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龍隊沒了超級巨星,但他們還保留著他們的團隊。這支球隊過去兩年的成功,來自於一道相當簡單、全聯盟其他29隊卻難以達成的基本原則:輪替陣容的每一位成員,全部都能投三分球,也能防守。
倫納德離開北國後的下一季,猛龍的好表現其實並不應該令人意外,上一季倫納德缺席的賽事中,全隊仍拿下17勝5負的優秀戰績。在主教練納斯的系統當中,沒有人是非他不可的。截至目前為止,猛龍隊仍是東區第二名(49勝19敗)、並擁有全NBA第四高(6.0)的淨效率值(net rating),可別忘了他們的輪替球員幾乎每一位都曾因傷缺席了好一陣子,而複賽階段正是全隊難得健康聚首的時期,這也使得猛龍隊成為了總冠軍的最有趣競爭者之一。
一切都得歸功於三分投射。健康的猛龍隊能打一整場近乎完美的流暢空間籃球,全隊上場時間前8多的球員,每一位場均都能投出3.3顆三分球,並且擁有35.9%以上的命中率,每一位都是外線威脅,防守者幾乎沒有喘息空間。不像其他三分大隊只以大量出手取勝,多倫多的三分球可說是質量兼優,全隊在三分球出手(場均36.9次)排名全NBA第七、命中率更是並列第3(37.4%)。
擁有這麼巨大的進攻空間,幾乎對所有人都是如魚得水:對手輪轉越遠時,切入的路線更多,在猛龍隊打球,就有如MLB打者在洛磯隊主場打擊一般。
伊巴卡和阿奴諾比皆不以切入能力見長,不過一但情況只剩下一對一,敵隊的協防者又距離如此遙遠,那又另當別論啦。
大部分NBA球隊將空間極大化的配置,都是採用「一大四小」的方式,然而多倫多則是全聯盟唯二,在場上擺出五名射手的稀有球隊之一。是的,另一隊則是打出NBA史上最狂暴進攻的達拉斯小牛隊。兩隊同樣將比賽時間交由兩名空間型內線瓜分:猛龍這邊是加索爾、伊巴卡;小牛則是波爾津吉斯以及克勒貝爾。
不過兩隊的相似性到此為止。小牛隊是犧牲了防守(聯盟第17),換來了頂級的進攻火力;然而猛龍隊則是攻(聯盟第12)守(聯盟第2)俱優,利用進攻端的創造空間,在場上擺出五名優異的防守者。他們的進攻只不過達到了「好到足以靠防守贏得總冠軍」的程度,這也是為何他們不需要另一名超級球星去取代倫納德的最大主因。猛龍隊真正需要的是一名防守端相似的球員,並具備拉開場上空間的能力,而他們板凳上早已有了這一號人物:阿奴諾比。
在防守端上,猛龍可以說毫無弱點。加索爾、伊巴卡皆是優異的護框者;阿奴諾比、西亞卡姆以及鮑威爾則同樣是體能超群的側翼;洛瑞與範弗利特這兩名鋼砲更不用說,他們的強硬更勝身材條件。要擊敗一支場上五人全都能投三分、又都能防守的球隊,絕對比想像中還要艱難。
多倫多甚至不只是被動採取傳統式防守而已,要以防守贏得比賽,關鍵在於如何在這一端強奪對手的能量。納斯熱愛痛擊一項他自己球隊沒有的弱點:沒有其他NBA球隊比猛龍更熱衷於包夾,迫使對手將球傳給全隊的最差投籃者,其中最知名的例子,便是去年總決賽時的Box-1戰術,讓史蒂芬庫裡幾乎無法投籃。
猛龍先前以107-92戰勝湖人,就是一個完美的案例。他們將詹姆斯和戴維斯壓制至22投9中,一共只拿下34分,距離賽季平均的37.6%命中率、52.2分差了一大截。猛龍的協守迫使兩名洛城球星將球傳給那些角色球員,而後者的三分球共計40投10中。球最終只能給到如麥基(3投1中)或馬基夫·莫裡斯(10投3中)。
當然啦,其中也有點運氣成分。猛龍隊對手場均外線出手可說是聯盟第二(38.6次),然而命中率卻只有聯盟最差的33.6%。雄鹿隊也採取了類似的防守策略,然而他們的防守卻只排在聯盟中段班(第15名)──畢竟面對長距離的投籃出手,看天吃飯的成分仍然存在。
不過這一切仍歸功於猛龍隊的防守策略奏效。他們擁有聯盟頂尖等級的臂長以及運動能力,去涵蓋協防區域;同樣地,他們也擁有高籃球智商,清楚了解對手的球隊配置,刻意引導對手將球傳給那些「錯的人」出手。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球隊,能將紙上談兵完美在實戰中執行,而這一切的幕後推手納斯,毫無疑問成為了本季年度最佳教練的大熱門。
納斯的工作和同事之間比較,相對簡單,因為他的球隊深度以及球員能力,讓他不需要在防守和投籃之間做出取捨。落選新秀特倫斯-戴維斯幾乎打出了媲美新人王的表現,展示出少見的體能、投籃完美結合。現在全員健康歸隊,對於納斯的陣容問題在於,他的球隊第8人該是戴維斯、還是麥考?雖然前者的天賦令人垂涎,後者仍是臂展較長、較好的防守者,但他卻不太樂意在外線出手。以猛龍隊的建隊哲學而言,即使擺上一名非射手也會造成極大影響,猛龍在戴維斯上場的1104分鐘內,淨效率值高達+9.1、然而麥考上場時(908分鐘),這數字卻驟降至+0.6。
猛龍隊的攻守協力產生了一連串的正向循環:守死對手以製造攻守轉換,而快攻又幫助猛龍提早建立起防守的陷阱,迫使對手在半場陣地戰中打得格格不入。猛龍隊是聯盟場均攻守轉換球權(24.3次)的領先者,平均每次球權也拿下了1.17分,全聯盟第3。
當陣中明星離隊後,猛龍隊不需要特別補強,因為他們找到了另一種「無痛升級」的方式,那就是增加陣中二當家的球權使用率。這名球員同樣能拉開空間、能擔任大鎖,同樣能長成一名球星,猛龍在今年賽季也如願以償:西亞卡姆本季首度獲選全明星,他的球星之路很大一部分走在倫納德替他鋪好的道路上。本季這名喀麥隆球員全面進化,從上季的場均16.9分、54.9%整體命中率飆升至23.5分、45.7%──命中率的下滑來自於出手量的大幅上升,從場均11.8次增加至18.7次。
西亞卡姆在生涯前四個賽季確實投入了許多努力,他是一名合格的射手,也拿過年度最佳進步球員;但他仍然不是一名頂尖的進攻型球員。在本季明星賽的10位先發球星中,他的真實命中率(55.8%)最低、助攻率也只有倒數第三(場均3.6次),他被看作是全聯盟數一數二好的球員,很大原因只因他是一支優秀勁旅中的得分領銜者。
多倫多現下的最大問題,在於沒有了超級球星後,他們能在季後賽走多遠?可別忘了,猛龍在常規賽的成功,是藉由痛打對手的弱點而來,他們面對勝率5成以下球隊,拿下了35-4的壓倒性成績;然而其他球隊呢,只有13-14的平庸表現。面對季後賽的那些強敵,後者可沒有太多弱點可以讓猛龍發掘。通常到了季後賽,許多球隊也會進行變陣,例如改打一大四小的湖人,猛龍隊屆時也會這麼做嗎?
這時也是球星價值的展現之處,球隊需要王牌提升自己的水準,並帶領隊友改變局勢。2019年東部決賽,當雄鹿攻城掠地拿下前兩戰時,倫納德在第三戰的覺醒便是最好的例子;西亞卡姆也能做到這樣嗎?
也許到頭來,多倫多仍需要一名像倫納德或是字母哥的超級球星,才能贏得總冠軍。不過一支訓練有素、體系完整的強隊,最終終究會迎來球星的──無論是慕名而來還是自家養成,猛龍也可以再度交易、或是在自由市場中出手籤來巨頭。
無論今年的戰績如何,猛龍隊都佔據了相當樂觀的位置,他們的未來彈性十足。西亞卡姆是唯一籤約至2022年的球員;球隊總經理烏傑裡是個絕佳的業務員,屆時他將很有機會招攬2021年的超級巨星字母哥,猛龍隊已證明了他們熟知如何打造一支冠軍強隊,即使最後字母哥沒有君臨北國,相信猛龍仍會吸引其他大咖加入。兩年前,他們靠著倫納德辦到這一點,相信未來,歷史將會再度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