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了文昌帝君就能成為學霸嗎?帝君爺爺還制定了這樣的「學生守則」

2021-12-25 心如道學文化堂


明朝太原府(今山西太原),有一個名字叫王用予的人,為人厚道穩重。他平日侍奉文昌帝君非常的謹慎恭敬。並且與幾位好友在裡中結了一個社團。每年的元旦,大家就輪流負責建醮壇,到雲中山頂上的文昌帝君行宮(廟宇)去祈福。社團中有個叫俞麟的人,為人以孝順謹慎著稱;遠近都有許多人來向他求學,拜他為老師。又有個叫鬱從周的,相貌非凡,氣宇軒昂,才高八鬥,口才文筆更是一流,大家都非常的推崇佩服這兩位才子。

正統辛酉年的元旦這天,王用予提早先到了文昌帝君行宮,並且住在裡面。晚上他作了一個夢,夢到文昌帝君正在升殿,天下的城隍都齊集在殿上,向文昌帝君匯報鄉試錄取的名單。有位戴著朝冠穿著紅袍的神,手中抱著一本很大的冊子,呈送到文昌帝君面前,請文昌帝君籤名批准。王用予就悄悄的問抱冊子的神說:「山西省的錄取榜單中,有沒有王用予、俞麟、鬱從周這三個人的名字?」抱冊神說:「沒有。」

過了一會,諸位城隍都退下來在旁等候,那位穿紅袍的神就抱著冊子上殿,跪著將冊子呈送給文昌帝君看,帝君一一的批閱,在每位錄取者的名字下面畫了一個押。有時候,文昌帝君也猶豫了很久都不畫押。紅袍神就宣布文昌帝君的指示說:「仍然交付各省的城隍。儘速的查明積陰德的家中的仁厚之子,將他們的名字呈報上來,以替換榜冊中未經文昌帝君批准的名額。」

這時候,王用予隱藏在殿旁的柱子下面,忽然聽到殿內傳來,叫王用予入殿晉見帝君的呼喚聲。王用予匍匐在殿階下,被召喚到文昌帝君的座前,進謁帝君。帝君說:「功名的事情,是天庭秘密的記錄,不可以輕忽的洩密;因為你十餘年來如一日,侍奉我十分的至誠懇切,所以把你召來,為你分析。你的祖父非常樸實嚴謹,自食其力,從來沒有欺負過人,早就已經註記你為鄉科的前榜,以彰顯你祖父忠厚傳家的果報。又因為你平生遇到神佛就都稽首,但是都是默求你自己的功名能夠如意,和你妻子楊氏的病能夠痊癒,夫妻能夠白頭偕老;而你那位年老的母親仍然在堂,你卻從來沒有替她祈求神佛保佑;因為這個緣故,把你的功名降了二級,所以你中在下榜的五十三名。你應該要改變這種自私的心態和行為,不要再觸犯天心了啊!」王用予聽了文昌帝君的分析,連連向帝君叩頭謝罪。

文昌帝君又講:「跟你同社團的周吉,是今科本省的解元。」當時社團中的成員,惟有周吉為人最懦弱無能,而且學問文章也比別人差。王用予聽了之後,感到相當的驚奇愕然。因此就向帝君叩問周吉考中今科解元的原因。帝君說:「周吉的父親和祖父都是讀書人,從來沒有一次入公門涉訟,也從來沒有犯邪淫。周家祖孫三代以來,都未曾說過一次別人的短處、暴露過別人的一件惡事;而且周吉的曾祖父,曾經作過《百忍說》這篇文章,來勸化世人,也因此而感化了不少人。周家的父子祖孫,以簡單、樸實、靜默,在培植福報,已經有六十多年了,這是最上的陰德,別人都不知道,上帝因而特別的嘉許,已經註記昌盛周家的三代,現在周吉中了本省的解元,這只是周家福澤的開始而已啊!」

王用予再向文昌帝君叩頭問道:「跟我同社團的俞麟、鬱從周,不知道他們兩位能不能夠考中?」帝君就檢視查閱太原讀書人的名冊,臉上現出不高興的樣子說道:「俞麟本來應該可以考中一科,但是因為他侍奉雙親,犯了腹誹的過失,又經常刻薄的批評他人,不近情理,更妄言自命為君子,所以便除去了他的科名,使他終身窮途潦倒!」

王用予再請問文昌帝君說:「什麼叫做侍親腹誹?」帝君說道:「俞麟對他的父母,雖然在言語舉動上,表現出服從孝順的樣子;但是在他的內心,則是不以為然,只是勉強的不露聲色而已;外表上好像事事都順從父母,而他的真性卻是一天一天的疏遠了,這種自欺欺人偽裝出來的孝順,簡直就是把雙親視同路人一樣啊!要知道以欺騙虛偽的言行,來欺世盜名,更是觸怒神明了,所以才懲罰他。

至於鬱從周,本是天縱的英才,二十六歲就該中進士,三十歲出頭,應該做到中丞的官位,四十五歲晉升為大司空,而且還兼領司農司寇的職務;五十四歲在少保的職位上退休,活到六十九歲,並且得到善終。但是因為他從十七歲入學以後,就恃才傲物,言語間經常的諷刺譏彈,語帶雙關的戲謔調侃他人;陰間記錄他輕薄的口過,已經滿了二千四百七十餘條了。上帝因而震怒,已經將他記注在陰惡的黑籍中,除去他命中所有的功名。倘若他仍然不知道悔改,到滿了三千條過失,就要奪掉他的壽命了。並且還要處罰他的子孫淪落為乞丐啊!因為這些輕薄的口過,會傷了天地間的和氣,也觸犯了神明的忌諱,所以這種口業的罪過。」

停了一會兒,文昌帝君又指示說:「惡業就是犯了少許一些,也會有果報的,這就不需要再說了。口頭上的訕笑,隨意的譏彈諷刺,這種笑裡藏刀、隱匿賊害他人之心,養成習慣之後,就會很難自己覺察了;最後竟然連言語容貌和心胸,全部變成輕薄了。而這些口惡,也全都被鬼神記錄下來,所以兇煞惡事,也就跟隨而來了。本來命中該享有極大福報,一下子就轉變成貧窮下賤的命了,實在是太可惜,也太可怕了啊!你應當廣勸世人,要以此為戒,不要再煩我在籤榜的時候,大費周章,猶豫不決啊!」王用予聽完教諭,就向文昌帝君再拜而退。

這時候,文帝君行宮的大鐘已經響起,王用予因而警醒。外面的雞,也已經叫過三次了。王用予於是到行宮叩謝了文昌帝君,然後立即拿起筆來,記下了上述的夢境。等到秋天開榜時,周吉果然考中了山西省的第一名。王用予因而就將這個夢境的記錄公諸於世,用來警惕世人。

原典出處:《感應篇彙編》

相關焦點

  • 拜文昌 興文運——文昌帝君傳略
    (15:00-17:00) 酉時(17:00-19:00) 亥時(21:00-23:00) ==================== 拜文昌 興文運——文昌帝君傳略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為世間掌管功名祿位之神。
  • 文昌帝君簡介
    其成為中國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梓潼神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並稱張亞子仕晉戰歿。實為《晉書》所載張育之事。
  • 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快來祈福,看哪些人要拜「文昌帝君」?
    農曆二月初三拜文昌帝君祈福金榜題名升職祭拜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掌理考試命運,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祿。每逢大考,開學,升職,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日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都會陪考生,學生,以及求升職的信士前往文昌廟祭拜。祭拜時向文昌帝君說明考生,學生,以及求升職的信士的姓名、地址、何種考試、準考證號碼、考區、考試日期等,請文昌帝君保佑。
  • 高考將近,不來拜拜文昌帝君嗎?
    朋友,你還在為日夜臨近的高考而殫精竭慮嗎?你還在為十年寒窗的最後一戰焦頭爛額嗎?你是否夙興夜寐卻不知前路命運幾何?不要緊,快來求求文昌帝君吧!文昌帝君,掌握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的神,世人常稱呼他「文曲星」。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有關文昌星的說法,《史記天官書》所載:「鬥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星經》中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鬥魁前,其六星各有名。」
  • 鳳九的文昌帝君
    這讓文昌帝君著實火了一把一度成為微博的熱搜今天二月初三恰逢文昌帝君誕那麼文昌帝君是誰今天各個公眾號介紹文昌帝君的文章太多了我就不細說了關於文昌帝君還有一篇和太上感應篇齊名的文希望你們可以多讀叫做文昌帝君陰隲文
  • 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功名有成!
    農曆二月初三,傳說是文昌帝君聖誕,文昌帝君是漢族民間尊奉的掌管學業和事業運的神明。千百年來,科舉考試,謀求功名之人,都要虔誠供奉文昌帝君,以祈增慧開智,金榜高中,步步高升,福蔭門庭。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名叫張亞子。
  • 今日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金榜題名!
    文昌帝君本名張亞子,唐朝越雋人氏,後來遷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縣),因篤信道教,廣宣道教教義於四川,成神後人們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廟,命名為「清虛觀」,並且於碑上刻上「梓潼君」,成為梓潼神,供人祭拜。 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七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
  • 文昌帝君誕辰日
    民間還將文昌、三臺、文曲、魁鉞、奎宿或文昌、朱衣、魁星、呂祖、關羽(武聖)合為五文昌祭祀。民眾為使子孫後代文運昌盛,得中功名(舉人、進士),遂至文昌宮禮祀。官方祭祀禮節非常嚴格,每年二月三日及春秋仲月擇日致祭。承祭官三獻(祭物牛、羊、豬),行三跪九叩頭禮。
  • 拜文昌 保您擠掉萬人--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拜文昌通啟(附功德名錄)
    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文昌帝君是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為世間掌管功名祿位之神。
  • 文昌帝君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拜文昌步步高升,金榜題名!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為世間掌管功名祿位之神。千百年來,凡求科甲及第,謀求功名之人,莫不虔誠供奉文昌帝君,以祈增慧開智,金榜高中,福蔭門庭。據《高上大洞文昌司祿紫陽寶籙》載:文昌帝君既職掌桂籍,掌判眾生學業事業,亦會同三元五帝,考校眾生己身及父母族屬世代歷劫的德行陰鷙,以興文儒而擢貴品,賜福祿於善德,掌眾生興衰命運。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歷代神仙通鑑》上說帝君「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獄輪迴」。
  • 辛丑年 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功名有成!
    辛丑年 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功名有成!
  • 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功名有成!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為世間掌管功名祿位之神。千百年來,凡求科甲及第,謀求功名之人,莫不虔誠供奉文昌帝君,以祈增慧開智,金榜高中,福蔭門庭。文昌帝君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
  • 今天文昌帝君生日,拜文昌保佑孩子學業
    文昌帝君,又有其它稱謂:「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等」,主宰功名祿位。
  • 文昌帝君
    其成為漢族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人物生平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鬥魁前,一說在北鬥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文昌封為帝君,並且又稱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
  • 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 | 拜文昌步步高升,金榜題名!
    文昌帝君,全稱文昌梓潼帝君。是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天下學子盡屬文昌,善惡有報皆是陰騭」,文昌帝君能保佑人考運亨通,官秩高遷,智慧聰明,文思敏捷。北京白雲觀祈願文昌帝君庇佑,願各位善信工作順利,事業有成,願莘莘學子學業精進,事事如意。        文昌帝君與大魁星君、朱衣星君、純陽帝君、關聖帝君,合稱「五文昌」,同受士人學子敬奉。
  • 文昌帝君與文昌符
    《明史·禮志》雲:「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東晉寧康時蜀人張育自立為蜀王,帶頭抗戰苻堅,但槍打出頭鳥,張育英勇戰死了,後來百姓在梓潼郡七曲山建立祠堂供奉張育,尊稱為雷澤龍神。由於七曲山還有另一個祠堂,乃是梓潼神亞子祠。由於兩個祠堂相鄰,後來慢慢被合稱張亞子,並且把兩神合二為一,認為梓潼神亞子就是戰死的張育,實際上死的是張育。
  • 雲臺觀:文昌帝君祈福法會
    文昌帝君位前點燈。寶燈燃於帝前以智慧之光照破暗冥愚痴文昌帝君即九天輔元文昌司祿宏仁帝君談經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雲臺觀文昌帝君祈願莘莘學子金榜題名作為中國道教創始人的張道陵的道場雲臺觀將舉辦文昌帝君祈福法會祈願殊勝功德於莘莘學子,所求無不如願福慧增長,身心安樂,妙善吉祥。文昌帝君為主宰功名位之神,凡是升學、升職考試,學子讀書或善信祈求子嗣,都可以向文昌帝君虔誠祈求
  • 【看點】逢考必拜的「文昌帝君」是誰?蒙曼講述其前世今生
    無論是古代的科舉考生,還是現在的高考學生,不少人都會去祭拜文昌帝君,也就是被稱作「考神」的神仙,祈求吉星高照、金榜題名。9月9日,在越西第四屆文昌文化旅遊節上,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著名隋唐史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蒙曼教授現身文昌帝君的出生地——涼山州越西縣,以文昌文化為底蘊,講述了文昌帝君的前生今世,帶來一場精彩文化盛宴。
  • 文昌帝君 陰騭文(視頻)
    「文昌帝君」文昌兩字既為星名,又為神名,也就是民間慣稱文昌星、文星神。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有關文昌星的說法,《史記天官書》所載:「鬥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
  • 三皇宮之「文昌帝君」
    一走進三皇宮右邊就供奉著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掌理考試命運、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祿,比孔子還受讀書人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