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舊規重疾險迎來收官之作「如意甘霖」,依舊是保險界「勞模」信泰人壽出品。
此時,距舊規重疾險停售日(2021年1月31日)僅有2月。
換句話說,舊規重疾險的餘輝「如意甘霖」只能存活2個月而已。
Hi,我是風起,今天由我給大家盤點下現在的成人重疾險。
希望在這重疾險新舊規範的過渡期,幫大家解決有關重疾險挑選的所有問題。
一、從重疾險說起
考慮到可能有些朋友是保險小白。
評測重疾險之前,我先帶大家了解一下重疾險的概念、配置等級(老朋友可快速滑過這段)。
重疾險的定義
重大疾病保險(重疾險):一旦確診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達到賠付標準,一次性獲得保險公司幾十萬賠償。
重疾險是長期型保險,並且一般推薦選擇保障終身,因為越年老,患大病的概率越大。
重疾險是常見保障型保險(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定期壽險)中保費佔比最高的,達到總保費的80%左右。
所以買保險主要就是買重疾險,大家在研究重疾險上花的時間也是最多的。
重疾險的配置等級
我們根據重症、輕症、中症、身故、癌症多次、重症多次(分組、不分組)這6大保障內容的搭配組合,可將重疾險分為10個等級。
每個等級後面,都能找到一款產品作為典型代表,10級為最高配置。
但要記住:不是說配置等級越高就越適合我們投保。
產品適合與否,不僅取決於產品,更取決於買產品的人。
就像一個窮人,拿著半年的收入去買一件大衣。
衣服確實不錯,值這個價,甚至物超所值,但這真的適合嗎?
二、聊聊「如意甘霖」
如果重疾險有記憶,那在2020年,能給它留下深刻印象的,只能是信泰了。
達爾文3號、超級瑪麗3號Max等網紅重疾險,讓今年的信泰人壽火了好幾回。
因此,不甘寂寞的信泰,想趁著重疾險舊規還沒落幕,自己給重疾險舊規「畫上個圓滿的句號」。
這個句號就是「如意甘霖」。
60歲前初次患重疾賠付170%保額;
中症可賠2次,每次65%保額,輕症可賠3次,每次50%保額;
高發輕症原位癌可賠2次(一般單個病種只賠1次);
可附加癌症3次賠付(意義不大,但看起來好看)。
實話說,如意甘霖很有誠意,史上最高的中輕症賠付比例,已經做到了舊規重疾險的上限。
此前的超級瑪麗3號Max雖比它高,但卻有時間限制。
再加上不弱的其他保障,原本真的很有爆款的潛質。
為什麼要說原本呢?
現在買的信泰保險(如意甘霖、達爾文3號、超級瑪麗3號Max等),得明年才能生效了。
與信泰採取相同策略的還有國富人壽,旗下最便宜重疾險「嘉和保」也是2021年1月1日生效。
這無疑讓本就只有2個月生命周期的「如意甘霖」雪上加霜。
保障是不錯,但這樣一來,又給投保人加了一道門檻。
畢竟明年生效就表示,等待期要多延長近1個月,這期間出險又不賠,誰願意多擔這風險?
這讓投保人就犯難了,怎麼都這樣?那麼到底該怎麼買啊?
之前在《來了!第一款新定義重疾險上線,值得買嗎?》一文中,我們也看到了:
新規重疾險現在跟舊規重疾險完全沒法比。
新規重疾險不好,舊規重疾險又整這麼多么蛾子,我們該怎麼選?
用不著迷茫,這不還有我嘛。
風起帶著大家一起看下現在的主流重疾險,找找有哪些值得買的產品。
三、成人重疾險對比評測
我們把市面上所有主流重疾險都放一起對比下:
眼花繚亂?沒關係,為了更清晰直觀的對比,我們直接將主流重疾險中最熱門和最具性價比的產品進行對比就行。
先看保一輩子(保終身)的重疾險:
從重疾賠付次數上來看:守衛者3號可以不分組賠付2次,其他幾款重疾險只能賠1次;
從輕/中症保障上看:如意甘霖目前賠付比例最高,達爾文3號的心腦血管保障更好,超級瑪麗3號Max則60歲前賠付比例最高;
從重疾贈送保額上看:達爾文3號和超級瑪麗3號Max並列第一,額外贈送80%保額,但僅限60歲前;
從性價比上看:主流的¥6000價位中,能不分組賠2次重疾守衛者3號性價比最高;如果只追求最低價的話,嘉和保當前最低,但1月1日生效。
因此,終身重疾險現在問題不大,守衛者3號的「守衛者」真沒白叫。
一夫當關,撐起了成人終身重疾險的門面。
重疾能不分組賠付2次,相比同價位其他賠1次的重疾險算是降維打擊。
而且癌症津貼等保障很有特色且實用,中輕症責任也不差。
最重要的,是真的便宜啊。
把賠2次的重疾險和賠1次的重疾險拉到同價位(¥6000),本身就是不公平競爭。
正常賠多次大病的重疾險價位在¥8000左右。
因此,即便信泰沒調整生效日,對打算投保終身重疾險的朋友來說,都沒影響。
現在第一推薦的終身重疾險就是崑崙健康的守衛者3號,不關信泰的事。
關於重疾險的重疾多次不分組賠付,這裡額外解釋下:
多次賠付重疾險中的重疾賠付有分組賠付、不分組賠付之分:
不分組最優秀,其次是分組越多越優秀。
重疾分組:將所有重疾分成若干組,每組只能賠付1次,若某一組內的疾病發生過賠付,那麼該組內的所有疾病的保障就沒有了,只有患其它組的重疾,才能再次獲得賠付;
重疾不分組:只要下次患的重疾跟之前賠付過的重疾不同,就可以獲得賠付。
所以,守衛者3號這類重疾可以不分組多次賠付的更好。
那對定期重疾險有沒有影響?
我們再看保一段時間(保定期)的重疾險:
有影響,但影響不大。
雖然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如意甘霖都是目前最好的定期重疾險。
但價格確實高了。
對福樂保等一眾定期重疾險來說,威脅不是很大。
再加上延遲生效的保險公司策略,
只能說如意甘霖有點生不逢時…
講到這兒,風起給大家總結下現在重疾險的挑選思路圖(考慮信泰產品延遲保單生效日的版本):
再發個不考慮信泰產品延遲保單生效日的版本:
給一些不在乎保單生效日被延遲、或看到這篇文章時快到/已經到了2021年1月1日的朋友選擇:
大家根據上面2張圖,按照自己的預算、實際情況對號入座就好,但不管怎麼樣,總結來看:
保一輩子的目前第一推薦仍然是守衛者3號,保障終身,重疾不分組賠付2次,價格卻是單次賠付重疾險的價格;
保一段時間的目前第一推薦是福樂保,保障至70歲,保障責任最好,贈送保額高。(因為職業/健康告知等問題無法投保福樂保的朋友,建議選擇如意甘霖或康瑞保,同樣非常優秀!)
當然,有些特殊情況就得特殊對待:
如果有心腦血管家族病史、肥胖人群,達爾文3號的心腦血管保障目前最好,特定中輕症都能賠2次;
如果在意額外賠付比例的話,超級瑪麗3號Max目前各方面賠付比例最高;
如果預算緊張還想要保障終身的話,男性可以考慮價格最低的嘉和保(12月12日上線不捆綁身故版本),女性可以考慮價格最低的健康保2.0(將於12月31日下架停售)。
四、幾個有關重疾險投保的問題
1、關於保險公司
有些朋友會糾結「買保險是選擇大公司產品還是小公司產品」的問題。
覺得大保險公司的網點分布密集、人員多,理賠服務做的比小公司好。
但別忘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投保、售後服務、理賠都可以通過上網在線申請辦理,非常方便,保險公司傳統線下網點的作用越來越弱。
個人一直的觀點是:比起關注保險公司的大小,更需要關注保險產品本身。
因為其實根本就沒有小保險公司,能開保險公司的都是實力非常雄厚的,背後一大堆boss。
2、為什麼投保某些重疾險時,「投保地區」沒有我的省市?
例如守衛者3號的投保頁面上顯示的投保地區只有上海市、北京市、山東省等5個省市。
這是不是代表不在那5個地區的朋友就不能投保呢?
不是的,其他省市的也是可以投保的,在投保時可以選到全國的城市。
投保地區是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的限制,而不是對投保人的限制。
就好像,香港的保險公司只能在香港銷售保險,但內地的客戶可以選擇去香港買保險。
這種投保的解決方案就是:異地投保。
3、關於健康告知與核保
投保前保險公司會出具一個「健康告知」的問卷,投保人必須如實回答問卷上的相關問題。
健康告知中沒有問到的問題不需要回答。
核保是指保險公司對投保信息進行評估,進而決定是否承保、以什麼樣的條件承保。
核保其實是給身體有小毛病的投保人一個有可能投保的機會。
常見核保方式有兩種:智能核保、人工核保。
智能核保和健康告知類似,可以在線操作,選擇對應疾病,根據提問回答自己的情況,立馬可以得到結果。
人工核保是將疾病情況描述清楚並附上檢查報告交給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的專業核保老師進行審核評估,來決定是否可以承保。
燈下閒話
寫到這,其實算是結束了。
只是剛剛碼完字望著頭頂的燈,發了一會呆,直到眼睛被光刺的有點幹。
想著以後寫完,要是有閒,就跟大夥聊點別的。
暫時就管這小欄目叫「燈下閒話」吧。
今天說說我的筆名「風起」,如果有人想到了風起青萍之末,那麼...還真想對了。
我是覺得,颶風來自一縷縷微風,同樣的,什麼不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呢?
好的、壞的、財富、大病,都是如此。
但區別在於:我們要維護好的發展,扼殺壞的發展。
因此,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我們走了一些彎路。
與大家共勉。
今天文章中提到的重疾險大家可以在「懂知保」公眾號「精選保險」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