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2021-01-19 南瓜的頭套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

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因為「救人者自救」,肖申克是坐落在鯊堡的一座監獄,也就是故事發生地,安迪花了19年的時間的救贖之路不單單救了自己,也拯救了整個肖申克監獄,折射的是當時一種社會現象和制度!從後面的肖申克的人無罪就可以看出安迪確實在逐步影響整個監獄風氣,而著名演員摩根.弗裡曼所演的角色叫「Red」就是救贖英文單詞的前綴,再通過他和老布的假釋出獄結局對比更突出這一點。

我們可以看看安迪救贖之路的一路艱辛,首先是被誤判為殺死自己的妻子,然後受到獄警不公平對待以及監獄長諾頓對他的壓迫,在監獄中也被「三姐妹」欺凌,但他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得以自救,通過拉好獄警把「三姐妹」送醫院了,再也不能為非作歹,解決了目前最直接的危害,再利用他身為銀行家的本事幫很多獄警解決了子女上學和申報稅務的問題,更是幫監獄長諾頓洗黑錢,才有在監獄的丁點自由權力,這是他的能力和處世智慧,只有利用好自己和身邊的資源才能有自救的希望!

光靠安迪一個人是無法完成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救贖的,所以肖申克的意義出來了,安迪借獄警之手剷除「三姐妹」就等於幫了很多犯人,當他幫獄警頭目海利得到免稅的遺產,並沒有自己享受,而是讓其他犯人享受到陽光和啤酒,這就是自由生活的味道。在他幫獄警報稅時也沒閒著,作為監獄圖書管理員一邊不斷寫信申請資金和書籍,一邊鼓勵監獄犯人學門手藝,這是為他們出去鋪路,嚮往自由的種子種下了,再後來的安迪私自播放《費羅加的婚禮》,更是放飛了大家的心靈,也讓自己的心靈得到進一步救贖。

最後安迪通過自己的興趣發現了並實施了逃離之路,這裡的暗示在於石錘藏身之處就是監獄長諾頓口中的福音章節《出埃及記》!安迪身體上得到了救贖,那麼心靈呢?第一,安迪出來後立馬寄出洗黑錢資料,讓獄警海利和諾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第二,讓監獄眾人有了希望,最典型的對比就是老布和瑞德,老布在監獄是個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出來只是個行動不便的老頭,所以在小旅館留下「老布到此一遊」就上吊了,而瑞德接受安迪的委託找到那封信,找到了希望,也是在和老布一樣的地方留下「瑞德到此一遊」,就去追尋自由了,大家可以設想,其他犯人出來後,如果沒有一技之長,無法適應環境(就像瑞德沒口號都撒不出一滴尿),結果會是怎樣?重新走上犯罪之路吧!而安迪給了他們學習的機會,有能力能適應外面的世界,有了追尋希望的資本!安迪救贖了肖申克,也完成了自己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救贖!

影片最後的暗喻跟片名一樣,也是個地名,就是安迪去的地方芝華塔內歐,西班牙語的意思是「沒有回憶的海」,完全告別黑暗的過去,擁抱未來生活的希望,和老友重逢,更是為「救人者自救」畫下完美句號!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階段探究安迪重獲自由的救贖之路
    孫偉瓊在對《肖申克的救贖》主題解讀中,將「救贖」的含義分為了廣義和狹義:廣義上的救贖,面向牢獄中絕大多數真正有罪的刑犯,即犯人們需要通過服刑期的改造和懺悔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通過不同年限的囚禁達到贖罪的效果,救贖自己從而獲得釋放和人身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自我救贖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肖申克的救贖那是一段充滿絕望與希望的救贖之旅。看完這部電影,你心裡會有很多感嘆號!電影的原名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肖申克)是一座監獄。
  • 《肖申克的救贖》:從三個層面分析安迪的救贖之路以及現實思考
    最終,安迪用那把來自瑞德的錘子挖開了通向自由之路,也把典獄長和其幫兇送進了監獄。影片名為《肖申克的救贖》,究竟是救贖了什麼?下面我就分三個層次談談對故事中救贖意義的認識以及由此引發的幾點思考和啟示。於是,在修繕屋頂的最後一天,瑞德和他的夥伴們懶洋洋地倚靠在屋頂,喝著來自肖申克最兇狠的獄警請的啤酒,陽光灑肩頭,仿佛自由人。②幫助獄友考取文憑。安迪利用自己的學識幫助了許多獄友考取文憑,其中,湯米是他最喜愛的學生。在向安迪學習文化的同時,湯米受到安迪人格魅力的感召,逐漸認識到過往的荒唐和錯誤,有了改過自新的想法。
  • 《肖申克的救贖》是什麼得到了救贖?怎樣救贖?是否得到自由
    隨後安迪出現在法庭上,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安迪為情殺人,被判處終身監禁。從此一個年輕有為的男人開始了他的監獄之旅。從此走上救贖之路。犯人間的調戲,嘲諷。獄警的冷漠殘暴,他們就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行屍。在這裡沒有人想去知道一個死人的名字叫什麼!在這裡沒有自由沒有靈魂的慰藉,日復一日的固化生活軌跡都快要把人性磨滅。
  • 《肖申克的救贖》:人生、自由真正的救贖,是心靈的自我救贖
    恰如我們從《肖申克的救贖》之中讀到的那種在真正煉獄中的人對自由的嚮往,閃耀著人性的溫情,湧動著樸實的感動,像黑夜裡的一束光,給我們希望,讓我們的心靈在希望的引領下堅強成長,完成一次心靈上的救贖。但,當自由也沒有了呢?你該明白,尊嚴乃自由之首要條件,對自由的嚮往就是是對尊嚴的渴望。《肖申克的救贖》中銀行信託部副總裁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意味著他的餘生都要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入獄,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耗費20年時間,利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的故事。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
  • 《肖申克的救贖》:男主安迪的重生之路對人生的深層啟示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片羽毛都閃著自由的光輝。——《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改編自著名作家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和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在安迪被關到肖申克監獄後,瑞德就不止一次的告誡過他,肖申克監獄是一個沒有自由、沒有希望的地獄。在得知布魯克斯自殺的消息後,也是瑞德首先將「體制化」這個概念拿到人前並解釋給了眾人聽。最重要的是,在影片中瑞德的英文名red是英語救贖「redemption」的前三個字母,這也隱喻著他才是那個被救贖的人。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越是深層次的東西,越需要消耗人的精力和學識。《肖申克的救贖》位居電影榜單top1,到底救贖了什麼?為什麼要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肖申克是一所監獄,而安迪是一個年輕的銀行家,之所以叫肖申克的救贖,那代表著一個大環境,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每個人(囚犯)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無非兩種,要麼被徹底改造了,服從於環境,有人解讀說是制度化,要麼像安迪一樣,抗拒命運,不願屈服,為了自己的自由,不惜花了19年時間,鑿牆挖洞,終於逃出監獄,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人物,承載著三種關於「自由」的定義
    然而其中最值得推崇的一部,就是《肖申克的救贖》。從1994年上映至今,仍以9.7分高居豆瓣高分電影榜首,不愧為世界電影史上的裡程碑之作。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初,青年銀行家安迪因被判涉嫌殺害妻子和情人而入獄。
  • 肖申克的救贖,看銀行家安迪怎樣金蟬脫殼
    大家好,我是小土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是我覺得距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越獄電影之一。電影講述的是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銀行家安迪因涉嫌謀殺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
  • 《肖申克的救贖》象徵著自由的感染力,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老布是肖申克監獄圖書館的管理員,20歲不到就來到了肖申克,50年之後才出獄。當他被宣布可以假釋出獄時他非常驚恐,甚至想通過傷害獄友留在監獄。假釋後他來到一個類似中轉站的地方,夜不能寐,對於這世界的變化不能適應。老布就在自己自由的第二天自殺了。這種情況像極了我們國人的生活。畢業後我開始工作,每天都按部就班,幾年來一直過著循環的生活。
  • 人人都將成為安迪,勇敢地面對——《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驚悚小說大家史蒂芬·金,以一部溫情脈脈的監獄題材的《肖申克的救贖》,虜獲了廣大讀者的心。他說: 「寫作是一種塗鴉。我們每個人的思想都像一個濾網,網的大小和尺寸都不同。我的濾網流不過的東西,也許可以流過你的濾網,而且一點困難也沒有。你的濾網流不過的東西,也許在我的濾網中通行無阻。
  • 「希望」是《肖申克的救贖》
    但是渴望自由的他仍保留著希望,近20年的監禁也沒能磨滅其對自由的希望,最終他也因希望而得到救贖,逃離了肖申克監獄。人生總有悲苦心懷希望的強者才能得到救贖。關鍵詞一:制度化影片中瑞德說:「起初你對監獄恨之入骨,然後你對它習以為常,時間夠久之後,你會變得無比依賴這裡,這就是制度化」,是啊!
  • 《肖申克的救贖》裡的安迪,把戲劇帶給加州囚徒
    蒂姆•羅賓斯身後,是達裡奧•福為他的新戲《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創作的海報1994年,蒂姆與摩根•弗裡曼在《肖申克的救贖》裡分別飾演兩位囚徒,該片獲得十項奧斯卡提名58歲的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雖已滿頭白髮,在人群中仍因挺拔的身高而惹人注目。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不就是人們對自己的自由的一種救贖嗎
    說實話,第一次看見肖申克的救贖這個名字的時候,我與很多的朋友們一樣都認為肖申克是一個人,在看完了這部電影之後,才知道肖申克哪裡是個人,它其實就是一所監獄的名字,裡面的主人翁是一名銀行家,他的名字叫安迪.杜弗蘭。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說「是我殺了妻子」,真正含義是什麼?
    本期話題【《肖申克的救贖》安迪說「是我殺了妻子」,真正含義是什麼?】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自從播出以來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尤其讓觀眾至今記憶猶新的,就是在監獄中安迪瑞德最後一次談話,壓抑已久的安迪想要賭一次來救贖自己。因為安迪認為「要麼忙著生存,要麼趕著死」。
  • 《肖申克的救贖》錘子的自我救贖
    大家好,我是老徐,我感覺到了一部經典勵志電影羅永浩的救贖,哦,不,是《肖申克的救贖》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劇情。故事發生在20世紀代,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在內用錘子完成自我救贖。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的同名小說以「自由、希望」為主題,影片通過監獄展現了個體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這是強制剝奪自由和高度重視紀律的特殊背景。影片的結尾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在奧斯卡的第67次開庭中,他與《阿甘正傳》大戰進行了300輪的較量,甚至最終與法院抗爭,但是,象徵著美國精神的《阿甘正傳》打敗了美國官僚黑暗的《肖申克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肖申克的救贖》,即黑暗中的光明,黑暗中的希望。
  • 《肖申克的救贖》,「上帝視角」下的理性與信念,友情和自由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 講述的是一位因冤案入獄的年輕銀行家在困境中如何追尋自由的故事。這部電影除了宣揚理性、希望、奮鬥,還詮釋了男人之間的溫暖的友情。在《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是個老大哥般的人物,慷慨任俠,老成世故又頗有頭腦。他在監獄裡法力無邊,若不是最初他幫助安迪搞到了許多工具,安迪也無法完成越獄的奇蹟。對在重重擠壓之下的牢獄裡待了三十年的瑞德來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從進入肖申克監獄的那一天起,獄長就揚言,「把靈魂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