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世上已知最早雕版印刷品之一

2021-03-02 大隨求陀羅尼

傳播上古智慧、靈性與科學、修行、養生、生活。公眾號後臺點擊「往期精彩」,在內容頁上面的搜索框輸入關鍵詞,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這裡有最全的優質內容和資料,給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啟示與幫助。

伍倫2018年秋拍丨盛唐時期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 楮皮紙 直徑25釐米

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的年代下限最遲不超過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是中國盛唐時期的珍貴藝術品。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加速器質譜儀(AMS)實驗室出具的放射性碳測年報告,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的樣本檢測結果為:

紀年範圍(68%):公元646-764年

紀年範圍(95%):公元618-770年

▲放射性碳測年報告

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

辛德勇先生在《印度傳入佛教密宗的興盛與雕版印刷術的產生》一文中總結道:「在目前已知的唐代早期印刷品及其原始萌芽中,除了捺印的佛像,就是密教的陀羅尼經。更具體地說,這種陀羅尼經都是一些密教的咒語。向達稱中國印刷術的發生『當為由印像以進于禁咒』,指的就是這種陀羅尼經。」

▲敦煌千佛洞被竊之紙質「大隨求陀羅尼經咒」

目前所知唐代的陀羅尼經印本,推測印製年代最早的,是西安西郊張家坡西安造紙網廠工地附近唐墓出土的一件。安家瑤、馮孝堂在《西安灃西出土的唐印本梵文陀羅尼經咒》中認為:「西安造紙網廠經咒印文表現出早期印刷品的特徵,結合其繪畫風格及內容出處,將該經咒的年代斷定在唐玄宗時期,這與考古學界推測的雕版印刷誕生的年代正相吻合。」

然而,我們有理由認為,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的雕印時間可能早於西安造紙網廠本。

▲1967年西安造紙網廠唐墓出土梵文《陀羅尼咒經》

推測為唐玄宗開元末年時期(公元741年左右)

楮皮紙 長32.3-32.7,寬28.1-28.3釐米

西安造紙網廠本VS《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

圖像:

二者一圓一方,但構圖一致,畫風一致,均為手繪。伍倫本為一結跏趺坐的菩薩,左手持金剛杵,右手觸摸畫面左下方跪姿女子頭部;西安造紙網廠本為一站立金剛,左手持金剛杵,右手觸摸畫面左下方跪姿男子頭部。伍倫本畫面左上角空白處墨書:「女弟子五十二娘願所求如意。」西安造紙網廠本左上角空白處繪一朵祥雲。伍倫本有著色,西安造紙網廠本無。

二者雕版邊框線均為單線。

印刷邊框之外的空白部分,伍倫本留白很窄,沒有任何裝飾;西安造紙網廠本繪有印契、法器、花朵等。

▲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中心圖

▲西安造紙網廠梵文《陀羅尼經咒》印本中心圖

文字:

二者均為悉曇體梵文。悉曇體自初唐進入中國,盛行於盛唐和中唐時期,晚唐衰落,逐漸被藍查體和天城體取代。

西安造紙網廠本的咒文以畫面為中心,分成四個獨立的矩形版塊,從第一個版塊左上方開始,橫向書寫13行後,順時針轉到下一個版塊,四個版塊文字不能連讀;伍倫本咒文以畫面為中心,由內向外轉圈書寫,每一圈都是一個封閉的環形,共14圈,文字不能連讀。

▲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的封閉環形咒文

文獻:

二者中心畫面內容均出自《大隨求陀羅尼經》。「大隨求」的含義正如經文所言:「若人持此明,或帶於頸臂,所求願悉成,一切所希願,悉皆得如意。」在唐代《大隨求陀羅尼經》並不是隨葬品。

由此可知,印有陀羅尼咒語的紙質品,已被信仰者當成一種護身符佩戴在身,這類陀羅尼經咒為雕版印刷品,而雕版印刷意味著製作成本低廉且印量巨大,又是販售之物,可見陀羅尼信仰在當時已深入人心。

該經譯自梵文,有兩個譯本傳世。較早的譯本是北印度迦溼蜜羅國人寶思惟,於長壽二年(公元693年)在洛陽天宮寺翻譯的,全稱《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另一個譯本出自創立中國佛教密宗的「開元三大士」之一不空金剛,譯成於天寶五載(774)至大曆六年(771)之間,全稱《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

兩個譯本相比較,基本內容相似,細節有所不同。

▲太平興國五年印本「大隨求陀羅尼經咒」細部

據安家瑤、馮孝堂在《西安灃西出土的唐印本梵文陀羅尼經咒》一文,西安造紙網廠出土的經咒中心畫面與寶思惟譯本「若僧帶者,於咒心畫一金剛神,眾寶莊嚴,下做一僧䠒跪合掌,金剛以手按此僧頂」吻合。只是畫面上是系幞頭男子,不是僧人。安家瑤、馮孝堂推論,「僧」也有可能包括信佛的居士。

而伍倫本經咒的中心畫面則正好與不空譯本相對應:「若是苾芻帶,應畫持金剛,右執金剛杵,左掌豎頭指。」畫面左下方「䠒跪」的形象是一位盛唐裝束的女子。

▲西安造紙網廠

「苾芻」即比丘。「持金剛」,梵文Vajrasattva或Vajrasattva mahāsattva,譯名執金剛、持金剛、金剛手、金剛手秘密主、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薩埵摩訶薩埵等,意為勇猛之大士,是釋迦牟尼講說密法時所呈現的形象,為寧靜的菩薩相,結跏趺坐。

▲故宮博物館藏 明永樂 金剛勇識菩薩坐像

推理與結論

Reasoning and conclusion

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的雕印時間可能早於西安造紙網廠本。

一、經咒中持誦人名字出現的形式。

西安造紙網廠本經咒中留有10處空白,空白處均手書「荊思泰」;經咒印刷邊框外右側空白處靠近紙邊下方,亦墨書「荊思泰」三字。「荊思泰」應為這件經咒的持誦人。

伍倫印本則僅在中心畫面左側空白處手書「女弟子五十二娘願所求如意」。經咒為14圈不可環讀的封閉圓環,中間沒有空白,故經文中沒有出現持誦人名字。

安家瑤、馮孝堂在發表於1998年的《西安灃西出土的唐印本梵文陀羅尼經咒》一文中有這樣的總結:「我國已發現的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共有8件。北宋的3件和五代的1件都印有明確紀年,形式也比唐代的複雜。唐代陀羅尼經咒印本均無紀年,其形式相似。……」

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持誦及佩戴大隨求陀羅尼經咒的作用是「所求悉如意」,作為咒語,人們普遍認為梵文比漢文更有效力,誦讀及佩戴咒語本身比標明持誦者姓名更為重要。而在雕版過程中留出適量的空格,顯然比一氣呵成的雕刻下去更複雜一些。因此,只在中心畫面中書寫持誦人姓名的伍倫本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的雕印年代,可能略早於西安造紙網廠本。

▲伍倫梵文印本中經咒中持誦人名字

二、經咒周圍的裝飾圖案。

印刷邊框之外的空白部分,西安造紙網廠本繪有印契、法器、花朵等;伍倫本則留白很窄,沒有任何裝飾。

同理,我們認為伍倫本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的形式,應該是陀羅尼經咒的初始形態。

宿白先生曾在《唐五代時期雕版印刷手工業的發展》一文中歸納了當時所見唐墓出土早期陀羅尼經咒印本的演進序列。他得出的結論是:「……雕印梵文者在先,漢文在後;《咒經》文字不能連讀的排列在先,可以環讀的排列在後;外圍單線在先,雙線在後;外圍內容墨繪在先,雕印在後;外圍形象較多的在先,只有一項手印者在後……」

當新且可靠的材料出現時,我們不妨推測,早期陀羅尼經咒印本中,外圍沒有圖案的最先。

可見,伍倫梵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本當為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其雕印時間當為公元746-770年之間,相當於唐玄宗天寶五年至代宗大曆五年,是我國盛唐時代的珍貴藝術品。

▲西安造紙網廠本邊框


免費結緣大隨求手環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

相關焦點

  • 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學術研討
    ‍‍‍傳承千載,盛世重光—— 唐雕版印刷設色悉曇體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印刷術是把圖文製成印版在上面加墨印到紙上而成為讀物的複製技術。在印刷術產生之前,圖書的複製方式以抄寫為主,費時費力,複本稀少,很難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印刷術的出現能大量經濟地於各承印物上複製圖文以便廣泛傳播、長久保留。
  • 《大隨求陀羅尼經咒》亮相永樂拍賣 再現大唐盛世
    LOT 0774佚名 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唐刻本1卷 紙本26 × 44.5 cm估價待詢大隨求陀羅尼經咒 經桶佛教推動了印刷術 印刷術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眾所周知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
  • 大隨求陀羅尼經咒護身符
    而我們下面要介紹的《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就是隨求菩薩信仰的物質化表現。《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又作《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經咒》、《大隨求無能勝陀羅尼經咒》、《隨求即得真言》,略稱《隨求陀羅尼》,此經意在消滅一切罪障,破除惡趣,隨所求即得福德。
  • 最精美《大隨求陀羅尼經咒》亮相永樂夏拍:佛教密宗影響了印刷術
    其中,由不空所譯的《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簡稱《大隨求陀羅尼經》),也隨著密宗的傳開和深入,而逐漸流行開來。「陀羅尼」一詞源於梵文(dhāraī),是一種經咒,又稱「總持」,多以梵文寫成。在不空所譯的《大隨求陀羅尼經》中,提到「若有書寫帶佩於身,常應誦持深心思惟觀行,能除惡夢不祥之事,一切安樂皆得成就」。
  • 大隨求陀羅尼咒經的流行與圖像
    ㈢1998年第5期《考古》,刊安家瑤,馮孝堂(西安澧西出土的唐印本梵文陀羅尼經咒) ,記發現於西安的「荊思泰」本。  ㈣文物出版社1999年出版,宿白著《唐末時期的雕版印刷》第7至9頁,記「斯坦因掠敦煌本」、「北宋鹹平四年(1001)」本、「北宋景德二年(1005)」本。
  • 大隨求陀羅尼咒經的特徵和佩戴方式
    周圍經咒的排列,按中心圖像的文形圍繞。此式有兩件,具為唐墓所出:一為梵文紙本,為西安造紙網廠工地唐墓出,二為中文本,西安西郊冶金機械廠工地唐墓出者。二類:中心圖像為一尊一面三眼八臂神像,八臂各持法器,這類作品計有三件,時代分別為:唐代西安出「焦鐵頭」本、五代天成二年報國寺僧知益發願印施、北宋太平興國五年李知順施印品。
  • 北宋《佛說北鬥七星經》:山西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佛說北鬥七星經》,北宋雍熙三年(986)刻印於山西絳州,由絳州郭下宋守真寫造、趙寓雕刻,刷印後廣施於眾。經卷高29釐米,長103釐米,使用韌性好的厚麻紙,字為楷體,筆道寬舒,結構敦厚,雕刻利落,施以如漆重墨印製,古樸大氣。因收藏時從卷尾捲起,卷首暴露在外,故受損略殘。卷尾鈐朱印6枚,朱色沉著燦然。
  • 大隨求陀羅尼心咒!
    所以你帶著放光給他們,這個大隨求咒力量太大了,看了這麼多佛經,力量最大,滅罪成佛咒。念一次,「唵 跛囉跛囉 三跛囉 三跛囉 印捺哩野 尾戌達你 吽吽 盧盧 夏咧 娑婆賀 」這個是心咒,當然如果哪一天你願意念長咒。但是這個大隨求咒,你不是佛教徒你都不會念,它叫什麼,來,佩戴解脫,接觸解脫,見即解脫,所以它力量很大。
  • 大隨求陀羅尼 全文漢語拼音注音及大隨求陀羅尼的功德利益
    《大隨求陀羅尼》全文漢語拼音注音及大隨求陀羅尼的功德利益: 依法書寫此陀羅尼。入在於篋安頭髻中。以此大隨求陀羅尼。護身被甲即往入陣。王獨共戰四兵降伏來歸梵施。大梵當知此大隨求無能勝陀羅尼。是一切如來心印之所加持。有大神驗汝當受持當知此陀羅尼等同諸佛。
  • 大隨求陀羅尼咒(又名:隨求即得真言)所求如願及出世成佛的功德《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拼音
    ,但是佛菩薩還是有能力衝破這種辦法就是,已經有緣接觸佛法的這一部分眾生如果發起大心願持誦《大隨求即得真言》,大隨求心咒是《大隨求即得真言》的咒心是一樣的,但是誦持大隨求即得真言的功德相當於念心咒的一千遍心咒的修持是一個方便眾生的惰性和知見的方便,佛菩薩再提取了心咒讓眾生誦持
  • 大隨求陀羅尼功德及梵語發音
    毗盧舍那如來一切智印甚深法藏。常持念人當如敬佛10. 若有流布此大隨求陀羅尼之處。是諸有情既知是已。當以上妙香花幢蓋種種供養。應以殊勝繒彩。纏裹經夾安於塔中。或置幢剎。以種種音樂歌詠讚嘆。旋繞供養虔誠禮拜。彼等有情心所思惟。所希求願皆得滿足。若能依法書寫。身上帶持所求皆得。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 ​念誦大隨求陀羅尼的感應
    能斷一切習氣聚及魔羅罥,感覺上網的癮減少很多,別人對自己很慈祥的感覺,念無能勝大明王隨求大陀羅尼念到地2,3遍時感覺所處環境周圍的氣場陽氣增加不少,應該是能勝大明王隨求大陀羅尼的護法到身邊來了,看經文發現大隨求尼羅尼中的護法真是很多,並且都是重量級的,在其他經中很少發現。
  • 大隨求陀羅尼(新漢語譯編)
    大隨求陀羅尼(新漢語譯編)根據網上的陀羅尼梵文和原經文的譯音,以及現代人的漢語發音與閱讀習慣,結合楞嚴咒、大悲咒及常用真言咒語的音譯方法,我試著作了如下的譯文,以供同修們參考,如感覺不當,可仍根據原經文的譯音持誦
  • 大隨求陀羅尼的本尊
    同大隨求真言壇城一起流通的有大隨求佛母像,所以大家都認為這就是大隨求陀羅尼的本尊。大隨求,梵名Mahā-pratisāra ,音譯作摩訶缽羅底薩落,乃觀音菩薩之變身,略稱隨求菩薩,密號與願金剛。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羅觀音大隨求菩薩院中之一尊。此菩薩常隨眾生之願求而施予,故稱大隨求。
  • 大隨求陀羅尼各種功德略說:
    (一)僅僅持念大隨求陀羅尼名號,具備如下殊勝功德!陀羅尼名全稱:薩曼達 如我辣-嘛辣 威輸達 斯普瑞達 金達-嘛尼 母得辣 和綠達呀 阿吧辣及達  嘛哈 不辣迪撒辣 威迪呀  達辣尼  1. 若有人才聽是真言題名。若誦題名。人親近。若誦題名。人一處住。是人一切天魔惡鬼一切善神王皆來守護。食五辛魚害。亦淫姊妹。若一切女人畜生女諸毗那耶迦。
  • 大隨求菩薩陀羅尼
    大隨求陀羅尼梵文版 《佛說大隨求菩薩陀羅尼經》功德不可思量。
  •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及大隨求陀羅尼咒)
    經文節錄:此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屍上有此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復有諸天圍繞守護。於時獄卒見此咒力不可思議。遂號此塔名為隨求即得。是時獄卒尋即回還。具所見事白閻羅王。其此比丘承此咒力罪障消除。即得生於三十三天。因號此天名為隨求即得天子。複次大梵烏禪那城。有王名曰梵施。彼有一人犯王死罪。王敕令殺即將罪人。往於山中拔刀欲殺。其人右臂先帶此咒。由此咒力刀出火然散壞如塵。是時法官見是事已怪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