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裡的安迪,把戲劇帶給加州囚徒

2021-01-19 第一財經

蒂姆•羅賓斯身後,是達裡奧•福為他的新戲《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創作的海報

1994年,蒂姆與摩根•弗裡曼在《肖申克的救贖》裡分別飾演兩位囚徒,該片獲得十項奧斯卡提名

58歲的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雖已滿頭白髮,在人群中仍因挺拔的身高而惹人注目。透過他的黑框圓眼鏡,能依稀辨出《肖申克的救贖》裡那位衝破監獄、迎接自由的年輕安迪。1994年,蒂姆與摩根•弗裡曼在《肖申克的救贖》裡分別飾演兩位囚徒,這部獲得十項奧斯卡提名的影片至今仍是豆瓣推薦的250部影史經典第一名,74萬中國影迷為影片給出的9.6的高分。

但這位曾榮獲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坎城最佳男主角的演員,卻遠不如摩根•弗裡曼後來在好萊塢的名聲那麼大。甚至從《肖申克的救贖》之後,中國影迷很少在電影中再看到他的蹤跡。11月17日,當蒂姆攜他新創作的喜劇作品《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登臺國家大劇院北京喜劇院,又上臺與觀眾進行演後談,人們才知道,蒂姆用了35年的時間來潛心經營自己的洛杉磯演員班劇團(The Actors'Gang)。他如今最重要的身份是戲劇導演,而不是好萊塢演員。

「我一直被戲劇所吸引。」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蒂姆形容,劇院就像一塊巨大的畫布,「你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主動性。」

即興戲劇的實驗室

蒂姆自編自導的《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今年初剛在洛杉磯首演,貝克漢姆也帶著家人到場觀看,美國媒體讚譽他「似乎無所不通,就像是一個藝術大師」。這部話劇以戲中戲的結構,記錄一群搗蛋鬼演員與戲劇教授的辯論,他們對於「喜劇」認識的分歧演變成了一場關於喜劇靈魂的爭論。舞臺上,所有演員都化著粉白濃妝或是戴著面具,這正是源自16世紀的義大利即興喜劇的特徵之一。作為一種民間戲劇,義大利即興喜劇是戲劇史上璀璨的一頁,影響著莎士比亞、莫裡哀等多位戲劇大師的喜劇創作。

《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用16世紀義大利即興喜劇形式表達現代人對喜劇的反思

12歲就開始學習表演的蒂姆,第一次嘗試在新城市劇院執導戲劇時只有14歲。生於音樂之家的他似乎天生就要從事舞臺藝術,1980年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戲劇導演專業畢業後,他很快與同學們成立了洛杉磯演員斑劇團。「我大學時代就是學的導演,我從來不認為我會成為一名演員。」蒂姆說,29歲之前,他始終認為參演電影只是為了賺一些錢來支付劇團的費用,「直到我演出了一些不錯的角色,電影帶來的興奮感才逐漸增強。」

洛杉磯演員班劇團在蒂姆的描述中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實驗室,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和演員」。自1981年創立,劇團就始終以義大利即興喜劇的方式訓練演員,並追溯一個問題:義大利即興喜劇在最初的一百多年是什麼情形,當年那些無名演員是什麼樣的人?蒂姆曾在資料裡看到,「義大利北部城市曼圖亞的一位公爵曾在看了一出即興喜劇之後憤怒至極,那些敢於在權勢面前揭露真相的雜耍演員究竟是什麼人?這些就是我在《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中要探究的問題。」

35年裡,蒂姆一直鑽研義大利即興喜劇的表演方式,試圖還原喜劇最核心的要素,體會「百分之百真實投入的舞臺感受」。為了更深入地理解義大利即興喜劇,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達裡奧•福相識,兩人初次在米蘭會面就暢聊各自的戲劇觀。從蒂姆寫作的第一個劇本直到今天的《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這位戲劇家都給了他許多建議與肯定,兩人保持亦師亦友的關係直至今年10月13日大師去世。蒂姆說,《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海報上的畫作正出自達裡奧•福所創作,「義大利即興喜劇開端於16世紀,那時候義大利有幾十萬黑奴。因此,達裡奧•福先生在創作時融入了很多奴隸的元素,比如在服裝上,哈裡基諾胸前的三角形就是典型的非洲奴隸標誌。」

《喜劇演員的自由之路》是蒂姆的一場出色戲劇試驗,他多年來對喜劇藝術的思考也顯現其中:藝術的目的是什麼?歷史是如何被書寫的?究竟什麼是幽默?

儘管大眾並沒有在好萊塢的喧囂中聽聞到蒂姆的消息,這些年他在電影上的成就依然斐然。他在1992年因《超級大玩家》贏得坎城與金球獎雙料影帝,1995年自編自導電影《死囚漫步》提名斯卡最佳導演和金球獎最佳編劇,這部出色的電影讓主演西恩•潘和他當時的伴侶蘇珊•莎拉登分別獲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最佳女主角獎。今年,他又獲得第66屆柏林電影節將終身成就獎。

電影界的諸多榮耀仍然不能挽留他,蒂姆仍然一次次返回劇院,投身相對寂寞而邊緣的戲劇界。他至今參演、執導的影視劇多達40多部,即便在最忙的時候,他都要求經紀人給他留出每年至少四個月的時間做戲。

「我的夢想永遠不是電影。」蒂姆曾坦言,劇團經常讓他感覺到來自經濟上的壓力和困境,但每一次排演一部戲,給他帶來的幸福感和快樂又是任何東西無法比擬的。「我喜歡戲劇,每當我有一個想法,不必等待誰的批准或者辛苦籌集數百萬美元,我可以馬上就實現它。只要我想做,我就一定能做到。」

用戲劇救贖囚徒的靈魂

在《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個觸動人心的鏡頭。冷漠、壓抑、禁錮的監獄廣場上,喇叭裡忽然傳出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唱段,所有囚犯停下來,聽著音樂,望向天空,似乎那一刻靈魂都自由了。帶給囚犯們片刻愉悅的,是冒著被處罰危險的安迪。他將自己反鎖在監獄長辦公室,靠在椅背上,閉著眼,嘴角帶著微笑聆聽天籟之聲,享受即將付出懲罰代價的短暫自由。

現實中,蒂姆成了美國加州囚犯們的「安迪」。他做了一個更大膽的「監獄計劃」,2013年,《洛杉磯時報》曾報導洛杉磯演員班劇團入駐監獄的行動,蒂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這是一個變革性的計劃。」

所謂「監獄計劃」,就是劇團駐紮在監獄旁的劇場裡,定期到監獄中對囚犯進行表演培訓。蒂姆見到的囚犯有關了30多年的,內心已經完全封閉,人生完全沒有出路可言。「當你和這些人一起工作,你會看到他們身上的變化,這不僅僅是表演方式的訓練,更是對人的行為、情緒和思維進行控制訓練。」

蒂姆與囚犯在戲劇彩排中

蒂姆為加州囚犯上課講解義大利即興喜劇

滿身文身、兇神惡煞的囚犯在戲劇世界裡鬆弛下來

經過第一次長達兩個月的培訓,有些囚犯可以完整表演一部戲,又開始帶動其他人參與進來,甚至自己編劇,組建小型的表演組合,排演自己的戲。囚犯們得到監獄的許可,借用他們能獲得的最簡單的紙和布料來製作戲服。在第一批「演員」的培訓下,第二批28位新「演員」陸續加入,這些滿身文身、兇神惡煞的人在戲劇的世界裡鬆弛下來,學會享受合作、創作帶來的成就感。「監獄很歡迎戲劇,因為他們發現,很多過去的問題都消失了。囚犯可以在戲劇裡表達自己的情緒,減少衝突,釋放壓力。表演是很苛刻的事情,它控制的不但是人的心理、身體,也包括強烈的情緒。」蒂姆說。

「在監獄做表演工作坊之前,我們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這次偶然的實驗,蒂姆發現戲劇竟然是針對這類特殊人群的認知治療手段。戲劇出現在監獄裡,就如同心理醫生的作用,這個特殊的戲劇計劃最終演變為一場風靡整個加州的囚犯心理康復計劃。這些被社會拋棄的人一旦刑滿釋放,多少都能獲得重返生活的信心。

蒂姆說,這兩年監獄給過他們一個數據:以前囚犯重返監獄的概率高達60%,但凡是參與過「監獄計劃」的犯人,重返監獄的比例下降到10%,「他們在監獄裡的內部衝突,也減少了90%。」

為什麼放棄充滿誘惑而光彩奪目的好萊塢,沉浸於籍籍無名的戲劇界,這是很多人會問蒂姆的問題。他的答案也始終如一——戲劇讓他有家的歸屬感。

他的劇院就置身於充斥著金錢與名利的洛杉磯,好萊塢是這座城市最炫目的符號,但他只有在劇院裡才能尋到發自內心的熱愛。哪怕他的劇團要面臨經濟危機帶來的困境,他依然能跟志同道合的夥伴安心拍戲,去監獄培訓犯人,招募熱愛表演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在每個夜晚,蒂姆在觀眾席或是後臺聽著觀眾的笑聲,體會到戲劇人最直接的滿足感。

參與「監獄計劃」的犯人,重返監獄的比例下降到10%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那是一段充滿絕望與希望的救贖之旅。看完這部電影,你心裡會有很多感嘆號!電影的原名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肖申克)是一座監獄。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
  • 「希望」是《肖申克的救贖》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多的困難,面對困難時,我們有時或許是無能為力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主人公安迪,他因涉嫌謀殺妻子及其情夫而被判終身監禁,最終被關進了肖申克監獄,他的餘生都將在此度過。影片中的布魯克斯在監獄裡監禁了50年後,他早就習慣了監獄的生活,對於外界的巨大變化根本適應不了,他是牴觸離開監獄的,因為他已經和監獄合為一體,離不開監獄了,因此離開監獄後的他最終選擇了自殺;而瑞德同樣如此,他在監獄中度過了40年,當他離開後,每次上廁所前都要打報告,因為不這樣的話他根本尿不出。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入獄,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耗費20年時間,利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的故事。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
  • 《肖申克的救贖》:從三個層面分析安迪的救贖之路以及現實思考
    安迪不但精通財務,在雕刻、地質、音樂等領域也都造詣非凡。卓越的智慧和善良堅韌的品性為他在獄中贏得了不少朋友,其中跟安迪關係最好的是神通廣大的瑞德。二人因一把錘頭結緣,在漫長的服刑歲月裡互相扶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說「是我殺了妻子」,真正含義是什麼?
    本期話題【《肖申克的救贖》安迪說「是我殺了妻子」,真正含義是什麼?】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自從播出以來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尤其讓觀眾至今記憶猶新的,就是在監獄中安迪瑞德最後一次談話,壓抑已久的安迪想要賭一次來救贖自己。因為安迪認為「要麼忙著生存,要麼趕著死」。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彈幕裡不少人評論說:看不懂的去看《小豬佩奇》吧。我認為這是對人的侮辱。一個人因知識水平不同,成長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不同,境界不同,對電影的理解能力就不同,看不懂很正常。難道人家外國人說看不懂《霸王別姬》,你還會取笑他嗎?越是深層次的東西,越需要消耗人的精力和學識。《肖申克的救贖》位居電影榜單top1,到底救贖了什麼?
  • 《肖申克的救贖》:男主安迪的重生之路對人生的深層啟示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改編自著名作家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和摩根·弗裡曼等主演。這部電影最近幾年一直處於IMDB和豆瓣網影史評分第一名。
  • 人人都將成為安迪,勇敢地面對——《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這些如雷貫耳的語句統統出自,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說《肖申克的救贖》1、 史蒂芬·金是個寫作牛人。《肖申克的救贖》作者史蒂芬·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是一位創下了寫作金氏世界紀錄的牛人。史蒂芬·金在《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裡寫道。他明白黑暗和黑暗所創造的力量。黑暗磨練了瞎子的耳朵、亮子的眼睛。《肖申克的救贖》也是黑暗裡的救贖。安迪在黑暗裡掘洞的日子,足足堅持了26年,26年啊!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用20年去驗證滿懷希望的道理,上集
    體質是一座圍城,有的人想要出去,有的人卻甘做囚徒。希望是一柄利刃,有的人劃破封喉,有的人卻殺了自己。在肖申克這座孤島裡,被體制還是嚮往自由,沒有自我意識還是滿懷希望,這是需要選擇的難題。該電影主要講述了年輕有為的銀行副總裁安迪被冤枉殺害了妻子和她的情人身陷監獄,直到一名因小偷盜竊入獄,安迪通過他得知了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獄長不願意幫他翻案,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最後成功逃出監獄的故事。一開始在監獄中的安迪,顯得與別人格格不入,總是一個人不和別人交流。
  • 《肖申克的救贖》構建的世界有多恐怖?肖申克裡的每個人都很黑暗
    《肖申克的救贖》構建的世界有多恐怖?肖申克裡的每個人都很黑暗《肖申克的救贖》1994年上映,至今一直被認為是經典,就目前豆瓣評分依舊保持9.7分的高分成績。這部經典的優秀電影,在當年還被奧斯卡的7項提名,羨煞旁人。
  • 肖申克的救贖,看銀行家安迪怎樣金蟬脫殼
    大家好,我是小土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是我覺得距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越獄電影之一。電影講述的是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銀行家安迪因涉嫌謀殺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階段探究安迪重獲自由的救贖之路
    文/動動電影《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上映於1994年,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該片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年輕銀行家安迪因誤成殺妻兇手進入肖申克監獄服刑。
  • 從《肖申克的救贖》看成年人友誼的真實模樣
    很多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小夥伴會被安迪百折不撓向著希望靠近的精神所激勵。打動本人的不只是安迪的精神,他和瑞德這兩個難兄難弟的友誼也讓人感動。電影《肖申克的救贖》(1994年上映)改編自史蒂芬金的短篇小說集《四季奇潭》中的首篇《肖申克的救贖-春天的希望》(1982年出版)。1995年奧斯卡,這部電影獲得了7項提名。年輕有為的銀行副總裁安迪(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飾)被指控謀殺妻子及其情夫的性命。接著,他被判終生囚禁關進肖申克監獄。
  • 田木說:深度解讀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之(三)過度解讀
    今天帶給大家的是深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系列的第三部分:過度解讀。我會加倍努力做出更優質的內容,不辜負每次鼓勵,對得起每個點擊。瑞德跟安迪的對比:瑞德是真的在懺悔犯過的錯,甚至於一度喪失希望;安迪是蒙冤入獄,而始終心懷希望,並最終重獲自由。安迪和諾頓的對比:安迪明明是囚犯,卻在自我救贖的同時救贖他人;諾頓是最該救贖囚犯的典獄長,而他卻只是利用監獄和囚犯來謀取私利,貪汙殺人。這真的是莫大的諷刺,囚犯成為救贖者,而典獄長卻在犯罪。
  • 《肖申克的救贖》,「上帝視角」下的理性與信念,友情和自由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 講述的是一位因冤案入獄的年輕銀行家在困境中如何追尋自由的故事。這部電影除了宣揚理性、希望、奮鬥,還詮釋了男人之間的溫暖的友情。在《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是個老大哥般的人物,慷慨任俠,老成世故又頗有頭腦。他在監獄裡法力無邊,若不是最初他幫助安迪搞到了許多工具,安迪也無法完成越獄的奇蹟。對在重重擠壓之下的牢獄裡待了三十年的瑞德來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從進入肖申克監獄的那一天起,獄長就揚言,「把靈魂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
  • 高分佳作《肖申克的救贖》:安迪,成為自己的信仰
    導語:《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史蒂芬·金作品《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講述了在1947年的美國,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杜佛蘭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處兩項終身監禁。安迪含冤入獄後,在肖申克監獄服刑,最終靠自己的精密籌謀,逃出監獄重獲自由的故事。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今天,來與大家介紹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肖申克監獄,出身,所受教育,朋友的忠告勸導,家庭希望與個人慾望等等。其次,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或許已經足夠,但生活的意義絕不僅僅在乎於此,就如同影片中《費加羅的婚禮》的曲子帶給這些獄卒的震撼一樣,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賦予生命更多的內容與意義。瑞德總是勸說安迪不要帶著希望,對於像瑞德、布魯斯這樣在監獄裡服刑四五十年的人來說,希望確實太過於奢侈,甚至很多時候,希望帶個他們的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折磨。
  • 《肖申克的救贖》是什麼得到了救贖?怎樣救贖?是否得到自由
    安迪戒酒後請獄友在天台喝啤酒影片開始一個夜晚一個男人獨自坐在車裡,也就是本片的主角安迪,此時安迪內心掙扎喝著悶酒,做著一個艱難的決定,明知道自己的女人和其他男人共赴雲雨,對於任何一個男人都是無法接受的安迪在瑞德的幫助下開始了一條救贖之路,他是一隻嚮往自由的鳥兒,漂亮的羽翼應該翱翔在藍天下,而不是牢籠裡。其中劇情有一段是老布拿著尖刀指著自己交好獄友的脖子,而造成這件事的原因是老布的假釋獲批,而老布反而更願意生活在監獄裡不想出去。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雖惜敗於《阿甘正傳》,卻也因此成為了廣大影迷心中的無冕之王,至今仍備受廣大影迷的推崇與喜愛,成為永遠的經典。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