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構建的世界有多恐怖?肖申克裡的每個人都很黑暗

2021-01-13 漆黑裡的螢火蟲

《肖申克的救贖》構建的世界有多恐怖?肖申克裡的每個人都很黑暗

《肖申克的救贖》1994年上映,至今一直被認為是經典,就目前豆瓣評分依舊保持9.7分的高分成績。這部經典的優秀電影,在當年還被奧斯卡的7項提名,羨煞旁人。

很多人看了《肖申克的救贖》的網友,都被安迪百折不撓的精神打動,同時也被安迪和瑞德兩人之間的友誼感動。但是並沒有人在意造成這些悲劇的原因。

主人公安迪,是一個銀行副總裁,被指控殺害妻子和情夫,被判終身監禁。後來的電影裡也說了事實不是如此,別人殺了他們兩個,但是最後卻把罪,判給了給安迪。

就因為安迪的律師敗訴,就讓他進了監獄,這是第一件反映當時社會黑暗的事。

等安迪到了肖申克,不是到了監獄,而是地獄。裡面有很多居然跟他一樣,都是因為律師敗訴進了監獄。裡面的人回答安迪為什麼進監獄都有一個共同的回答,「律師害了我」。

對於這一條定理,不僅僅是在監獄裡的這些受害人才是這樣認為。包括那些獄警也知道這一條真理。在安迪帶著一群人修戶外屋頂時,安迪幫赫德利逃避各種稅收,還說自己可以當赫德利的律師。這是赫德利然而很激動,他自己也說「律師都是大騙子」。

這些警衛兇狠又吝嗇,得知安迪能幫他們獲取更多利益,也是難得地請他們喝了一次啤酒。

在《肖申克的救贖》的世界裡,社會的黑暗程度還不止如此。

安迪是銀行家,而且他能幫人逃避各種稅收,這對於獄警來說,他就成了吉祥物,而且是廉價勞動力。

獄警專門給他安排了一個辦公的地方,幫獄警逃稅變成了平常的事務,平時還要給獄警解答各種疑難問題,沒想到在《肖申克的救贖》的世界,獄警的錢居然不夠供自己孩子讀書的錢,這些問題安迪依然有辦法幫忙解決。

監獄裡也有幫派組織,安迪就被這些組織迫害過。最初,他被各種迫害是沒有人管他的,等他開始幫獄警逃稅,他被打以後,沒法幫獄警做事。

動了獄警的利益,為了給安迪報仇,也為了發洩自己利益損失的怒氣,打傷安迪的人被獄警打得一輩子站不起來了。

那一次壞人也是真的怕了。

就連典獄長諾頓知道了安迪的理財能力,也開始利用安迪,叫他做假帳,把貪汙來的錢轉移到國外。

整個肖申克的人裡面,從安迪身上獲得最大利益的人就是諾頓。作為典獄長他有很大的權力。

當湯米給安迪作證,安迪是被誣陷的時候,諾頓不僅不幫安迪翻案,反而殺死湯米,殺人滅口。

諾頓殺湯米的原因也很簡單,安迪洗清冤屈之後,會離開諾頓,沒人再幫他洗錢。而且,安迪知道他洗錢,安迪就是證據,安迪肖生客外面去了他的罪證會暴露。

電影結局還算是喜劇,安迪逃了出去,並且更名改姓,擁有大批財富,在其他國家生活。瑞德也終於被假釋,最後並沒有自殺,找到了安迪一起生活。

看似喜劇的背後也有很大的問題存在。安迪能夠輕鬆更改政府的資料,給自己換了一個新的身份,他能依靠自己的頭腦和技術,做到這些事情,那麼和他一樣有能力的人又為什麼不能?跟他做法相同的人肯定也存在,所以《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的世界是有多黑暗!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有多恐怖,看看裡面的人物遭遇就知道了
    《肖申克的救贖》有多恐怖,看看裡面的人物遭遇就知道了 我們知道《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喜劇,因為他的結局很美好。但是我們在看這部電影時感受卻是壓抑,對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物的遭遇深感同情。在電影中,犯人被典獄長和獄警虐待,還經常被犯人的黑社會組織虐待。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肖申克的救贖》,即黑暗中的光明,黑暗中的希望。
  • 「希望」是《肖申克的救贖》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多的困難,面對困難時,我們有時或許是無能為力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主人公安迪,他因涉嫌謀殺妻子及其情夫而被判終身監禁,最終被關進了肖申克監獄,他的餘生都將在此度過。這數十年高牆內的監獄生活早就將他們的意志磨滅掉了,放棄了自己的追求,丟掉了希望,一切都按照監獄內的程式生活。現實中的我們不也是這樣嗎?大家都曾經熱血過,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可現實的社會是殘酷的,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低頭,學會了妥協,慢慢地放棄了自己曾經遠大的追求,每天早出晚歸穿梭在偌大的城市中,拖著疲憊的身體忙碌的工作著,又有多少人記得曾經的理想呢?
  • 《肖申克的救贖》:人生、自由真正的救贖,是心靈的自我救贖
    他的恐怖小說攻無不勝、戰無不克,本本暢銷,他32歲時,就成為了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億萬富翁。但恰如文首所說,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史蒂芬·金也不例外。他從小單親,童年跌宕。但對讀書寫作卻始終如一。
  • 人人都將成為安迪,勇敢地面對——《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這些如雷貫耳的語句統統出自,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說《肖申克的救贖》1、 史蒂芬·金是個寫作牛人。《肖申克的救贖》作者史蒂芬·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是一位創下了寫作金氏世界紀錄的牛人。「每個美國家庭顯然都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八成是史蒂芬·金的作品」。驚悚小說大家史蒂芬·金,以一部溫情脈脈的監獄題材的《肖申克的救贖》,虜獲了廣大讀者的心。他說: 「寫作是一種塗鴉。我們每個人的思想都像一個濾網,網的大小和尺寸都不同。我的濾網流不過的東西,也許可以流過你的濾網,而且一點困難也沒有。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源自小說,豆瓣評分9.7分,一部監獄題材的電影,已經成為時代的經典,被很多人列為男人必看的電影之一。
  • 《肖申克的救贖》錘子的自我救贖
    大家好,我是老徐,我感覺到了一部經典勵志電影羅永浩的救贖,哦,不,是《肖申克的救贖》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劇情。故事發生在20世紀代,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在內用錘子完成自我救贖。經過的積累,有了《聖經》並幫助老闆炒作逐漸走向人生的巔峰。這部電影最直觀地告訴了我們兩個事實聖經裡有一把錘子。美女背後有個洞。折戟奧斯卡,口碑封神這部電影由弗蘭克達拉邦特於執導,由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主演。
  • 深渡|觀影——《肖申克的救贖》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誕生於1994年,二十多年過去了,它仍然是豆瓣電影排行榜第一。今天就隨小編一起走進《肖申克的救贖》,深度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自我救贖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肖申克的救贖那是一段充滿絕望與希望的救贖之旅。看完這部電影,你心裡會有很多感嘆號!電影的原名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肖申克)是一座監獄。
  • 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恐懼讓你成為一個囚犯
    #膠捲#《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單靠平實的敘述就可以讓人哭泣,情節不耽誤,人物之間的對話透露了無數人生哲理,真的值得No的位置。top250豆瓣之一。這是一個發生在監獄裡的故事,但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監獄比任何地方都更現實和殘酷。
  • 《肖申克的救贖》:人不應該被外界所束縛,最珍貴的是遵從自己
    1994年是世界電影史最傳奇的一年,眾多優秀作品一起出現。《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夜訪吸血鬼》。《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都是在1994年上映的電影。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有兩部電影角逐最佳影片等獎項。
  • 也許是《肖申克的救贖》這樣的電影!
    "在肖申克,我只相信兩件事,那就是《聖經》和《託拉》,"典獄長說,"你把思想交給上帝,把生命交給我,我讓你吃,你就吃,我讓你拉,你就拉,歡迎來到肖申克。肖申克監獄的第一個晚上,安迪失眠了。在肖申克監獄的第一頓飯,安迪在飯裡發現了一隻蟲子。
  • 《肖申克的救贖》:你的舒適區,就是你的監獄
    警方沒有在現場發現有財物失竊。安迪理所當然被認定是兇手,判處無期徒刑,關在美國最嚴密也最恐怖的監獄——肖申克。這起兇殺案被炒得沸沸揚揚,人人皆知,各大媒體大肆渲染報導。其中一家報紙的標題就是《給他四槍,她也四槍!》 但事實的真相卻不是這樣的。安迪並不是殺人兇手…… 這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故事才剛剛開始。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故事從1946年說起,緬因州一位銀行家安迪喝得醉醺醺地上了自己的車,還把手槍裡裝滿子彈,接著是他妻子與人私通的畫面,然後兩人雙雙被殺。安迪被判刑入獄,成了肖申克監獄的重罪犯。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而以博格斯為首的一群囚犯卻經常襲擊安迪。
  • 《肖申克的救贖》:2020熬過了,2021的希望還會遠嗎?
    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負擔,疫情的影響讓人更加體會到生命的寶貴,生活的艱難。作者是美國作家史蒂芬.埃德溫.金,寫的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政治的腐敗,監獄的黑暗。肖申克的救贖講的是主人公安迪在黑暗的監獄裡,並沒有放棄最後的希望。
  • 希望的權力——《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肖申克監獄,這個被犯人稱作無罪的地方,上演著一幕幕心靈的救贖,更確切地說,是一個個希望的救贖。行於世間的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在失望時悲傷落淚,也許還未到絕望的境地,所以有時依舊能淡淡地一笑,這可能就是一份小小的希望所帶來的力量。雖然它不夠龐大,也足以引領我們前行。
  • 《肖申克的救贖》:高牆困不住的希望,光芒萬丈
    #文|螢火微光有的人忙著活,有的人忙著死——安迪·杜佛蘭人世紛擾,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去生活,有的人找到了生活對於自己的意義,過上了別人眼中的生活,有的人一生庸碌無為,自我麻痺,惶惶不可終日。《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部講述希望與夢想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豆瓣評分9.7分,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中被超過160萬的會員選為250部佳片中的第一名。
  • 《肖申克的救贖》,給中年人吹響的奮進曲!
    看《肖申史的救贖》,回望青春,有多少人,年輕的時候認為自己是安迪,中年以後認為自己是瑞德?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肖申克,回想過去,曾抱著一個比安迪那個大得多的鐵錘,卻沒有鑿開現實的壁壘,衝向更高遠的天空;突破心靈的桎梏,通向更高級別的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細節基本無人看懂過
    這段話很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因為它有關本片的主題「救贖」,而「救贖」是一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詞彙(就像東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外國人也不明白),宗教色彩很強,很容易被我們誤解。以前有個朋友向我推薦此片時說:「你看過《拯救肖申克》這片子嗎?太好看了,那個叫肖申克的人,真是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