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2020-12-14 酥曉娛樂

初讀太宰治的作品,心中萌發出悲涼之意,人性中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他的筆下展現的淋漓盡致,懦弱,膽怯,自私,始終如影隨形的交織在他的筆下,他的文字始終在叫囂著,可其中的無力感,讓人感到絕望。他擅長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雲淡風輕的描寫著生活的破碎和蕭索,不動聲色,而凜冽之際,這是他的文字帶給我的最直接感受。沒有醉意的文字,卻總能讓人微醺,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一塊可以被他無聲侵襲,卻又無從迴避的地方。

太宰治出生於一個富有卻粗鄙的家庭,他同時懷著自豪和自卑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愫,一方面是與生俱來的榮譽感,另一方面是無處逃避的羞恥感,雙重情感的分裂,奠定了他乖戾頹然的性格基調。過分的自矜,讓他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敏銳的感受性,必然在粗糲的現實生活中受到傷害。在冷漠的家庭中,他近乎早熟的構造著社會的面目和人類的本性,太宰治是家中第六個兒子,從小被叔母和保姆撫養長大,不免產生了局外人的感覺,對於這個家庭他更多的是疏離和冷漠,同樣以局外人的視角去審視和打量著這個家庭。

太宰治將這種感情寄托在人間失格這本作品中,這是本自傳體小說,講述作家大庭葉藏敏感,脆弱,自認為有罪的一生,他少年成名,卻沉溺酒色,向死而生。這本小說寫完不久,太宰治如書中結局般投湖自殺身亡。在人間失格中,大庭葉藏的一生都在反思,我是個什麼東西,而他深入思考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我是個生而有罪的禍害,該以死的方式受罰贖罪,罪與罰的思想也始終貫穿著他的一生。也應驗了書中的那句話,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

在他百般不堪的生命中,他像個活著的死人,麻木不堪,對生尚且眷戀,對死不止渴望,最終妻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被性侵,剪段了他與這世界的最後一絲聯繫,僅剩的光明在妻子絕望的哭喊中消磨殆盡,他投湖自盡。對於這种放棄生命的行為,其實外人無從去審判對錯,也不應該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很顯然大庭葉藏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他無力抵抗社會法則的碾壓,他將內心與外界隔離,將自我推向絕望,孤獨的深淵,這種自我放逐式墮落,旁人無以施以援手,他把自己放逐到社會的邊緣,是暗無天日的深淵,是無計可施的世界末日,厭倦了行走世間的這副有罪的皮囊,決心要將他毀滅,求以解脫,有何不可?

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透過主角大庭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並且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決絕的方式,為自己人生劃下最後的句點。可以說,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獨白。

相關焦點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這本書寫成的當年,太宰治就投水自盡了。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無論是否接觸過《人間失格》其書,或者了解太宰治其人,多數人都會有一種感覺,越長大,越強烈。那感覺便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生而為人,即便再痛苦,都有不得不生的理由,即便那理由是對死亡的恐懼。人間失格,生而為人,阿葉,到底失去了什麼?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僅一夜之間 我的心判若兩人,她自人山人海中來,原來只為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 我久病難醫。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短短的8個字,是主人公葉藏的濃縮描述。《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的遺作。作者通過葉藏的第一人稱視覺,帶領大家進入一個悲劇世界。主人公從小懦弱敏感痛苦,戴上假面是他融入周遭的唯一手段。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吧。這是一個憂鬱而頹廢的故事。人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容易,但如果要把它與生活中的失望相提並論,恐怕沒有人能與首相相提並論。太宰治也許沒想到,很多年後,困擾他的痛苦會變成一種「正能量」。這部作品在精緻的自傳中流露出獨特的頹廢,是一部毀滅性的傑作。雖然太宰治在其不同的作品中,傳達了不同的人生態度。但只有「人間失格」才是他對人性描寫最徹底、最全面、最徹底的作品。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說到這本書,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是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中,這句話最早出自詩人寺內壽太郎之口,後來被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所引用。「生命、夢幻、死亡」是太宰治一生的主題,並貫穿了他的所有創作。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為何一生都在尋死?
    #豆瓣評分:8.3知乎評分:8.7《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而在《人間失格》裡,這種自我寫照實在過於明顯,以至於對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讀者根本無需分析,就可以看出書中主角「大庭葉藏」其實就是「津島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
  • 書評,《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僅僅一夜,我的心竟判若兩人倘若沒有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這三句話是人間失格中最為經典的三個句子,也是一直被後世人所記得的句子。第一次知道有這樣一本書,就是被那第一句話吸引過來的,那時我高二,正在讀意林。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能輕易試讀的一本書
    太宰治這部作品大多數角色的名字都來源於三次元中的大書豪,太宰治就是其中一個,而他也是小編本次要講的重點,以及他的主要作品《人間失格》。太宰治是日本小說家,也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曾多次自殺未遂,而他所著《人間失格》也是影響頗大。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
    這是第一次接觸作者太宰治的作品。讀這本書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書名,僅僅看書名心裡就會有種莫名的傷感。但確不知道從何而來,當我第一次嘗試讀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手札都沒看完就完全沒有了興趣,感覺枯燥。我不知道一個人要經歷些什麼,才可以對這個世界如此失望。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很多人喜歡把這本書歸為沒有勇氣看第二遍的書,我很同意這種說法,讀完這本書的傷感不同於餘華先生的《活著》一樣。我讀完這本書找朋友聊過,我說看完之後很難過,但我自己也說不出來到底是什麼讓我如此感傷。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致敬太宰治
    圖片來自網絡看了人間失格,看了每一個書評。以前從不願意讀這本太宰治的遺作,因為是遺作。今晚認認真真看,看的喪到極點。讀著喪到極點,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忽然抑制不住的心疼,真的特別疼。有個很奇怪的現象,當一個詞引起你的好奇後,它會一直出現在你面前~就像今天從早到晚的「人間失格」。昨天有個網友說。人間失格證實她的世界是黑白的。然後又說,只有黑。我們本是說書人,冷眼看書中的感情。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人間失格》帶給我們了什麼?
    每天一本好書推薦,希望你從中有所收穫。《人間失格》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本自傳體小說,它於1948年發表於世,當時便引起文學屆的轟動,此後確立太宰治在文學屆的地位,只是作者在寫完這本書之後就投湖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人間失格》極致唯美的30個金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它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在題材上屬於半自傳體小說,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了太宰治一生的創作。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名著速覽《人間失格》(情節+金句)
    01情節概括《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 《人間失格》如此頹廢為何備受追捧?『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以死為志的一生說到《人間失格》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太宰治,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他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一起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太宰治和三島由紀夫都是自殺而死的。太宰治的唯一目的是儘快死掉,選擇怎麼死他是不在乎。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一《人間失格》
    所謂世間,不就是你嗎?——太宰治《人間失格》7.善惡的觀念是人定的,「惡」是人隨意創造的道德詞語。8.——太宰治《人間失格》9.我的一生在眾多恥辱中度過10.古代的波斯還提到——能給悲傷疲憊的心靈帶來希望的,就只有帶來微醺的玉杯,這樣你懂嗎?11.
  • 「讀書等身」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起走進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我天生喜歡討好人,就比如我不知道飢餓是什麼感覺,當然我並沒有想炫耀自己衣食無憂,可當人們說出「你一定餓了吧?」我就會順從地吃下他們遞來的食物。再比如,父親問我想要什麼禮物時,我會自然地說出那個他期待的答案。
  • 人間失格|讀懂太宰治的喪,安心在世上做個快樂的平常人
    他用了一部半自傳體的《人間失格》,記錄了自己掙扎在自殺還是活下來這兩極之間的人生,讀懂太宰治,我們也許能嘗試去理解,為什麼這些年輕人會選擇死亡。一,言為心聲,作為私小說的代表作,人間失格可視為太宰治的自白書。私小說是日本大正年間產生的一種獨特的小說形式,又稱自我小說。
  • 最「膽小」的自殺者「文豪野犬」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是日本文豪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最真誠的「懺悔」,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大庭葉藏與太宰治本人的經歷有很多共通之處,因此也被認為是他的自傳小說。太宰治日語中,「人間」是人、人類的意思,《人間失格》直白一些說,便是:喪失做人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