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留下姓名的唐朝第一代公主,特長備受稱道,武則天也敬她三分

2020-12-22 騰訊網

引言

眾所周知,在重視君權、父權與夫權的古代,女子的地位相對較低,大多只能作為丈夫的附庸。在家譜記載中,許多人家不會將女兒的姓名記錄其上,有些人家則只記載一個小名。像歷代皇后、妃嬪及公主,即使在史書上留下身影,大多也只有姓氏而沒有名字,同時也是因為作為帝王的附庸而被記載。不過歷史上總有些「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通過自身努力而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在男人的世界中為女人爭了一口氣。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子當屬武則天,這位當過李世民后妃、尼姑、李治皇后、皇太后的女人,最終登上帝位,成為一位空前絕後的偉大人物。雖然史書中對於武則天褒貶不一,但武則天在當時絕對是一時之豪傑。

▲女皇武則天稱帝場景劇照

她在位時期任命了大量女官,我國婦女地位在當時有了一定的提升,因而當時也湧現出如上官婉兒、太平公主及韋皇后等一系列厲害的女子。不過這些女子大多未曾收錄進史書中,反倒是一位影視作品中不多見的女子卻被史書記下了生平,她就是李淵第十二女——淮南公主。

01

淮南公主本名李澄霞,是李淵最小的女兒,也是唯一留下名字的女兒。李澄霞深受父親寵愛,在3歲時就被冊封為淮南郡公主,食邑三千戶(實封三百戶)。雖然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皇女,但李澄霞並沒有養成驕奢淫逸的壞習慣,也從未蠻橫跋扈。要知道在隋朝及唐朝初年,無論是皇后還是公主,她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以霸道、善妒,權勢欲望強聞名於世,李澄霞在其中是最符合古代「三從四德」規範的一個了。據說李澄霞在看到南朝《辭婚表》時,她還曾感嘆前朝公主太過於飛揚跋扈,並將這份《辭婚表》帶在身邊時時引以為戒。

▲唐代大明宮現代數位化復原場景

李澄霞聞名於世的主要原因就是她極其擅長彈琵琶。琵琶是東亞傳統的彈撥樂器之一,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秦朝時期就在秦朝出現,後來傳到其他地區,有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地的琵琶。我們熟悉的名曲《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最早都是琵琶曲。隋末唐初正是佛教盛行的時候,李淵早年也曾經信仰佛教,李澄霞受到父親影響從小接觸佛學,也喜歡上了彈奏佛教的音樂。

▲唐代公主劇照

樂器講究苦練,也講究天分,李澄霞在琵琶彈奏上面就極有天分。「年三四歲,見彈琵琶,即於扇上撥成小曲。」意思就是說,她三四歲時就會跟著彈奏琵琶的人在扇面上練習彈奏,五歲時因手指夠不到弦柱,還請別人幫自己捻弦,彈奏佛教音樂《達摩》和《支無愁》,連父皇李淵也對此嘖嘖稱奇。七歲時李淵請宮中樂師教她彈奏缽樂,沒想到李澄霞僅用了兩天時間就掌握了這種樂器,李淵大喜之下讓所有嬪妃來聽自己小女兒演奏,演奏過程中李澄霞一個錯誤都沒有,令所有嬪妃為之讚嘆。

02

眾所周知,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蘭盆會,中國從梁代開始仿印度佛教徒行此儀式,唐朝早期皇宮中也會舉辦此盛會。某年盂蘭盆會前夕,樂師奉命教淮南公主演奏《龜茲佛曲》,在法會當天淮南公主的演奏十分精彩,令所有觀禮者聽得如痴如醉,這大概就如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寫的「如聽仙樂耳暫明」吧。可見淮陽公主李澄霞在樂曲演奏上既有天分,又功力深厚。據她自述,她聽到音樂前奏就會知道曲子是什麼,可見她在樂曲方面涉獵相當之廣。

▲演奏琵琶

除了在樂器方面極深的造詣之外,作為皇室公主,李澄霞的文學素養也極高。除了「女四書」外,她也精通各大名著,在為自己的兒子封思履、封思敏啟蒙時,她親自講述《詩》、《書》、《論語》等著作。除了儒家經典和詩詞歌賦外,她對史學也涉獵甚多,在寫文章時往往可以一蹴而就,「須有篇什,提筆即成」,相信這種能力也是讓現代許多面臨作文和論文「折磨」的學子們十分羨慕了。

▲唐代大臣上朝場景塑像

作為歷代公主典範,李澄霞除了文學和藝術方面的成就,在家也是賢妻良母的表率。她的丈夫是唐朝開國宰相封德彝之子封言道,渤海封氏家族是典型的官宦世家,從其高祖封回至父親封倫,封家二世為僕射、三世為三公、三世為本州刺史,家學淵博,底蘊深厚。出嫁後,李澄霞孝順公婆,教養子女,與丈夫舉案齊眉,兩人夫妻關係極為融洽。目前記載淮南公主事跡最多的是她的墓志銘,而這篇墓志銘就是丈夫封言道所寫,其中字字句句充滿追憶,可見封言道對自己妻子的尊敬和喜愛。

▲唐高宗李治劇照

李世民登基後,封其為淮南長公主,高宗永徽年間加大長公主,食邑累加至實封四百戶,墓誌中「帝族既尊,碪沐增厚,家人降禮,親敬日崇」的說法可謂名副其實。事實上,對於這個姑母,李治和武則天夫婦都對淮南公主都尊重有加,李治在下詔請淮南公主參加太平公主婚禮時,姿態也是放得非常之低,「小女出降,故使報加,又具禮碕,須有碖母,以姑懿戚,庶屈暫來」,甚至還說「若以淮路為遙,即莫勞動」,意思是說如果淮南到京城路途險阻,就不要大費周折地趕來了之意,言辭之間足見李治對姑姑的尊敬。就連武則天也敬她三分,在聽說淮南公主臥病在床時,親自挑選了御醫前往淮南為公主治病。淄州當地人對淮南公主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在她過世後當地人夾道相送,不少人也痛哭不已。

▲唐朝公主及侍女形象壁畫(現代繪)

2003年,淮南公主墓誌在淮南墓中被發現,墓碑由青石雕刻,圖案十分精美華麗。整篇墓誌共計兩千一百字,是現存字數最多的唐朝公主墓志銘。不過有意思的是,其丈夫墓誌上的頭銜是「大周故淮南大長公主墓志銘」十二個字,其中的「周」字明顯是由「唐」字修改而來,這可能是因為淮南公主過世時正是公元689年,而武則天是公元690年正式登基的。考慮到武則天在淮南公主下葬才完成了篡唐,所以才出現了更改墓志銘中朝代的行為。事實上,這也是淮南公主丈夫封言道墓誌中朝代直接是「周」的原因,後者去世於公元699年,正好是武則天稱帝期間。

結語

遺憾的是,中國古代史書對於女子的態度在五代時為之一變在五代之前,一些皇室女性和有傑出成就的女性還會在史料上留下全名,但宋朝之後女子的姓名就不會再公開記錄在史冊中,越是尊貴的女子越不會輕易留名,只有為史官所不屑的女子才會以「女賊」之名在史書中直呼其名。宋朝之後朱熹理學盛行,時人對女子的束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女子生存於世日益不容易,即使是李澄霞一樣德言容功樣樣可以的女子也未必能獲得讚譽,直到民國時期女子的地位才再次上升,如同秋瑾一樣的女英雄才湧現出來。

參考資料:

《琵琶行》

《大唐故淮南大長公主墓志銘並序》

《周故宋州刺史駙馬都尉上柱國蓨縣開國子封公墓志銘並序》

相關焦點

  • 唐朝最厲害的四個女人,武則天只能排第四,第一是誰?
    開國以來的李淵、李世民、李治、李隆基,皆稱得上明君,而到了中後期,也有李适、李純、李忱等中興之主,哪怕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儘管在後世的評價中毀譽參半,但其執政能力與治國業績還是得到廣泛認可的。有唐一代,不能說沒有昏庸之主,但整體素質之高,在歷朝歷代中可謂名列前茅。
  • 唐玄宗李隆基將太平公主賜死,因何卻把她兒子薛崇簡留下?
    01前言說到太平公主,整個靈魂為之一振,她在母親武則天的光環下生活,一步步複製著母親的朝天之路,卻最終落得被侄子李隆基處死的結局不過看之前熱播的電視劇《大明宮詞》,似乎太平公主的人設並沒有武則天那麼狠,她也一度是個傻白甜,可是為什麼後來走到了權力的漩渦中呢?究竟史實中的太平公主跟電視劇裡的太平公主又有著什麼樣的不同呢?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處死她的兒女,為何單獨留下薛崇簡?
    雖然是高宗與武則天的女兒,但太平公主在歷史上,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留下,甚至出生日期都是推斷出來的,這就是封建社會女性地位的真實寫照,那時拍馬屁的史官太少,沒人關注領導的女兒。我們從具體事件中來看太平公主的機靈與謀略。
  • 能同時服侍武則天、太平公主
    ,武則天統治時期,太平公主將民間男子張昌宗帶入宮闈,張昌宗進入了富麗堂皇的大明宮。張昌宗那時便備受武皇的寵幸,雖然時間不長,但是不斷加官進爵,權傾朝野。在此之前我們講到張昌宗是由太平公主送入宮中,這位女皇的男寵風度翩翩、英俊瀟灑,他與太平公主的私交也甚好,太平公主和張氏兄弟似乎也有著不可言說的關係。
  • 武則天最小的女兒太平公主,她的一生卻從未「太平」.
    太平公主,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最小的女兒,自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太平」是她出家時所取的道號,原因是她為逃避吐蕃與唐朝的聯姻而出過家
  • 上官婉兒+太平公主+韋後+安樂公主,幾個想學武則天的絕色美女、才女 |九維
    深受武則天喜歡,認為這個女兒很像她;反而武則天兩個當皇帝的兒子都是窩囊廢,又是武則天的權力對手,被武則天嫌棄; 韋後是武則天的兒媳婦,李顯之妻,也是個大美女; 安樂公主是李顯、韋後之女,是武則天的孫女,據說相貌超過大名鼎鼎的楊玉環。
  • 她是唐朝第一公主,17歲未婚先孕,嫁人後竟將自己的丈夫送人了
    這在唐朝叫做羈縻制度,就是一種類似附屬國一樣的關係。從唐太宗開始唐朝的皇帝就有一個名稱,叫天可汗,這個天可汗是一個區域性的含義,就是周邊其他國家,唐朝的皇帝可以給他們發號施令,有點像有限範圍內的天下共主。
  • 推背圖|預知武則天稱帝,唐朝最神奇的兩位術數師!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可以說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唐朝女性「出家」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為何公主們都出家當道士
    唐朝時期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女皇的出現,讓古人意識到了原來女人也可以走上政治舞臺,而且她們治理國家的能力可能比男人還要好。受武則天的影響,唐朝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女權意識開始覺醒。相比於其他朝代,唐朝女性所受到的規矩束縛並沒有那麼多。
  •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後人一直誤解她了
    最可惡的是,後來的她竟然將矛頭指向了丈夫,覺得丈夫是阻止她登上大位的攔路石,想儘快除掉這個男人。安樂公主是唐朝歷史上最美豔動人的公主,非常討她的父皇母后的歡心。他們將安樂公主視為掌上明珠,對她百依百順。同時,她還是唐朝最有野心的公主,提出了當「皇太女」的想法,以便順利登基。
  • 唐朝第一女將:風起初唐,她是公主,卻徵戰天下
    而我要說的這個,便是初唐時期,大放光芒的平陽昭公主,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公主。平陽昭公主是隋末唐國公李淵的第三女,天資聰穎,自幼便對領兵作戰展現出濃厚的興趣。每當哥哥們在練習武藝,勤讀兵書的時候,她總喜歡和哥哥們一起研討戰術。比之當時貴族女喜歡的刺繡女工,平陽昭公主更喜歡馳騁於天地間,大有彎弓射大雕的氣勢。
  • 史上唯一一個被冠稱為「陵」的唐朝公主墓,裡面躺著一個宋朝男人
    唐朝永泰公主墓,位於陝西乾縣北,墓主人為永泰公主李仙蕙。永泰公主,生於嗣聖元年(公元684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李顯第七女,生母為韋皇后。李仙蕙聰慧伶俐,嫻雅端莊,容貌美麗,成年後下嫁武承嗣之子——魏王武延基。
  • 百家講壇《武則天》視頻合集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結束,唐朝復闢,恢復以神都為東都。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後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武則天是一個奇蹟。
  • 【鹹陽陵紀】4:上官婉兒墓 ‖ 翻版武則天,結局很悲慘
    李冰冰版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與武則天的糾葛相當複雜。上官婉兒祖籍甘肅天水,屬於唐朝最有權勢的關隴集團。她的爺爺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上官儀。他本是一位忠心耿耿的保皇派,因為反對武則天稱帝被殺,並連累全族獲罪,兒媳鄭氏帶著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配入掖廷為奴。相傳上官婉兒將生時,母親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料想,腹中必是一個男孩。誰知生下地來卻是一個女兒,鄭氏甚是不悅。
  • 平陽公主的死因之謎:唐朝傑出的女英雄平陽公主竟然做過妓女?
    平陽公主在唐朝的歷史上赫赫有名,她創建了中國第一支娘子軍,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山西娘子關,當年曾是非常重要的關隘,就是因為她率軍鎮守有功而得名,也因此留下了很多關於她的傳說。她驍勇善戰、勇往直前,娘子軍所向披靡,平陽公主因此被稱之為唐朝最強悍的公主。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一代巾幗名將在這之前竟然做過妓女!正史為何沒有記載這段經歷,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玄機呢?
  • 武則天82歲被逼退位,權力盡失,為什麼唐中宗李顯不敢清算她?
    但是武則天的太上皇生涯並不落魄悽涼,她的威嚴還在。李顯每十天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上陽宮看望武則天一次,這個待遇在唐朝太上皇裡屬於第一等了。即便武則天死後,武氏家族也繼續受到了優待,李顯夫婦和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迅速成為好朋友。
  • 揭秘唐朝最強悍的平陽公主為何做過妓女?
    平陽公主在唐朝的歷史上赫赫有名,她創建了中國第一支娘子軍,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山西娘子關,當年曾是非常重要的關隘,就是因為她率軍鎮守有功而得名,也因此留下了很多關於她的傳說。她驍勇善戰、勇往直前,娘子軍所向披靡,平陽公主因此被稱之為唐朝最強悍的公主。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一代巾幗名將在這之前竟然做過妓女!正史為何沒有記載這段經歷,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玄機呢?
  • 唐朝公主有多難?沒人願意娶,公主不願意嫁,年紀大了只能做道姑
    一說到唐朝,就會想到大唐盛世,唐朝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朝代,無論是穿衣風格,還是中外融合,都映射著唐朝的先進思想,其他的朝代都以娶公主為榮,畢竟是皇帝的女兒,誰不樂意和皇帝攀上親戚呢,但是在唐朝,由於太開放,思想太先進了,導致大齡公主們只能扎堆出家,當了道姑,在唐朝,一位公主想要順利地嫁人,是很不容易的。
  • 都知道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你們知道她爹媽是誰嗎
    此時國家所修的令典應即是《武德律》和《武德令》,《令》的部分於武德七年(624)三月先定,至四月《律》《令》全部完成,遂將此《武德律令》——唐朝第一部法典——正式頒行全國。所謂《律》,就是一般人所知的法律,《令》則是政府組織法。唐朝後來所修的《律令》,皆以此為因襲的源頭。
  • 和敬公主憑什麼對如懿指手畫腳?嫡公主的她比如懿尊貴多了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魏嬿婉之所以能夠屢次陷害如懿並成功上位,都離不開這個人的幫助,她就是孝賢皇后的嫡出長女和敬公主,乾隆一直都對著女兒心懷愧疚,所以什麼都百依百順。無論她提什麼要求,乾隆皇帝都儘可能地去滿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