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已出現,這種東西別誤食!寄生蟲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死!

2020-12-11 環球網

本文轉自【楚天都市報】;

近日

浙江海寧市民朱先生爆料

五一期間他為兒子抓魚

結果一網下去撈上來兩個東西

還蠕動產下粉色的小東西

看著有點起雞皮疙瘩……

他是土生土長海寧人

不知道這粉色的小東西是啥

上網一查有點怕

這是福壽螺的幼卵

而福壽螺是一種

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

父親為兒抓魚結果抓上…

朱先生家住硤石街道南漾村,五一假期期間,因為小孩子比較好奇,市民朱先生想抓些小魚、小蝦給兒子看看,在家附近的池塘裡網一撈就撈到了兩個螺。

兩個螺被放入塑料桶裡之後,螺馬上就爬到了塑料桶上面產下了粉色的卵,第二天又產了一些卵。「怪噁心的,現在已經處理掉了。」朱先生告訴記者。

因為朱先生從小生活在海寧,沒見過福壽螺,剛撈上來時以為撈到了田螺,還和自己的朋友說應該是可以食用的螺。

後來因為親眼看著螺產出了粉色的卵,覺得不像是田螺,想趁此機會讓孩子了解相關知識,就百度找了相關資料,結果發現是福壽螺!

朱先生表示,去年在南漾村河道內沒有見過這種螺,但今年南漾村河道內發現已經有很多了,後來問了一些朋友,他們都說自己在海寧市區內的河道裡看到過福壽螺的卵

海寧這小區池塘裡也出現

每年這個時候,這一群密密麻麻的粉紅色小東西,又在悄悄出現了。是的,福壽螺又來了!海寧多個地方已經出現。

住在硤石街道風和麗苑的王女士說,這幾天她在小區池塘河岸的石頭上看到了一簇簇粉色的卵,讓她頭皮發麻。

王女士說,這些粉色的卵在池塘出現大概有十幾天了,住在小區的其他人也發現了這個情況,有密集恐懼的人已經不敢靠近池塘了。

前幾天她又發現在池塘的石頭上、靠近水的泥塊上有成片的小螺出現了,王女士猜測這應該是粉色的卵孵化出來的小螺,比人的小指甲蓋還小一些。

面對福壽螺粉卵,怎麼辦?

據資料記載,福壽螺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壽螺繁殖能力很強,一年可產卵20-40次,年產卵量3-5萬粒, 可以迅速擴散,而且它食性雜,一旦爆發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系統。

可能因為近年來對福壽螺及其它粉色的幼卵多有報導,所以人們也對福壽螺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是望而卻步,連平時想去河道散散步的人們都卻步了。那麼,發現福壽螺幼卵怎麼辦呢?

王女士表示,去年這個時候福壽螺也在風和麗苑小區池塘爆發了,去年她向社區相關負責人反映後,社區問過專業部門可以用拍打的方法治理,隨後社區志願者和物業的相關人員採取人工拾螺、用竹竿打卵的辦法處理

記者也聯繫到了風和麗苑社區主任俞亞萍,俞亞萍表示,今年有人向社區反映後,已經及時聯繫物業將對福壽螺進行處理。

每年福壽螺都要這麼來一遭,

今年有沒有更好的治理辦法呢?

農經局水產站站長姚振海表示,對於福壽螺的治理辦法,之前提出過用生態控制的方式,但單純增殖放流魚類數量還遠遠不夠,外河魚類數量偏少,控制效果不明顯,現在也除了通過人工摘除,直接將河岸、植物莖葉上的螺卵剝落或者揉碎,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了。

其實每年,海寧各個屬地的河道養護人員,只要一發現有福壽螺或者螺卵,都會立即清理。還會對福壽螺產卵比較集中的地區進行多次重點清理。

據介紹,把福壽螺的卵從岸邊取下扔到河道裡就可以了,福壽螺的卵是需要乾燥的環境才能孵化,在水裡螺卵不會孵化,而且還能成為魚、蝦等水生動物的餌料。

在一些相對大一點的河道裡,工作人員會駕駛著環衛保潔船,發現一處福壽螺卵,就處理一處。

如果大家最近在河邊看到

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也不用怕

可以把它們揉碎、剝落!

父母也要嚴禁孩子單獨去河邊玩耍

更不要好奇這種粉色的螺卵

而去撥弄螺卵

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一隻福壽螺可能藏著6000條寄生蟲

人們為什麼會「談螺色變」,這裡不得不說這件事——福壽螺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

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 在人體內感染,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 ,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 ,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其實大家見到福壽螺也不必驚慌,雖然身為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但這種蟲皮膚接觸不會感染,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才會感染其中的寄生蟲

愛吃螺肉的親們一定要注意了,

千萬別誤食!

那如何區分福壽螺和其他螺呢?

怎麼區分福壽螺和田螺

福壽螺與田螺相似,但形狀、顏色、大小有區別。

首先從個頭來看,成年福壽螺體型要比田螺大很多。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再從顏色上來看,福壽螺的外殼顏色比一般田螺淺,呈黃褐色,田螺則為青褐色。

左邊是田螺,右邊是福壽螺

從構造來看,即便是個頭相當的田螺和福壽螺,構造上都會有很大的區別。田螺的尾部呈椎體形,蓋頭是片圓形,福壽螺尾部很短,蓋頭偏扁,整體呈圓盤形

另外,福壽螺的卵呈粉紅色

不帶殼的螺肉

要如何區分呢?

這個其實也不難,

和分辨外殼顏色一個套路:

兩種螺肉主題色也不一樣!

田螺肉整體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而福壽螺則是泛黃褐色

煮熟的也能區分!

關鍵是看大小!福壽螺個大而因為福壽螺有兩對觸角,田螺只有一對。所以當你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較多且雜亂 的時候 那就是福壽螺沒差了!

不管是福壽螺還是田螺,均可能感染廣州管圓線蟲以及其他寄生蟲,因此,不管是吃福壽螺還是田螺,一定要煮熟,千萬不能生吃或半生吃,特別是涼拌螺肉或燒烤螺螄,不要吃。

注意!這些東西吃法不對很危險

小編還要提醒大家:

魚類、肉類中

有寄生蟲並非新鮮事,

吃法不對,

可能會讓你吃下很多蟲!

黃鱔沒熟千萬別吃

顎口線蟲會鑽進眼睛

顯微鏡下,不管家養還是野生黃鱔,都有顎口線蟲。當人吃了帶顎口線蟲幼蟲的魚類,它會像無頭蒼蠅在人體內亂竄。進入眼睛可致失明,進入大腦還可能致命!不過,只要達到沸水溫度,煮熟煮透,顎口線蟲就會死亡

淡水魚魚生魚片有肝吸蟲

吃完肝臟上長萬條蟲

廣西一名男子,常吃淡水魚生魚片,肝臟上長了上百條瓜子仁狀的蟲子,它們就是通過生吃淡水魚進入人體的!有的病人肝臟上甚至有上萬條蟲子!只要加熱超過90度,幾秒鐘肝吸蟲就會死亡。

吃「三分熟」牛排

長出1米多絛蟲

牛帶絛蟲是人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寄生蟲,成蟲為乳白色,扁平狀,分為一節一節的。牛帶絛蟲很長,最長的可達4-8米。

為了確保安全,吃牛排還是選擇全熟的吧,如果要追求口感,在保證採購和加工過程安全的前提下,至少也要七成熟。

羊肉沒涮熟

可能感染弓形蟲

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都可以傳染弓形蟲,而且感染機率很高。人的傳染源主要來自於這些動物的肉類,比如涮牛羊肉的溫度不夠、時間過短、吃生肉、切肉案板被汙染、未消毒的感染牛羊的奶等等。

小夥愛吃田螺

體內取出4條蟲

貴州遵義市桐梓縣一名青年,天天晚上都要吃一盤田螺,漸漸地他的眼白、皮膚都呈現出淡綠色,並且腹痛。醫生最終從他的膽總管裡取出4條長約10mm、寬約8mm的肝片形吸蟲。

荸薺別用嘴啃皮

可能感染薑片蟲

荸薺容易感染水中常見寄生蟲,如果沒有清洗就吃,附著於上的薑片蟲囊蚴就有可能進入人體。

寄生蟲主要聚集在荸薺皮上,吃荸薺要充分浸泡後清洗,用開水燙,再削皮吃。不要用牙齒啃皮。如果把荸薺煮熟或者做菜吃,更讓人放心。

切記

食物千萬要煮熟煮透後再吃!

來源:廣州日報綜合大潮網、人民日報、江蘇新聞

相關焦點

  • 一隻螺,6000條寄生蟲!嚴重可致死!這些菜,大人小孩最好都別吃
    一方面讓孩子體驗撈田螺的樂趣,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全家人吃點「水生野味」解解饞,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啊~ 可是,各位寶媽奶爸們別瞎撈,因為有一種「螺」的外形和田螺極其相似,但本性卻完全不同,一旦誤食輕則影響中樞神經,引發腦膜炎。重則可導致痴呆,甚至死亡!
  • 形似田螺,寄生蟲卻多達6000條,千萬別誤食
    在小龍蝦和花甲沒有稱霸的年代,田螺是妥妥的「一哥」,這種鄉間田野隨處可見的食材,是所有人都可以吃得起的一道美味。但有一種與田螺非常相似的入侵物種——福壽螺,卻是名副其實的禍害。一隻福壽螺含有的寄生蟲可高達6000條以上,如果食用生的或未經充分加工的福壽螺,很有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的感染。被感染後,人會出現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時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 夏天吃田螺的季節到了,可這種螺體內寄生蟲多達6000條,吃貨們要...
    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其食量大、繁殖力強,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據說一隻可藏寄生蟲6000條,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會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感染
  • 遵義城區河道出現大量福壽螺,千萬別誤食,嚴重可危及生命!
    這兩天,有市民向直播君反應,在中心城區人民路部分河段,發現大量大量的福壽螺卵,由於福壽螺大量繁殖會影響水質,並且有些不知情的市民會誤食,希望直播君能去現場看一看。隨後,直播君在匯川區人民路原市政府廣場附近的河段看到,在河岸壁上粘附著大量粉紅色的卵塊狀物,這些塊狀物布滿了約幾百米長的河岸。
  • 致死率達80%!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死亡,千萬別亂吃了!
    當下正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時節,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發生不少誤食有毒野生菌的事件。今年截至7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已參與處理蘑菇中毒事件264起,涉及16省市,中毒人數超過717人,死亡9人。這種物質作用於神經系統,能讓人的感官極度敏感,眼中的一切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鮮豔,無生命的物體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發出聲音。其實,野生菌中毒的後果不僅是「致幻」,還可能產生很多其他症狀,如引發胃腸炎,嚴重者會出現吐血、昏迷以及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60%-80%。
  • 愛吃夜宵的要注意,這種田螺寄生蟲多達6000條,最好不要吃
    但由於它的繁殖很快,適應環境能力很強,又長在田野水溪旁邊,屬於雜食性,所以它的成長破壞了很多莊稼田野植物,很快就「獨霸一方」,在我國南方比較多。雖然看它破壞性強,但是對環境的要求也還是很有要求的,喜歡在清澈且資源豐富的淡水生長。
  • 魚的這個部位比砒霜還毒,有人誤食導致腎衰竭,嚴重還致命
    魚膽中毒,是沒有特效藥可醫治的。如果搶救不及時,可能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致死。魚膽中毒死亡率可高達20%,是僅次於河豚的魚中殺手,魚膽毒性堪比砒霜!而且魚膽無論生吃、熟吃還是泡酒,都有毒性,都會導致中毒。雖然並非所有魚膽都有毒,比如烏魚、鯰魚的膽就是無毒的,但大部分魚的魚膽都有毒性,不要隨便嘗試為好。
  • 這種東西千萬別再碰了!一家五口因它入院,嚴重可致命!
    醫生表示,最嚴重的情況可能會成為植物人為什麼人喝了金銀花水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呢?醫生表示彭先生一家人就是誤食了這種外形酷似金銀花的斷腸草才中毒送院的把斷腸草當成金銀花誤服出事的近年來屢見不鮮金銀花、斷腸草極易混淆
  • 你吃的「田螺」可能是「福壽螺」 寄生蟲高達6000條!
    福壽螺價格不到田螺的一半,而一隻福壽螺含有的寄生蟲高達6000條以上,曾引發人體感染寄生蟲致死的病例,已基本退出餐飲市場。這種生育方式可以保證幼螺的成活率,我們吃田螺的時候,有時會感覺有一點沙沙的感覺,其實就是嚼到了在母螺體內的小田螺。福壽螺(腹足綱-前鰓亞綱-中腹足目-福壽螺科)學名: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俗稱:蘋果螺,金寶螺,大瓶螺,夭壽螺
  • 臨湘一村民誤食「亞稀褶紅菇」致死 這種菇你可能見過
    臨湘一村民誤食「亞稀褶紅菇」致死 這種菇你可能見過嶽陽日報全媒體訊(長江信息報記者 周小平 通訊員 王聖 嚴素)臨湘市五裡鄉千針村村民李輝華的老伴怎麼也想不到,年僅58歲的丈夫,竟因為吃了山上採摘的野生鮮蘑菇而喪命
  • 多人被送醫院,因吃這野生東西!嚴重或致命
    吃1朵就可能致命「白毒傘」,又叫致命鵝膏,「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條條,白白淨淨。「白毒傘」於2000-2014年間,在我國至少製造了25起慘案,致99人中毒,其中48人死亡。在雲南德宏州,它製造了兩起慘案,其中1起一家4口吃完後不幸身亡,包括兩名孩子。
  • 洱海驚現外來物種,攜帶6000多條寄生蟲,卻被國人當成餐桌美味
    原因是它體內含有數量龐大的寄生蟲。多的時候可達6000多條寄生蟲。福壽螺和我國的田螺有著極其相似的外表。圖片來源:網絡但是個頭更大,繁殖力也更強。廣泛的獵食範圍,使福壽螺增加了感染寄生蟲的機率。一旦吃了沒有熟透的福壽螺,輕者感覺頭痛、發燒。重者就會得腦膜炎。如今的福壽螺在我國,已成為一大隱患。但是像這樣的外來物種,我國越來越多。
  • 開封2歲男童誤食這樣東西!
    小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在嘴裡「嘗嘗」。儘管家長也都很謹慎,但有時難免「百密一疏」。前兩天,河南開封一位父親求助小莉,說家中的2歲孩子趁家長不注意,誤食了管道疏通劑!
  • 多名兒童誤食這種野果中毒
    最近在貴州,就有多名兒童因為誤食了一種外形似藍莓、名叫「馬桑果」的野果,導致中毒。近日,貴州安順普定公安接到群眾報警,一名小女孩因誤食山上的野果突發中毒,面色發白,渾身抽搐。民警趕到現場後,一路警車鳴笛,僅用十分鐘將小女孩送到9公裡外的縣人民醫院搶救。普定縣公安局馬官派出所民警:快點快點,快點開門,不要睡啊。
  • 多地出現「吃人菌」,嚴重感染後臉如喪屍!發病後甚至可「吃掉」一個人!
    一點不留地丟下,想保命就別心疼這些東西了!」此時,除了緊張、害怕還有羞憤……!作為戰士,我們是有責任保護好這些物資的,哪怕犧牲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車被塢到雪地裡出不來,只能被困在車裡。我們的子彈是極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喚來,我們會更加束手無策。我們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遲疑片刻,誰也沒有說什麼,忍痛將車上所有的肉品,還有十幾包餅乾全都甩下車去!8隻狼又是一頓大嚼。
  • 昆明多地出現紅火蟻:這種螞蟻有點兇 被咬後果很嚴重!
    近日,有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帖子:「昆明一小區疑似出現紅火螞蟻,千萬別碰。」不少市民都稱被這種螞蟻咬到。紅火蟻究竟從哪來?它們真的有那麼兇猛嗎?紅火蟻入侵雲南已好幾年記者在網上搜索了下,發現早在2014年,紅火蟻就出現在我省昆明、文山普者黑和德宏等不少地方。記者在新浪微博查詢的地方輸入關鍵詞「紅火蟻 雲南」,發現彈出來的帖子還真不少。
  • @海南人 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詳細圖示教你辨別→
    一旦發生誤食野生蘑菇後出現頭暈、嘔吐、腹瀉等症狀,應儘早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並立即到醫院就診。蘑菇種植也要在具有專業技術的農藝師指導下進行,按照規範進行種植、採摘、銷售。市場監管機構加強監管很重要。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後悔!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弓形蟲的危害力及其強大!這種弓形蟲最常見是由貓攜帶,它可以在人體內存活一輩子,嚴重的話會導致眼部問題、精神分裂症甚至腦損傷。為了消滅這種弓形蟲,人們必須小心冷凍肉類或確保其徹底煮熟。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弓形蟲的危害力及其強大!這種弓形蟲最常見是由貓攜帶,它可以在人體內存活一輩子,嚴重的話會導致眼部問題、精神分裂症甚至腦損傷。為了消滅這種弓形蟲,人們必須小心冷凍肉類或確保其徹底煮熟。如果人們食用了這種弓形蟲,就會導致弓形蟲病,這種感染會導致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患上嚴重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