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視界原創報導】2020年,全世界都在加速電動化,中國的雙積分政策和歐盟的二氧化碳排新規開始實施,這是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從底特律到橫濱,從首爾到狼堡,從斯圖加特到愛知,全球汽車巨頭紛紛加快轉型步伐,希望在電動化變革中,確保自己能夠站在顛覆者的一邊,而不是被顛覆,同時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能夠不落人後。
大眾汽車的大規模電動化前夜
站在十字路口的大象群裡,大眾汽車集團是少數幾個對《巴黎氣候協定》做出承諾的車企,加速變革的魄力和行動力最為篤定,電動化被為核心戰略。
為實現到2025年比2015年車輛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減少30%的目標,大眾汽車集團制定了車型組合電動化藍圖。2023年之前,僅針對電動化領域的投資就將超過300億歐元。到2030年,整個集團旗下車隊中電動汽車的覆蓋比例將提高到至少40%。
到2022年,大眾汽車品牌將為各個重點細分市場提供純電動車型;至2025年,大眾汽車品牌每年將銷售至少150萬輛電動汽車。預計到2028年,大眾將推出近70款全新電動汽車,基於電動平臺的電動汽車累計將達到2200萬輛,覆蓋集團旗下各品牌和各類平臺架構,旗下產品陣容將發生徹底變化。大約十年後,在歐洲和中國生產的每兩輛汽車中將有一輛是電動汽車。
2020年,ID.家族為大眾汽車品牌新能源產品陣容注入新的活力,將其猛烈的電動攻勢推向新的高度。大眾汽車首款ID.家族量產車ID.3今年下半年完成交付,10月成為歐洲最暢銷電動車型,擊敗了特斯拉Model 3。
首款純電動SUV車型ID.4則緊隨其後,11月3日,大眾汽車為中國市場帶來了首位純電動ID.家族成員,兩款中國車型—— 一汽-大眾ID.4 CROZZ和上汽大眾ID.4 X,新車已於佛山和安亭工廠啟動生產,將於2021年初上市。至2023年底,總共將在中國推出8款ID.車型。
而大眾在中國的戰略目標很簡單,成為中國消費者首選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實現大規模電動化。
9月28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攜手合資企業夥伴——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大眾汽車(安徽),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加速布局中國電動出行領域。2025年前,實現15款新能源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將電動車型在集團產品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35%。
大眾汽車集團將於2025年前推出30款在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實現銷量達到150萬輛的目標。到2028年,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中國生產約1160萬輛純電動汽車,佔全球純電動汽車2200萬輛產量目標的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的電池供應和充電網絡板塊拼圖也逐漸完成。預計到2025年,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池產能需求將達到150千兆瓦時(GWh)。為此,大眾深入供應鏈,今年5月通過戰略投資獲得國軒高科26%的股份。在電池採購方面,今年開始為ID.4配備寧德時代的電池。不僅如此,A123也已經成為其認證的本土電池供應商。在充電基礎設施領域與星星充電、一汽集團以及江淮汽車聯合成立開邁斯新能源科技公司,目前已在北京、成都和深圳的黃金地段布局了40座超級充電站。開邁斯還計劃於年底前在全國16座城市建立共計255座充電站,包括1800個雙槍直流充電樁。
2020年前三季度,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合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共交付汽車266萬輛汽車,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增長40.7%,預示MEB電動平臺系列車型的市場潛力巨大,隨著電動化和數位化戰略的推進,大眾汽車2021年將在中國汽車市場實現大規模電動化。
寶馬中國本土化進程再進一步
1972年奧運會上,寶馬首款純電動車BMW 1602e以馬拉松與競走項目的引導車身份,揭開了探索電動出行領域的序幕,也令寶馬成為最早「觸電」的傳統汽車廠商之一。
在全球已售出超過50萬輛BMW和MINI品牌新能源車型的寶馬,2020年,隨著BMW i4概念車首發、純電動BMW iX3的上市和純電旗艦BMW iX的亮相,全面開啟了電動攻勢的新階段,從2019年到2021年,電動化和智能化將擔當起寶馬向高檔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重任。
目前,寶馬在全球共提供12款新能源汽車。到2023年,寶馬計劃推出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一半以上將是純電動。到2030年,將有700萬輛寶馬新能源車行駛在全球各地。
中國在寶馬集團佔據重要的戰略地位,既是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生產和創新基地。作為寶馬集團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憑藉先發布局電動出行全產業鏈,已進入全球新能源車生產的第一梯隊。
首款搭載最新第五代BMW eDrive電力驅動技術的純電動BMW iX3今年9月在中國本土生產下線,11月實現面向海外出口,華晨寶馬由此站在了新能源發展的新起點,瀋陽基地從純生產型向研發生產型發展,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
在深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方面,寶馬在電池及相關原材料採購層面累計投入超107.4億歐元。9月14日,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正式揭幕,將寶馬在中國的動力電池產能提高超過一倍,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做好了準備。
除了保證電池供應外,寶馬也在自研電芯技術,全新電芯技術中心在德國慕尼黑已投入使用,到2030年,寶馬計劃將實現能量密度翻番,同樣體積的電池可提供兩倍純電續航裡程。
在充電布局方面,寶馬今年6月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達成合作,進一步拓展在中國統一的充電網絡。2020年底,寶馬將為車主提供超過27萬根充電樁,實現翻倍,通過接入國網「十縱十橫兩環」的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寶馬充電網絡將在全國覆蓋超過5萬公裡高速公路。
2020年,寶馬的電動化立場更加堅定,繼續貫徹既定的轉型戰略,聚焦真正的市場需求,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本土化進程再向前邁進一步。
通用汽車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
10年前,通用汽車提出「直達2030」的未來交通暢想,「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願景行至2020年的半程關鍵時間點,通用汽車正在加速轉型,宣布將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加大投入,未來五年規劃投資將達270億美元,投資力度超越其燃油車項目。
2025年底前,通用汽車在全球推出的30款電動車型將覆蓋包括凱迪拉克、GMC、別克、雪佛蘭在內的所有全球品牌,滿足不同消費需求和使用場景。
得益於Ultium電池與電驅動技術平臺的靈活性以及虛擬開發工具的成熟應用,通用汽車將提前完成12款全球電動車型的開發工作。其中,GMC悍馬純電動皮卡將於2021年底投產。凱迪拉克首款電動車LYRIQ豪華純電動SUV將於2022年一季度上市。得益於工程優化,搭載Ultium電池的電動車型預計將實現450英裡(約724公裡)的最高續航裡程,高於之前預估的400英裡(約643公裡)。
中國作為通用汽車最大的市場和全球創新中心,是實現「三零」願景的關鍵。
自從2010年將第一款電動車引入中國市場,通用汽車全球所有電氣化解決方案都已逐漸在中國落地,包括混動、增程、插電式混動和純電等,至今已在中國市場推出10餘款新能源車型。今年前三季度,通用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超過翻番,上汽通用五菱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宏光MINI EV於7月正式上市,迅速榮登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
未來五年,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新車型中40%以上將是新能源車型,覆蓋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品牌的所有主要細分市場,充分發揮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的技術優勢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這些車型將在中國生產,幾乎所有零部件也將實現本土採購。
作為通用汽車未來純電動車核心的Ultium電池系統也將同步引入中國市場。2020到2025年,上汽通用會引入通用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並推出9款以上的新能源車型。
電氣化的發展為通用汽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它將重塑百年通用的業務和品牌,徹底顛覆人們對這個底特律汽車巨頭的傳統固有印象。「直達2030」的徵途行將過半,通用汽車正在為新的時代加速奔跑。
梅賽德斯-奔馳加速推進「電動為先」
豪華始終是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精髓的一部分。面向未來,梅賽德斯-奔馳品牌將重新聚焦於豪華定位,讓豪華成為所有產品、客戶互動和數位化技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梅賽德斯-奔馳將重塑其產品陣容、品牌傳播和銷售網絡,帶來電動化、軟體驅動、可持續的豪華體驗。
今年10月,梅賽德斯-奔馳發布了乘用車業務全新戰略,明確將致力於全系產品及各細分市場的電動化。
自2021年起,AMG將通過高性能電動化,實現品牌的全面提升;邁巴赫將布局全球市場,實現體量翻倍及產品電動化。傳奇車型G級車目前供不應求,而這一傳奇車型的體量將持續增長,其產品序列也將提供電動化選擇。藉助EQ電動科技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將基於專屬電動化平臺打造高科技產品。
作為「電動為先」戰略的一部分,梅賽德斯-奔馳將基於即將推出的大型純電車型EVA平臺發布4款全新純電動產品。其中,EQS是這一純電車型平臺的首款代表之作,將於2021年上市,WLTP電動續航裡程超過700公裡。接下來,還將有EQE、EQS SUV和EQE SUV三款車型陸續面世。
此外,AMG、邁巴赫、G級車也將提供電動化產品。2025年開始,梅賽德斯-奔馳將基於其第二個全新專屬電動化平臺——專為緊湊及中型汽車設計的MMA模塊化平臺推出更多電動化車型,進一步完善電動產品陣容。
梅賽德斯-奔馳將把更多的產品開發資源及專長轉向電力驅動領域,新一代電機將由梅賽德斯-奔馳內部自主研發,電池除了內部自研,還與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加州電池材料公司Sila Nano達成戰略夥伴。
一年前梅賽德斯-奔馳提出了「2039願景」,定下了這家豪華汽車品牌未來的方向——可持續發展與電動出行,開啟了通向碳中和的出行之路,這個願景涵蓋了供應鏈、生產運營及產品等各個維度,是對於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全盤考慮。
梅賽德斯-奔馳計劃推出的電動化產品總計將超過130款,既有搭載EQ Boost的48伏智能電機系統車型,也有EQ Power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動力電池或燃料電池驅動的純電動車型。 到2030年,電動車型將佔據乘用車新車銷量一半以上的份額的同時,內燃機車型投資將迅速減少,屆時傳統內燃機車型數量將減少70%。
現代汽車集團更新「2025戰略」
12月17日,現代汽車發布了最新版2025戰略,未來將重點發展電動汽車、城市空中出行、自動駕駛技術和氫燃料電池系統等四大領域業務。這一中長期戰略,強調現代汽車作為智能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引領未來移動出行的堅定決心。
全新「2025戰略」設立了三大戰略方向:全面提升汽車業務及電動化領域競爭力,為提供業內領先的出行服務夯實根基,加強在氫能生態系統的領軍地位。
現代汽車將於2021年推出艾尼氪IONIQ5,並以此為開端,全面拓展電動專用車型陣容。到2025年,現代汽車計劃共推出12款以上電動車型,其中包括基於全新電動平臺E-GMP打造的電動專用車型及衍生電動車型,並推動電動汽車年銷量達56萬輛。
從2030年起,現代汽車將逐步提升純電動車型在中國、美國和歐洲等主要市場的佔有率,到2040年,將在全球主要市場實現產品陣容的全面電動化,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取得8%-10%的份額。
為實現這一目標,現代汽車將提升零部件生產的標準化、加大電動汽車生產及物流平臺的創新,降低生產成本並產品競爭力;同時,現代汽車還將針對不同地區、車型及用途開發最優化的電池產品;此外,現代汽車還將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強布局,計劃2021年前在韓國建設20個高速充電站,並於海外市場與各合作方共同開發建設高速公路充電網絡。
隨著氫燃料電池系統專屬品牌「HTWO」的發布,現代汽車正在加速研發全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並計劃將其應用於城市空中出行、汽車、船舶和火車等多種交通工具。現代汽車將以全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為基礎,推出更加豐富且高效的氫能產品陣容。
在HTWO品牌發布後,在初期階段,現代汽車將以韓國、中國、歐洲及美國等四大重點市場為中心,開展氫燃料電池系統相關業務。在2030年,現代汽車計劃銷售70萬套的氫燃料電池系統。
豐田的中國「電動元年」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擁有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電池全技術路線的車企,豐田的戰略布局是到2025年,HEV和PHEV車型年銷量要達到450萬輛,EV和FCEV車型年銷量累計要達到100萬輛,最終到2050年實現新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減少90%的中長期目標。
在全球電動汽車主戰場,2020年,豐田在中國的電動化步伐明顯加快,量產純電動車型C-HR EV、雷克薩斯UX 300e和奕澤E進擎三款車型在上半年完成上市,完成了豐田在華電動汽車發展的「萌芽之年」。
按照規劃,以2020年在中國率先推出純電動車為標誌,正式開啟「EV元年」,到2025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10款EV車型,以此為開端逐步向全球市場投放。
面對全球汽車電氣化發展趨勢及中國市場龐大的電動車生產需求,豐田加緊調兵遣將,合縱連橫。
今年2月,在拿下斯巴魯20%股份後,豐田集團新聯盟正式形成,雙方將再次充分利用斯巴魯的四輪驅動技術、豐田的電動化技術等聯合開發新車型,並在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方面展開合作。
今年4月,豐田與松下成立合資公司泰星能源解決方案,計劃把電池研發和生產流程的效率提高10倍。豐田與比亞迪合資的純電動車研發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6月,一汽豐田新能源分公司項目啟動,計劃導入代表豐田全球最高技術和安全水平的新能源全新平臺,同月,豐田與中國一汽、東風集團、廣汽集團、北汽集團、北京億華通聯合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在中國開展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這對豐田在全球的氫能布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8月,廣汽豐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建項目二期正式動工,邁出了加快轉型升級及新能源布局的重要一步。10月,豐田決定向廣汽集團提供「汽油-電動」混合動力技術系統,這是其首次向海外企業提供核心混動技術。
「中國最重要」是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在多個場合反覆提及的一句話。面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變化,對豐田來說,革新即重要又迫切。
日產的新電動進階
今年5月28日,日產汽車發布了「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重新聚焦包括電動化車型和SUV車型在內的核心優勢。
日產汽車正在全球範圍內擴大純電動車型和e-POWER智充電動技術車型的產品陣容,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推出12款新車型。
預計到2023財年末,日產汽車的純電動車型和搭載e-POWER智充電動技術的電動化車型年銷量將超過100萬輛。同時,日產汽車計劃向20個市場導入超過20款搭載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目標銷量將超過150萬輛。
「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明確表示將中國市場視為全球三大核心市場,並將繼續保持在中國市場良好的運營態勢。
在電動化、自動駕駛、智能互聯等領域,中國無疑是世界領先的市場之一,未來日產汽車在中國的動力總成,將涵蓋純電動動力總成、傳統燃油發動機以及日產e-POWER, 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多種動力需求。
截至2023財年,日產汽車將向中國市場導入7款純電動車型,同時為其核心產品引入日產e-POWER技術,在中國銷售的電動化車型將佔日產汽車中國總銷量的23%。繼軒逸純電之後,第二款電動車型日產Ariya計劃於2021年在中國市場銷售,不僅奠定了日產汽車的新基調,代表了品牌的新面貌,而且將與搭載日產e-POWER技術的車型共同開啟日產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時代新篇章。
結語
大象的轉身對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會產生巨大影響,巨頭們聽到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爆發式增長的前奏,明確未來是不可逆轉的新能源時代。如果說2020年的危機加速了未來出行的轉型,那麼這些巨頭正磨刀霍霍,為2021年的正面廝殺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