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衛星發射失利: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仍然是數十年前的技術

2020-12-26 國平視野

印尼的PALAPA-N1衛星,4月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時,隨著第三級火箭一塊墜毀,衛星發射宣告失利,接下來的時間內,將進入故障排查及相關處理工作。

長徵三號甲、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丙火箭,可謂長徵三號運載火箭「三兄弟」,是我國航天領域的主力運載火箭,除了發射國內的衛星以外,也對外承攬其他國家的衛星發射業務,算是創匯主力軍了。

印尼的這顆PALAPA-N1衛星重有5噸有餘,在軌壽命約15年,是印尼向中國採購的第1顆商業通信衛星,將在軌接替PALAPA-D衛星,主要為印尼及中東地區提供廣播通信、企業服務、個人移動通信等業務服務。

PALAPA-N1衛星,因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就此徹底報銷了,這個損失是非常大的,最起碼以數千萬甚至上億或數億人民幣計價,最主要的是此型火箭發射失利,恐怕會影響今後與印尼在衛星發射領域的合作。

往前追溯,3月16日,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首次執行飛行任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中國運載火箭發射,歷來保持著較高的發射成功率,在過去的 2019 年,總共進行了 34 運載火箭入軌發射任務,其中只有兩次未成功,這個成功率放眼全球,也是非常高的,足以令航天人驕傲。

2020年,在不長的時間內,我國在衛星發射領域,卻連續兩次宣告失利,不得不說令航天人包括關注航天的國人感到非常遺憾。

本次發射失利的是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誕生並不是一帆風順,首次於1996年2月15日發射,在火箭起飛22秒後撞在附近的山頭上,直接導致星箭俱毀,成了讓航天人最刻骨銘心的日子。

長徵三號乙研發團隊在查明事故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改進,1997年8月20日開始,連續三次在西昌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挽回了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聲譽,扭轉了中國航天的被動局面。

不料在事隔20餘年以後,長徵三號乙再次發射失利,對當初研發團隊的打擊似乎有點大,等於長徵三號乙身上的安全隱患並未完全消除,本次長徵三號乙的發射失利,說明火箭上存有仍然未被檢測到的安全隱患。

其實,說穿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技術已經落後了,仍然在修修補補得當主力運載火箭在使用,對外承攬業務,本次算是碰了黴運。

但技術落後的隱患,卻就此得以暴露,在運載火箭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果斷地捨棄數十年前的老舊裝備,是航天人不得不邁出的一步,如同軍隊有了95式步槍,就將81式步槍退役,實際上是一個道理。

當然,這僅從軍迷的視角來考慮此問題,不一定全對,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這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舊的仍然在用,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出問題了,特別是運載火箭發射,容不得半點差錯,一但發射失利,除了經濟損失大以外,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相關焦點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利,30天兩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這是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之後,一個月內第二次發射失利了!
  • 高分十四號衛星成功發射,系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
    新華社發(郭文彬攝)昨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發射...
    央廣網酒泉12月2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2月27日,長徵四號丙遙三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搭載的一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 中國成功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
    2020年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搭載的1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至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微納技術試驗衛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產品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 2003年長徵三號乙火箭將發射亞太五號衛星
    中新社香港一月八日電(記者趙勝玉)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與香港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今天在此間籤訂了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美國蘿拉公司製造的亞太五號衛星的發射服務合同。  長城工業總公司張新俠總裁、香港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何克讓總裁分別代表雙方籤字。根據合同規定,衛星發射將於二00三年一季度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行。
  • 中國發射長徵四號運載火箭
    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 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微納技術試驗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產品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7次飛行。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此次首飛,長徵八號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5顆試驗性衛星準確送入了預定軌道。從長徵三號甲系列、長徵五號到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中國運載火箭型號已然不少,但長徵八號有其獨特之處。根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介紹,目前在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3-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運載能力尚存空白,而長徵八號則正好填補了這項空白。
  • 中國衛通(601698.SH)擬採購衛星及AIT技術服務、長徵三號乙增強型...
    格隆匯11月25日丨中國衛通(601698.SH)公布,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部署,為儘快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擬投資建設廣播電視衛星的接替星,及新增大容量寬帶衛星資源,公司擬向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簡稱「五院」)採購衛星及相關組裝測試(「AIT」)技術服務;擬向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研究院」
  • 「長徵三號乙火箭墜毀事故」造成多少死傷?
    、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18日發表聲明稱,1996年長徵三號乙火箭發射事故造成6人死亡、57人受傷住院,而非有網友所說的「至少造成500人死亡」。隨這份聲明一併發布的報紙影印圖證實,「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事故原因查明,火箭控制系統慣性基準發生變化是這次發射失敗的原因,針對故障的改進措施已在實施中」。  「這是長三甲系列火箭第一次發射外國衛星,發射前肯定充滿信心。」
  •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
    2020-11-13 00:57:34來源:FX168 【中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11月12日23時5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發射成功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8次發射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衛星最新資訊 > 正文 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發射成功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8次發射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三號甲火箭主要承擔了風雲氣象衛星、北鬥導航衛星和「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任務,自1994年2月8日首次發射成功以來,至今發射成功率為100%。目前,由長徵三號甲、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丙火箭組成的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是我國高密度發射的主力火箭。
  • 2020年中國運載火箭,連續2次發射失敗,杜文龍稱美國動作不尋常
    繼2018年中國首次在軌道發射次數上超越美國後,2019年中國火箭發射數量繼續開掛,登頂全球發射數量第一。近年來,中國衛星發射很少有失利,但是在2020年一開始,我國就在一個月內接連發生了兩次星發射失利事件。與此同時美軍動作令人生疑,杜文龍指出美軍不尋常動作。
  • 又一次航天任務成功,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一箭雙星送衛星入軌道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也就是這樣的條件下我國航天事業還是穩步發展向前,就在27日晚上23時44分,我國用長徵四號丙遙三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第一顆衛星是遙感三十三號,第二顆是微納技術試驗衛星,2020年我國最後一次航天火箭發射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快舟11號發射失敗:商業衛星的發射探索,看來不能操之過急
    只是非常可惜,據環球時報報導,7月10日12時17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中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當中。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三號火箭於1984年4月首次飛行成功,將「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在1990年4月,它首次執行外星發射任務,成功發射了「亞洲一號」衛星。在此之後,長徵三號火箭成功發射了包括「亞太一號」衛星、「亞太一號甲」衛星、「風雲二號」衛星等多顆國內外衛星。目前,該火箭已退役。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這次的長三乙運載火箭長高了
    來源標題: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這次的長三乙運載火箭長高了 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由長光衛星研製,長光衛星是中國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吉林一號光學A星是長光衛星2015年發射的遙感衛星,創造了多項第一,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而吉林一號」高分02C星又稱內蒙古一號衛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深度合作的衛星,憑藉其高分辨、大幅寬、高速數傳等特點,可在自然資源調查、生態環境監測、城市建設以及防災減災等領域發揮作用
  •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長三乙火箭整流罩材料更新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郭超凱)北京時間10月12日0時5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高分十三號衛星是高軌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農作物估產、環境治理、氣象預警預報和綜合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信息服務。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採用了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統一構型思路,儀器艙為雙雷射慣組分體吊狀態。
  • 中國運載火箭年內第三次發射失敗,是否美國釜底抽「芯」所致
    中國快舟11號運載火箭7月10日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火箭飛行過程中即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宣告失敗,這是中國繼今年長徵七號甲遙一運載火箭及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升空失利後,年內第三次失敗。據信,此次快舟是為某著名的視頻網站發射視頻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