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將太平公主賜死,因何卻把她兒子薛崇簡留下?

2020-12-22 彪子在線

太平公主,一個有著多麼美好祝願的名字,被寄予了大唐王朝的希冀,也被賦予了全部的母愛和父愛,她比武曌的名字多了一些陰柔與平和,沒有了野心勃勃的張揚和鋒芒畢露的囂張,她追尋著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

01前言

說到太平公主,整個靈魂為之一振,她在母親武則天的光環下生活,一步步複製著母親的朝天之路,卻最終落得被侄子李隆基處死的結局。不過看之前熱播的電視劇《大明宮詞》,似乎太平公主的人設並沒有武則天那麼狠,她也一度是個傻白甜,可是為什麼後來走到了權力的漩渦中呢?究竟史實中的太平公主跟電視劇裡的太平公主又有著什麼樣的不同呢?

太平公主的畫像

太平公主不但最後自己身隕,就連同自己的幾個兒女,都被李隆基當作反唐勢力一併處死了。可是奇怪的是,李隆基並沒有處死太平公主的長子薛崇簡,留下了為一個活口,這是為什麼呢?

帶著這兩個問題,小編帶你們一起走進這場不太平的盛世大唐。

太平公主的畫像

02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姑侄內鬥

看過《大明宮詞》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太平公主有四個哥哥,他們四個在武后的跋扈皇權下,都是皇位的傀儡繼承人。從小太平公主就作為唯一的小公主,備受哥哥們寵愛。是啊,皇權傀儡們無心戀戰也無能戀戰權力,所以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這個小妹妹。可是在四個哥哥中,太平公主最喜歡與世無爭的四哥哥旦。

唐玄宗李隆基畫像

所以作為武后第四子旦的兒子,李隆基一開始就是在這個姑姑的影響下成長的。他知道,他有一個不可替代的姑姑,同時他也內心清楚,這個姑姑和奶奶一樣,有著對權力的欲望,還有在朝野一手遮天的能力。

所以在李隆基的父親成為皇帝之前,李隆基一直是個太平公主站在一起的。他們的共同政敵是武后的第三子顯,也就是韋皇后的夫君,安樂公主的父親。

唐玄宗李隆基

但是好景不長,顯這一家人生活非常荒誕。顯不但無能,還任由後宮荒淫無度。韋皇后一心也想要複製婆婆武后的朝天之路,竟然聯合自己的女兒,驕奢淫逸的安樂公主,一起毒死了顯。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天大的好機會,一舉居拿下了顯這一家,成為皇位的順位繼承人。太平公主的四哥哥成為皇帝後,一直在妹妹和親生兒子之間搖擺。一個是最愛的妹妹,一個是最愛的兒子。以前共同對抗自己的三哥的時候,兩個人還可以是同盟軍,但是現在天下是自己的了,矛盾的中心就變成了內鬥了。

唐皇宮復原圖

太平公主一心想要弄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李隆基也一心想要削弱太平公主的權力。因為在當時,太平公主可謂是權傾朝野,當朝7個宰相,有5個人是支持太平公主的,這一點當然讓李隆基非常忌憚。

可是李旦還是有私心的,在自己的親兒子和親妹妹之間,他還是選了自己的兒子。當時太平公主想要替代李唐的權力,就造謠說天象有異變。李旦將計就計,說皇權必須要禪讓了,於是就退居幕後了,把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隆基。就這樣,李隆基贏了太平公主,上位後就把姑姑太平公主賜死了。

薛紹家族圖

03李隆基為什麼留下了薛崇簡?

太平公主一生嫁了兩個人,第一任叫薛紹,是支持李唐政權的人。所以他和太平公主的婚姻簡直是一個悲劇。薛崇簡就是薛紹和太平公主的兒子。

薛紹死後太平公主嫁給了自己並不愛的武攸嗣,生下了眾多兒女。因為這些二房的兒女們,都姓武,所以為了清楚武氏力量,這些人在李隆基登基後都被處死了。但是薛崇簡不同,他因為獨特的出身、鮮明的政治立場、冷酷的親情感,而最終活了下來。

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形象

《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和薛紹的感情故事是唯美的。年少的太平公主對薛紹一見鍾情。武后為了給小公主幸福,運用權力,把薛紹"搶婚"過來。但是薛紹已經有家室了,被這樣搶婚,心中對武后和太平很是不滿。

所以最後被知道真相的太平一劍刺死了,而且劇中表現的是,薛紹自願死在太平的劍下,因為他最後愛上了這個破壞自己家庭的太平公主,愛上了自己的仇人。

歷史上是否有其事不得而知,但是薛紹反對武后是真的,最後被武后在監獄中弄死的。大概是看了父親的悲劇,薛崇簡從小就對太平公主不親近,他一直站在父親這邊。

對他來說,於情於理都應該這麼做,所以他從小的政治立場就特別鮮明。他是站在李唐這一派的。並且從小就跟李隆基這個表哥關係很好,不惜疏遠自己的母親太平公主。所以李隆基奪取皇位後,留下了薛崇簡的命。

04結語:女權和男權爭鬥白熾化大唐

縱觀整個太平公主的一生,其實是光耀,也很悲劇的。一切都因為母親武后把女性權力推向了最高峰,所以這種權力中心史無前例的替代,讓後來的唐朝女性掌權者,都有了一個與男人比拼的欲望。

不過最後因為愛情,她留下了唯一的子嗣,無論如何,太平公主都成為了史上"第一公主",也算是青史留名。

#太平公主#

參考文獻:《唐玄宗與楊貴妃》

《唐朝野史大觀》

《唐書》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彪子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太平公主被賜死,株連全家,李隆基為何單單留下她的兒子薛崇簡?
    713年8月1日,剛從南山佛寺躲了三天回到家的太平公主,被27歲的侄子李隆基以謀反罪賜死,終年約50歲出頭。她是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爹娘都是皇帝的公主。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沒有產生矛盾前,太平對李隆基也很疼愛的,讓兩個孩子經常在一塊玩耍。 薛崇簡在唐隆政變中,和表哥李隆基一起殺了韋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及其黨羽,韋氏集團被連根拔除徹底剿滅,薛崇簡協助李隆基,將李重茂拉下皇位,讓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順利稱帝,是為唐睿宗。薛崇簡在這場政治鬥爭中立下很大功勞。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處死她的兒女,為何單獨留下薛崇簡?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密謀亂政失敗,逃到深山寺廟中躲藏三天,回到家中被唐玄宗李隆基賜死,太平公主的子嗣以及黨羽被全部處死,但是太平公主次子薛崇簡免於死刑,仍然官居原職,這是為什麼呢?事情要從薛崇簡的母親太平公主說起。從小機靈有謀略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是太平公主的親哥哥。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薛崇簡?
    太平公主排除薛崇簡,李旦陣營排除李隆基,一起商議謀劃大事。李隆基與薛崇簡年紀相仿,在共同謀劃大事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最後,李重茂被拉下了皇位,韋後與安樂公主等人被斬殺,李旦坐上了皇位。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事情來到這裡便戛然而止,或許歷史上將留下一段佳話。
  • 影響唐玄宗李隆基的女人們(三)——太平公主
    凡是太平公主想幹的事,皇帝李旦沒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遷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話,其餘經過她的舉薦而平步青雲擔任要職的士人更是不可勝數。其實,太平公主參與政治亦非一日兩日。這個據史載極「喜權勢」的女人,武則天認為她的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就常常與女兒商議政事,但武則天生前從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洩。
  • 李隆基為何要下詔,將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賜死在家中
    武則天在做「武周」皇帝時,她和高宗李治的兩個兒子(均被武則天廢為王)和一個女兒還健在,這就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和太平公主。李隆基是李旦的兒子,太平公主就是他的親姑母。在武則天的這三個孩子中,惟有太平公主機警聰穎,幹練果斷,權欲極強,其性格很像母親,武則天退位時,曾一度想把她立為太子,但迫於宗法和朝臣諫阻的壓力,傳位之事沒有實現。
  • 武則天為何逼死薛紹,令太平公主改嫁他人?
    薛紹死後,兩個兒子薛崇訓、薛崇簡因為母親改嫁而被赦免,後來,又因母親謀反,薛氏兄弟終究未能逃過劫難。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太平公主野心勃勃,廣豎黨羽,和哥哥李旦爭奪權力。 李旦自知不是妹妹的對手,就把皇位讓給了兒子李隆基,史稱唐玄宗。
  • 唐玄宗滅門姑姑一家,獨留表弟讚頌自己?墓志銘擊碎謊言
    唐朝史上曾出現極為罕見的現象,這與唐朝作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王朝的身份不太適應,罕見的現象是:自唐高宗李治去世到唐玄宗李隆基登基,時間跨度僅有29年,卻歷經六位皇帝(中宗李顯、睿宗李旦皆為兩上兩下,中有女皇武則天、唐殤帝李重茂)。唐玄宗在登基後處死太平公主的子女,獨獨留下薛崇簡,要想探究其中的原因,首先就要走進唐朝這段罕見歷史中。
  • 揭秘歷史上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之間為何從合作走向對抗?
    除了忌諱她是李顯、韋氏的家人(是李顯的昭容)外,上官婉兒在複雜的宮廷關係裡,她才是真正幫助韋氏、太平公主處理具體事務的代言人(另一外朝代言人宗楚客與其兄宗秦客也都被殺,或許從側面看,李白雖被欣賞有文才,但皇帝不肯重用他的一個背景,李白後娶妻子宗氏是宗楚客孫女或許在皇帝心裡有一根刺也說不定),裡裡外外都知道上官婉兒的分量,所以李隆基不容許把她留下,接下來他就要對付咄咄逼人的姑姑太平公主了。
  • 盛唐秘史:為了扳倒李隆基,太平公主到底有多狠?
    韋後拉攏太平公主是為了對付相王李旦,但是,太平公主又怕韋後的實力過強,因此,千方百計將李旦加入到詔書上「輔政」的名字之列。韋後和太平公主各懷鬼胎,只有李旦,是標準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後來韋後決定對李旦下手,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捷足先登,通過一場宮廷政變就一舉清除了韋後一黨。
  • 太平公主: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為什麼謀反?
    太平公主走到皇帝寶座前,對少帝說:「天下事都歸相王處理,這不是你該坐的。」將少帝拉下皇帝寶座,少帝重新當溫王。太平公主取皇帝的車、冠、服,進獻給相王李旦,李旦即位,是為睿宗,李隆基當太子。太平公主由此名震天下,加實封至萬戶,她的三個兒子都封王,她的門生都封祭酒、九卿。
  • 歷史上只有一個武則天,太平公主不是,只是因為沒有鬥過侄兒
    步入中年後,在一次塞外和親中意外遇上胞姐安定公主,被其「狸貓換太子」。流落塞外,過著平凡的生活,憑弔著薛紹的離去。真實歷史上的太平公主真的如《大明宮詞》裡演的那樣嗎,人人都愛太平?太平,幼時替母出家守孝做道士才得太平一名,後還俗,因突厥求姻又入道館避之。
  • 唐玄宗:剿滅太平公主,執政開元盛世,卻因「楊玉環」廢了大唐
    公元712年,李隆基在父親李旦重新登上帝位兩年後,順利接過「接力棒」,成為唐玄宗。當上皇帝後,唐玄宗的姑姑太平公主開始起了異心。二人曾經一起發動了「唐隆政變」,順利擊敗韋後,成功嘗到勝利果實。
  •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一起發動政變,為何最後李隆基卻把太平公主殺了
    ,推翻了韋後的政權,成功的讓李旦坐上皇位,因為李旦再次坐上皇位與李隆基有很大的關係,李旦坐上皇位後就將李隆基立為了太子,後來李隆基也坐上了皇位,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一起發動政變,為什麼最後卻殺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一起發動政變推翻韋後政權,並不是因為太平公主想要幫助李隆基,是因為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一起發動政變更加符合她自己的利益,太平公主作為武則天的女兒,從小受到武則天的薰陶,太平公主也是一個極有野心的女人
  • 唐玄宗有個親信是高句麗人,生個兒子被賜五品官,為何親信被賜死
    先天政變中,李隆基聯合了王毛仲、高力士、郭元振等人,誅殺了太平公主一黨,這次政變後不久,唐玄宗就徹底徹底掌控了皇帝的權力,穩定了政權基礎,在這兩次政變中,唐玄宗都有少人支持,成為他的親信,其中有一個特別的人物叫王毛仲,這個人是李隆基的親信,在兩次政變中都發揮了重要任用。年輕時的李隆基但是,王毛仲最終卻被唐玄宗賜死,這是什麼一回事呢?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王毛仲。
  • 太平公主:這個公主不「太平」
    20多年前的熱播劇《大明宮詞》紅極一時,劇中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愛情不知道賺足了多少人的眼淚。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最小的女兒,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按說太平公主的一生應該是順風順水的,然而在我看來她的一生頗為不幸,雖然封號為太平公主卻也不「太平」。
  • 為什麼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他深愛的姑姑太平公主?
    由於擁立之功,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獲得了豐厚的政治回報,庶子出身的李隆基被立為太子,而太平公主則被加封為萬戶,三個兒子也都封了王位,她的黨羽們也紛紛佔據了朝廷要害職位—「主權由此震天下,加實封至萬戶,三子封王,餘皆祭酒、九卿。」由於是李旦的至親妹妹,更是登基的主要功臣,李旦對太平十分感激,以至於發展到了頒布政令時皇帝都得首先問一句:「這事兒公主知道麼?
  • 太平公主想做第二個武則天,為何陰差陽錯將李隆基扶上皇位
    睿宗復位,太平公主成了大功臣,這位一向被認為類同母后,「沈敏多權略」的公主儼然成了扶社稷、歸帝位的功臣了,一時贏得了朝野一片讚譽。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小女兒,睿宗李旦的胞妹。武則天統治時期她就因有權謀而受到母后的愛幸,時常參與密謀,只是武則天對手下的人,包括自己的子女管制、防範得比較嚴格,因此當時太平公主沒有形成自己的集團與私人勢力。
  • 高考:唐玄宗時,令宮女為前方將士縫綿衣,一兵士於短袍中的詩
    高考題目:唐玄宗時,令宮女為前方將士縫棉衣.一兵士於短袍中得詩:「沙場徵戰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結取後身緣.」玄宗得知後,將作詩宮女嫁給該兵士,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當時(  )A.
  •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交惡內幕:一個女人權力欲望太強,不是好事情
    文/馮玄一史書上沒有記載太平公主的名字,我們只知道她姓李,出生後封太平公主。她的媽媽是武則天,爸爸則是唐高宗李治。她的兩個哥哥李顯和李旦都是皇帝。太平公主遺傳了她媽媽武則天的性格,聰明能幹,計謀過人,有很強的權力欲。她一直想要成為她母親那樣的女強人,甚至想要稱帝,當第二個武則天。
  • 皇宮裡慘事多,李隆基一日殺三子,他也被兒子幽禁後鬱鬱而終
    這麼一來,周圍的建築就將太極宮包圍,而李隆基實際上就是與世隔絕了。可以說,唐肅宗把父親李隆基接到這裡,名為居住,實則為軟禁。自此之後,李隆基漸漸抑鬱,精神萎靡,於公元762年駕崩,享年78歲。李亨是李隆基曾經非常疼愛的兒子,父子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兩人最後會反目成仇?據史料記載,當李亨還在娘胎裡時,李隆基正處在與太平公主爭權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