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疾市場不少大事件:
折騰了大半年的重疾險新定義落地,新產品陸續上線;
舊定義重疾險退市時間確定,將於2021年1月31日之前全部停售。在可銷售時間不足兩個月的情況下,有保險公司抓緊時間見縫插針推出舊定義新產品。
新舊交替,價格是貴了還是便宜?保障是多了還是縮水?
我們來看看。
內容導讀:
新定義重疾保障分析新定義pk舊定義,誰更勝一籌?新舊重疾,如何選擇?
新定義重疾保障分析
兩款新定義重疾險分別是,橫琴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和合眾壹號2021,兩款產品有兩個共同點:
都屬於線下的產品都屬於強制捆綁身故責任的重疾險但是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的來頭可不小。它出身就自帶高光:
第一款重疾新定義產品用的是銀保監會單獨為自己定製的一套發病率表這也意味,這是一款專門為粵港澳大灣區量身定製的重疾險。
投保地區限定在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個珠三角城市。
這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區域,也是新重疾險的試點區域。所以大家也能明白,為什麼第一款產品誕生在大灣區了吧。
雖然光環加持,但作為新定義的第一款重疾險,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的形態也不太成熟,優缺點都非常明顯。
1、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產品分為A、B兩款。
A款保障非常簡單,病種只有新規規定必須包含的28種重疾+3種輕症。
其中重疾賠付1次,輕症最多賠付3次,每次賠付30%保額。如果沒生病就身故了,也可以理賠基本保額。
B款保障比A款好很多,設計上也比較接近現在熱銷的舊定義重疾險形態。
100種重疾,投保前10年出險,可以額外賠付80%;
18種中症,可以賠付2次,第一次理賠50%保額,第二次理賠60%保額;
36種輕症,賠付3次,每次賠付30%保額。
這些保障有亮點,也有明顯的不足。
01、亮點加分,三大驚喜
1、8種大灣區高發重疾,額外賠付50%保額
A、B款都可以賠付。
這些疾病大多與飲食習慣有關,比如鼻咽癌,喜歡吃醃製食品,像臘肉臘腸,生醃蝦蟹等容易中招;食管癌和喜歡喝滾燙的湯、粥等不良飲食習慣有關;都屬於大灣區高發疾病。
這些疾病可以額外賠付,對於當地投保人來講還是非常實用的。
2、18-60歲,得了16種特定重疾,額外賠付50%保額。
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新定義中最高發的法定重疾,實用性也是非常高。
3、61歲之後,得了8種老年疾病,額外賠付50%保額。
這裡需要特別提醒大家,額外賠付的 24 種重疾是有年齡限制的,比如嚴重腦中風後遺症,只有 61 歲及以上患病,才能額外賠 50%。
雖說產品的設計上考慮到了大灣區的地域特色,也考慮到了年齡,算是一個賣點,但缺點也非常明顯。
不僅僅是這一次的大灣區重疾險,以後的新產品,這三點不足也要特別注意。
二、短板明顯,讓人失望
1、沒有原位癌保障
重疾新規裡,其實對原位癌是沒有做強制規定的,保險公司保不保,自己決定。
大灣區重疾險就直接不保原位癌,不管是A款還是B款,一分都不能賠付。
原位癌也叫0期癌,是超高發的輕症,現在市面上性價比較高的超級瑪麗3號Max、達爾文3號等產品,都能賠付45-50%左右,但是大灣區重疾險直接不賠付。
從實用性上來說,只能算是量的提升而非質的提升吧。
2、必須附加身故保障
無論是選擇保障到70歲,還是保障到終身,都必須附加身故保障。
這還蠻不靈活的,對於保費預算緊張的年輕人,或者收入一般的人群,保費壓力都非常大。
3、所有輕症只賠付30%
新規只對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和輕度腦中風後遺症這3種輕症,設置了賠付的最高上限為30%。對於其他疾病,並未明確。
但是大灣區B款的36種輕症,都統一按30%來賠,這顯然沒法和現狀動輒就賠45%、50%的產品相比。
至於A款,就更絕了,只管這3種輕症。踩著線保障病種,壓著線賠錢,比直男還直男。
4、價格昂貴
最後到了大家最關心的價格了,直接勸退!
A款就要七八千起步,B款女性要9000出頭,男性要1萬出頭。
和同樣是橫琴人壽的無憂人生相比,同樣附加身故保障,50萬保額,30年交,保障終身,A款比無憂人生貴了兩三百,B款更是直接貴了兩三千。
多出來的這幾千塊,差不多都可以再買25萬保額了。這樣理賠的實用性,比特定疾病額外理賠高多了。
作為新規後的第一款重疾險,大灣區新重疾,不管是價格還是保障都很平,不是很建議購買。
02、合眾壹號2021
作為第二款新規重疾產品,合眾壹號2021表現也是不太好。甚至和之前比較成熟的舊規產品相比,它的差距更大。
合眾壹號2021本質上是一款兩全險,額外附加重疾險。
兩全險,大家應該都有概念,保費可返還是其最吸引人的特點,那麼到底劃不划算呢?我們馬上來見分曉。
1、沒有中症/特疾保障
重疾:100種,1次,賠付100%基本保額;輕症:50種,3次,賠付30%基本保額;被保人豁免:被保人確診輕症豁免保費;身故保障:含全殘,賠付基本保額;兩全:滿60/70/80歲返還100%已交保費。合眾壹號2021由主險兩全險和附加重疾險組成,是非常典型的兩全險產品。
兩全返還部分,可以選擇在60、70、80歲返還已交保費。
什麼意思呢?以30歲男性投保為例:
如果選擇在60歲返還保費,他的年交保費是23270元,到期一共可以返還46.54萬元,重疾保障依然有效;
如果選擇70歲返還保費,年交保費是16590元,到期返還33.18萬元保費。
而選擇80歲返還的,年交保費就是13925元,到期能返還27.85萬。
附加的重疾險在返還後依舊有效,但如果中途得了重疾出險了,就不再返還保費。
疾病保障上,也是非常基礎,保障終身,只包含重疾與輕症,重疾賠付1次基本保額,輕症可以賠付3次,每次是30%保額。
至於中症、特疾保障,直接一個都沒有。
另外,在28種統一定義的重疾對應的輕症病種上,合眾壹號2021缺失的病種也有點多。
最高發的11種輕症,我在表格中標紅出來了,高發的單側肺臟切除、微創搭橋術、慢性腎臟功能障礙,合眾壹號2021都缺失。
說實在話,讓人挺失望的。
2、返還的收益並不高
至於所謂的到期返還本金,也是不值一提。
它的本質是把多收取的保費拿去理財,到期後將部分的理財收益返還給消費者,聽起來相當不錯對吧。
但實際收益其實還不如自己理財。
舉個例子,30歲的駱駝先生,購買50萬保額,20年交費,保障終身。
我們拿身故有返還的橫琴無憂人生2020來做個簡單對比:
每年保費相差13135元,20年總保費相差26.27萬。
看起來很可觀對不對?
但實際上,咱們如果每年把這個保費差拿去複利增值,以前幾天我寫的橫琴傳世壹號為例,每年交13000,交20年,60歲時現金價值有53.06萬。
比合眾壹號2021返還的46.54萬多了6.52萬收益!
這下你知道保險公司為什麼那麼「大方」,給你返錢了吧!
3、主險和附加險存在共用保額的情況
有人說,那也沒啥呀,身故它也能返還基本保額呀。
沒認真看條款了吧!
合眾壹號2021附加重疾險條款截圖
合眾壹號2021主險兩全險條款截圖
條款裡明確規定,賠付重疾後,兩全的保額也會等額減少,當兩全的保額降為0之後,合同就全部終止了。
而合眾壹號2021的主險和附加險是一樣的保額,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就相當於共用保額了。
比如說,如果是在合同保障期滿之前,就發生重疾的話,賠付完保額,整份合同就直接終止了,相當於白白多交了一筆錢。
綜合測評下來,不是很值得購買。
新舊定義重疾險大PK
新定義下的三款重疾險都很不能打,那麼卡著時間出來的兩款限時特供舊定義重疾險——如意甘霖和福樂保能不能打呢?我們來對比一下。
03、信泰如意甘霖
信泰如意甘霖是舊定義重疾退市時間線確定之後,卡著點上線的產品,總體表現還是很不錯。
延續了信泰人壽一貫以來的高賠付比例、高性價比的「優良傳統」。
投保靈活,可以選擇保障到70歲或終身。
60歲得重疾賠170%基本保額,也就是說,如果買50萬保額,60歲前患重疾,可以賠85萬。
中症賠付比例提高到65%,輕症提到50%。這個賠錢的闊綽度,甩大亞灣重疾幾條街。
除了必選責任外,還有惡性腫瘤擴展保障和特別身故關愛保障可選。
其中惡性腫瘤擴展保障額外賠付2次,賠付比例高達120%,加上主險,最高可以賠付3次。
總的來講,信泰如意甘霖是一款賠付比例高,投保靈活的重疾險。如果注重惡性腫瘤保障的朋友們,可以考慮一下這款產品。
04、和諧健康福樂保
福樂保在如意甘霖之前上市,之前小駱駝曾經寫過單品測評。
它的保障責任,和超級瑪麗3號Max很相似,可以選擇保障至70歲,保費比之前超級瑪麗3號Max保70歲版還要便宜。
在61歲之前,重疾額外理賠70%保額,比如意甘霖稍微嚴格一點點。
雖然綜合保障上,福樂保略遜一籌,但在保費上福樂保比如意甘霖便宜,也算是彌補了保障上的小缺陷。
不含身故保障,30歲,50萬保額,30年交,保障終身,每年便宜一兩百。包含身故的話,能便宜更多,每年相差一兩千。
最後我們直接上結論吧:
預算有限,追求高性價比的:選擇如意甘霖、福樂保,保至70歲,不含身故;想要高保額的:選擇如意甘霖,不管是重疾還是中症、輕症,都是賠付力度最強的;有癌症家族史或是比較注重癌症保障的:還是選如意甘霖,原位癌可以二次陪,還可以附加癌症三次賠付;在意心腦血管疾病和少兒特定疾病的:選橫琴無憂人生2020,不僅可以附加心腦血管保障,還有少兒特定賠付,是一款老少鹹宜的高性價比重疾險。
從目前推出的三款新定義重疾來看,測評結果還是讓人比較失望的。不管是保障內容還是價格,幾乎都是被舊定義重疾險全方位吊打。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肯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都是勇士。
它們的出現,至少為行業建立了一些標準,相信後續的產品,能夠改進一些不足,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在這種新舊交替的過渡期,該如何選擇,很多朋友一籌莫展。
我的建議是,抓緊時間,投保舊版產品。
不僅是因為只有不到兩個月的可投保時間,還因為目前很多保險公司都公布了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對於大家買的舊定義重疾險,如果新定義更寬鬆,那麼可以按照新定義來進行賠付。
如果你還是糾結,可以把預算拆成兩部分,先買一部分的舊產品。
給自己留張底牌,剩下的等更多新定義產品出來後再看情況加保。
對於還有不到兩個月就全線下架的舊定義重疾險,我只能說且買且珍惜了。
最後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或疑問,可以私信或給【駱駝規劃】後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