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佛說北鬥七星經》:山西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2021-02-19 太原道

    山西是中國古代造紙和雕版印刷的重要區域,古籍資源豐富,地域文獻特色鮮明,不乏宋元佳槧、明清稿抄、精校精刻、名家批跋,但最有影響的是宋元時期的佛教典籍。山西省圖書館的《佛說北鬥七星經》,就是其中的代表。

    《佛說北鬥七星經》,北宋雍熙三年(986)刻印於山西絳州,由絳州郭下宋守真寫造、趙寓雕刻,刷印後廣施於眾。經卷高29釐米,長103釐米,使用韌性好的厚麻紙,字為楷體,筆道寬舒,結構敦厚,雕刻利落,施以如漆重墨印製,古樸大氣。因收藏時從卷尾捲起,卷首暴露在外,故受損略殘。卷尾鈐朱印6枚,朱色沉著燦然。

    《佛說北鬥七星經》絳州刻本,是迄今發現山西境內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也是國內外現存北宋早期有明確紀年的為數不多的雕版印刷品,可謂宋代北方地區刻書的典範,在山西刻書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省圖館藏《佛說北鬥七星經》原件

    山西省圖書館歷史文獻部工作人員介紹,該經卷1962年發現於山西曲沃縣東凝村廣福院。當地農民為了使用寺廟的木料和磚瓦,在拆除時砸壞了正殿內一座7米多高的佛像,從佛像腹內發現了十幾部佛經和銅鏡等物品,其中就包括這件《佛說北鬥七星經》。1979年,山西省圖書館將其自民間徵集回來。

    古人塑造佛像時常常把開光後的佛經、舍利、珠寶等吉祥物封入佛像腹中,這種做法俗稱「裝藏」。廣福院發現的這批佛經正是「裝藏品」。根據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新修曲沃縣誌》記載,廣福院修建於金代大定二年 (1162), 從1162年到1962年,整整800年,佛經再現人間。或許北方的乾燥氣侯和佛像內部的密閉空間,使這些佛經得以完好保存。

    據山西省圖書館提供的資料顯示,《佛說北鬥七星經》又稱《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因為其經文與七星崇拜、避禍延壽和消災解厄有關。這部經在少數民族地區多有流傳,元代被翻譯成回鶻文、蒙古文和藏文。上世紀初,新疆吐魯番高昌故城等處就出土了一批回鶻文抄本和印本殘片。

    《大正藏》是日本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完成的一部漢文大藏經,其中就包括《北鬥七星經》。後傳入中國並流行。根據《大正藏》記載,《北鬥七星經》是唐朝時由印度婆羅門僧傳到中國的,但經文中的北鬥七星崇拜的思想卻來源於道教。因此,專家判斷,《北鬥七星經》應為北鬥信仰與佛教功德思想融合的產物,產生於中國。

    《佛說北鬥七星經》的全本只有一卷,篇幅不算大,但文字內容系統而完備。山西省圖書館收藏的這件不僅雕印時間久遠,文字與流傳的《大正藏》本也有不少差異,對佛教典籍的演變和佛教史的發展研究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在省圖公共閱覽區地面,有一幅4米多長、1米多寬的《佛說北鬥七星經》放大複製版,嵌於一個巨大的玻璃罩中,不時有讀者路過之時仔細觀看。

省圖公共閱覽區的《佛說北鬥七星經》放大複製版

    日前,省圖推出「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暨山西省圖書館館藏珍品展」,展出《佛說北鬥七星經》與其他珍貴古籍的高清複製品。省圖古籍藏量豐富,年代久遠、版本珍貴、類型多樣、特色鮮明,除這件絳州刻本《佛說北鬥七星經》外,還有海內孤本宋刻《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卷第四十一》、金刻《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卷第六》、元刻《龍龕法寶大藏》扉頁等珍貴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主辦方表示,作為國家級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山西省圖書館努力讓古籍真正走進百姓之中,讓傳統文化融入群眾生活。同時,保護、研究、利用好包括《佛說北鬥七星經》在內的珍貴典籍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本文轉載自《太原日報》


相關焦點

  •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 楊枝淨水贊楊枝淨水遍灑三千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爾時佛告文師利菩薩。所說此經有大威神。有威力。能救一切眾生重罪。能滅一切業障。若有比丘僧、比丘尼、宰官、居士、善男子、善女人、若貴若賤。大小生命。皆屬北鬥七星所管。若聞此經受持供養轉讀。勸於朋友親族骨肉受持者。現世獲福。後世得生天上。若男子。善女人。或先亡過者墮於地獄。或受種種苦楚。若聞此經信敬供養。即得先亡離於地獄。
  • 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世上已知最早雕版印刷品之一
    ▲放射性碳測年報告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辛德勇先生在《印度傳入佛教密宗的興盛與雕版印刷術的產生》一文中總結道:「在目前已知的唐代早期印刷品及其原始萌芽中,除了捺印的佛像,就是密教的陀羅尼經。更具體地說,這種陀羅尼經都是一些密教的咒語。向達稱中國印刷術的發生『當為由印像以進于禁咒』,指的就是這種陀羅尼經。」
  •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1, No. 1307
  •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
  • 北鬥七星與山西七古城
    此句中的鬥是指北鬥七星,它指出一個自然規律,北鬥七星圍繞北極星旋轉,而北極星也被稱為紫微星,是皇帝的象徵。北鬥七星就像是皇帝的車駕,運於中央,臨制四方。中國自古將皇帝看作是紫微帝星在人間的代言人。而在中國,也有一個地方,一直像北鬥七星一樣,守護京城紫禁城,守護中華大地。它的名字,叫做山西。
  • 北鬥七星順星福壽杖
    北鬥七星順星福壽杖(簡稱:北鬥順心杖)乃是依據:真言密教經典《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
  • 佛經中藏有北鬥七星陀羅尼秘法
    ,佛經中的《北鬥七星》(八星)陀羅尼,《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宿曜儀軌》、《北鬥七星念誦儀軌》、《七曜攘災決》、《北鬥七星護摩法》《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等經典中都有記載。《佛說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亦提及,「星宿天仙皆是十地菩薩所化」。
  • 藥師法門修持專輯(十七)藥師北鬥七星延命經【務必灌頂】
    第一部分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婆羅門僧將到此經唐朝受持
  • 圖圖有趣:不動的北極星及北鬥七星
    北極星位於地球地軸的北端,在北鬥七星中的天璇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由於地球的自轉,而北極星正好處在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二,北鬥七星。北鬥七星,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是紫薇垣中的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
  • 趣知識;不動的北極星及北鬥七星
    北極星位於地球地軸的北端,在北鬥七星中的天璇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由於地球的自轉,而北極星正好處在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二,北鬥七星。北鬥七星,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是紫薇垣中的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
  • 佛經中藏有"北鬥七星陀羅尼秘法"
    佛經中藏有"北鬥七星陀羅尼秘法",佛經中的《北鬥七星》(八星)陀羅尼,《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宿曜儀軌》、《
  • 密教部——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  婆羅門僧將到此經唐朝受持
  • 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
    「北鬥九星」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只記得北鬥七星。原因是九星中的兩顆星已經「消失」了很多年,所以我們無緣相見,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暗淡到我們幾乎看不見。沒想到,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曾經的北鬥九星。
  • 烏日古木勒:蒙古族北鬥七星神話與信仰 | 論文
    劉守華在《中國民間故事史》中,從典籍中發現了這一故事類型在古史中最早記載即是收錄於明代屠本畯撰寫的《憨子雜俎》的《七兄弟》故事。分析了漢族此類故事最具代表性的現代異文,即採錄於山西的《水推長城》故事的思想與藝術特徵。並對最早的故事文本和現代異文進行了比較。劉旭平撰寫的《各顯奇能的群體——「十兄弟」故事解析》中歸納這一類型故事的兩個主要母題,即非凡出生和難題考驗母題。
  • 北鬥七星念誦儀軌
    No. 1305北鬥七星念誦儀軌    南天竺國三藏金剛智   譯
  • 「北鬥七星和南鬥六星生死,」---知識
    北鬥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玉衡)北鬥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開陽)北鬥第七天關破軍星君 (搖光)主命星君《尚書緯》中說:「七星在人為七瑞。道書承此說,除繼續論述其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影響外,著重強調其對個人生命的決定作用。《太上玄靈北鬥本命長生妙經》云:「北鬥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既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其北鬥之政命也。」
  • 南鬥六星主生、北鬥七星主死!
    《詩經‧大東》云:「維南有箕」、「維北有鬥」,這是指南鬥,而不是北鬥。南鬥六星、北鬥七星,二者是不同的。南鬥的位置與北鬥相對,故稱南鬥。古人認為南鬥主壽命、主爵祿,這是世俗與權貴同為祈望的,所以在古人星辰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星經》說:「南鬥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道書《上清經》更把南鬥六星的職掌具體化。
  • 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的天機秘密
    《詩經‧大東》云:「維南有箕」、「維北有鬥」,這是指南鬥,而不是北鬥。南鬥六星、北鬥七星,二者是不同的。南鬥的位置與北鬥相對,故稱南鬥。古人認為南鬥主壽命、主爵祿,這是世俗與權貴同為祈望的,所以在古人星辰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星經》說:「南鬥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道書《上清經》更把南鬥六星的職掌具體化。
  • 北鬥七星與北鬥九星之謎
    北鬥七星與大熊星座  對於中國人來說,北鬥七星幾乎人人認識。它分布在紫微右垣的外面,因其形狀似殷周時盛酒的勺而得名。  北鬥七星,是北極附近最明亮的星座,在七顆星中,除勺、把相接處的一顆星(天權)稍暗為3等星外,其餘均為2等大星。所以看上去光彩奪目,十分顯要。北鬥星在希臘星座中對應為大熊座,魁四星為熊的身軀,鬥柄為熊的尾巴。  北鬥七星在中國人心目中十分重要,有著特殊的地位,其中每一個星都有它的專名,自鬥口至鬥尾依次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
  • 漢代「北鬥七星」:上曜星月、下安物望——談談北鬥對漢代的影響
    中國北鬥七星6月23日上午,我國北鬥三號導航衛星成功上天!北鬥導航的名字來源於「北鬥七星」,寄望著衛星像北鬥一樣能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北鬥導航系統的命名,有著鮮明的中國色彩,彰顯著華夏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