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人生、自由真正的救贖,是心靈的自我救贖

2020-12-23 檸嚀說事

人之為人,必經歷自身之黑暗、苦難。那些放棄的,必將消逝不再;而那些勇抱希望,堅毅前行的,必將重拾輝煌。

而人之所嚮往的方向,便是人生之自由,這是永遠不會出錯的方向。眾所周知,史蒂芬·金是現代驚悚小說大師,他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撥動著我們緊繃的心弦,帶我們走入顫慄的深淵。他的恐怖小說攻無不勝、戰無不克,本本暢銷,他32歲時,就成為了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億萬富翁。

但恰如文首所說,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史蒂芬·金也不例外。

他從小單親,童年跌宕。但對讀書寫作卻始終如一。他的第一本「暢銷書」是在他十四歲時候寫的,一個八年級孩子,改寫了一部彩色恐怖片《陷阱與鐘擺》,自認為精彩無比,自編自印,在學校一上午就賣出了三十六本,賺了一兜子沉甸甸的零錢,有9美元之多。就在這個窮苦人家孩子為自己的「一夜暴富」而欣喜若狂時,校長把他叫到了辦公室,讓他把錢退還給同學,訓他說:「你為什麼要寫這種垃圾東西?你有天分,為什麼要浪費自己的天分呢?」

我想當校長看到《肖申克的救贖》,再也不會說史蒂芬·金的作品是「垃圾」,再也不會說他浪費天分了。這部中篇小說展現了史蒂芬·金擅長的驚悚題材之外的過人功力,堪稱他的生涯代表作。

一切的訓誡、阻撓,都不能阻擋他於本身苦難之外去尋找方向。恰如我們從《肖申克的救贖》之中讀到的那種在真正煉獄中的人對自由的嚮往,閃耀著人性的溫情,湧動著樸實的感動,像黑夜裡的一束光,給我們希望,讓我們的心靈在希望的引領下堅強成長,完成一次心靈上的救贖。

1.尊嚴乃自由之首要條件,對自由的嚮往是對尊嚴的渴望

人活著,都有尊嚴,也需要自由,但如何掌握尊嚴,展示尊嚴,或者說,如何在沒尊嚴的環境中追尋尊嚴,是頗費力氣的。

這時候,我們需要自由

但,當自由也沒有了呢?你該明白,尊嚴乃自由之首要條件,對自由的嚮往就是是對尊嚴的渴望。

《肖申克的救贖》中銀行信託部副總裁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意味著他的餘生都要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

肖申克就是一個人間地獄,安迪剛進監獄,就遭到了「姊妹」的輪暴,被他們三人圍攻,打到被迫跪下,並用刀威脅的那一刻,安迪也沒有放棄尊嚴,帶著臉上慣有的微笑,仿佛不是被迫跪在洗衣房骯髒的地板上,而是在高大上的銀行討論股票和債券。

在肖申克這樣的高牆之內,和一群人渣生活在一起,被剝奪了自由,哪裡來的尊嚴?

就算獄警也不把他們當成有起碼尊嚴的人,安迪在提出能為獄警哈力所得的意外之財解決問題時,他僅僅要求給同他一起修繕監獄車牌工廠屋頂的同事送三罐啤酒,聽到「同事」一詞,獄警捧腹大笑,他認為「同事」從一名罪犯口中說出是多麼的可笑,也看出在這監獄裡,人根本沒有尊嚴。高牆困住了身體的自由,而尊嚴的剝奪是對靈魂自由的剝奪。

然而,在獄中,安迪即使被其他囚犯打得慘不忍睹,嘴巴腫得像香腸,雙手也乾淨如常,指甲修剪得整整齊齊。他在最惡劣的環境、最卑微的境遇中,仍然對自由渴望,對尊嚴追尋。

2.堅毅,是追尋尊嚴和自由路上的基礎動力

追尋尊嚴,嚮往自由,並非喊兩嗓子那麼簡單。

當雷德收到安迪的石頭禮物時,那對石頭精緻美好。在肖申克這樣極端缺乏美好東西的地方,這對石頭禮物美得讓雷得不敢去碰,不知道安迪在熄燈以後下了多少苦工,花了多少時間和心血。

這樣的描寫不僅讓監獄這種殘酷冷血的地方有了溫情,也證明了安迪是一個有驚人毅力的人,也為安迪能花17年時間去挖隧道進行了鋪墊。

安迪喜歡仔細琢磨石頭,把石頭經過雕刻加工,變成完美的藝術品,這是包括肖申克在內任何人不曾有的特質。那裡的人已經把美好的事物遺忘,甚至適應了高牆之內的生活,而安迪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把對自由的渴望轉化成了堅定不移的信念,用頑強的毅力去逃離被囚禁的深淵。

奧維德說:「忍耐和堅持雖然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安迪忍耐、堅持17年之久,白天平靜如常,晚上僅僅利用一把敲石頭的鶴嘴錘挖通了一條通向自由的隧道,從而完成了他的夙願——在一個沒有記憶的溫暖的地方度過餘生。

他如此堅毅,正是對自由和尊嚴之渴望所驅使。即便世界沒有溫暖,但是他嚮往,他追尋。這種強烈的渴望、嚮往,驅動出他堅韌的生命力。

那人性的堅韌呵,就是永不放棄!

安迪是1948年入獄的,雖然「鐵證如山」,但他心裡知道這是一個冤案,所以他一直期待案情有昭雪的一天,帶著希望,他內心寧靜,面對人渣獄友的不斷欺凌,他奮起反抗,寡不敵眾時,利用獄警收拾姊妹的頭領。他還通過自己的努力擴大監獄圖書館的規模,幫助獄友們學習,挖地道也只是受欺凌之後離開監獄的備選方案。被釋放的希望是他黑暗世界裡的一束光,使他嘴角常常掛著微笑,在肖申克平靜的生活。

到1963年,終於有了自己不是殺害妻子兇手的證人,他激動不已,去找典獄長說出實情、尋求幫助,卻被典獄長無情的關了禁閉。被釋放的希望破滅,而這位了解地質學的銀行家並沒有心如死灰,而是繼續為他的逃生進行著地道計劃,後面的四年他變得沉默、內省,還經常若有所思,表面上眼神黯淡無光,內心卻從未放棄對自由的希望。

「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安迪就是這隻鳥,自帶光芒。

3.嚮往自由,那就切實追尋自由

嚮往的心,並不是行動。只有執行,自由和尊嚴才可能出現在眼前。

安迪在肖申克的第一次才華的顯露是用心為大家爭取到了三罐啤酒。獄警哈力不滿足得到了一筆可觀的遺產,不停地抱怨還要自掏腰包去補稅,安迪聽到後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要知道在肖申克,插嘴獄警的談話是冒著肋骨被打斷的危險的,因為安迪的勇氣、知識加上口才,嚴苛的獄警真的給了囚犯們啤酒。那一刻陽光暖烘烘地灑在他們的肩膀上,感覺重拾了自由。

從此安迪就成了肖申克的理財高手,為獄警設立信託基金,教他們如何炒股票,傳授典獄長理財訣竅,而安迪也得到了監獄最有價值的東西——所有人的善意對待。他被調到圖書館工作,也讓自己能長時間的擁有同一間宿舍,並且基本都是單獨住,為他的地道計劃的實現打下了基礎。

安迪雖然畢業於商學院,但修過兩三門地質學的課,初進監獄,他就利用地質學的知識研究監獄的牆,雖然他也覺得自己置身煉獄中,也曾瀕臨瘋狂,但豐富的知識讓他比正常人冷靜沉著,並且製作了完美的計劃。

他利用牆上掛著的海報作掩護,研究清楚監獄混凝土的結構,然後看了監獄的地下結構圖,知道只有第五區的汙水管沒有接到廢水處理廠,每天晚上挖地道,挖的混凝土碎片白天運到操場倒掉。

無論環境多苛刻,對待多不公正,安迪都在按部就班的執行著自己內心的那種驅動。

心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執行有多強力堅韌,未來就有多閃耀。

而這種執行,就是那種對心的救贖,真正的救贖,必是飽含艱辛的。就像監獄裡的每一個人都聲稱自己無辜,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面對《聖經》宣誓,也能口是心非,他們的罪惡存在於靈魂深處。

肖申克救贖的只是他們的身體,而靈魂的救贖需要對心靈的洗滌。安迪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正是對自我的認知與反思,他自由的實現其實也是自我救贖的實現,是肖申克真正的救贖。

(全文完)

作者簡介:檸嚀說事,讓我們把酒話桑麻,以夢為馬,隨處可棲。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自我救贖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肖申克的救贖那是一段充滿絕望與希望的救贖之旅。看完這部電影,你心裡會有很多感嘆號!電影的原名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肖申克)是一座監獄。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源自小說,豆瓣評分9.7分,一部監獄題材的電影,已經成為時代的經典,被很多人列為男人必看的電影之一。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階段探究安迪重獲自由的救贖之路
    孫偉瓊在對《肖申克的救贖》主題解讀中,將「救贖」的含義分為了廣義和狹義:廣義上的救贖,面向牢獄中絕大多數真正有罪的刑犯,即犯人們需要通過服刑期的改造和懺悔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通過不同年限的囚禁達到贖罪的效果,救贖自己從而獲得釋放和人身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錘子的自我救贖
    大家好,我是老徐,我感覺到了一部經典勵志電影羅永浩的救贖,哦,不,是《肖申克的救贖》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劇情。故事發生在20世紀代,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在內用錘子完成自我救贖。經過的積累,有了《聖經》並幫助老闆炒作逐漸走向人生的巔峰。這部電影最直觀地告訴了我們兩個事實聖經裡有一把錘子。美女背後有個洞。折戟奧斯卡,口碑封神這部電影由弗蘭克達拉邦特於執導,由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主演。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人物,承載著三種關於「自由」的定義
    他感覺只有在監獄這種封閉、言行絲毫不能出格的環境裡才是舒適的、自由的,卻沒有認識到,沒有目標、沒有追求的自由只是一種假象。沒有自我人格,就沒有自我意志,也就沒有了在真正自由的環境中生存下去的精神能力。布魯克斯身上的自由與安迪的自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身體自由了,精神卻被束縛了;一個身體被束縛了,精神卻是自由的。也就呈現出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放棄與堅韌。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雖惜敗於《阿甘正傳》,卻也因此成為了廣大影迷心中的無冕之王,至今仍備受廣大影迷的推崇與喜愛,成為永遠的經典。《肖申克的救贖》,即黑暗中的光明,黑暗中的希望。生活有時太難了,我們需要自我救贖。我們無法想像一個人在身處絕境時對生的欲望有多強烈。
  • 《肖申克的救贖》象徵著自由的感染力,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老布是肖申克監獄圖書館的管理員,20歲不到就來到了肖申克,50年之後才出獄。當他被宣布可以假釋出獄時他非常驚恐,甚至想通過傷害獄友留在監獄。假釋後他來到一個類似中轉站的地方,夜不能寐,對於這世界的變化不能適應。老布就在自己自由的第二天自殺了。這種情況像極了我們國人的生活。畢業後我開始工作,每天都按部就班,幾年來一直過著循環的生活。
  • 「希望」是《肖申克的救贖》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多的困難,面對困難時,我們有時或許是無能為力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主人公安迪,他因涉嫌謀殺妻子及其情夫而被判終身監禁,最終被關進了肖申克監獄,他的餘生都將在此度過。但是渴望自由的他仍保留著希望,近20年的監禁也沒能磨滅其對自由的希望,最終他也因希望而得到救贖,逃離了肖申克監獄。人生總有悲苦心懷希望的強者才能得到救贖。關鍵詞一:制度化影片中瑞德說:「起初你對監獄恨之入骨,然後你對它習以為常,時間夠久之後,你會變得無比依賴這裡,這就是制度化」,是啊!
  • 《肖申克的救贖》是什麼得到了救贖?怎樣救贖?是否得到自由
    從此走上救贖之路。犯人間的調戲,嘲諷。獄警的冷漠殘暴,他們就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行屍。在這裡沒有人想去知道一個死人的名字叫什麼!在這裡沒有自由沒有靈魂的慰藉,日復一日的固化生活軌跡都快要把人性磨滅。安迪在瑞德的幫助下開始了一條救贖之路,他是一隻嚮往自由的鳥兒,漂亮的羽翼應該翱翔在藍天下,而不是牢籠裡。
  • 《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高達9.7!一個囚犯的救贖之旅
    他利用他的職業知識去幫助管理層逃稅和洗黑錢,慢慢地像瑞德一樣對高牆的恨意變得坦然,心中對自由的希望也是日漸增強,然而在事件的發展上,卻沒有那麼簡單......小哈猜很多小夥伴在看到《肖申克的救贖》這個名字時沒有人會想到肖申克是什麼,肖申克其實是主人公故事發生所在監獄的名字。這部電影能如此高的評分也是因為該電影有著非常深厚的哲理和內涵。電影也很明確地把它的思想傳達給觀眾。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今天,來與大家介紹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肖申克監獄,出身,所受教育,朋友的忠告勸導,家庭希望與個人慾望等等。肖申克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監獄麼?或許不是,就像布魯斯一樣,它成了我們生活的保護傘和指明燈。但這個保護傘和指明燈卻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可以真正讓我們過得有滋有味,而只是每天簡單的複製粘貼。生活僅僅停留在略微高於活著的層面上而已。
  • 《肖申克的救贖》中英臺詞分享:人生跌落谷底時,該如何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有多經典,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吧~1994年上映,曾獲第67屆奧斯卡金獎,評分9.7,是目前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的第一名,同時也是豆瓣首部評分人數過百萬的電影。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兇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將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巔峰推向了人間地獄。而當自己的得意門生湯米,為證明自己無罪而被典獄長殺害後,安迪不甘如此,用了20年時間精心策劃,最終成功越獄。
  • 《肖申克的救贖》:男主安迪的重生之路對人生的深層啟示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片羽毛都閃著自由的光輝。——《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改編自著名作家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和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 《肖申克的救贖》,給中年人吹響的奮進曲!
    看《肖申史的救贖》,回望青春,有多少人,年輕的時候認為自己是安迪,中年以後認為自己是瑞德?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肖申克,回想過去,曾抱著一個比安迪那個大得多的鐵錘,卻沒有鑿開現實的壁壘,衝向更高遠的天空;突破心靈的桎梏,通向更高級別的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細節基本無人看懂過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人生的思考,但是關於主人公安迪的脫逃,但很多人好像沒有看懂。《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少有人知到。這是一句雙關的話,既是講安迪越獄的小錘子藏在其中,更在講整個影片都在講人生的「得救之道」。《肖申克的救贖》中救贖二字有三層意思。救贖指用行動抵消、彌補罪過,使其脫離災難或危險。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初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在大學,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播放,那時候年紀輕,沒有真正看懂,只依稀記得一些經典情節。如今幾年過去了,我也年過三十,重新找出來看,依然沒有完全看懂這部電影。承認自己看不懂,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孔子都說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求學做學問,就要端正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不足,別人不僅不會取笑你,反而還會認同你。
  • 《肖申克的救贖》三種不同人生,疫情衝在一線的戰士,最耀眼
    但這次疫情戰爭,衝在一線的戰士們,他們就是最耀眼的,也是一直在行動的,都是內心最真的選擇,他們的人生因為這些選擇,從而變得璀璨奪目,他們就像陽光,溫暖著有需要的人們。而在《肖申克的救贖》中,演繹了三種不同的人生,布魯克斯(詹姆斯·惠特摩飾)、瑞德(摩根·弗裡曼飾)、安迪(蒂姆·羅賓斯飾),每個人都是一種不同的人生。
  • 豆瓣9.7:從三個角度淺析《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完成了哪些救贖?
    很少有其他現代電影比《肖申克的救贖》更能捕捉人類精神的力量。二、自由——陽光灑肩頭,仿佛自由人《肖申克的救贖》裡有很多鏡頭都在說自由,在說千百年來我們一直都在不懈追求的東西。因為安迪的內心無限自由,所以,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他都試圖用他的努力讓周圍人去感受到他的自由。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在安迪被關到肖申克監獄後,瑞德就不止一次的告誡過他,肖申克監獄是一個沒有自由、沒有希望的地獄。在得知布魯克斯自殺的消息後,也是瑞德首先將「體制化」這個概念拿到人前並解釋給了眾人聽。最重要的是,在影片中瑞德的英文名red是英語救贖「redemption」的前三個字母,這也隱喻著他才是那個被救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