專注於喜歡的研究方向。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放棄了武術的研究,專心做科研。Kazak回憶自己科研旅途的時候談論到:「我的父母像大多數父母一樣愛著、支持著自己的孩子,但因工作太忙,我的父母並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在尋求職業道路時給予指導,因此我必須自己一點點摸索前進,也正是因為這個經歷,能讓我更好地去指導學生,在他們遇到困境的時候給予鼓勵和幫助。」

在博後期間,Kazak 進入了哈佛醫學院Bruce Spiegelman的實驗室繼續線粒體的研究,但重點放在脂肪組織和生物能學方向。在這個實驗室裡他學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認識到了專注的重要性以及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在科研這條道路上,Kazak追求的風格是每發表一篇文章都需要建立在上一篇文章的發現之上。但這一風格並不適合所有人,它受到實驗室資助情況、可用資源以及學生科研能力的影響。當在一個新的城市建立實驗室時,需要時間來熟悉當地的研究機構和可用的合作機會。一旦穩定下來,有了更多的資源和資金保障,熟悉了當地的研究環境,就可以建立更廣泛的科學網絡,承擔更高風險的項目。

在2018年,Kazak在加拿大McGill大學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2019年,在Nature Metabolism發表了第一篇文章 (L. Kazak et al. Nat Metab 1, 360–370; 2019),這篇論文非常重要,因為它給了實驗室一個良好的開端,並且能夠激勵高素質的學生申請他的實驗室。Kazak對博後和新晉PI的建議是:「選擇一個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生物學問題,並專注於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尤其是在職業生涯的開始階段,不要將自己的精力分散;如果你想的獲得資助,就必須讓資助機構看到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要做好這件事,就需要集中精力」。

相關焦點

  • 積跬步以至千裡:她從青島理工大學保研至東華大學!
    現已保送至東華大學。秋天是甘美的酒,也是動人的歌。時光荏苒,歲月猶在,時間一晃而過,在這美好豐收的季節裡,讓我們迎著留有溫存的秋風,踏著深秋枯黃的落葉,靜靜地傾聽她與青理的故事。贏得好射手的美名並非由於她的弓箭,而是由於她的目標。
  • 積跬步,至千裡 ——山大輔仁七年級五班開展借書、讀書分享活動
    積跬步,至千裡。山大輔仁七年級五班的借書、讀書活動 ,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陶冶了讀書的情操,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素養。
  • 志當存高遠,行當積跬步
    2行當積跬步所謂是:萬裡之船,成於羅盤;千裡之行,積於跬步。有了目標後,還要有實際行動,要從最基本的事做起,並且要積少成多,持之以恆。荀子《勸學》云:「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所以說,萬丈高樓平地起,積沙成塔,積水成淵。
  • 繁星·南風檔案 | 周璇:積跬步方可至千裡,匯細流方可成江海
    周璇同學的成長故事∨學幹經歷助成長職業規劃明方向青春支教展初心笑對秋招破浪行政府管理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周璇始終堅信「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未來的基石」積跬步在千裡之外的雲貴高原上,周璇也在用青春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我覺得支教是一場自我的修行,是將渺小的個人逐漸與家國的需要相融合的過程。」懷揣著這顆赤子心,周璇在本科畢業後開始了一年的支教之行。這一年的支教生活讓周璇畢生難忘,對她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作為一個江蘇人,她對雲貴高原上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從語言、氣候、飲食到備課、教學,一切都要自己摸索消化。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明德小學中年級成語聽寫大賽成語積累,是漢字的延伸。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行,對語文基礎知識有所忽視的學生提高了關注度,使他們深深地認識到了基礎知識積累的重要性。也激發了廣大學生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漢字水平,更提升了孩子們的文化素養。同時,也拓寬了視野,鍛鍊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及應變能力。
  • 國獎個人風採|張明翔: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實踐經歷2019年-2020年,分別跟隨導師到重慶港澳大家軟體產業有限公司,重慶華西會計師事務所,重慶渝諮會計師事務所等多家單位參加社會實踐調研活動。2019年寒假,參與假期社會實踐,在北京中證天通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鄭州分所,審計助理實習。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寫好帶貨文貴在努力堅持
    文章發布的時間段在下午四點至晚間十點之間。因為這個時間段的人們下班了,容易下單。3、關於創作素材的選購,當然要找出商品的亮點來介紹。要學會運用導語來引出廣告,這個我受益了,我以前就是直接插入商品,如果廣告前加入一小段導語,會拉近和讀者之間的關係,而且廣告也不會顯得太突兀。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古語有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意思是說:走一千裡路也要從第一步開始,不積累每一步,永遠達不到千裡的地方。在今天,我們的千裡之行有汽車、飛機、高鐵等各類高科技的交通工具來實現,這句話仿佛已距離我們很遙遠。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鄭州市第七十八中學致學生的一封信
    首先,同學們要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和學習計劃,沒有老師現場課堂的監督,更要嚴格自律,要求自己,勞逸結合!受網絡條件的影響,可能部分同學網絡不夠通暢,但知識不分新舊,只要用心,處處都是學習。其實,我們的時間根本就不夠用,我們之前學過的課文、知識,真的都全部熟練掌握了嗎?其實,很多同學的基礎還很不牢固。
  •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或兩個階段,它們是相互區別、不能混淆的,同時,它們又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第一,量變和質變是相互聯繫的。
  • 控制科學應屆博士-獲「美國北卡教堂山分校」有薪博士後職位
    北卡教堂山分校簡介:Z同學是控制科學在讀博士,距畢業還有半年時間,之前自己DIY並請導師介紹國外博士後職位,得到的回覆不是拒絕就是沒有經費。知識人網用時兩個月便助其獲得美國北卡教堂山分校有薪博士後職位,導師是IEEE Fellow,堪稱大牛。Z同學非常高興能有機會獲得這個職位。
  • 積跬步,至千裡,跑步三個月的一些感悟
    從2020年5月開始到現在,已經跑步三個多月了,總裡程一開始,是跟著keep的課程節奏走走跑跑,偶然的一次機會,到操場之後才發現沒帶藍牙耳機,索性看看自己能跑多遠。一圈一圈,20分鐘跑了三公裡,由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萬事開頭難,開始嘗試才有成功的希望。五、量力而行剛開始運動的時候信心滿滿,似乎有用不完的力量。
  • 【求學求職】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誠聘青年副研究員、博士後
    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多個課題組招聘青年副研究員和博士後,誠邀青年研究人員加入。青年副研究員待遇面議;博士後待遇以及在站時間請見文底。應聘者請將個人簡歷和能證明其工作能力的電子文件材料整合為一個PDF,郵件主題博士後應聘,發送至:binsong@fudan.edu.cn。
  • 星環科技:七年磨三劍,積矽步至千裡
    眾所周知,如今的世界正在以加速度進入到智能化時代,特別是隨著各項業務的雲化深入以及萬物互聯,數據處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智能算法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以及雲計算在傳統產業的更密集的滲透,逐漸形成了「物理世界信息化、信息世界智能化」的新特徵。
  • 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張衛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教師檔案  姓名:張衛東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研究方向:醫學影像技術  學歷職稱:高級工程師,博士  個人愛好:看書;旅遊  座右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張衛東:中國歷來都是一個講究「大愛無疆」的國家,去援助非洲抗擊伊波拉,除了是響應聯合國的號召,更是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疾病是全人類的公敵,西非的伊波拉疫情不只是西非那幾個國家的事,而是全世界的事,所以我們責無旁貸地要參與到這次意義非凡的援非行動中來。
  • 積跬步方致千裡:5G智慧型手機超級體驗背後靠什麼?
    接下來通過Rel-16,5G將擴展至垂直行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車行業。5G V2X(車聯網)技術正在賦能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和其它自動駕駛技術,這將帶來更加安全高效的駕駛體驗。關於5G的演進,Rel-17目前僅處於初始階段,未來將賦能更多全新服務,充分利用全新頻譜資源。目前,高通是唯一能夠支持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優化頻譜利用率的「全球化」晶片組解決方案提供商。
  • 2020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研究人員招聘33...
    北科院已發展成為擁有28家二級單位,涵蓋城市安全與治理、城市環境與生態保護、「高精尖」技術、生物醫藥與營養健康、科技創新智庫、科學普及與文化傳播等六大重點領域的科研機構,總人數5000多人。北科院緊緊圍繞北京落實「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積極參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工程、人才發展工程、科技條件建設工程。
  •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魯伯壎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學術經緯/報導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魯伯壎課題組主要從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以及藥物研發原創策略的研究。因課題需要,特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優秀博士後1名。
  • 2020年「統計、數據科學與智能決策」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在長春...
    中國教育在線 訊 8月22日,「統計、數據科學與智能決策」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在長春工業大學學術報告廳隆重召開。  學術論壇現場  各位專家、領導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出席開幕式  副校長張明耀主持學術論壇開幕式  本次論壇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長春工業大學承辦。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用對方法,你也可以簡單快樂地「持之以恆」
    行動的持續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目標在前讓人覺得有「盼頭」;二是能夠單純從行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對於第二點來說,如果目的性過強,我們就容易陷入隨時將行動產生之效用與目的相比較的陷阱之中。而這,很容易導致因為太過於在乎目標而躊躇不前或者沮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