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我的故鄉

2020-12-23 祁連山下

你可曾見過那戈壁的蒼茫,

你可曾聽過那駝鈴的悠揚;

西去的商旅駝隊,

從這裡走出樓蘭,

神秘的莫高石窟,

在這裡埯下寶藏。

哎嗨呦……

唱一曲陽關三疊盪氣迴腸,

喝一碗青稞烈酒我熱血滿腔;

哎嗨呦依呦依呦依呦喂……

這裡有我的古都、西涼,

這裡有我的鎳都、酒鋼,

這就是我夢繞、夢繞魂牽的故鄉,

這就是我夢繞魂牽的故鄉。

哎嗨呦……

你可曾見過這歡騰的城鄉,

你可曾聽過這風笛的歡唱;

奔月的「嫦娥」飛天,

從這裡追趕太陽,

宏偉的「一帶一路」,

為這裡升騰夢想。

哎嗨呦……

吼一聲秦腔古韻心舒氣爽,

捧一口雪山清泉我神採飛揚;

哎咳呦依呦依呦依呦喂……

這就是我心中的熱土,

這就是我的河西走廊,

這就是我夢繞、夢繞魂牽的故鄉,

這就是我夢繞魂牽的故鄉。

哎嗨呦……

詞作者:黃鎔,原武威鐵路分局文化列車副主任、編導,省音協、曲協會員,曾獲中國工人歌曲新作銀獎,繁榮獎,三熱愛獎,甘肅省政府敦煌藝術獎,五個一工程獎,甘肅省音樂作品黃鐘獎等拾多個獎項。

作曲:何福甲,甘肅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金昌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三級演奏員。先後在《歌曲》、《天津歌聲》、《音樂世界》、《甘肅日報》、《工人音樂報》等十幾家國家級和省級刊物上發表歌曲作品50多首,其中有近20個作品在全國和省級徵歌評獎中獲獎,部分作品在中央電視臺和中央廣播電臺播放。曾獲得甘肅省政府敦煌藝術獎及省首屆黃鐘獎和省五個一工程獎。

演唱:曹繼安,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音樂教育專業,高級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金昌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曾獲全國校園歌曲優秀曲作家、甘肅省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甘肅省青年教學能手、金昌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先後有數十篇論文和歌曲在省內外專業音樂刊物發表並獲獎,創作的歌曲連續十八屆榮獲金昌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一首好歌曲獎。

相關焦點

  • 河西走廊遊記(一)
    此處位於黃河以西,兩山夾峙,北面從東到西分布有龍首山和合黎山,南面為綿延數千千米的祁連山,兩山之間形成一條長長的走廊,因此被稱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寬處不過一百千米,窄處才數百米,可謂咽喉之道。今天我們講起河西走廊,可能只認為是西北的一條普通的道路,已經感受不到它的分量。可是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河西走廊可是一條牽動朝廷上下神經的西北邊陲的重要通道。
  • 我功夫特牛河西走廊怎麼過 河西走廊需要哪些裝備
    18183首頁 我功夫特牛 我功夫特牛河西走廊怎麼過 河西走廊需要哪些裝備 我功夫特牛河西走廊怎麼過 河西走廊需要哪些裝備
  • 紀錄片《河西走廊》02 通道
    紀錄片《河西走廊》02 通道紀錄片《河西走廊》共12集,10集正篇《使者》《通道》《驛站》《根脈》《造像》《絲路
  • 河西走廊,憑什麼成為漢唐的「經濟特區」?
    攝影/陳旻天生的優質草場,讓河西走廊成為了遊牧民族的家園——羌、氐、月氏、烏孫、匈奴……這些馬背上的民族在河西走廊上往來馳騁、策馬揚鞭。在河西走廊上,久久迴蕩著匈奴悲歌: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兩次大戰之後,河西走廊納入中原版圖,四座雄城相繼拔地而起,並從一降生開始,就肩負著國家的興衰榮辱,它們是——
  • 大國夢想的起源——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因在黃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是一段沿祁連山山腳分布,長約1000多公裡,寬十到百公裡不等的堆積平原。對比甘肅省的行政區劃圖,可以發現,河西走廊正是甘肅細長的腰部。霍去病,這位去世時只有23歲的男孩子,在他的青春年華裡策馬揚鞭,換回了國家安寧與河西走廊的全線貫通。 匈奴人唱著悲傷的歌謠離開了這片肥美之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 什麼是河西走廊?
    縱觀絲路全線,極少有地區能與河西走廊匹敵,擔任起如此厚重的歷史使命。/河西走廊的形成大約7000萬年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伊始,青藏高原逐漸隆起,最終,原本北上的印度洋暖溼氣流被青藏高原切斷。▲河西走廊四座城市在蜚聲世界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之路上,河西走廊註定要成為最閃耀的路段之一。它夾在青藏高原與蒙古高原之間,成為中原農耕文明通往塔裡木盆地農耕文明最適宜的通道。
  • 史詩級紀錄片《河西走廊》全十集
    《河西走廊》共12集,10集正篇《使者》《通道》《驛站》《根脈》《造像》《絲路》《敦煌》《會盟》《蒼生》《寶藏》。第1集 《使者》主要講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對漢朝的包圍襲擾迫使漢武帝派遣張騫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尋求軍事同盟的故事。張騫的鑿空之舉,帶來的地理大發現使河西走廊正式進入了中原王朝的視野。
  • 歷史變遷上看,河西走廊真得很重要嗎?
    就帝國中國而言,河西走廊很重要;就中原中國而言,河西走廊則不是非常重要。帝國中國,最初主要是指兩漢,秦朝是肇始。後來,還有一時帝國西晉、半個帝國前秦和北魏。再後,則是隋唐帝國、元明清帝國。這時候,河西走廊非常重要。
  • 假如沒有河西走廊,中國如何成就中國?
    ,當時,匈奴人經常從漠北南下侵略漢帝國,匈奴人還將休屠王、渾邪王、折蘭王、盧胡王等多個強藩安插在河西走廊,直接威脅到了漢帝國首都長安和整個關中平原的安危。  漢帝國奪取河西走廊後,迅速打開了連接歐亞地區的絲綢之路,並形成了張國臂掖、夾擊匈奴的有利戰略格局,而失去了包含祁連山在內的河西地區豐美草原的匈奴人,則在民歌中哀傷地感嘆:「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但作為農耕民族的中華帝國,與地處農耕、遊牧交錯地帶的河西地區的糾纏和愛恨情仇,才剛剛展開。
  • 河西走廊,一條貫通古今的歷史文化長廊
    就當時漢帝國與外部世界的交通狀況而言,東面海路不可通,西南高原為屏障,北方大漠難補給,因此只能打通河西走廊,以聯繫外部的廣闊世界。深入河西走廊,戈壁堅硬,黃沙漫漫,陽光熾烈如火一般燃燒,勁吹的風沙鋪天蓋地。河西走廊的氣候造就了荒原、戈壁等自然景觀。但祁連山的冰雪融化又造就了多個水系,從而孕育出河西走廊上諸如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一個個繁榮的綠洲城市。
  • 河西走廊遊記(上) │ 年度好文
    此處位於黃河以西,兩山夾峙,北面從東到西分布有龍首山和合黎山,南面為綿延數千千米的祁連山,兩山之間形成一條長長的走廊,因此被稱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寬處不過一百千米,窄處才數百米,可謂咽喉之道。今天我們講起河西走廊,可能只認為是西北的一條普通的道路,已經感受不到它的分量。可是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河西走廊可是一條牽動朝廷上下神經的西北邊陲的重要通道。
  • 河西走廊,天下第一雄關聯繫
    [友軍]在河西走廊的深處於茫茫戈壁中屹立著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
  • 王婭玲 | 河西,河西,一路向西
    霍去病最終決定鋌而走險,他向匈奴休屠王和渾邪王的部隊側背發動攻擊,使匈奴遭到毀滅性打擊,在「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悲涼歌曲中退出祁連山牧場。公元前121年末,歷經三次河西之戰的霍去病和他的精銳部隊縱橫馳騁,終於全線打通了河西走廊。在這一時刻,少年將軍功成名就,漢帝國繁榮昌盛,卻依舊難掩一個人的失意落魄。
  • 《行走的聲音•河西走廊》在武威感受千年迴響
    《行走的聲音•河西走廊》本源音樂專輯那木團隊在路上2016年,「那木廠牌」組織音樂採風團隊,連同青年導演辜穎玲及攝影師孫驍等音視頻團隊,先去了河西走廊:從甘肅蘭州項目首張專輯《行走的聲音·河西走廊》做了一年多,作為專輯製作人兼編曲的王耔斌耗盡心力,「想要留存他們最本源的聲音狀態,生怕把美的東西破壞了」。
  • 豆瓣評分9.7,史詩級紀錄片《河西走廊》全十集
    本集主要講述公元前121年,發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戰。一年之內,年輕的霍去病率領漢朝騎兵三次出擊匈奴,全線打通了河西走廊並使它自此併入漢朝版圖。第03集:驛站▼劇情簡介:河西之戰後,行政與郵驛系統遍布河西,漢朝的勢力範圍也沿著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
  • 去河西走廊,享受「千年一遇,千裡一遇」的永恆之美
    在河西走廊,最不可思議的地方,你可以看到,「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老關城,雄偉滄桑邊疆長城粗獷狂暴的沙漠戈壁,三千年不朽堅韌的胡楊林色彩鮮豔的丹霞地形,聲勢浩大的惡魔城世界藝術寶庫摩根,還有高聳的雪山,廣闊的草原……從黑色戈壁到美麗的紅色丹霞,從炎熱的沙漠到寒冷的雪山冰川
  • 河西走廊,一條穿越中國歷史的時光隧道
    河西走廊,一條穿越中國歷史的時光隧道 2020-12-14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CTV紀錄片《河西走廊》根脈|亂世隱士領袖郭荷、郭瑀
    「河西」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走廊」。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百餘公裡,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為山前傾斜平原。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百公裡,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
  • 《河西走廊》大起底:從這裡讀懂西部!(海報、劇照+分集看點+首集正片)
    主題的升華,賦予了紀錄片《河西走廊》更多的時代色彩,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國家的經略,文化的復興,「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和倡議也在片中得以體現和彰顯。  拍攝中,總導演王新建要求,抓住每一個歷史節點上最重要的人物,展開講述他們的故事,充分展現其中的衝突,將這部紀錄片準確地對向河西走廊歷史背後的印痕,竭盡全力探索那些人物故事複雜深幽的偶然與必然,從更深程度上破解隱藏在歲月深處的歷史密碼。
  • 河西走廊,2000公裡的西北風情
    大國夢想的起源早在2015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部紀錄片《河西走廊》,雄渾的音樂與遼闊的景象令人深感震撼,發生在河西走廊裡的一系列歷史故事也讓人心潮澎湃。這種荒蕪,不僅是古長城要面臨的,越往後走,走進河西腹地,就越能感受到這種遼闊的寂寞。過完一路長長而幽暗的隧道,當眼前再度明亮的時候終於正式地進入了河西走廊 。午後,我們抵達了天梯山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