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獨留牡丹卻反其道而用之--也說國花評選

2021-02-18 疫觀全球

文 / 野叟

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文稱,綜合各方意見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據花協介紹,今年是建國70周年,確定我國國花,時機成熟。花協還發起相關投票,很多官方媒體的微博也進行了轉發。

投票發起後引發廣泛討論,網友們對於牡丹是否有資格成為國花爭論不已,對中國花卉協會是否有資格代表國家評選也提出質疑。花協工作人員稱相關投票只是為了做民意調查,向上面反映,只是起到推薦作用。

在投票選項中,有「同意」「不同意」兩個選項,如果選擇「不同意」,還有梅花、菊花、蘭花等選項可選。

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卻出現了:

網友這麼皮,意思大家都懂的……

其實,這個國花評選在筆者看來是有點多餘的。

國花據說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這一做法其實也是舶來品。

1903年,清朝將牡丹花定為國花,取意牡丹的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富貴吉祥,然而,清朝終究沒有「富貴吉祥」下去,七年後便亡了。

1929年,民國政府將梅花定為國花。國民黨跑到臺灣後,又於1964年追加決議,正式定梅花為「國花」。理由是梅花三蕾五瓣,剛好代表三民主義及五權憲法;梅花凌冬耐寒,象徵堅貞、剛毅、聖潔,代表中華民國國人的精神。

梅花的確代表了一種民族精神,但這種民族精神與「中華民國」完全搭不上邊。梅花「聖潔」,可國民政府卻貪腐橫行,四大家族幾乎搜颳了全國的財富,最終被人民唾棄、敗走臺灣;今日之臺灣,從李登輝、馬英九到蔡英文,哪一個不是官商勾結的典範?梅花「堅貞、剛毅」,可國民政府在抗戰中的表現卻是漢奸遍地,武漢會戰陳誠感嘆自己的軍隊漢奸多如牛毛,這怪不了別人,蔣介石不也是一味「祈求國聯」、「對日媾和」嗎?

反倒是國民黨的老對手中國共產黨人,把梅花的精神發揚到了極致。 「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是無數中共英烈的真實寫照;「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主席亦是極其喜愛梅花、讚賞梅花。在毛澤東紀念堂裡亦是擺著五盆梅花,這是根據毛主席生前酷愛梅花的性格而擺設的。

從清政府和民國政府的表現來看,指定國花也不過是一種形式主義,大抵都沒有「落實」。

託物言志、借物言情是中國文人的一大特點,人之愛花,或藉此消遣賦閒,或藉此賞心悅目,或藉此懷德明志。花有品之高下,不同的花卉,不同的人品,不同的心境,寄託和體現的主體精神和情感又不盡相同。只是有不少是國民黨之流那般「葉公好龍」、「表裡不一」;但那些能夠流傳千古的佳句,卻往往透出作者的真誠與深情。

毛主席作為一位偉大詩人,同樣愛花、賞花、感悟花,與之交流、與之溝通,尋找那相通的靈性、高尚的品格、獨有的氣韻,言不明言之事,達不直達之意,顯不張之志。

毛主席不僅喜愛梅花,也喜愛許多其他的花。他13歲時就曾作《詠指甲花》,「我獨愛指甲,取其志更堅」;戰爭年代又寫過「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詠菊佳句;《蝶戀花·答李淑一》寫道「吳剛捧出桂花酒」,也曾詩評陶淵明「桃花源裡可耕田」,還曾詩嘆屈原「艾蕭太盛椒蘭少」。1966年6月風暴前夕,毛主席又以「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來抒發自己的心境。

毛主席愛花,卻不以花為褻玩之物。

在延安時,有一次勤務員在王家坪桃園折了三根桃花枝,插在毛主席房間裡,供毛主席觀賞。毛主席問明了在哪裡折的桃花枝,又要勤務員數了三根桃花枝上的花苞。勤務員數後說有40多個花苞。毛主席聽後認真地對勤務員說:「一個花苞結一個桃,有的花苞還能結雙桃。你想想,群眾今年又要少收多少桃子呢?咱們是中央機關,機關的同志要帶頭遵守群眾紀律,你們不能為了讓我看花,就去幹違反群眾紀律的事,你們這不是要我也犯錯誤嗎?」

解放以後,黨中央進駐北平,起初在香山辦公。經過修葺,辦公的地方搬到了中南海。但毛主席並不想搬去這種遠離群眾的「皇家深宮」,每天往返於香山和中南海。後來,考慮到來來回回太浪費時間,毛主席還是作出了妥協,搬進了中南海。中南海的住處,毛主席的房子、家具都是要交納租金的,他屋子的陳設也是簡單至極,房間裡最惹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床了,因為在床的一半幾乎都被書給擠滿了。毛主席對自己院子裡的野花野草都非常喜歡,警衛員想找人來拔掉,但是他並不允許。

居住的院子原來是個非常漂亮的公園,他曾經說以前這裡是什麼樣的我不管,但是現在是我住在這裡,那麼這裡就不要擺花了吧!平時可以多放一些松柏,有次,花匠在院子裡擺滿很多漂亮的盆花,但是他讓人家把這些話給撤掉了。花匠非常的不解,後來汪東興解釋說:「不是主席不喜歡花,而是菊香書屋來來往往的人太多了,他害怕來往的人們會在這裡效仿學到愛慕虛榮的習性。將這裡換成松柏會比較好一些。」

撤除花盆時,毛主席惟獨讓人留下幾株大牡丹。工作人員問為什麼要留下牡丹,毛主席說要樹立一個對立面,並講起了故事。唐朝有個武則天,有一天她下了道命令,叫御花園的百花在一個早上統統開放。其它的都遵命開了,惟有牡丹不開。武則天一見大怒,喝令太監把牡丹連根掘起,推出午門斬首。結果刀劈不折,斧砍不斷,又架火燒,也燒不死,無可奈何,只得棄置路旁。而牡丹卻說:「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於是,我就把它請到這裡來了。工作人員問牡丹為什麼不開。毛主席告之,這個老太婆的命令不對,違反了自然規律,牡丹就是不聽她的。工作人員又問這是不是真的。毛主席說能照牡丹那樣做就行了,我們應當向牡丹致敬。

取意牡丹的勁骨剛心,不畏強暴,勇往直前,正是毛主席所提倡的精神。這與那些把牡丹當作「雍容華貴」、「富貴吉祥」象徵的人相比,境界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更是反其道而用之。

所以,定什麼國花完全是多餘的,心不誠則不靈,清朝和民國都走向了自己國花的反面。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政通人和是需要通過實實在在改善工人、農民的生存境況來實現的,一株小小的牡丹承載不了。當很多人以「韭菜花」來自嘲的時候,就說明路還很漫長。

相關焦點

  • 牡丹、梅花,誰為「國花」?
    因此,在智利獲得國家獨立後,公眾一致贊成將「戈比愛」定為國花,並將其雕刻在國徽上。國花,是一個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體現了這個國家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貌,從一個國家的國花,往往能窺探到這個國家的國民性情、文化、歷史、地理等特點。
  • 中國國花是梅花還是牡丹?十大名花誰是花魁?
    有人認為:十大名花之魁便是國花,豈可知名花之首隻適合國內市場運作,不能代表要經過國法規定通過的國花;以至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參加的其它國家都有國花,唯獨中國就沒有國花?組委會只好備註:印上牡丹圖案,只能寫上「暫定」兩字應付世界園博會。新中國成立已70多年了為何至今尚無新國花之名呢?
  • 你心目中的國花是哪種?國花評選引爭議 院士王文採:贊成牡丹梅花並為國花
    連日來,關於中國國花的評選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 第一時間解讀 牡丹為何在「國花」評選中拔得頭籌?
    為啥牡丹能夠高票勝出?據《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稱,要滿足以下四個基本條件,才可「入圍」國花的評選:一是起源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品種資源豐富;二是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性格特徵;三是文化底蘊深厚,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
  • 牡丹or梅花?中國國花之爭背後的複雜糾葛
    近代以前,我國可以說是一個統一皇權體制下的巨大文明社會或文明體系,人們沒有民族主權國家的明確意識。中華民國成立以來,人們的民族國家和國民意識迅速興起,「國旗」「國歌」等作為國家符號徽識越來越受到重視和尊敬,而「國花」也就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期待。但是出於某種現代立場,雖然牡丹已有國花之稱,因其傳之帝制時代,未經新生的共和政府或現代國民會議確認,卻很難名正言順,視為當然。
  • 程傑:牡丹or梅花?中國國花之爭背後的複雜糾葛
    近代以前,我國可以說是一個統一皇權體制下的巨大文明社會或文明體系,人們沒有民族主權國家的明確意識。中華民國成立以來,人們的民族國家和國民意識迅速興起,「國旗」「國歌」等作為國家符號徽識越來越受到重視和尊敬,而「國花」也就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期待。但是出於某種現代立場,雖然牡丹已有國花之稱,因其傳之帝制時代,未經新生的共和政府或現代國民會議確認,卻很難名正言順,視為當然。
  • 「回顧」牡丹?還是梅花?國花評選之路,走了近四十年還沒有結果
    但主席每次都搖頭,有一次,主席還用筷子敲敲碗裡的二米飯望著他說:「全國農民要是都能吃上我這樣的飯,那就很不錯了。你就可以來跟我提出那些建議了。」對於自己的飲食營養問題,主席都分不出精力考慮;更何況談花論草的問題?
  • 啊~~~牡丹,你究竟是不是國花?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覺得好看的花我可不一定喜歡。作為「世界園林之母」,光是花卉品種就碾壓其他國家了,其中符合國花標準的花不要太多。拿我國的十大傳統名花來說,評選的基本要求是栽培歷史悠久、觀賞價值高、富有民族特色。由各行各業人士投票決定,選出的梅花、牡丹、菊花、荷花、月季、杜鵑、茶花、蘭花、桂花、水仙(排名分先後),都是很有資格競選國花的。
  • 國花評選惹爭議:國花憑什麼只能有一種?
    就在網友熱情參與之際,有網友開始質疑牡丹是否有資格成為國花,花卉協會的投票設置得不合理,這個協會也沒資格評選國花。有人懷疑花卉協會「暗助」牡丹據報導,世界上至少已有100多個國家規定了國花,而主要大國都有了自己的國花。不少人也一直覺得中國也該有法定意義的國花,並為此奔走呼籲。
  • 牡丹想當國花,梅蘭菊都不同意
    牡丹的民間聲望雖然很高,但它冠軍地位也不是那麼牢固。 1986年,上海園林學會、《園林》雜誌編輯部、上海電視臺「生活之友」欄目、上海文化出版社聯合發起了「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經過歷時一年多的徵集,全國各地共有149018張選票(有效票144334張),最後得分排名第一的是梅花,牡丹只能屈居第二。
  • 國花之爭:牡丹PK梅花,令人頭痛的抉擇
    我國的國花是什麼?媽媽回答是牡丹。從那以後,國花是牡丹,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記憶裡。一直到去南昌上學,進了校報當了一名學生記者之後,我才從學園藝的學姐那知道了,牡丹並不是我國的國花。當時,我非常納悶。 牡丹不是我國的國花嗎?難道是梅花?也不是。學姐告訴我,我國暫時還沒有國花。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樣,記憶裡的國花是牡丹的。
  • 國花評選牡丹勝出,第二名為梅花 網友:我咋記得小時候就是啊
    投票結果統計顯示,同意牡丹為國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佔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為國花的佔12.30%;第三名,同意蘭花為國花的佔2.48%;第四名,同意荷花為國花的佔1.89%。遊客在拍攝牡丹。資料圖 王海欣 攝而同意菊花、月季、茶花、桂花、杜鵑、水仙等為國花的選項,投票贊成的比例均不到1%。花協表示,民意調查的結果將作為向相關部門提出國花建議方案的參考。
  • 我一直以為牡丹就是中國國花……
    投票發起後引發廣泛討論,網友們對於牡丹是否有資格成為國花爭論不已,對中國花卉協會是否有資格代表國家評選也提出質疑。花協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相關投票只是為了做民意調查,「國花這個事,肯定是我們協會定不了的。我們下一步會綜合各方面意見,再往上面反映」,協會只是起到推薦作用。他還說,此前花協曾組織專家研討會,「大家基本是比較一致推薦牡丹」。  花協又是個什麼組織?
  • 我國的國花到底是不是牡丹?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國花,比如英國的國花是玫瑰,俄羅斯是向日葵,義大利是雛菊,韓國是木槿花,墨西哥是仙人掌。但也有些國家沒有法定的國花,比如日本,很多人稱日本為櫻花王國,但櫻花卻不是日本的國花。其實日本國是沒有法定國花的,通常情況下人們會把日本皇室喜愛的菊花看作日本國花。
  • 網友為何會一直以為牡丹是國花?晚清被官方承認,民國則創議梅花
    明朝中葉詩壇領袖、「前七子」之一的李夢陽有首名為《牡丹盛開群友來看》的詩,其中「碧草春風筵席罷,何人道有國花存」兩句,生動地記載了詩友們共賞牡丹、口稱國花的情景。這也是迄今可考的「國花」一詞與牡丹的最早關聯。其語義溯源,大抵化自「唯有牡丹真國色」「牡丹獨逞花中英」等唐詩名句,取傾國傾城、豔冠群芳之義,作為這一顯宦家中常見花品的別名。
  • 【檢察文苑】「國花」綻放中
    因此,在智利獲得國家獨立後,公眾一致贊成將「戈比愛」定為國花,並將其雕刻在國徽上。國花,是一個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體現了這個國家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貌,從一個國家的國花,往往能窺探到這個國家的國民性情、文化、歷史、地理等特點。
  • 中國花協推薦牡丹為國花 你心目中的國花是什麼
    中國花協推薦牡丹為國花 你心目中的國花是什麼時間:2019-07-16 22: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花協推薦牡丹為國花 你心目中的國花是什麼 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布《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中花協字〔2019〕16號),並在中國花卉協會官方網站發布《投票:
  • 中國國花欲定牡丹!全國人大代表王繡這樣說……
    國花空缺由來已久,國花之爭曠日持久,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關注,尤其是被稱作「中國牡丹花都「的洛陽人更為興奮。牡丹作為洛陽市市花,已成為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一年一度的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已連續舉辦37屆,成為國家級重大節會。
  • 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國花,下面十個國家的國花
    每個國家都有一個象徵自己國家的花卉,我們稱之為國花。我們可以通過國花了解其國家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國花是一個國家的精神象徵。那麼,世界各國的國花都是什麼?你知道嗎?下面初綻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各國的國花。中國——?如今,中國尚未決定現代意義的國花,是將分布在黃河流域的牡丹作為國花,亦或將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梅花作為國花。
  • 牡丹是「國花」?你想多了!
    中國要有國花了?7月15日,一則《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引發關注,網友:難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