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貔貅?上古魔神蚩尤的坐騎也是它?

2020-12-15 騰訊網

不知從何時起,萌萌噠的滾滾跟貔貅掛上了關係,然後,熊貓是蚩尤坐騎的說法甚囂塵上。上古戰神、一代魔主與「圓憨憨」撞在一起,一時驚住很多人。

隨之而來的討論也是相當激烈。

一方是贊同的。這裡有些懷疑持此觀點者是否「三觀跟著五官走」,對熊貓的喜愛以至於賦予其神性。這方觀點也是有依據的:

《隴蜀餘聞》:貔貅產峨嵋,自木皮殿以上,林木間有之。形類犬,龐贅遲鈍。見人不驚,群犬常侮之。

這裡提到貔貅產自四川峨眉,反應遲鈍,生活在林間,像熊一樣,除了熊貓還有誰?不過這個「群犬常侮之」是否有點過分?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遠古時期,大熊貓還是吃肉的,它們的尖牙和爪子非常發達。

大熊貓的咬合力在食肉目動物裡僅次獅子,高於美洲豹;

最高奔跑速度比博爾特快一個劉翔;

能爬上二十米以上的樹;

能把三四頭狼當坐墊玩……

那個被犬欺負的熊貓,你被開除族籍了(滑稽臉)。

有人說了:貔貅在民間傳說中是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可以闢邪招財。它不長大熊貓這個樣。這時,有人拿出這個對比圖:

真實性值得懷疑,但是這看起來很相似的嘛。

一說,貔貅跟鳳凰一樣,屬於神獸,區別於現實動物。但是,不能排除古人稱呼大熊貓為貔貅這種說法是空談。

另一種觀點,則是持強烈反對態度。熊貓不是貔貅,更不可能作為蚩尤的坐騎。

《峨眉山志》中的 貔貅是"皮裘"的諧音。作者認為「皮裘」太俗,所以擅自改稱「貔貅」。

古書記載的貘是這貨:馬來貘,長得有點像熊貓而已。這裡就有說法了,馬來貘並不在中國國境內,中文稱之為貘,是因為它的體型符合古籍描述,後來賦予其的稱呼,先有貘這個稱呼,才有的馬來貘。而我們說的貘,是熊貓還是已經絕跡的貘本身,還有待商榷。

還有就是關於大熊貓排便量過多,不符合貔貅設定只進不出。貔貅只進不出是人們賦予其的神性,大熊貓是動物不是神獸,怎麼可能不拉屎?

文中言及大熊貓並無進食鐵器,食鐵又何嘗不是人們賦予其的神性,黃帝蚩尤時期鐵還沒提煉出來呢,動物吃鐵存在於神話,孫悟空五行山下吃的便是銅汁鐵丸,就是為了強調其神通廣大。

還有就是大熊貓的體型,並不適合騎乘,但是古時候的大熊貓何般模樣又有誰完全確定。

圖中,古時候大熊貓明顯很兇殘的。

最後,我攤牌了,我還是更願意相信大熊貓便是貔貅,因其顏值,我便替它站臺。(高傲臉,小慫)

大熊貓也是近代才有的名稱(即中國國內通行的中文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吸引觀眾注意。它的標牌採用了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別註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於當時中文的習慣讀法是從右往左讀,所以參觀者一律把「貓熊」讀成「熊貓」,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俗成地把「大貓熊」叫成了「大熊貓」。臺灣有家報紙曾撰文給「熊貓」正名,但人民已經習慣,反而覺得「貓熊」不那麼順口了。從此,「大熊貓」這個現代名稱才誕生了!

相關焦點

  • 考古:蚩尤兵敗是大熊貓拖了後腿?坐騎食鐵獸與兵主蚩尤之二三事
    在對貊的外貌描述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像熊,另一個是毛色黑白交駁,而最為特殊的是對其食性的記載,它的食譜中竟然還有銅鐵,這類讓人不可思議的存在。實際上,如果我們拋開後面比較玄奇的「食銅鐵」特性的話,單就像熊以及黑白色而言,大熊貓一定是最先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至於馬來貘雖然也是黑白相間,但是就外貌而言,卻是一點都不像熊。
  • 食鐵獸:傳說中蚩尤的坐騎原來是這萌貨
    那麼,蚩尤有沒有坐騎呢?由於史書中沒有記載,所以我們也不能確定,但是也有記載說蚩尤是饕餮的。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說的就是蚩尤就是饕餮。既然不能確定蚩尤有沒有坐騎,那麼蚩尤和黃帝對戰有沒有出動過熊貓呢?
  • 戰神蚩尤的坐騎,傳說中的「食鐵獸」,史前大熊貓如此強悍嗎?
    戰神蚩尤的坐騎,傳說中的"食鐵獸",史前大熊貓如此強悍嗎?提起大熊貓,大家都不會陌生,雖然作為珍貴的國寶,卻以賣萌搞笑為生,當然,主要也是大熊貓有著非常呆萌的外表,所以深受許多人的喜愛。而大熊貓在傳說的神話故事當中,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戰神蚩尤的坐騎,傳說中的"食鐵獸",根據《神異經》的記載,食鐵獸非常的厲害,體型有水牛大小,能夠吃下鐵器,然後排出來的糞便,可以當作武器,而且這種武器還鋒利無比。
  • 文殊菩薩坐騎是獅子,姜子牙坐騎是四不像,蚩尤的坐騎已成國寶!
    在炎黃時期,只要是身體龐大的動物幾乎都被當作了坐騎,獅子老虎都算是小兒科。姜子牙的坐騎十分有趣,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坐騎是一個擁有者馬面,鹿角,牛蹄,驢尾的生物,俗稱四不像,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麒麟」,麒麟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我們無從考證,但是卻也不能一概而論的否定其沒有存在過。
  • 它又是否為上古蚩尤的坐騎?止增笑耳!
    談到國寶大熊貓,相信很多讀者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它那憨態可掬、圓圓囔囔的萌獸造型了。熊貓作為我國四川的特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享有國寶的美譽。而最近,筆者在網上看到有關它的視頻,經常會發現有網友在下方留言評論,熊貓曾是蚩尤坐騎的「梗」,在幾千年前,它更是有著「食鐵獸」的威名。
  • 古代沒有大熊貓?中國五千年歷史,為什麼從來沒有提到過熊貓
    傳說炎黃大戰蚩尤時期,蚩尤的坐騎——食鐵獸就是大熊貓。大熊貓雖然性格和藹可親,但畢竟是熊,有著驚人的爆發力,因此很可能被蚩尤收為坐騎,一同南徵北戰。但是,這裡有個疑點。根據相關專家考證,蚩尤是東夷的首領,活動範圍大致是山東、江蘇以及河北一帶。而大熊貓的活動範圍是秦嶺地區和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地帶。兩地距離非常遙遠,在遙遠的古代,蚩尤根本不可能跑那麼遠去抓熊貓。除非古代的山東一帶也有大熊貓。
  • 5000餘年前上古魔神蚩尤騎著「熊貓」大戰黃帝?原來是這萌貨!
    據說蚩尤三頭六臂,練就金剛不壞神功,不到戰死誓不罷休,但是他的坐騎被大家說的人云亦云,總是能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扯上關係,熊貓已經在華夏大地上生活了幾百萬年了,曾與劍齒虎在一個時代生活,甚至認為熊貓就是蚩尤的坐騎,也就是傳說中的食鐵獸,但是這種說法真的能站住腳嗎?軒轅皇帝敗蚩尤,黃帝勝利之後成為華夏正統。
  • 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看看它是怎麼來的,你就會知道了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憑藉呆萌可愛的外表收穫了一大批粉絲,甚至還有一些國家花重金來我國租借大熊貓,不斷地為國爭光,而且大熊貓還承擔起我國外交官的角色,為我國的故事外交事業貢獻出很大的力量。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呢?看看它是怎麼來的你會就知道了!
  • 黃帝和炎帝的坐騎都消失了,為何蚩尤的坐騎還活著?答案很簡單!
    黃帝和炎帝的坐騎都消失了,為何蚩尤的坐騎還活著?答案很簡單!
  • 中國2種大熊貓已30萬年沒有來往,神話傳說記載它們的祖先是蚩尤坐騎
    大屏幕上出現兩隻大熊貓,您能看出有什麼不一樣嗎?張嘴揮手的,這是四川大熊貓;而這只是陝西秦嶺大熊貓。它們絕不只是老家不同,而是兩個亞種。也就是說,我國不光有大熊貓,還有兩種大熊貓。四川大熊貓,頭比較大,頭型偏長,長得更像熊;而陝西秦嶺大熊貓,頭圓嘴短,長得更像貓。雖說是近親,但DNA研究顯示,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其實並不太熟,已經30萬年沒有過來往了。據科學家推斷,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
  • 蚩尤的坐騎真是熊貓嗎?曾是一代戰獸,為何如今淪落到靠賣萌為生?
    蚩尤的坐騎真是熊貓嗎?曾是一代戰獸,為何如今淪落到靠賣萌為生? 在中國上古神話中,炎黃和蚩尤之間進行的逐鹿之戰,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大決戰。這場決戰中炎帝和黃帝領導的部落取得了勝利,蚩尤戰敗後退守西南大山,從此炎黃部落開始在中原大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
  • 貔貅(音皮休)祥解
    一、貔貅的傳說和史記  貔貅(音皮休)是一種瑞獸,和龍、麒麟一樣皆不存在於現世間。在傳說中﹔曾幫助黃帝打敗蚩尤,古代除舞龍、舞獅外,亦有舞貔貅。  另據大熊貓專濃家張和民教授稱在古籍中,大熊貓被稱為稱為貔貅(pixiu)。《史記·.五帝本紀》中,敘述了中國「五帝」之首的黃帝,他的國號為「有熊氏」,不僅尊重熊這種野生動物,而且能將熊(黑熊)、羆(棕熊)、貔貅(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明確區分開來。
  • 好玉好客翡翠知識篇第200篇--詳解翡翠貔貅(音皮休)
    傳說貔貅是龍生九子的第九子.能騰雲駕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相傳有闢邪擋煞,鎮宅之威力.龍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勝父千倍,長大嘴,貌似金蟾,披鱗,甲形如麒麟,取而獸之優,有嘴無屁股,吞萬物而不瀉。可招八方財,可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傳貔貅因為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許吃不許拉。所以貔貅是以財為食的,納食四方之財,肚子是個聚財囊,同時催官運。
  • 為什麼要請貔貅?貔貅歷史文化總結
    貔貅讀作皮休,傳說是龍生九子的最後一個兒子,生下來專門吞金吃銀而不洩,只進不出。而且它很兇猛專門吞邪靈,所以有些人又把它叫做闢邪。在炎黃帝和蚩尤打仗的時候,立有赫赫戰功,所以把它封為天祿神,即送福送祿的寓意。  所有的好事它都包了,鎮宅,闢邪,送福,送財,送官,送祿。
  •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先來看下熊貓的先祖叫啥
    說起我國的國寶大熊貓,在大家的心目當中一定會出現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它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因此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的國寶,從最初人們發現它瀕臨滅絕為止,截止到2019年,全國圈養大熊貓的種群數量大約達到了600隻,總算是恢復了一點元氣。
  • 貔貅是什麼?
    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傳說貔貅除了開運、闢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寓意豐富,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神話傳說貔貅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 為什麼老虎獅子碰到大熊貓,不敢攻擊它?看它另一個名字就明白了
    然後那時候的遠古神話傳說有很多,最為典型的就是蚩尤。說蚩尤有左膀右臂分別就是兩隻大熊貓,這兩隻大熊貓非常的兇狠。喜歡以金屬磨牙,來提高自己的作戰能力。大熊貓非常受蚩尤的喜愛,所以每次擴張領土的時候,都會讓這兩名隨從跟隨著自己保護自己。另外,蚩尤還有一隻坐騎,也是大熊貓。身披鎧甲,所向披靡,十分兇狠。
  • 肉食動物為何不敢吃大熊貓?專家:你看上古時期熊貓叫啥就明白了
    雖然咬合力上與獅子老虎略有差距,但是它的牙齒鋒利程度高,老虎獅子也沒見誰咬得動鐵的,更不會把硬邦邦的竹塊兒當食物吃。並且大熊貓防禦力很高,前文提到,大熊貓經常從數米高的樹上摔下來,然後拍拍屁股就跟沒事熊一樣走了,因為它的皮有10毫米厚,而且脂肪很多。在古代的時候,食鐵獸是人們眾所周知的猛獸,因為它曾經是另外一個猛人的搭檔——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