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發生在越南的一件事,為投資東南亞的臺企敲響了一個震耳欲聾的警鐘。
王永慶家族史上屈辱的一天
6月30日,是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家族史上屈辱的一天。當天,臺塑旗下的越南臺塑河靜鋼鐵興業公司(下稱:臺塑越鋼),繼承認向越南賠償5億美元之後,還通過越南電視臺以長達7分鐘的時間向所有越南人公開道歉。
預計總投資超過220億美元的臺塑越鋼,是王永慶身前一手推動的臺塑最大對外投資案,也是越南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但如今它卻成為臺企一個屈辱的象徵。
越南史上最大外商投資案
越南首都河內向南400來公裡的河靜省,一片2000公頃的土地上,正崛起越南現代重工業的奇蹟,但它的成長卻一直伴隨著風風雨雨,甚至暴風驟雨。
臺塑越鋼部分廠區
因為擁有近5億噸鐵礦石儲量,也因為擁有越來越大鋼鐵需求的越南還沒有一座夠噸位的大鋼廠,河靜曾先後吸引過韓國浦項、印度塔塔等世界鋼鐵巨頭的目光。這些鋼鐵公司都曾萌生過在這裡建立巨型鋼廠的想法,但最終都被落後的環境嚇跑了。
當時,這裡的道路停留在牛車、馬車與汽車同行的水準,整個區內只能以貧窮相稱。如果要建廠,投資方還得自建港口和鐵路來配套。
其時已年過90歲的王永慶,卻在多次實地考察之後,認定這裡將是推動臺塑多元化產業再布局的福地,進而下定決心在這裡再造奇蹟。
從賣米開始,一根扁擔挑出一個王國的王永慶,是華人社會最先把民營工業幹到世界500強的人,並因此被譽為「經營之神」。在郭臺銘的鴻海崛起之前,他的臺塑曾長期是臺灣最大的企業。郭臺銘盛讚:「王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臺灣工業之父,更是工業界的領袖,大家要學習他努力向前衝的精神」。
在王永慶的鼎力推動下,臺塑很快與越南政籤訂協議,總投資170億美元(如今已升至220億美元)於河靜省修建東南亞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六大鋼鐵廠。這是一個真正的大手筆,工廠全部投產後,將年產鋼鐵3000萬噸,超過上海寶鋼和韓國浦項。這也是越南史上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
為了給項目配套,臺塑還同時在附近大興基礎設施,並投資興建了一座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的深水港。這同樣也是大手筆,一出手,其設計吞吐量就將躋身世界港口20強。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