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久了,很多茶友都會聽到一個名詞——邊銷茶。撇開字面的意思,各位茶友們了解過邊銷茶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邊銷茶是什麼!
提到邊銷茶,我們繞不過的仍舊是唐初開始的「茶馬互市」,作為溝通少數民族和漢族的橋梁,茶馬互市將茶文化傳播給了邊境的少數民族,在此之後,茶就成了互市交易的最主要物品。極大程度上推動了漢族和少數民族的貿易交流,在宋、明、清三代為茶交易還專設了職能機構:「茶馬司」,用於管控邊銷茶貿易。在新中國成立後,對於邊銷茶國家也一直有管理,在2002年時開放了邊銷茶生產資格權限,讓更多企業蜂擁而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邊銷茶的產量。
很多人都覺得邊銷茶其實指的就是普洱茶,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邊銷茶的品類並不單一,除了雲南的普洱緊茶外,還有湖南的茯磚、黑磚、花磚;湖北的青磚、米磚;四川的康磚、金尖等。由於歷史的原因,各民族所飲用的邊銷茶品種也不同。像雲南的普洱多數都是銷往西藏四川,湖南的茯磚、黑磚、花磚、米磚主要是供應到新疆、青海、甘肅、寧夏。
邊銷茶的主體還是以緊壓茶為主,緊壓茶利於存放、運輸。質性莖幹較多,茶多糖及纖維含量高,含多種人類必需的維生素和稀有元素,特別是茶鹼的含量較高,長期生活在牧區、高原、缺水、無蔬菜的少數民族以搗碎的磚茶兌奶熬製成奶茶飲用.
對於以肉食為主的群眾,可以去羶化食、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等,奶茶渣用來餵大牲畜,避免由於缺水、疾病和飲食習慣的原因,人畜腸胃鼓脹而死。因此,在牧區有「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