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文化:愛喝酒的李白

2021-02-19 詩人家園

         杜甫有一首詩《飲中八仙歌》,寫了唐代的八個酒仙,其中李白的形象尤為突出。「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酒後的李白豪氣縱橫,狂放不羈,桀驁不馴,傲視王侯。這樣的李白煥發著美的理想光輝,令人仰慕!     

    李白的生活中時刻有酒相伴。在月下,在花間,在舟中,在亭閣,在顯達得意之時,在困厄鬱悶之際,李白無處不在飲酒,無時不在深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只要有美酒,只要能暢快痛飲,李白甚至可以「認他鄉為故鄉」。     

    詩與酒往往是一體的。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酒可以麻醉人,也可以釋放真!     

    李白的《將進酒》應該是人生與酒的最好闡釋。人高興時要喝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激憤時要喝酒,「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人排遣寂寞時要喝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人鬱悶時要喝酒,「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酒同李白結了不解之緣,李白有一首《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潑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臺.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醉意朦朧的李白朝四方看,遠遠看見襄陽城外碧綠的漢水,幻覺中就好象剛釀好的葡萄酒一樣。啊,這漢江若能變作春酒,那麼單是用來釀酒的酒麴,便能壘成一座糟丘臺了.忘情於清風之中,放浪於明月之下,酒醉之後,像玉山一樣,倒在風月中,該是何等瀟灑痛快!李白醉酒後,飛揚的神採和無拘無束的風度,讓人領受到了一種精神舒展與解放的樂趣!     

    醉酒後的李白狂態畢現,疏放不羈,往往產生驚天奇想。「鏟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他竟要剷平君山,讓湘水浩浩蕩蕩無阻攔地向前奔流。君山是鏟不平的,世路仍是崎嶇難行。李白甚至在醉態之下要「捶碎黃鶴樓」、「倒卻鸚鵡洲」。李白正是借這種奇思狂想來抒發自己的千古愁、萬古憤吧!     

    李白借酒抒發自己的曠放豪情,表明對不合理的社會人生的藐視。「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上高樓」(《梁園吟》),何等灑脫!李白用酒向世人表達自己的激烈壯懷、難平孤僨,發洩自己的鬱勃不平之氣和抑不住的萬千悲慨。「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玉壺吟》),何等悲愴!李白借酒展示自己裘馬輕狂的青年時代,描述自己恣意行樂的放誕生活。「憶昔洛陽董糟丘,為餘天津橋南造酒樓。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何等痛快!李白借酒向青天發問、對明月相邀,在對宇宙的遐想中探求人生哲理,在醉意朦朧中顯露自己飄逸浪漫、孤高出塵的形象。「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且停杯一問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何等瀟灑!李白借酒拋卻塵世的一切瑣屑和得失,忘情於山水,寄心於明月。「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何等逍遙!     

    沉迷酒的李白當然與善釀酒者交情甚篤。他有一首〈〈哭宣城善釀紀叟〉〉:「紀叟黃泉裡,還應釀老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李白痴情的想像:黃泉之下的這位釀酒老人會仍操舊業,但生死殊途,夜臺沒有我李白,你釀好了老春好酒,又將賣給誰呢?雖然這是荒誕痴呆的想法,但卻表明李白與紀叟感情深厚,彼此是難得的知音。     

    在「一杯一杯復一杯」中,在半醉半醒之間,李白笑傲度過一生,但畢竟是「舉杯銷愁愁更愁」。酒和詩、花和月、山和水,鬱結與曠放、失意與孤傲構成了整個李白!

相關焦點

  • 葛景春 | 詩酒風流——試論酒與酒文化精神對唐詩的影響
    且不說像王績的《過酒家》、李白的《將進酒》、《襄陽歌》、《月下獨酌》、杜甫的《醉時歌》、《飲中八仙歌》、王維的《渭城曲》、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王翰的《涼州詞》、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勸酒》、皮日休的《酒中十詠》、陸龜蒙的《和襲美春夕酒醒》等一系列的詠酒詩, 就是那些不是詠酒的許多名詩, 也大都是詩人酒後之作。唐代有哪一位詩人不喝酒?又有哪一位光喝酒不作詩的呢?
  • 描寫喝酒的3首唐詩,酒與詩相得益彰,千年來讓人們拍案叫絕
    於是古人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的酒文化對聯。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欣賞表達酒文化的3副對聯,酒香與文採齊飛,真是韻味十足,千年來讓人們拍案叫絕。第1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中國酒文化的講究:「一人不喝酒,兩人不賭錢」
    俗話說「一人不喝酒,兩人不賭錢」一人不喝酒,說的是,一個人喝酒往往是人生不如意的時候,很悶的!一個人喝酒大部分是在個人非常落寞的時候才做的事情!李白很有名的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個人的落寞和心情無處可說的景象出現在眼前!
  • 我終於知道喝酒猜拳中一比十的特殊含義了!
    在古代,幾乎每個人都會喝酒。不過古人喝酒可是很講究的,跟現在的人不一樣,古代人喝酒一般都是文人,他們很少喝醉的。在文人中,李白是最愛喝酒的,而被稱為詩人的李白,更是非常喜歡喝酒。除了李白,還有歐陽修、蘇軾、杜甫等,都是愛酒之人。其中,歐陽修更是豪情萬丈,遇到知己少修千杯。在現代社會,我們喝酒的方式與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 杜甫酒業:在千年詩酒文化中品味蜀酒醇香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除了酒仙李白,杜甫也是愛酒之人。」汪佳說到。「中國詩酒之典範、詩意生活杜甫酒」一行紅字在館內白牆上尤為顯眼,其下方是杜甫酒業一路走來獲得的榮譽。據汪佳介紹,「杜甫」酒以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名字命名,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極具稀缺性。1996年杜甫酒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文化名酒」,同時它也是知名商標、四川省十大歷史文化名酒品牌。
  • 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詩酒文化盛事即將在酒城瀘州啟幕
    10月7日-12日,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第三屆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將在四川瀘州盛大啟幕,期間將舉行第二屆「詩意濃香」全球徵文賽事及「1573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同時開展中西詩歌論壇、詩酒文化高峰對話、中國歌劇舞劇院著名劇目《李白》《恰同學少年》惠民演出、藝術大師攜高雅藝術進校園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掀起2019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詩酒文化嘉年華。
  • 李白月下飲酒寫下一首愛酒詩,道出喝酒的最高境界,古今無二
    文|丁十二如果用「酒」、「劍」、「詩」三個關鍵詞聯想一位詩人,我想應該所有人的答案都會是李白。畢竟這三點對於這位大詩人來說,就如同他的影子一樣,密不可分。以至於千年後的今天,當代一位著名詩人以這三個詞入詩寫出千年來對李白最美的評價——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李白喜歡喝酒,與酒相關的詩文俯首皆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李白的詩與酒
    李白愛酒,世人皆知,酒中有樂,酒中有趣,酒中有天地。飲酒世人皆能,但能喝得如此瀟灑,如此豪放,自古至盡未有幾人。李白愛詩,世人皆知,詩中有景,詩中有情,詩中有大千世界。詩人如恆河沙數,但能寫得如此超脫,如此浪漫,自古至盡也未有幾人。李白是酒仙,杜甫曾說:「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琳琅滿目的酒文化,在唐朝喝酒之前你要弄清楚對象是誰
    人們只在祭祀、生病的特殊時期飲酒,不許縱酒,也不許平民聚眾飲酒,喝酒的行止坐臥都有規矩,日久天長,就形成了獨特的「酒文化」。唐朝的皇帝多愛酒。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初唐、盛唐時期的帝王,幾乎每一位,都和酒有著不解之緣。
  • 不會吧,還有人不會喝酒?在酒桌上不懂酒文化可是要丟人的!
    中國人好酒,高興了喝酒助興,鬱悶了喝兩杯解憂。悠悠中國史,半部詩酒茶。好多人常說自己能喝善飲,但其中自有不同的境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有能舉杯的說法,這就不得不說喝酒的境界與背後的酒文化。杜康可以說是史上第一位因喝酒而走紅的初代「流量男神」。「酒」的流行任何食物的流行都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物美價廉。
  • 中國歷代酒文化,你知道多少?
    醉酒的人,未必就一定糊塗;不醉酒的人,未必就一定清醒……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縱貫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說酒,頌酒者數不勝數;說喝酒的人,頌喝酒的人更是千古風流。「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更有舉杯邀明月的雅興;杜甫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瀟灑;歐陽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萬丈;曹操卻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蒼涼情懷;蘇東坡更具把酒問青天的浩蕩胸懷。周王朝建立後,酒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飲料,而是和身份、地位、社會禮儀聯繫在一起。周王朝創建了各種各樣的禮儀,酒的禮儀也赫然在列。
  • 關於李白的詩酒人生
    如果唐朝的文化有一半是李白,那李白的文化裡便有一半是酒。愛酒如命的李白,詩作中多在醉時寫。 被人稱為詩仙的他,無酒不成詩。和所有不得志的詩人一樣,李白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奮鬥。 而作為古人,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方法便是 ——致仕。
  • 一個人喝酒的詩20首
  • 詩酒成仙:李白月下獨酌,一首詩道出愛酒的最高境界
    提起詩歌大家就會聯想到盛唐,提到盛唐大家想到的會是李白,他一生放浪形骸,「詩」、「劍」、「酒」是他的三絕,往往酒入愁腸,三分化為劍氣,七分釀成月亮,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就連最終的歸宿都是那麼天真浪漫,水中撈月成了他的終點,讓人感嘆!
  • 李白的《月下獨酌》,你不能只知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首詩不像第一首詩那樣通過環境渲染來表達詩人孤寂的心情,就像一幕自導自演的獨角戲,通篇都是詩人的獨白。這首詩更像是一篇議論文,觀點鮮明地表達了詩人的愛酒之意。「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 李白去朋友家做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還寫下一首經典有趣的詩
    李白的詩自成一派,而且文風獨特,一些經典的詩作,那更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特別是早期的作品更是別具一格,這一時期詩人充滿熱情,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而然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我們都知道李白是詩仙,一生嗜酒如命,許多的詩作中都帶著濃濃的酒味,讀他的作品即使是不會喝酒的人,那也會喜愛上酒。
  • 往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作品選 | 舊體詩詞
    註:該作品為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詩意濃香」徵文舊體詩銀獎獲獎作品。鄭力,筆名抱嶽洗月樓,1976年生於河北省邢臺市。現為承社社長、邢雅詩社社長。曾獲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詩意濃香」徵文舊體詩銀獎。獲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詩意濃香」徵文舊體詩銅獎。
  • 清代文豪:這不可能是李白寫的,網友:還以為是酒鬼編的喝酒段子
    但這個大詩人卻有一首詩到現在都還存在爭議,那就是《月下獨酌.其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李白寫的詩都有一股屬於西域騎士的灑脫豪放、剽悍純粹,而且篇篇都有人生的哲理,而這首詩看似通篇都在闡述大道理,實則空而泛,倒顯得有些難以捉摸。
  • 愛喝酒的古人最後都怎麼樣了,看現代人就知道了
    傳聞李白醉酒,為水中撈月而亡,可謂生而為酒,死也為酒,對酒的摯愛達到極致。如果說「李白鬥酒詩百篇」的話,那麼,蘇東坡則是「東坡佳句出半酣」。他「以酒為命」;「身後名輕,但覺一杯之重」。東坡愛酒、醉酒、贊酒,在他的詩詞、散文、志記書信裡,飄拂著美酒的芳香,描繪了美酒的魅力,「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等佳句傳唱至今。
  • 愛酒不愧天|第五屆詩酒文化大會 · 參賽作品選輯之一
    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是由瀘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作協《詩刊》社聯合主辦,中國詩歌網、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中視華凱傳媒集團承辦的大型公益詩歌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