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是世界電影史最傳奇的一年,眾多優秀作品一起出現。《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夜訪吸血鬼》。《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都是在1994年上映的電影。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有兩部電影角逐最佳影片等獎項。
最後,《阿甘正傳》獲得最佳影片等共7項大獎,而《肖申克的救贖》雖顆粒無收,卻也是很多影迷心目中的無冕之王。那麼它為什麼成為影迷心中的無冕之王呢?
其實當時該影片導演法蘭克·戴倫邦特還只是個名不經傳的小導演,只能拍一些小成本電影,當他看到史蒂芬.金的小說《肖申克的救贖》時決定把它拍成電影。連作者本人也不看好這個題材,索性就把電影版權送給了戴倫邦特。經過5年打磨,《肖申克的救贖》問世,但是票房非常不理想。
但伴隨著後續電視網絡和電視傳播,這部電影意外的旋風般席捲全球。《肖申克的救贖》獲得多項奧斯卡和金球獎多項提名,都鎩羽而歸。但是單憑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就足以證明這部電影是備受奧斯卡矚目的。影片的核心價值觀就是追求自由,這也是被影迷喜歡的重要原因。
人的一生追求的就自由,現在最常被掛在嘴邊的不就是財務自由嗎,我們做的大多數事情都是為了最終的目的自由。有人一輩子現身於科研,有人樂忠於娛樂,這一切,其實都是追求心靈的自由。肖申克的救贖正是表達了追求自由的努力,最終實現了自由,這不是正跟每個人一樣嗎?所以,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鳴。
任何苦難都不能阻擋追求自由的靈魂。在這個信仰缺失的時代,大多數時候我們會在黑暗裡迷失方向。而《肖申克的救贖》卻回復了你尋找許久的答案:HOPE。只要你還心存希冀,總會有那麼一天,你將得到自由實現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們,信仰不分種族,不分地域,不分文化程度,不分高低貴賤,所有的信仰,最終會歸根於簡單的兩個字:希望。
希望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人最怕束縛,人與生俱來的恐懼也是讓我們如此難受,金錢,欲望,名譽這些一切都是束縛讓我們不快樂的東西,我們要學會嚮往自由,看淡一些東西。
你看過這部電影嗎?你怎麼看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