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第一次看見肖申克的救贖這個名字的時候,我與很多的朋友們一樣都認為肖申克是一個人,在看完了這部電影之後,才知道肖申克哪裡是個人,它其實就是一所監獄的名字,裡面的主人翁是一名銀行家,他的名字叫安迪.杜弗蘭。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就是一個銀行家,也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安迪被冤枉槍殺了他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婦最後被判處終身監禁,因此來到了肖申克這群監獄。
安迪是在1947年春天來到了肖申克,剛來就被這裡的同性戀姐妹花看上了,因此也吃了他們不少苦頭,在這種折磨下安迪萌生了逃獄的想法。有一天當安迪在自己牢房牆上刻字的時候,突然牆上掉了一塊,對於喜歡研究地質構造的他來說絕得這是一個好機會
於是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下他向瑞德買了一把鶴嘴鋤和一張巨大的海報來作為他挖洞的工具。他於1949年開始挖洞。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開始一點一點挖洞,白天放風的時候就把放在褲腳寄的泥沙給撒到地上,就經過了17年的苦苦挖掘之後,終於在1966年挖通了隧道,在最後得知自己是被冤枉的消息之後他不再猶豫的於1975年逃離了肖申克監獄,取走了典獄長貪汙的錢,開著超蓬車,來到一片海灣過上了屬於自己的自由生活。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展現出了人性的自私、貪婪與醜惡,比如獄警頭子隨便拳打腳踢犯人,比如姐妹花的欺軟怕硬,又比如典獄長為了錢不擇手段,但同時也展現了人世間的溫暖,在那個社會也是有好人的存在,比如善良的養小鳥的老布,瑞德以及幫安迪做證人的吉米。
這部影片在幾個片段上讓人難以忘懷,給人以深深思考。比如安迪幫獄警頭子避稅,報答就是請獄友喝啤酒。你能想像當一群沒有自由的人坐在房頂,陽光照在他們的臉上的場景嗎?他們坐在那裡,喝著冰鎮啤酒,沒有人對他們大聲呵斥,沒有人監視,可以只是輕輕鬆鬆的坐在那裡,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這片刻的清閒與安寧就是他們所嚮往的肖申克外面的自由。這種場景是值得我們為他們高興的,我們生活中可能也會有像肖申克這樣的地方,或者感覺身邊也會有像肖申克獄警這樣的人,但是無論怎樣,我們也要學會在困難的情況下去調理自己的身心,讓自己儘量變得放鬆,過的自由,這种放松與自由更多的還是只能由我們自己創造。
另一個給人留下深刻記憶的就是老布出獄後上吊的情景,正如瑞德說的那樣他已經被體制化了,很難適應外面的生活。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有那種就滿足現狀,而不想改變自己的情況存在,所以可能就很難適應新的環境,從而不知所措,這也許也是一種所謂的體制化吧,那麼如何改變自身,如何能讓自己快速適應新的環境,讓自己融入到新的圈子,這也是我們從影片中該思考的東西。
好了,這是小編對看完該片的一些理解與感悟,歡迎喜歡該片的小夥伴們留言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