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人間失格》帶給我們了什麼?

2020-12-26 書入夢隨風

每天一本好書推薦,希望你從中有所收穫。

《人間失格》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本自傳體小說,它於1948年發表於世,當時便引起文學屆的轟動,此後確立太宰治在文學屆的地位,只是作者在寫完這本書之後就投湖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在書中太宰治利用主人公葉藏的一生巧妙的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思想融合與此,並在其中側面折射出日本在1948年的社會狀況和人心狀態,這本書在「喪」文化的背後讓我們不僅看到了人生的某個重要選擇如何做出決定,也讓我們開始反思自己和關注內心。

《人間失格》以主人公葉藏的人生經歷作為發展的主線,主要講述他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的一些事情,這些事情貫穿他一生的每個階段,從童年到少年再到中年的過程。從每個人生過程中都可以見得他心智和思想的成熟,以及自己越來越迷茫的一種狀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也是出自主人公葉藏之口,這句話也成為這部小說的代表句之一。從這句話中體現出作者和葉藏的人生態度,現有今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引用這句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狀態。

葉藏少年時違背自己的內心,為了看到父親的笑臉和其他周圍人的喜歡扮笑臉去迎合,逐漸找不到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後期雖然心智和年齡成熟起來,但仍然不懂得如何和這個世界相處,只能默默地承受外界的影響,恐懼的內心衝擊著他模糊的觀念。雖然他接觸酒精等一系列不好的事情去麻痺自己,但在書中描繪的日本利益和權利盛行的那一個階段,他獨自清醒與這些世俗的東西抵抗,保持著自己內心的善良與赤誠。

這本書的寫作基調雖然採用諷刺幽默的寫法,充分展示了一個傳統的「喪」文化,但是我們在讀完後會產生強烈的同理和自省,是否和葉藏一樣為了去迎合他人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本色,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以「喪」這樣的觀念渡過呢?我想這本書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葉藏和太宰治這一生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後代如何從中學會調整自我與認識自我。為了生存,「人間失格」失去的是獲取做人的資格還是自我,這顯然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在現實世界,所有內心的委屈和痛苦不知道如何訴說,《人間失格》這本書全都徹徹底底地表達了出來。

希望你從中有所收穫,留言評論和我一起分享你關於這本書的看法。

原創|書入夢隨風|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與抄襲。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無論是否接觸過《人間失格》其書,或者了解太宰治其人,多數人都會有一種感覺,越長大,越強烈。那感覺便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它的另一個譯名,雖然很直白,但對於它「喪」的本質,卻有一個準確而透徹地揭露,《人間失格》亦被翻譯為《喪失了做人的資格》。在《人間失格》的故事裡,有一個叫葉藏的男孩,為了親切些,我們便也叫他阿葉吧(對於很多人來說,他也的確很親切)。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太宰治曾引用的名句,《人間失格》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這本書是由序、三篇手札、後記組成的,序和後記是太宰治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其餘是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口吻敘述的。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吧。這是一個憂鬱而頹廢的故事。人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容易,但如果要把它與生活中的失望相提並論,恐怕沒有人能與首相相提並論。但只有「人間失格」才是他對人性描寫最徹底、最全面、最徹底的作品。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寫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書中詳細描寫了一個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的掙扎和衰敗,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真實寫照,這與其他作品中的太子志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一致的,但在人的不合格方面尤為明顯,我們可以感受到深深的精神共鳴。
  • 書評,《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僅僅一夜,我的心竟判若兩人倘若沒有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這三句話是人間失格中最為經典的三個句子,也是一直被後世人所記得的句子。第一次知道有這樣一本書,就是被那第一句話吸引過來的,那時我高二,正在讀意林。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
    但確不知道從何而來,當我第一次嘗試讀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手札都沒看完就完全沒有了興趣,感覺枯燥。後來,買了這本書,再一次翻開的時候,竟會與第一次的感覺完全相反。我不知道一個人要經歷些什麼,才可以對這個世界如此失望。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能輕易試讀的一本書
    太宰治這部作品大多數角色的名字都來源於三次元中的大書豪,太宰治就是其中一個,而他也是小編本次要講的重點,以及他的主要作品《人間失格》。太宰治是日本小說家,也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曾多次自殺未遂,而他所著《人間失格》也是影響頗大。
  • 《人間失格》極致唯美的30個金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它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在題材上屬於半自傳體小說,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了太宰治一生的創作。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一《人間失格》
    2020年的8月6月,我在參加百家號的圖書帶貨活動中,無意中認識到了《人間失格》這本書。這本書早在很多年前我就已經聽過他的名字,但是介於是日本的文學,以為是什麼犯罪小說,就沒興趣看下去。直到在知乎上看到網友對它的評價,才知道這本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人間失格》如此頹廢為何備受追捧?『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以死為志的一生說到《人間失格》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太宰治,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他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一起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太宰治和三島由紀夫都是自殺而死的。太宰治的唯一目的是儘快死掉,選擇怎麼死他是不在乎。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太宰治喪文化的代表作便是《人間失格》,意思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這本書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在日本文壇頗有地位,近幾年在國內社交媒體上也十分流行。說到這本書,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僅一夜之間 我的心判若兩人,她自人山人海中來,原來只為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 我久病難醫。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短短的8個字,是主人公葉藏的濃縮描述。《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的遺作。作者通過葉藏的第一人稱視覺,帶領大家進入一個悲劇世界。主人公從小懦弱敏感痛苦,戴上假面是他融入周遭的唯一手段。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名著速覽《人間失格》(情節+金句)
    01情節概括《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為何一生都在尋死?
    今日好書推薦:《人間失格》我表面上笑得很開朗,並且給別人帶來歡笑,內心其實非常陰鬱,我心裡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暗中則是拼了死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般才艱難萬分做出這樣的奉侍。——《人間失格》他寧可躲藏在小丑的面具下獲得暫時的安穩和平靜。
  • 《人間失格》:21句極盡唯美的語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埃裡希·弗洛姆《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這部遺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在本書中,作者依舊一如既往地描寫了一個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角色的掙扎與沉淪。
  • 「讀書等身」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起走進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我天生喜歡討好人,就比如我不知道飢餓是什麼感覺,當然我並沒有想炫耀自己衣食無憂,可當人們說出「你一定餓了吧?」我就會順從地吃下他們遞來的食物。再比如,父親問我想要什麼禮物時,我會自然地說出那個他期待的答案。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只因軟弱的靈魂和恐懼的心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終於度過了這可恥的生涯。」《人間失格》是我讀太宰治的第一本書,由於對日本小說家知之甚少,只知道作家太宰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致敬太宰治
    圖片來自網絡看了人間失格,看了每一個書評。以前從不願意讀這本太宰治的遺作,因為是遺作。今晚認認真真看,看的喪到極點。這麼喪的書,到底大家在愛它什麼?寫書評的人,最後都會加一句,不推薦閱讀,太喪了。也只有在不想碰手機的晚上才讀得進去吧。讀著喪到極點,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忽然抑制不住的心疼,真的特別疼。有個很奇怪的現象,當一個詞引起你的好奇後,它會一直出現在你面前~就像今天從早到晚的「人間失格」。昨天有個網友說。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他擅長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雲淡風輕的描寫著生活的破碎和蕭索,不動聲色,而凜冽之際,這是他的文字帶給我的最直接感受。沒有醉意的文字,卻總能讓人微醺,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一塊可以被他無聲侵襲,卻又無從迴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