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了三年高度保密 阿里的犀牛工廠到底是什麼?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虎嗅APP

捂了三年、高度保密,阿里的犀牛工廠到底是什麼?

出品|虎嗅大商業組

作者|房煜 虎嗅主筆

題圖|受訪者

保密工作維持到了最後時刻。直到9月16日早上,很多被通知來杭州參加阿里巴巴發布會的媒體,還不知道開會的具體時間地點。也難怪,打開地圖搜索「餘杭區順風路509號」,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名字就會出現。這就是阿里巴巴已經捂了三年的秘密,也不在乎多捂這幾個小時。

不過,謎底很快揭曉。16日下午,一隻酷似藍色河馬(盒馬)的藍色犀牛開始出現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兩張漫畫還編成了一個故事。有人開玩笑說,這隻犀牛不就是在河馬(盒馬)的鼻子上加了一道槓嗎?這就是阿里正式對外官宣的新製造——「犀牛智造工廠」。過去三年,很多阿里其他部門的人對此都一無所知。

犀牛與河馬,他們確實師出同門,且同樣重要,屬於阿里五新戰略的組成部分。雖然公司董事長為淘寶、天貓總裁蔣凡,但是這隻藍犀牛並不隸屬於淘寶天貓系統,而是和盒馬鮮生一樣,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從今天公布的信息來看,可以說,這次是阿里想給飽受庫存之痛的中國服裝業一個驚喜。

新製造,為什麼從拯救服裝業開始?

什麼是犀牛智造

最近頻繁亮相的蔣凡又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他在致辭中說:「犀牛智造平臺希望把數字洞察應用在製造環節中,實現真正的產銷一體化,幫助中小商家解決生產供應鏈中的一系列痛點。我們希望真正可以實現數據驅動,將消費者洞察、行業洞察與生產環節緊密相連,實現更聰明的生產排期、彈性生產。」

根據阿里方面的介紹,新製造的目標是具備「從5分鐘生產2000件相同產品,到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產品」的能力,讓創業者、中小商家能夠聚焦核心能力,並帶動中小工廠實現數位化升級,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這裡先跳出一下,什麼是中小商家的核心能力?表面上是更好的賣貨,其背後,則是真正花更多精力去「洞察」消費者。現實中,中小商家往往是一隻眼睛看著消費者,一隻眼睛盯著自己的供應鏈狀況,核心就是庫存的水位。無法做到心無旁騖的只看消費者。

這一點在服裝產業尤其明顯。總所周知,服裝是個大產業,有3萬億的市場規模。但是服裝行業也是一個高庫存的行業,因為受到時尚潮流影響,供需的匹配在服裝行業是個永恆的難題。女生永遠會覺得衣廚裡還少一件衣服,而市場上也總有賣不掉的服裝。從需求端看,它是剛需,從供給端看,它似乎又不是剛需。

此外,季節性的變換也會影響著服裝業的供需匹配。按照服裝業過去以產定銷的行業規律,現在正在穿的秋裝其實是夏天生產的「期貨」——少則2個月多則6個月,在天貓服裝品牌棉倉CEO姚坤眼裡,傳統的服裝行業像是在賭博,「提前2個月下單,但是2個月之後什麼好賣,誰知道呢?」

2020年受疫情影響,服裝業的庫存問題更加嚴峻。「中國服裝第一街」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裡,更有商家在直播間「9.9元一斤」清庫存。

犀牛智造並不是一上來就要顛覆什麼,或者拯救全行業。而是先解決服裝行業中小商家的痛點。服裝大品牌製造力強,現金流更為充裕,抗風險或者說消化滯銷庫存能力相對好一些。而中小商家的痛點更為明顯,他們希望能夠抓住潮流,以設計和反應速度取勝。但是由於訂單量過小,往往得不到製造商的支持和優先排期。

「犀牛智造工廠」開宗明義,這家數位化工廠開宗明義表示專接小訂單,核心能力在於「按需定製,100件起訂,最快7天交付」。簡而言之,從下單到消費者穿身上,就7天,這讓服裝品牌快到飛起,抓住時尚潮流。

「新製造聽起來高大上,對商家來說就是一家聰明的共享工廠,我們接小單、急單。所以90%的客戶都是中小商家,尤其是淘寶天貓上的新品牌。」犀牛智造平臺CEO伍學剛表示,要讓中小企業從繁重生產中解脫出來,讓創業者專注自身優勢和業務創新,也讓他們具備與大企業競爭的關鍵能力。目前已經有200多個淘寶中小商家、產業帶商家、直播主播已經用上了「犀牛智造」。

那麼犀牛智造是如何實現?舉個例子,一個品牌想要定製一批數千件的12星座T恤。我們知道,服裝的面料差別不大,據說50%都是相同的,難度在於同一款面料,不同的染色和印花圖案。對於印花的問題。犀牛工廠首創數字印花,可將印花工藝參數,以投影的方式進行定位,取代傳統工廠手工畫框定位的方式,大大節省了印花效率。

關於犀牛工廠的數位化智造,現場的演示或許會比文字更加直觀。但是仔細拆解其數位化的改造邏輯,你仍舊可以發現類似「人、貨、場」的邏輯。

在工廠內,工人的任務工作排期都是數位化、可視化;在「貨」(原料方面),在犀牛工廠,犀牛智能中央倉猶如餐飲行業的「中央廚房」,可智能採購、柔性供給。犀牛智造,每塊面料都有ID,可全鏈路跟蹤、自動出入庫管理、自動配送和智能化揀選,資源利用率較行業平均提升了4倍;在「場」(工廠)方面,類似於盒馬的懸掛鏈的「智能導航 「棋盤式吊掛」」被發明出來,通過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可將吊掛衣架自動分配至相對空閒的工位,改變了過去服裝工廠吊掛單向流轉,容易擁堵的問題。

這說明了阿里在執行五新戰略推進時,背後有一些一以貫之的東西。今天開放出來的犀牛智造,並不是一個終點,也並不是沒有改進空間,關鍵是它背後的指向:服務中小商家和創業者,加強供需兩端的匹配,這與新零售也有相通之處。

矛盾中的平衡

阿里高層表示,對於阿里來說, 從哪個行業切入進行新製造的嘗試,考慮三件事:第一,這個行業市場規模足夠大;第二,這個行業的痛點足夠強;第三,這個行業能夠發揮阿里巴巴的優勢。畢竟,在淘寶天貓上,鞋服也是銷售量最大的品類之一。

不過,阿里通過服裝業想要打開的新製造的缺口,從長期看仍舊是一項艱巨的工作。行業的矛盾點是天然存在的。比如對於製造業而言,大規模生產必然是資源利用效率包括工業流水線效率最高的方式。但是,消費需求的變化又需要更多的差異化,甚至個性化的商品。極端的個性化,必然帶來極高的成本。這是矛盾的。

而對於中小商家而言,他們的優勢在於靈活性更強,面對市場變化決策機制更快,但是調動資源能力、議價能力弱,也無法承擔太高的成本,這也是矛盾。

所以在參觀犀牛工廠的過程中,參觀者也在交流,比如這算不算C2M,和服裝業已有的私人定製是什麼關係?

現在的答案是,犀牛工廠不如說是「B2M」。雖然接單都是小單、急單,但是又沒有放棄「規模化」生產的姿態,也只有如此,才能實現「7天交單」的反應速度。而國內目前的私人定製,其實更多集中在西服和襯衫兩個類別,有分析者指出,這兩個類別,本質上還是接近「標準化」的,只是個人體態差異。此外,私人定製過於強調C端的個性化,而犧牲了B端的效率。所以犀牛工廠還是希望能夠在規模、效率、個性化生產之間找到平衡,而不是過分傾斜某個因素。

此外,犀牛工廠也不等於快時尚。快時尚更多的是通過強大的全球供應鏈的組織能力和協同能力,來實現快速反應。而犀牛工廠則是在一座車間之內,通過大數據的組織和協同,而不是資源,來實現訂單目標。如果外界目前很難一下子明白犀牛工廠是什麼,那麼知道它不是什麼,也可以更加接近理解它的本意。

所以,從這個維度來說,數位化+小生產者,仍舊是阿里「五新」改造產業的內在邏輯。而在具體的路線圖方面,阿里仍舊是希望通過樹立標杆的方式,一方面建立行業信心,另一方面也吸引更多資源進來,最終形成某種數位化特徵的產業平臺。

某種程度上,阿里都是從難處入手,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像盒馬選擇從生鮮入手一樣,因為生鮮上遊高度分散,缺少品牌和標準化能力的、傳統電商束手無策的行業。雖然很努力,今天的盒馬,也並沒有實現讓全行業都信服的生鮮終局解決方案。和生鮮行業進入持久戰一樣,阿里在新製造選擇以服裝產業為切入口,也是如此。所以,今天刷屏的那隻藍犀牛,亮相雖然漂亮,但是只是新製造長徵的第一步,未來的九九八十一難,還在路上。

相關焦點

  • 捂了三年、高度保密,阿里的犀牛工廠到底是什麼?
    這就是阿里巴巴已經捂了三年的秘密,也不在乎多捂這幾個小時。不過,謎底很快揭曉。16日下午,一隻酷似藍色河馬(盒馬)的藍色犀牛開始出現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兩張漫畫還編成了一個故事。有人開玩笑說,這隻犀牛不就是在河馬(盒馬)的鼻子上加了一道槓嗎?這就是阿里正式對外官宣的新製造——「犀牛智造工廠」。過去三年,很多阿里其他部門的人對此都一無所知。
  • 保密了3年才曝光,阿里的犀牛工廠到底是做什麼的?
    9月16日,這隻新動物正式揭曉:犀牛!而隨著這隻動物的亮相,阿里保密3年的「一號工程」犀牛智造也曝光。 此前,這一戰略級項目已在保密運行3年。犀牛智造的正式亮相,意味著4年前馬雲在雲棲大會吹過的牛「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款式衣服」真的要來了。
  • 最前線|阿里說這項業務保密了三年,「犀牛」到底是什麼?
    「犀牛智造」浮出水面,「五新戰略」全面落地。9月16日,阿里巴巴官宣了阿里動物園的新成員——犀牛智造。犀牛智造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是阿里巴巴前董事長馬雲所提出的「新製造」戰略的樣板工廠,目前犀牛智造工廠已經在杭州投產。犀牛工廠外部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官方2016年10月13日,馬雲在當年的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五新戰略」,其內容分別包括,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
  • 保密程度超盒馬 「犀牛」亮相將給阿里帶來怎樣的新故事?
    近日阿里巴巴對外發出的一張神秘邀請函、邀請函上一隻不知名動物的腳印、以及「是阿里內部保密3年的項目」之類說法的不斷發酵,讓這一「新動物」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一時間,「熊出沒」「犀牛腳」等猜測頻出。如今,這一神秘動物終於現身。
  • 阿里正式宣布,保密3年「犀牛工廠」浮出水面,一切來得如此之快
    在上個月雷軍十周年演講,也提到了「製造業」這個詞,小米保密1年的無人智能工廠,小米稱為「熄燈工廠」也浮出水面,是一家無人工廠,年產百萬高端手機,小米稱要打造製造業中的製造。如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保密3年的「犀牛工廠」終於浮出水面,很多網友表示,一切來得太突然了,網際網路公司也做起了製造業。
  • 犀牛智造保密3年,C2M探索8年,阿里「新製造」要走一條什麼路|工廠...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劉哲銘編輯|萬建民圖片來源|被訪者杭州市餘杭區順風路509號,犀牛智造距離阿里西溪園區不算遠,但項目保密時,兩者的關係就如同堵車時的這段路程,相隔千裡。有科學家面試完,半信半疑盯著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問道:「你們真是阿里巴巴的業務?」
  • 阿里秘密試點3年的「犀牛智造」,到底會給工廠帶來多大變化?
    近日,阿里保密了3年的「一號工程」正式揭曉答案,原來是「犀牛智造」宣布上線。該項目是馬雲2016年提出的「五新」戰略中的「新製造」項目,目的是改變傳統製造業。那這到底會給工廠帶來什麼變化呢?未來預測靠歷史數據:傳統工廠靠歷史數據得出的趨勢以及經驗來預測未來。這存在不小的風險,很容易導致產能過剩,庫存積壓。2、犀牛智造帶來的全新改變而阿里推出的犀牛智能造平臺則有了很大改進。
  • 阿里「犀牛製造」到底做什麼的?
    相信今天很多人被阿里的「犀牛製造」刷爆了朋友圈,筆者看到這個的時候也很納悶,網上也有很多人猜測是不是與最近的晶片大戰有關。阿里保密了3年才公之於眾,如果此次發布出來能力挽狂瀾,那真是叫一個漂亮。那麼這個「犀牛製造」到底是幹什麼的,是不是如大家所想的呢。
  • 阿里犀牛到底牛不牛
    導語:阿里動物園上周剛剛釋放出來的這頭犀牛,見面會是做足了文章。但是,這個事兒,說實話,意義到底有多大,真假莫辯。
  • 保密三年的神秘項目「新製造犀牛工廠」,是做什麼的?職樂
    這家工廠打響的第一槍就是服裝行業那麼為什麼把第一槍放在服裝行業,而且阿里布局犀牛工廠的用意又是什麼呢?當然還有服裝行業製造的各項可標準化的流程,其實對於阿里做為自動化製造的開端是非常有利的。那麼,阿里布局犀牛工廠的用意又是什麼呢?還是以服裝行業做為切入點,來說說阿里的用意。
  • 阿里養了三年的「犀牛」狂奔而來,後勁如何?
    9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股票代碼:IXIC BABA)潛行了三年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工廠」正式於浙江杭州亮相。據阿里宣稱,這是其率先在服裝行業開始的新製造探索,是服務於中小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製造平臺改造的「樣板房」。
  • 保密3年,「犀牛工廠」正式亮相!瞄準10萬小企業,將顛覆製造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21數據新聞實驗室記 者丨陶力、曾靜嬌原標題:阿里又放大招!保密3年,「犀牛工廠」正式亮相!瞄準10萬小企業,將顛覆製造業?一般來說,服裝行業是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而在阿里犀牛工廠內,這一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9月16日,阿里巴巴旗下沉澱三年的「新製造」樣板「犀牛工廠」正式揭開神秘面紗。其目標瞄準的是中小企業,核心需求是小單量、多批次的生產選擇。
  • 犀牛智造保密3年、C2M探索8年 阿里「新製造」要走一條什麼路?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劉哲銘編輯|萬建民圖片來源|被訪者杭州市餘杭區順風路509號,犀牛智造距離阿里西溪園區不算遠,但項目保密時,兩者的關係就如同堵車時的這段路程,相隔千裡。有科學家面試完,半信半疑盯著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問道:「你們真是阿里巴巴的業務?」
  • 資本丨犀牛智造工廠:阿里雪藏三年的新資本故事
    ·聚焦:人工智慧、晶片等行業歡迎各位客官關注、轉發前言:三年時間,迅犀打造了一個從訂購備料、到設計、生產、倉儲為一體的服裝業智能生產體系。而阿里的目標,是新零售的星辰大海。作者| 方文圖片來源 |網 絡犀牛智造是一個全新的物種阿里在2017年8月成立新製造團隊,開始研發犀牛智造;2018年3月在杭州建立。9月16日,阿里「保密三年的大項目」、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揭曉。
  • 阿里入局智能製造 犀牛工廠攪動服裝業
    「犀牛工廠」是犀牛智造平臺打造的一個樣板工廠。號稱「100件起訂,7天交貨」,「犀牛工廠」首選了服裝行業進行柔性供應鏈改造。相較其他工廠,「犀牛工廠」每塊面料都有自己的「身份ID」,進廠 、裁剪、縫製、出廠可全鏈路跟蹤;產前排位、生產排期、吊掛路線,都由AI機器來作決策。
  • 阿里旗下新製造工廠犀牛智造第二個產業園在安徽宿州投產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阿里最新資訊 > 正文 阿里旗下新製造工廠犀牛智造第二個產業園在安徽宿州投產
  • 此前保密三年,阿里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付文超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記者獲悉,2017年8月,阿里低調啟動「犀牛智造」,這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數位化智能化製造平臺,率先在服裝行業開始了新製造的探索。如今,潛行3年的「犀牛智造」平臺揭開面紗。
  • 求小不求大 阿里新製造「犀牛工廠」藏了3年不只是為了做文化衫
    另外,相比較普通的製造廠,從接單的來源以及產品的特性上來看,犀牛工廠更多的還是為天貓淘寶中小商家進行服務,還是阿里體系內的一個循環。其實,早在2017年8月,阿里便低調啟動「犀牛智造」,這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數位化智能化製造平臺,率先在服裝行業開始了新製造的探索。只是,由於是一個全新的產物,所以一直在摸索和探索中,並未對外公開,在阿里內部也一直是個保密項目。而「犀牛工廠」的正式登場,意味著自「新零售」之後,阿里巴巴「五新戰略」再下一城。
  • 探訪:阿里新開張的犀牛智造 很犀利嗎
    當天,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浙江杭州正式投產,這家樣板智能生產企業,到底生產什麼,智能在哪兒,有何奧秘和神器,又會對產業、工人、商家和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藍色的AGV無人供料小車   阿里提供的數據清晰明了:通過三年的運行,「犀牛智造」在需求端,打通淘寶天貓,為品牌商提供精準銷售預測,首次讓按需生產可規模化實施;在供給端,通過柔性製造系統
  • 保密3年 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今天正式亮相
    【TechWeb】9月16日消息,阿里巴巴動物園今天「上新」了,迎來了新的物種—犀牛,而這也代表著阿里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的正式亮相。與此同時,在今天,阿里新製造「一號l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據了解,這一戰略級項目已在保密運行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