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球愛好者的自我救贖

2020-12-23 網球之家

最近,看了網球之家上「從0到3.5」,觸發了我寫些文字的衝動。和作者「雲捲雲舒」球齡相近,我是2013年開始學球,至今也近7年,水平應該也到3.5了,不少球友評價有3.5,但還沒經過正式的分級比賽檢驗,自我感覺應該有了,後面詳述。看得出,「雲捲雲舒」也是一位網球發燒友,並且有相當的文學功底,才能寫出不少篇感情真摯的網球文章,有許多看法和觀點我都非常認同。網球學習、提高確實很難,很有挑戰性;發現了自己一點點的進步,也很有成就感!

在此,我也想分享點自己的學習體會和認識,希望與各位網球愛好者互相交流,共同進步,能夠經常體驗到擊球成功、酣暢淋漓的美妙和快樂!

一開始的三、四年,受困於網球肘,半打半停,痛並快樂著,曾在「一個網球愛好者的泣血心路」文中回憶過此中的酸甜苦辣。前天看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寫到克朗年輕時初觸吉他,體會美妙,「快樂之感無法用語言描述」,我的內心像被什麼擊中了:這不正是我打網球的體驗嗎!

不知別人怎樣,我內心是非常想提高網球水平,也很在意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漂亮,對比賽(哪怕是練習時的比賽)勝負也是在意的(贏球的滿足感肯定大大超過失利的挫敗感啊)。我會比較計較自己對技術、理論的認識是否正確,經常就自己對技術動作、理論的理解從書本、網絡上尋找答案,向教練請教,與朋友探討,屬於那種喜歡先搞清楚理論,再去行動的人。當然,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者,看比賽、看視頻、看文章、潛水網球群,是增加認知、開闊眼界必不可少的途徑。但是,知易行難,況且,由於現代社會信息量過大,我們獲得的很多知識都是碎片化的,可能充斥著謬誤和一知半解,這時,若有一位淵博通達的教練來指點迷津、去偽存真,對於業餘愛好者真是善莫大焉。我以前就是因為痴迷於一些「先進理論」而走了不少彎路,吃了不少苦頭。因為它們根本不適合初級水平的業餘愛好者,會憑空增加我們的妄念。

個人的體會,網球水平的提高也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通過有規律、有目的的練習,輔以適當的比賽檢驗,才能有效果。3.0左右的練習與比賽最多5:5開,應該是6:4或7:3。水平越高,比賽越多,反之,就應該以專項訓練和培養球感為主。我們可以看到,身邊不少球齡不短的球友,水平始終徘徊在3.0左右,原因可能就是缺乏針對性的練習和持續性的鞏固,有的1、2個月不碰球拍,縱使10年球齡,水平也不會好於每天泡在球場上球齡1、2年的「新手」。

經過4、5年的打球實踐,以及不斷在技術動作上糾偏,我逐步認識到,網球水平是靠在球場上花時間「磨」出來的。所謂的速成及捷徑都是欲速則不達,就像社會上培訓英語、MBA等的速成班,多為營銷宣傳手段,噱頭多於效果。據我所知,短時間水平進步很快的人,花在球場上練球的總時間基本上與幾年達到同一水平的人相同,因為他們在1、2年內練習的時間就等於普通人8年甚至10年練習的時間之和!當然,我不否定有運動基礎,或是天賦高的人會進度快些,但畢竟是少數。

曾經以為3.5是很高的臺階,我可能永遠都到不了,因為開始幾年根本打不過,而且自己又老是受傷。近2年,我一邊治療傷病,一邊堅持每周2、3次的規律練球,同時不斷糾正動作,不知不覺之間,水平就有了提高,明顯感覺到自己「漲球了」:動作得到了教練的認可,毛病少了,自己看得過去了;與水平接近的朋友比賽時贏球也多了。練習時,不再像以前那樣,糾結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要想把動作改成和專業的那麼漂亮,我得再練50年,從此不再做此妄念,而把有限的練習時間集中到關鍵動作上:如發球的掛拍、正手的上肩和抬肘等。在動作矯正上,每人的情況可能都不一樣。適合自己的動作就是最好的。

水平提高的關鍵是找到合適的球友,和你練球朋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你水平的高低。如果你一直在4.0水平的俱樂部練習,水平再怎麼也不會低於3.5,否則沒法生存下去啊。我喜歡拉多拍,就找喜歡打多拍的朋友練習。我發現,比我多拍強的人,一般都是比我水平高的,說明他控制的更好,最明顯的是教練;而打不了幾拍就失誤的,通常不善於相持,一般比賽也打不過我。

我是通過自己用手機拍練球視頻(這招也是從球友那學來的),觀看琢磨,再向朋友及教練請教,進而改正動作的。我發現這個方法挺管用,相當於給自己當教練,自我覺悟會有更大的改正動力。

都說網球是「綠色鴉片」,愛上網球就會上癮,沉浸其中便難以自拔。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中,度過至少1個月無法打球的日子。這期間,像我這種發燒級的,除了空揮拍,也就是做幾個簡單的健身動作了。其它大把時間,除了做家務和玩手遊,閱讀和聽音樂也是令人愉悅的。復工後,一位愛好麻將的朋友反省近期的宅家生活,開玩笑說自己在考慮要培養一種新的愛好,以防退休後沒事做。

與網球轟轟烈烈的熱戀終要回歸柴米油鹽的平淡,我們不是生活在縹緲幸福的烏託邦,也不是生活在暗無天日的肖申克監獄,我們生活在被網友嘲諷為「不值得」的人間。網球場上有不少球痴、球瘋子,他們義無反顧、孤注一擲的執著確實讓我心生敬意,但是卻很難去效仿。大多數普通人家裡沒礦,還是要先生存,才能有愛好。所以,平衡的愛好和生活才是可以接受和持續的,它可以使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就把追求網球技藝的提升當做一門手藝吧,它可以是與工作技能齊頭並進的,不必厚此薄彼,應該同樣享受進步獲得的尊重和成就感。

如果打網球能帶來唯一且終極的快樂和幸福,那麼網球運動員和網球教練就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就像納達爾說過的,網球並不是全部。對我們人到中年的業餘愛好者,還有更重要的,比如工作,家庭,其它的愛好如閱讀、健身等。所以,不必把自己囚禁在網球是唯一的牢籠中,要能發現網球之外更加精彩的世界。

打網球的人總是在追求技術的提升,自我的完善和超越,但是,請不要陷入技術的陷阱和永遠提高的誤區,因為每人總有天花板,我們最終是要享受打網球的樂趣,而不是其它別的什麼虛無。我們終將走出「成癮」的牢籠,完成技術提升和平衡生活的自我救贖,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生活。(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樂球)

相關焦點

  • 川普當選總統,美國網球能完成自我救贖嗎?
    比如,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早年參政時就愛出體育牌,曾宣稱自己年輕時贏得過阿肯色州網球巡迴賽的混雙冠軍。已經贏得美國大選的川普是橄欖球的愛好者,要知道美國的國家橄欖球聯盟(NFL)可是世界上最大的職業美式橄欖球聯盟,也是世界上最具商業價值的體育聯盟。
  • 毛姆《面紗》:一個出軌女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原創作者:嘟妹英國作家毛姆的一部長篇小說《面紗》,封面這樣介紹這部作品「一部飽受爭議卻直探人生真諦的女性精神覺醒之作」,毛姆的小說大多數是以男性為主人公,而這部作品是他難得的以女性視角講述一個出軌的女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那是一段充滿絕望與希望的救贖之旅。看完這部電影,你心裡會有很多感嘆號!電影的原名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肖申克)是一座監獄。
  • 浪子回頭金不換-一個老兵的自我救贖
    今天奪冠的湖人隊中的霍華德這位在NBA聯盟裡拼殺了16個賽季的老兵就生動的詮釋了這個道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球隊獲得總冠軍,在自己的職業生涯末期完成了自我的救贖。看著他賽後長時間捧著獎盃,親吻著獎盃,喜極而泣,流下了幸福的淚水,球迷們也為他感到由衷的高興,高興他能夠浪子回頭,在這個艱難的賽季裡用自己的努力奮鬥完成了救贖
  • 本尼:自我救贖?自我毀滅
    今天介紹的一部英美劇叫做《梅爾羅斯》,講述的一個出生在上層階級家庭的在童年遭受家庭暴力男主角派屈克-梅爾羅斯,從一開始的自甘墮落到慢慢走向自我救贖的故事。主角背景:兒時受到父親非人般的虐待,因此對父親一直有著陰影。
  • 馬賽克隊的自我救贖
    本以為是一輪沒有懸念的比賽,硬是被馬賽克隊打成了自我救贖之戰。這是馬賽克隊自我救贖的起點,效果在季後賽第一輪顯現。任何一個好的打法、戰術必須有適合的球員,否則誰來了白搭。哈登關鍵時刻掉鏈子,威少只是一個刷分機器的標籤就會改變兩人的職業走向,這是大概率事件。好在現實沒有如果。與其說雷霆輸給了年輕還不如說馬賽克完成了自我救贖,選到了適合這一體系的球員。
  • 身為一個運動愛好者想了很久的網球終於邁開了第一步
    身為一個運動愛好者想了很久的網球終於邁開了第一步,因為第一次嘗試搜了下附近的網球俱樂部,距離家裡公司都很近,帶上朋友周末提前約了教練上了節體驗課。感覺還不錯,但是動作把握肯定是需要階段性的去凹細節。等忙完之後考慮去報名正式課程
  • 「老虎」伍茲重返巔峰:一個中年男人的自我救贖
    作為一個出生普通人家的孩子,伍茲通過後天的努力,不斷澆灌自己的天賦,最後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樣的成功不就是對美國夢最好的詮釋?同時,伍茲作為第一位黑人職業高爾夫運動員,他打破了白人對高球運動近百年的壟斷。商家選擇伍茲當自己的代言人,也是表明自己反種族歧視態度最好的證明。
  • 《肖申克的救贖》錘子的自我救贖
    大家好,我是老徐,我感覺到了一部經典勵志電影羅永浩的救贖,哦,不,是《肖申克的救贖》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劇情。故事發生在20世紀代,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在內用錘子完成自我救贖。在奧斯卡的第67次開庭中,他與《阿甘正傳》大戰進行了300輪的較量,甚至最終與法院抗爭,但是,象徵著美國精神的《阿甘正傳》打敗了美國官僚黑暗的《肖申克的救贖》。在口碑上,肖申克贏了。在IMDB擊敗另一部電影神作《教父》,他從未被超越過。這部電影之所以被認為是神作,是因為他牢牢抓住了人類嚮往的自由本能。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入獄,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耗費20年時間,利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的故事。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
  • 網球愛好者如何高效率的打牆
    剛入門的網球愛好者最想要的無非兩樣——一臺發球機或者一堵網球牆。但昂貴的發球機還得有專門的場地才行,這超過了大部分人的經濟能力。大部分的網球牆都是免費的,只要有堵牆,一個人也可以盡情的揮灑汗水,雖然孤獨,但也快樂。金庸武俠小說裡的高手,哪個不是獨自練成絕世神功的?
  • 《肖申克的救贖》:人生、自由真正的救贖,是心靈的自我救贖
    恰如我們從《肖申克的救贖》之中讀到的那種在真正煉獄中的人對自由的嚮往,閃耀著人性的溫情,湧動著樸實的感動,像黑夜裡的一束光,給我們希望,讓我們的心靈在希望的引領下堅強成長,完成一次心靈上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中銀行信託部副總裁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意味著他的餘生都要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
  • 「自我救贖!」霍華德何罪之有?
    自從霍華德來到湖人並打出不錯的狀態的時候,網絡上總是出現一些論調:「證明自己」、「自我救贖」等等,如果用「重新證明自己」這倒還說得過去,但用「自我救贖」這論調太讓人反感,我倒想問霍華德犯了什麼錯要自我救贖?
  • 福利來襲 網球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基礎裝備全解
    福利來襲 網球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基礎裝備全解 2020-06-11 06:32  TOURNA運動用品
  • 作為網球愛好者 應該向職業選手學習什麼?
    凡是大牌的職業選手,在比賽中一般都能夠自始至終保持著高度專注力,這和他們在平時練習乃至生活中養成的良好習慣分不開。也許,正是這種全神貫注的專注力和埋頭苦幹,才是納達爾強大的根源。作為青少年球員,像職業選手那樣規範自己的一切行動,一絲不苟地訓練和生活,這是尤其重要的一步。在成為職業選手的徵途中,需要像職業選手那樣嚴格要求,一步一步地提高、一步一步地強大起來,成為職業選手絕非是一蹴而就那麼簡單。
  • 淺談《超級大壞蛋》:家庭和環境對人的影響,一個壞人的自我救贖
    序言人終究都會改變,好人會變壞,壞人也能夠通過自我救贖變好,事件不存在任何絕對性的事物,正如妖怪也同樣存在著兩面性,可以實現善惡之間的任意轉換,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於動漫,在現實生活中也在不斷重複著,壞人和好人其實都是非常難以衡量的,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我們只能從一把尺子,一個規則上面下手,在客觀評價上面來看
  • 自我救贖的霍華德
    總決賽再加油,這次是最好的自我救贖的時候了[奮鬥][奮鬥] 123曼巴
  • 完成自我救贖—「水花兄弟」
    被推到懸崖邊緣的勇士,最終依靠自我救贖,成功吧比賽帶回了奧克蘭。水花兄弟再一次用行動告訴世人,真的只有自我救贖才是最後的勝利。以上是個人的原創觀點,歡迎大家留意!
  • 《鐵道員》:質樸的故事中的自我救贖與審視
    中國傳統電影的宏大敘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普通的鐵道員身上的質樸且感人至深的故事。影像為我們塑造的寓意卻並非這麼簡單,畫面關乎自我審視與自我救贖。失去了工作又沒有妻女在旁的孤苦伶仃的乙松,才開始在回憶中自我審視,意識到自己的固執,甚至是冥頑不靈間接抹殺了這一抹活力的鮮紅。妻子和女兒的死帶來的愧疚開始慢慢深刻而永恆起來,悲傷像妻子哼著的空靈小曲一樣,慢慢的渲染開來,影片的情感首次到達了高潮。
  • 業餘網球愛好者與職業球員之間鴻溝差距的數字真相
    如果用文字來試圖闡述業餘網球愛好者與職業網球運動員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那無疑會是一個很宏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