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備忘錄裡面.一直存在一份名為"準備中"的名單.每逢遇到令我有興趣為之寫推送的作品.我就會先將歌名記錄入去.待之後有機會的時候就從中挑選.到宜家為止都差唔多有四五十首歌係個list入邊.而今晚寫嘅呢首.應該可以講係其中一首放置列表中最耐嘅作品.冇兩年都有一年半.
-
一直都好似冇一個契機寫呢隻歌.呢隻歌屬於.冇乜人知.但係曲詞唱都係一絕.我知道好多關注我嘅朋友.都係睇標題決定要唔要點入嚟睇.如果遇到自己唔認識嘅歌.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略過唔睇.為咗希望你哋唔好錯過呢首好歌.所以特登寫一個較為聳動嘅標題吸引你哋入嚟.放心.就算今晚呢篇推送寫得唔好.你都起碼一定收穫到一首一等一嘅好歌.相信我.今晚呢首.雖然唔紅.但係真係好撚正.見係Fri先推薦俾你.
-
2009年尾.當時仲係環球嘅克勤推出年度壓軸大碟《THREESOME》.呢個令我"浮想聯翩想入非非"嘅專輯名其實係"三人組"嘅意思.而呢三個人講緊嘅就係專輯封套上面嘅三人.李克勤.林夕以及林若寧.專輯內十首歌嘅歌詞全部由呢對師徒包辦.每人五首.但係主打派臺嘅頭兩隻歌《嫲嫲》以及《寂寞嘍囉》都係嚟自師父林夕.第三主打先輪到Riley執筆.亦係本碟我最喜愛嘅一首作品.《二十四城記》
-
歌曲嘅旋律出自才女楊淽.除咗呢首歌之外.吳雨霏嘅《我本人》《人非草木》同埋阿Kay嗰首我十分喜愛嘅《載我走》旋律都係出自楊淽手筆.仲要有側田三叔.神級幕後音樂人Ted Lo負責編曲.呢隻歌係悅耳度方面已經有曬質量保證.(另外唔知有冇朋友可以話我知點解呢幾年唔見咗楊淽.佢對上一首作曲嘅出版作品已經要追溯到2014年.我真係好想再聽到佢作嘅曲.)
-
首歌最令我喜歡嘅當然係林若寧嘅歌詞.非情歌而且係探討緊社會嘅陰暗面.而呢種陰暗面唔代表係錯.只係唔適合放係臺面俾大眾觀看.說破了亦即係兒童不宜嘅嘢.但係我本人真係好唔中意"兒童不宜"呢個詞.我認為一般所謂兒童不宜嘅嘢.其實歸根結底.大概都係成年人通過快感滿足私慾嘅行為.暴力.吸菸.接吻.性.等等.而成年人又唔想.或者唔識同細路解釋自己點解要咁做.所以就簡簡單單講一句"兒童不宜"就敷衍過去.
-
林若寧呢份歌詞明面上係講緊援交女孩嘅心路.其實主要係想反思如今這個社會對待性交易人群的冷漠甚至敵視心態.究竟這些女孩.係咪真係抵鬧?站在道德高地向之鄙視.一次又一次向之唾罵的我們.又是否真的道德高尚.毫無過錯?既然眾生皆是罪人.即使世俗不允許我們讚揚幫助她們.亦總可以做到不歧視的同時亦保持尊重.我們不知道她們因為踏出這一步.我們不知道她之前經歷了什麼.單純因結果而標籤從而批判一個人.我認為是野蠻的.亦是愚蠢的.
-
「她 輾轉幾多張床
錯將溫柔釋放
無盡過客 買她的笑容
惹起有些眼光」
歌詞由上帝視角開篇.以鳥瞰的角度俯瞰整個故事."她"是個用自己身體換取金錢的人.她這些日子已經和數不清的人輾轉纏綿過不知幾多張床.她將自己的溫柔賜予給一個又一個上自己的床的男人.脫衣.相擁.用力.如機械般的行為令她對這份工作麻木.但她知道這些是他的恩客.他們可不想看到自己的撲克臉.所以無論多累.她也要展露微笑.但做這一行.難免會遇上別人的歧視眼光
「被 燦爛時代埋葬
埋藏純真與期望
年邁少女 青春翅膀
沒法飛沉下去 浮遊在大染缸」
她被這個燦爛的時代埋葬.被埋葬的並不是肉身.而是除去肉身的一切.是夢想.是自尊.是最初那份純真.是對未來的希冀.第二句詞人特別用了「年邁」來形容這個少女.意指這個少女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過早成熟.進一步推論亦應可解作「廉賣」.形容她在廉價地出賣自己的身軀.但請別忘記.她亦曾是那個充滿夢想的揮著翅膀的女孩.但可惜現實鋒利如刀.毫不留情地剪斷了她的雙翼.只能繼續沉下去.浮遊於這無情的大染缸.
「她 只許滿足虛榮
滿足一時高興
懷內每個 喊不出姓名
怕將背影看清」
詞人沒有過分美化女孩.她毫不避諱地說這女孩是虛榮的.她這麼出賣自己的肉體只是滿足著自己這段時間的慾望.她能通過簡單的方式迅速得到金錢.即使丟失了自尊.亦能用罅隙來填補罅隙.但同時女孩亦是可憐的.她不敢看清每個男人的面容.無論是高是瘦.是英俊不凡還是相貌平平.她都不敢將其細看.不是恐懼為之動心.而是害怕來日如果在街上相遇.認出對方.會令雙方都難堪.只能將所有人都忘記.在這房間發生的一切.在開門的一瞬.同時亦便煙消雲散.
「鬧市內無盡餘興
年華燃燒似亡命
沉夢少女 穿梭廢城
大眼睛仍望這霓虹上沒有星」
鬧市依舊喧嘩.人們依舊各自走著自己的路.沒有人會理會旁人.更沒有人會詢問一個援交女孩的感受.她最好的年紀.被一個又一個鮮活卻不知名的肉體侵蝕燃燒著.曾經的尋夢少女.隨著時勢變成沉夢少女.但即使受過無盡白眼.卻是誰也無法奪去她的童真.她的一雙大眼睛依然在每個晚上.凝望著夜空.試圖尋到那顆耀眼的星星.
「有誰會 憐憫她一次
珍惜她成熟得幼稚
卻插上罪人旗幟
譜成人世間趣事」
對於她.人們總是責罵.總是鄙夷.有誰又會憐憫她哪怕一次?即使那些男人說著會愛護她.卻又總是在洩慾之後便將一切拋諸腦後.她在外人看來是成熟的.但毫無疑問她亦是幼稚的.她只不過單純地想靠肉身賺錢.她不懂這有什麼錯.為何自己要被插上罪人的旗幟.還要成為那些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人.茶餘飯後的消遣話題.
「群眾 群眾 還向她非議
沾汙她這一個孩子
當初她信奉有個天使
生存有善意」
群眾啊.你們怎麼還要向她繼續作出非議.難道她在這裡受的苦還不夠多嗎.請賜予她幾許憐憫吧.她沒有傷害過你不是嗎.她沒有犯下滔天罪行不是嗎.我們不了解她.我們又怎麼知道究竟是她玷汙了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將她推進深淵.請你看在她只不過是個孩子的份上吧.她亦曾經相信自己的人生中會出現天使.她至今亦對世人.懷有善意.
「全個城市 誰愛她一次
關心她殘酷的往事
哪裡有大人留意
只談遊戲式政治」
事到如今.還怎能奢望這個城市有誰還能真切地愛她哪怕一次.不會嫌她骯髒亦不會鄙視她的工作.細心地詢問著她殘酷的往事.究竟是因為什麼才走到了這一步.但那些大人又怎會有時間去關心一個被社會輿論責罵的女孩.他們只關心權力.在他們眼中.這些才是值得花時間去做的大事.
「群眾 還要埋怨她不智
當光陰都枯竭為止
青春的羽翼撲過一次
豈能有下次」
一個殺人犯.無差別地殺了十個人.你大可以什麼都不問一刀將他殺死為之定罪.但你永遠都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殺十個人.隨後.可能因為同樣原因.會有下一個無差別殺人犯出現.而下一次他殺的.可能是一百個人.同樣地.若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抨擊這個女孩.用言論將她浸沒.繼續埋怨她愚蠢.批評她犯賤.我們只是在一步步將她逼往絕路.更何況她究竟犯了什麼罪值得受這麼多指責?當她被逼得不能再發聲.我們也就永遠不知道她究竟經歷了什麼.我們也就永遠失去了一個鮮活寶貴的生命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很近.她的青春羽翼曾經如此豐滿.她曾無懼地撲向萬裡長空.下場卻是粉身碎骨.
「追風箏故事太多相似
小城說大志 」
最後一句說的是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孩子》.林若寧似乎尤其愛這本小說.這首歌推出的兩年前.已經為皇上寫上一篇同名的歌詞.
小說講述的事小城裡的小人物發生的小故事.而這些小故事總是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是在不同地方.經歷著從尋夢到沉夢的全過程.我們總是能聽到成功的故事.聽不到失敗的故事.因為失敗的.不用寫成故事.從現實角度來看.失敗.只不過意味著平凡罷了
-
歌詞解析完了.最後我想承接開篇.說說為什麼今夜讓我有衝動想寫這首歌.其實因為昨晚我又重看了一次《踏血尋梅》.我很喜歡春夏.在電影裡的她.靈動且不做作.電影按照真實事件改編.2008年四月.香港一名女孩為一名男子提供援交性服務的時候被其殘忍殺害.並碎屍.事件引來全城關注.
-
《二十四城記》在事發一年多後推出.林若寧是否受事件啟發而寫這份歌詞我不得而知.但我覺得.如果那位被害的女孩能聽到這首歌.我相信.她會從中尋得些許共鳴的.
-
電影中的王佳梅不幸的.她被心愛的男人遺棄.她因為身份被同學歧視.她掛念著遠在鄉下的生父.她生活在一個壓抑的空間.諾大的城市.似乎處處是生機.但對她而言.整個都市或者說整個生命.對王佳梅來說.只是個無限大的牢籠.她也曾經反抗過.她也曾經試著努力讓每天變得更好.但.現實告訴她.不可以.生活中的一切都像一隻無形的手.一步一步將她推向最後的絞刑臺.
-
但同時.王佳梅亦是幸運的.《踏血尋梅》不同於一般的探案片.它不在乎命案是怎麼發生.它在乎命案.為什麼會發生.它讓觀眾了解佳梅從開始到現在的所有經歷.我們也從而明白了她為何最後踏上這些路.知道"為什麼"是很重要的.當我們知道背後的經過.我們會去諒解她.會去明白她的心理軌跡.希望我們會知道.我們可以選擇不去了解.但我們不能未了解先批判.未經他人苦.又怎可隨意用把口將人判死刑.
最後最後.
在《踏血尋梅》前期宣傳採訪的時候出現過這麼一段採訪文字:
一個大陸的郭富城粉絲
原本打算在看完偶像主演的《踏血尋梅》
在香港電影節的閉幕片放映後決定尋死
但是他看完後卻說:
「王佳梅為我死了一次」
他因而獲得了繼續活著的勇氣
-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我希望這是真的.我希望每個覺得自己走到絕路的人.都能遇到一個被拯救的共鳴時刻.我希望每隻指責別人的手指.都能張開.將這雙手伸向那個身處黑暗的人.拍拍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