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挺想聊聊這個話題的,關於消費主義,關於買買買。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現在遍地都是廣告,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廣告,現在應該是可以說是廣告的世界了吧。
雖然有些廣告不像腦白金那樣,重複多次地給大家洗腦,但是還是會潛意識地留在我們大腦裡,你在購買某些東西的時候,會突然在腦海裡閃現這個品牌。
這就是廣告營銷的魅力。
01
那麼,回到正題:買買買我們到底在買什麼?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益達一個廣告:要兩粒一起嚼才好。
為什麼非要兩粒呢?一粒不可以嗎?
還有一些牙膏的廣告,他們擠出的牙膏總是佔據了整個牙刷,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使用這麼多牙膏嗎?
也許是這樣效果更好,也許是這樣做產品會被消耗的更快一些,然後商家才能賣給你新的產品,而背後的產業鏈才能謀取更多利益。
02
我身邊有一個同學B,他很喜歡穿一些大牌,也總是把自己打扮得很利落,看起來家裡面很有錢的樣子。
有次跟他一起聊天的時候,無意中談起他身上穿的一些品牌,沒想到的是他跟我說這些大牌都是他省吃儉用買的,甚至有些是他用花唄買的。
原因是他的室友家裡都很有錢,穿的用地也都是大牌,這讓他感到很挫敗,也很自卑。
所以就想跟大家穿的一樣,讓自己有自信有底氣些。
我想應該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吧,總是在羨慕別人,好像有了別人擁有的東西我們就能變得跟別人一樣了,但實際上是這樣嗎?
買買買的背後到底是在為自己買單還是在為自己的虛榮心,攀比在買單?
不穿大牌就沒有自信嗎?穿大牌就能讓你翻身越入另一個階級嗎?
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在引導著你去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去想一下,去意識到這個問題。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買東西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03
前幾天我還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報導它是這樣說的:
窮人賺到錢立刻去買買買,買車,買房……結果每個月都被沉重的各種貸壓得喘不過氣,這也是現在年輕人壓力飆升的原因之一。
而富人賺到錢是想著接下來應該把錢投哪裡去賺到更多的錢。
當然,我們本身就處在一個消費型社會當中,所以消費是不可能避免的,不可能一點東西都不買。
但是呢,你可以更理性一點消費,如果更多意識到一些消費陷阱,那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我的觀點有些還不太成熟,如果你能從這篇淺顯的文章中有所收穫,那就再好不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