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所想皆是所往,深度剖析4種思維下的4種人生

2020-12-11 職業規劃師章麗君

【閱讀前,請關注。我是職業規劃師章麗君,專注於個人成長路徑分析。我的理想是,我的逆襲,轉身教授給到你們。 毫無保留。我的所見所聞,化作營養助你成長。】

有希望是件好事,也許是世間最好的事,好的事情從不會逝去。——Andy,《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男主,Andy衝破牢獄

當你覺得人生困境時候,一定要再去看一遍《肖申克的救贖》,因為他的困境底線那麼低,那麼絕望,而最終達成,那麼輝煌。這低谷和高潮,寬容理解共鳴著你所有想要的一切。

被情緒駕馭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肥仔

第一天進監獄就被打死的肥仔,看起來似乎真的無罪。軟弱。被老手捉弄哭的肥仔,面對嘲弄,戲謔,心態就崩潰了:我不應該待在監獄裡,我想媽媽。因此情緒失控,在面臨叫停的命令時,仍然不知道自己所處境地,只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不停喊冤,最終被痛打而死。同期對比:Andy(男主),在面對冤情,判處2個無期徒刑。所有罪證讓他百口莫辯,他清楚這點,沒有反覆爭執,面對老手對新手的戲謔,整個晚上他沒有吭一聲。一個心中有構圖有信仰的人,怎麼會聽進去別人的閒言碎語。對Andy來說,已經從情緒管理,到情緒自我消化的階段。

肖申克的救贖:Andy入獄第一天

回溯最近2天新聞:8月19日,寶雞一男子劉某酒後和女友馮某因幼兒撫養問題發生爭執,將一幼童抱摔到沙發之後滾落在地,致兩歲六個月兒子死亡。而拍視頻的就是馮某。8月22日,鄭爽直播情緒崩塌。網友:鄭爽又瘋了?

被情緒駕馭,往往發生的都是惡性事件。或者帶來源源不斷的煩惱。衝突。根源在於,情緒佔領思維,你連自我都失去了。不計較後果,只知道情緒宣洩。

如何去避免被情緒駕馭,而把情緒作為自己的工具呢?

走在情緒前面,再換個視角思考問題後知後覺:情緒來了,爆發了,事後自責後悔,但是下次發生事情,依然如此。

不知不覺:事情發生,情緒來過一場,事後也不會覺察反省。

正知正覺: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情緒,現狀。但是還是被情緒帶著走。

先知先覺:能迅速覺察要發生的事情趨勢,大腦預演了一遍,如果按照正常當下的情況去走,會發生什麼後果。同時快速駕馭自己的情緒,避開現場。或者迅速換個視角去思考。

2.從自身經驗談情緒修煉的幾點心得

2016年的時候,我就處在後知後覺的階段,當時遇到吵架,不停遭到挑釁,反覆理論不過,就抓了一把又一把幹蝦去餵養發財魚,當時想法就是很暴力,撐死你們。抓到第三把的時候,瞬間驚醒:我被自己的情緒駕馭了,激發了我的暴力想法,我必須要改正。(所幸是當時魚兒們,歡喜地等待第四把,我沒有繼續撒了)

一、自學繪畫:為了修心,斂言,深思。在發言理論之前,先沉默慎思。

二、每天堅持看書:拓寬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辨認能力。見識不夠,又自我的人往往更加容易駕馭不了自己情緒,於是看書是最快捷增加見識的工具。

三、堅持思維訓練:每件事情,發生必然有好的一面。去思考從中得到的成長,好處。訓練自己的思維,不同視角能力。

四、保持正能量:相同的事情接觸優秀的人,看好的書籍,吃健康的食物,每天做個運動……

練習了有三年了,眼光,眼界,自我情緒管理,負面情緒化解疏散,都有明顯效果。還培育了繪畫的興趣愛好。

被金錢權勢駕馭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典獄長

典獄長:舉著愛的名義,卻行傷害之事情。內心充滿對金錢權勢的欲望,所以才會深處其位,不謀其事:說是預算有限,如果有,那麼就:築高牆,加牢籠,添警衛。以為有權勢的照籠,便可以為所欲為:殺人,斂財。找到Andy洗錢。Andy:為了構建監獄圖書館,改造監獄人的腦袋。

肖申克的救贖:典獄長的辦公室

典獄長的人物,是用《聖經》來反詰的,他和Andy在監獄會面試探Andy深淺的時候。

典獄長:你最喜歡哪句?Andy:所以你們要驚醒,因為不知道家主何時來?

典獄長: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必在黑暗裡走,必要跟著生命的光。

臨走時候,典獄長: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他的辦公室掛著:主的審判迅速降臨。

就是現實中披著羊皮的狼。大到官場小到平民,都有這樣的人物性格,以愛為名義,行傷害的事情。要永遠記得,舉頭三尺有神明,要做正義的事情,結正義的果實。

被習慣駕馭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老布

老布,1905年-1955年,監獄待了50年,在監獄有一定地位,於1912年接管監獄圖書館。充滿愛心地養著小鳥到大,到飛走。實質是有把情感寄托在小鳥身上。刑滿釋放,要行兇再次入獄。人間已經換了人間。半夜驚醒,不知身處何處,內心被恐懼佔領。最終選擇了自殺。按照red所言,他已經被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Red

Red:監獄服刑40年,努力有正義感,在監獄沒有他弄不到的東西,從中抽取提成,修理車牌工廠屋頂翻修,也是他拿12包煙,換的12個兄弟的名額。是有能力的人。

等到出去時候,去老布自殺的房間居住,也曾想過再次作案,回到熟悉的肖申克監獄。

想起Andy,囑咐留給他的東西。違反假釋條例,去找尋大樹下Andy留著的信,其中寫道:有希望是件好事,也許是世間最好的事,好的事情從不會逝去。我希望這封信能等到你,一個好好的你。 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我夢中的一樣藍了墨西哥,和Andy重逢。

這裡提出一個「習慣」的思維:習得性無助=習慣+沒有希望。

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老布被囚50年,Red40年。他們已經深深習慣了肖申克監獄的生活。

現實生活中,像印度很多男子暴力女子,已經成為常態。而事實上在其他國家也有太多人,因為習慣,所以不會脫離不滿的現狀,不會去掙扎做鬥爭。

也有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帶孩子,荒廢的幾年職場,再次回歸職場,是帶著害怕恐懼,以及不斷拒絕的。

也有很由此可見:真正的囚牢,是習得性無助。

而擺脫這點的一招,看下一條Andy的思維。

領袖者:磨難消解,升起夢想

Andy:銀行副總裁,自嘲為囚籠裡的理財家。利用自己的職業技能,給別人行方便逐漸成為不可替代性的那個人。利用職業技能給自己創造了新的身份,收割了巨額財富。而給監獄創立新的建設:讓州議會每個月支付500美元,接洽讀書會,慈善團體,論斤買入舊書,讓red走出恐懼陰影,讓監獄長得到正義審判,實現人生自由、財富自由的——源自他不同於他人的思維。

Andy:被冤入獄,2個無期徒刑,最終牢獄了19年。

縱觀世界:

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bai的看守致敬。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融創孫宏斌當初在聯想被柳傳志,以挪用公款判處有期徒刑5年,減刑1年2個月。出來之後,和柳傳志道歉,說是當初太年輕。柳傳志瞬間從對立面,轉為了自己的資源,聯想的資源瞬間轉為了自己的資源,全世界都知道孫宏斌乃心胸開闊之人。

會發現所有能成就大事的人,所做的事情都是:放下,再充分利用一切資源。

領袖人物

回到肖申克的救贖:

1.Andy內心有深刻的夢想信念,以至於,如此下面的生活場景如此清晰。

獨囚2個月之後,他和Red描述自己要去的地方:芝華塔尼歐,在墨西哥。那是沒有回憶的海洋。我要在那裡渡過餘生。在海邊,開個小旅館,買個小破船,整修一新載客出海,包客海釣。

2.看問題的視角和態度不同普通人

對待冤屈的19年,他覺得他沒有罪但是有錯,是對他老婆的清還。

和red聊起老婆,說:我老婆說很難了解我,覺得我像一本合起來的書。我多麼愛他啊。我只是不擅表達。不是我殺了她,但是確實我害了她,是因為我的脾氣害了她。誰都可能被沾染黴運,我好像被捲入龍捲風,只是這風颳了這麼久。

3.興辦圖書館,培育湯米

知行合一。——王陽明

知行合一有2種解釋:知道,並且做到;第二種是,內心所想,外界顯現。

領袖者是創造者,內心有風景,外界凸顯創作出來。

Andy,就關注到了監獄需要知識產品,從而改變監獄的每個人。一周一封信給到州議會,一直沒有回應。直到第六年。得到200美元和部分圖書。他說,wow,才寫了6年。我決定以後一周寫2封。最終,州議會決定每個月給到500美元。論斤買回來書,接洽讀書會,慈善會。激發了監獄人的內心對自由的渴望。對美好的嚮往。

他說:wow,才寫了6年。我決定以後一周寫2封。這句話背後顯現Andy格局多大,你們知道嗎?當一個人格局小的時候,芝麻點的事情都是天大的事情,當一個人眼光足夠高遠,才使得當下的折磨,辛苦,都付諸一笑。他只看自己目標,不看被拒絕多少次。只要沒有達成目標,被拒1次和無數次,對他來說是一樣的。

4.利用紮實的專業,把典獄長諾頓的37萬美元轉移到自己名下。準備充分的證據,以自己的方式,讓好人得到補償,讓壞人繩之以法。

5.給Red,心裡種下希望的種子,一步步牽引他,從內心的深淵回到安穩自由的現實美好生活中來。

不斷給我力量的一部電影,謹以此文致敬經典,也讓我們有意識培育思維,從普通,逐漸走向優秀,卓越,領袖人的思維。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深度解析,帶你了解電影中你所不知道的意義
    《肖申克的救贖》是好萊塢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人們被這部電影深深吸引,是因為他所表達的希望與持久的友誼。越獄是監獄電影所持有的,觀眾也許已經猜到了這個情節。但《肖申克的救贖》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向了別處,和所有猜想不同的是,肖申克監獄裡的凡人害怕被釋放,即使他們討厭監獄的高牆,他們也不想從中逃跑。被關押了50年的布魯克斯就是這樣想的。對於自己的假釋,布魯克斯嘗試殺害自己的朋友,只是為了留下來。對布魯克斯來說,自由將她驅逐到另一個他不屬於的世界。所以當他最後發現自己只剩孤身一人,除了自殺以外他別無選擇。
  • 田木說:深度解讀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之(三)過度解讀
    上面是視頻解說版下面是文字版分享優秀影片,深度解讀經典。大家好,這裡是田木說,我是許迎果。今天帶給大家的是深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系列的第三部分:過度解讀。他直視假釋官,片刻的躲閃都沒有,語氣堅定,不試圖說他自以為假釋官想聽的話,而是直陳心聲。順帶一提,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是扮演瑞德的摩根·弗裡曼,而非很多人下意識以為的安迪的扮演者蒂姆·羅賓斯。其實如果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前兩次的假釋委員會都是純男性,而且年紀偏大,開口說的是:坐。
  • 《肖申克的救贖》三種不同人生,疫情衝在一線的戰士,最耀眼
    但這次疫情戰爭,衝在一線的戰士們,他們就是最耀眼的,也是一直在行動的,都是內心最真的選擇,他們的人生因為這些選擇,從而變得璀璨奪目,他們就像陽光,溫暖著有需要的人們。而在《肖申克的救贖》中,演繹了三種不同的人生,布魯克斯(詹姆斯·惠特摩飾)、瑞德(摩根·弗裡曼飾)、安迪(蒂姆·羅賓斯飾),每個人都是一種不同的人生。
  • 《肖申克的救贖》:男主安迪的重生之路對人生的深層啟示
    池田大作說:人生恰恰像馬拉松賽跑一樣,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稱為勝利者。約翰生說: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種下耐心之樹,才能結出黃金之果。這才是心靈的自我救贖,當他的靈魂獲得了救贖,沒有了怨恨,而身體又逃出了肖申克,他才是真正地獲得了重生。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有原罪,有些是法律無法制裁的,但是卻讓我們心裡很沉重,無法獲得心靈上真正的輕鬆和快樂。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自我反省和自我救贖,讓自己從陰影裡走出來,讓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都真正地沐浴在陽光下。
  • 《肖申克的救贖》:高牆困不住的希望,光芒萬丈
    人生的路很長,我們不要因為匆忙趕路而忘記了我們的初心,忘記了我們最原本的希望和夢想。《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部講述希望與夢想的電影。「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典獄長在突擊查房的時候,看到了安迪房中的《聖經》,並提醒他「得救之道,就在其中」,他原本的意思是要想在這裡被救贖,那只有仰仗上帝,換句話說,想出去,是不可能的。
  • 《肖申克的救贖》:人生、自由真正的救贖,是心靈的自我救贖
    而人之所嚮往的方向,便是人生之自由,這是永遠不會出錯的方向。眾所周知,史蒂芬·金是現代驚悚小說大師,他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撥動著我們緊繃的心弦,帶我們走入顫慄的深淵。他的恐怖小說攻無不勝、戰無不克,本本暢銷,他32歲時,就成為了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億萬富翁。
  • 希望的權力——《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肖申克監獄,這個被犯人稱作無罪的地方,上演著一幕幕心靈的救贖,更確切地說,是一個個希望的救贖。行於世間的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在失望時悲傷落淚,也許還未到絕望的境地,所以有時依舊能淡淡地一笑,這可能就是一份小小的希望所帶來的力量。雖然它不夠龐大,也足以引領我們前行。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一個人因知識水平不同,成長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不同,境界不同,對電影的理解能力就不同,看不懂很正常。難道人家外國人說看不懂《霸王別姬》,你還會取笑他嗎?越是深層次的東西,越需要消耗人的精力和學識。《肖申克的救贖》位居電影榜單top1,到底救贖了什麼?為什麼要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 深渡|觀影——《肖申克的救贖》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誕生於1994年,二十多年過去了,它仍然是豆瓣電影排行榜第一。今天就隨小編一起走進《肖申克的救贖》,深度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瑞德《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很奇怪的電影,你每次看都能發現不同的東西,帶來新的感受,或者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摩根·弗裡曼飾演的瑞德,因為他包含了《肖申克的救贖》所講述的救贖之道以及什麼樣的人會被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一、身體救贖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地獄般的牢籠,同性、暴力、洗錢、暗殺等行為橫行,囚犯在失去了尊嚴和人格。
  • 《肖申克的救贖》:這4個英語名詞,給你不一樣的觀後感!
    導讀:《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激勵感動了無數渴望改變現狀的人。今天,AAE(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為您分享4個英語名詞,詮釋不一樣的觀後感:1、Friendship(友誼)劇情回顧:由於在肖申克監獄服刑時間太長,由Morgan Freeman(摩根·弗裡曼)飾演的Red(瑞德),重新擁有自由參加工作時,他明顯感覺自己與社會脫節了,比如某次工作時,他想去廁所,多年在肖申克監獄養成的習慣本能地告訴他去請示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即黑暗中的光明,黑暗中的希望。在那裡,他見到了那個被監獄裡其他人捉弄、大哭著說「我不該在這裡,我想媽媽」的小胖子在來到肖申克的第一晚就活活被殘暴的獄警打死。在肖申克,沒有人會在乎他人的死活,死的人連名字也沒能留下。他也遭遇到監獄裡漫長的痛苦折磨與侮辱,但這些都沒能使他放棄生的希望。
  • 《肖申克的救贖》,給中年人吹響的奮進曲!
    正如安迪所說,美好不被剝奪。我們的中年,可以隨時聽莫扎特,可以看到繽紛五彩的世界,卻少了那份改變的強烈希望和為此奮鬥的執著。影片裡,肖申克的救贖,可以分兩個層面,一個是精神上的,一個是人身自由層面的。因為被冤枉而走進肖申克監獄的安迪,在精神層面,安迪是一個擁有近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不需要救贖,精神上需要救贖的其他犯人。每一個走進肖申克的囚犯都會得到一本聖經,這是監獄管理者唯一做的精神救贖。正如典獄長諾頓所說:「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賤命交給我。」
  • 《肖申克的救贖》人生對你或可不公無趣,但絕不能屈服命運安排
    電影史上評分最高的影片,那無疑就是1994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了,目前《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上的評分是9·6分,是豆瓣Top250中排名第一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肖申克,代表的是一種秩序,一種規則,或者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圈子,或者往大了說就是一種命運。
  • 《肖申克的救贖》:記住,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
    希望讀完《肖申克的救贖》,能在你的心裡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再重複安迪的那句話:「記住,「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永遠不會消逝的。「03 希望推薦的每一本書,都在你心中種下一粒光的種子木心說文學就是人學。文學藝術是我們的鏡子,更是我們的人生導師,靈犀摯友。通過文學,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看見世界。我們是什麼樣子?世界是什麼樣子?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今天,來與大家介紹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肖申克監獄,出身,所受教育,朋友的忠告勸導,家庭希望與個人慾望等等。但從另外的層面上,布魯斯的悲劇也正是這种放棄希望的心態所帶來的。對於他們來說,生活簡單既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其悲劇人生的劊子手。肖申克的城牆隔離了無數人的無奈與希望,生存與幸福。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那是一段充滿絕望與希望的救贖之旅。看完這部電影,你心裡會有很多感嘆號!電影的原名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肖申克)是一座監獄。
  • 《肖申克的救贖》:影史第一的背後,是作者史蒂芬·金的人生寫照
    史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背後的男人,影史最佳影片的締造者兩年前,那會還在廈門那個繁華城市每天兩點一線往返來回於公司與宿舍,那時候有部叫《平凡英雄》的片子我曾看過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動容,裡頭的4個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煩惱:生活困頓,11次想逃離城市;工作挫折,7次想離職;創業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