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升燕和杜鵾鵬視頻聊天,兩人聊得很開心。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華敬方 孫靜(署名除外)
大巴車司機杜鵾鵬,為了保證車上49名乘客的人身安全,高速公路上忍著腦出血的劇痛行車40多分鐘,把車駛入服務區後昏迷。杜鵾鵬的初中老師楊升燕,在得知他在恢復過程中語言障礙很難克服後,每天給他在微信上留作業讓他練習。經過一年多不懈練習,杜鵾鵬現在能說話了。
1月3日,隨著一段視頻被瘋狂轉發,即墨教師楊升燕和她多年前教過的學生杜鵾鵬爆紅網絡,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在內的數十家主流媒體報導了這對師生的感人事跡,網友紛紛留言表示,「這份『作業』傳遞了30年的師生情!」「平凡世界,人間真愛,師生情深,感人肺腑!」「人,一生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師,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關於視頻主人公之一杜鵾鵬的腦出血經歷,更是一段讓網友淚目的經歷:2019年7月21日,身為大巴車司機的杜鯤鵬駕車從安徽回青島時,在高速公路上突發腦動脈瘤破裂!為了全車49名乘客的安全,杜鯤鵬強忍劇痛40多分鐘,將車開至服務區後昏倒,其後處於瀕臨死亡的狀態。他也因此被評為「2019感動山東年度網絡人物」。
如今45歲的杜鵾鵬,經醫院搶救後脫離危險,但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還未完全恢復。他的初中老師楊升燕知道後決定予以其幫助,每天給這位30年前教過的學生在微信上布置作業,讓他讀給她聽。楊老師說,這已經成為她每天的任務,一開始給杜鵾鵬發送簡單的四句話,之後慢慢增多,他念得也更加流利了。「每天給他發消息也是一種祝願,鵾鵬能夠儘早恢復,就是大家的心願。」楊老師說道。
杜鵾鵬的妻子告訴記者,楊老師每天都會準時把一段話發過來,就像給她的丈夫上課一樣:「楊老師是杜鵾鵬的最後一屆老師,沒想到現在又重新教他一次。」經過一年多的練習,杜鵾鵬的語言和肢體能力有了很大進步,楊老師經常給他鼓勵點讚。而在楊老師布置的「作業」幫助下,杜鵾鵬又能說話了。
「家人的話不聽,鵾鵬就聽他楊老師的」
1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即墨區藍村街道,胡同裡的積雪還沒有融化,此時楊升燕正在家中收拾衛生。楊升燕住的是一棟二層小樓,不大的院子裡停放著她的通勤工具——一輛電動摩託車。走進屋內,裝修淳樸,衣架上掛著兩條毛巾和楊升燕的衣帽。面對記者的突然到訪,楊升燕非常詫異:「我這點小事也值得採訪嗎?我覺得每一名教師遇到這種情況都會這麼做。」
畢業後師生見過三次面
據了解,楊升燕55歲,2003年調到藍村街道藍村中心小學。楊老師因已經臨近退休年齡不再任教主科,目前在藍村中心小學任教六年級的道德與法治。
說到和杜鵾鵬的師生緣,據楊老師介紹:1990年,杜鵾鵬在當時的田橫鎮福臺嶺中學初一一班上學,她則是借調到這所學校任教語文,杜鵾鵬所在的初一一班是她教過的第一批學生,一直教到1993年這個班初中畢業,師生感情非常深厚。
時光飛逝,距離杜鵾鵬初中畢業已經過去28年,在這期間楊老師和杜鵾鵬見過三次面。
第一次是1994年,楊老師到即墨市區辦事,走下公交車時偶遇杜鵾鵬,後者非常開心,騎著「二八大槓」自行車為她當司機;第二次是2017年,杜鵾鵬初中所在的班組織過一次同學聚會,楊老師和全班同學團聚了一次;第三次是2019年7月29日,楊老師通過同學群得知杜鵾鵬昏迷住院的消息,趕到南京探望住在重症監護室的杜鵾鵬。
取消旅行冒雨奔赴看望
楊老師告訴記者,2019年7月21日杜鵾鵬出事當天,她就從同學群得知他遇到生命危險。據楊老師回憶,當時她心裡五味雜陳,因為在她眼中,教過的每一名學生都像是她親生的孩子。
楊老師獲悉,杜鵾鵬有兩個還在讀書的女兒,而妻子楊愛香已經悲傷過度,一家人頓時沒了主心骨。楊老師認為,她必須做點什麼,不能讓學生的這個家垮了。想到這些,楊老師取消了和朋友約好的內蒙古草原遊,收拾行李,還叫上了同樣教過杜鵾鵬的李俊峰老師。當年7月29日,兩人登上開往南京的火車……
路上,杜鵾鵬的同學們知道了楊老師趕往南京看望的事。在她的微信中,不斷地響起轉帳提示聲,200元、2000元、7000元、10000元、20000元……楊老師看著手機,淚水浸溼了雙眼。
火車還沒到南京,楊老師就看到車廂外下起大暴雨。一下火車,楊老師的第一感受就是南京不愧有「火爐」之稱,近40℃的高溫令人非常難受。「當時顧不了這麼多了,我們冒著大雨,先把同學們的捐款取現,我又拿出2000元,然後直接趕往醫院。」楊老師回憶道。
ICU裡的學生讓她心碎
一路上,楊老師沒顧得上喝一口水,到達醫院後立即找到杜鵾鵬的家人。此時,距離杜鵾鵬入院已經過去8天,醫生告訴楊老師和杜鵾鵬家屬,當時杜鵾鵬已經基本脫離危險,但是仍在昏迷狀態,可以進入病房看望。
楊老師換上無菌服,在重症監護室(ICU),她看到了仍在昏迷的杜鵾鵬。「他是我當時很喜歡的一名學生,看到他失去意識,這樣躺著,那種感覺真的是無法用語言形容,心就像被刀割一樣,非常痛、非常擔心,內心祈禱著他一定要醒過來。」楊老師說道。
「小楊,別擔心,杜鵾鵬這麼善良又勇敢的人,這點小事難不倒他,他一定能挺過來。」楊老師從重症監護室出來後,安慰著杜鵾鵬的妻子楊愛香,兩人在病房外抱在一起,懷著同樣的悲傷,也懷揣著同樣的願望:「鵾鵬,我們等你醒來。」
回憶起杜鵾鵬初中時的樣子,楊老師用「樂於奉獻、幫助同學」8個字來形容。時隔多年,很多事楊老師都已經記不清楚,但是教過的每名學生的「標籤」她仍然歷歷在目:「杜鵾鵬是班裡的勞動委員,同學們有什麼困難,他都衝在最前面,他的成績也不錯,一直穩定在中上。」
正能量安慰「受傷的心」
「讓快樂,日復一日,讓幸福,年復一年,讓惦念,天天不斷,讓健康,久久相伴。」在2020年12月23日的聊天記錄中,杜鵾鵬頗為流利地讀完當天的「作業」,楊老師開玩笑道:「讀得真棒,中學畢業了,得找大學老師教你了。」
「他現在的進步真的很大,回想這一年多時間的變化,開始他連最簡單的幾個字都無法清晰地講出來,真是一點一滴在進步。」楊老師告訴記者,得知杜鵾鵬出院後,她經常和杜鵾鵬的妻子楊愛香通話,關心他的最新情況,詢問病情是否好轉、身體恢復得如何。
後來,楊愛香向楊老師傾訴,說丈夫因為經歷多次大手術,情緒非常差、容易失控,一家人都不知該如何是好。楊老師便和杜鵾鵬視頻通話:「鵾鵬,我聽說你很急躁,我理解你,經歷了這麼大的手術,肯定不好受,但是你要聽愛香的話,好好恢復自己的身體,家裡兩個孩子都還沒長大,你要趕快好起來,才能撐起這個家。」就是楊老師這短短幾句話,讓杜鵾鵬的暴躁情緒穩定下來:「老師放心,我一定好好恢復。」
「家人的話不聽,鵾鵬就聽他楊老師的。」楊愛香笑著告訴記者,打那以後楊老師時常給杜鵾鵬發微信,發的內容都是正能量的短句。楊愛香告訴楊老師,杜鵾鵬每次看到她給他發的微信都很開心。
每天布置「作業」從未忘
有一天,楊老師看到微信中和杜鵾鵬的聊天窗口裡,杜鵾鵬撤回了幾條消息。因為平時需要上課,楊老師頗為疑惑,不知道杜鵾鵬發了什麼又撤回。接下來的幾天裡,楊老師都會給杜鵾鵬發一些短句,每次發出後,聊天窗口總會出現杜鵾鵬的幾條「已撤回」。
又過了幾天,楊老師收到杜鵾鵬發來的語音,他把她發的短句完整地讀了下來,這讓楊老師非常驚喜。「從他說的字裡行間,能聽出他的努力,雖然還是很不流暢,但是比剛出院時好太多了,那時候我明白了,原來他之前撤回的都是他覺得自己讀得不好、自己不滿意,才撤回了。他上學時,是個好學生,很尊敬老師,這可能是他聽我勸的原因吧。」楊老師說道。
從那時起,楊老師每天都會堅持給杜鵾鵬發一段短句。工作不忙的時候,楊老師會親自寫一些句子發給杜鵾鵬,即使工作忙碌,楊老師也會抽時間從網上搜集一些優美的句子發給杜鵾鵬。「有時早上一睜眼,我就發給他,有時雖然工作忙,但是我都沒忘,一天不落地發給杜鵾鵬,他也每天都堅持完整地讀下來。」楊老師告訴記者。
時間一天一天走過,在2020年12月初,楊老師收到杜鵾鵬發來的語音時,驚喜地發現,杜鵾鵬已經能夠非常流暢地讀完她發給他的句子。楊老師很欣慰,絲毫不吝惜讚美的語言和表情。楊老師告訴記者,她還經常和杜鵾鵬的同學們聯繫,讓同學們多與杜鵾鵬聯繫,多和他聊天。
杜鵾鵬通過語音回復楊升燕布置的「作業」。
側記 楊老師對每個學生都「上心」
在楊升燕家裡,保留著很多班級合影,還有很多和孩子們一起拍的照片。「這些都是我美好的回憶,作為一名教師,每看到一張照片都能想起很多往事,很多故事。」楊老師說,她喜歡那種跟孩子們交流的感覺:「特別是看到他們的成長,真的非常開心,或許,這是教師這個職業的魅力。」
劉兆娜和楊升燕任教同一個教學班,在劉老師的眼裡,楊老師是一名為人十分謙虛、工作十分認真的老教師。「楊老師對同事們都很有禮貌,和年輕的教師交流都用『您』,楊老師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她每天都堅持鍛鍊身體,教學認真負責,有學生不認真聽講時,楊老師都會非常耐心地和學生溝通、談心,不管什麼時候,楊老師對待他人都很溫和,性格非常好。」劉老師說道。
對於楊老師為何會對杜鵾鵬如此「上心」,劉兆娜認為,楊老師對每個學生都一樣,如果需要付出就不會保留:「對待杜鵾鵬也是一樣,楊老師是一個重感情的人,雖然杜鵾鵬畢業後,兩人聯繫不多,但是,在她心中,這就是自己的孩子。」
「楊老師是我們學校年齡最大的女教師,多年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地從事教學工作,因為年齡問題,楊老師已經不再任教語文,只教道德與法治,但是她曾經的語文教學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秀。」藍村中心小學校長於紅豔告訴記者,楊老師平時平易近人,許多年輕老師都向她請教教學上的問題,她都會耐心地一一解答,也非常愛護和關心學生。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