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717騎士節:致敬穿梭疫區的城市「擺渡人」

2021-01-15 歪道道


疫情之下,如果說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是拯救生命的「偉大英雄」,那一直堅守在崗位的普通、善良的「逆行者」們同樣是這個國家和城市的「無名英雄」。

 

7月16日,2020年717騎士節啟動儀式在武漢正式舉行,來自北京和武漢兩地的騎手代表、醫護人員、政府領導、專家學者通過視頻連線,一同「雲過節」。

 

災難過後,這場共聚顯得彌足珍貴,也讓參與者以及每個經歷過抗疫時期的普通市民對於這段記憶更加歷久彌新。不少騎手想起老計在記者見面會的露面和發言,仍不免激動萬分,「騎手們的工作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們成了維繫城市正常運轉的擺渡人。我相信只要我們都在,武漢就不會孤獨」。

 

2020年717騎士節在武漢舉行的意義和價值也在於此,但透過平臺對外賣騎手子女公益幫扶項目的升級,我們發現不止於此。

 

穿梭疫區的城市「擺渡人」

 

美團研究院曾發布了《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間美團騎手就業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通過美團平臺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到398.7萬人,疫情期間騎手日均有效接單量與2019年相比有所提升,新增騎手中,日均訂單量在11-30單的騎手的佔比達到59.6%。

 

還有一組數據,武漢封城76天裡,美團配送完成了396萬訂單,送出超400萬個口罩,全國範圍完成5622萬送往醫院的訂單,同時吸納了79.15萬名勞動力成為外賣騎手。

 

這其實並不是平臺的「戰績」,而是眾多平凡個體在疫情期間為其所在城市所做出的貢獻。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馬智勇是一名美團外賣騎手,他負責的站點覆蓋了大概三四十個商家,疫情爆發前,一天最少跑30單,多的時候翻倍。本以為今年又要忙忙碌碌,可他沒想到偌大的武漢說封城就一下子封了城,大年初一、初二,一個單子都沒有。

 

他接的第一個醫院單,是送到紅十字會醫院,訂餐人是醫院護士,她說好多天沒回家了,在醫院吃不太好。封城之初,全國上下都很恐慌,很多騎手剛開始不太敢接醫院的單,而馬智勇思慮再三,覺得武漢出了事兒、武漢人要出力,自己便接了單。自此後,他便主動多接來自醫院的訂單。

 

馬智勇在武漢生活了40多年,經歷過九八抗洪,但他表示從沒見過武漢這個樣子,只能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像馬智勇這類的騎手有很多,同樣是武漢人的王作兵,每天配送超50次醫院單,累計配送3019次醫院訂單。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北京騎手高治曉,在疫情期間幫助一位糖尿病老人去新冠定點醫院取胰島素。

 

還有帶領團隊堅守武漢配送一線的站長劉成龍,他們共同承擔起部分醫療物資、醫生餐食以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配送工作,也成了災難時期維繫城市正常運轉的「擺渡人」。

 

一場疫情,讓外賣騎手成了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礎設施」,過去,送外賣僅僅是單向配送行為,然而封城期間,消費者對騎手的信任與日俱增。這段時間,武漢人不僅給了騎手3.6萬次打賞、21.7萬次感謝、還有各種防疫物資、生活物資的"投餵",關懷、誇獎、致敬等等互動行為激增。

 

相對應地,武漢騎手們的職業尊嚴也大大提升。

 

如今「網約配送員」已經正式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隨之帶來的輿論讚賞和職業發展機會,其實也正是對於他們在疫情時期突出表現的認可。

 

需求層次升級:讓外賣小哥更有尊嚴

 

疫情過後,城市生活恢復正常運轉,對於整個外賣行業來講也是如此,而跳出疫情的特殊時期,外賣騎手、消費者的關係變化及各自的需求滿足終究還是取決於服務水平。當然,也離不開平臺的外部扶持。

 


2019年717騎士節啟動儀式上,美團配送發布了國內首個外賣騎手子女公益幫扶計劃—袋鼠寶貝公益計劃。今年,該計劃進一步升級,在原有騎手子女健康保障基礎上,增加了教育保障。據了解,美團配送將向貧困騎手主要來源地的學校發起公益捐贈,為騎手及在外務工人員子女提供教育保障。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可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這些需求一般按照先後順序出現,當一個人滿足了較低的需求之後,才能出現較高級的需求。我們看到,美團想要為騎手構建集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的一體化保障體系,而騎手也在一步步的升級中不斷獲得更高層次的需求滿足。

 

根據美團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美團平臺上的有單騎手達到295.2萬人,同比增長16.4%;來自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新增騎手近8萬人。上半年仍有接近五成的騎手每個月獲得4000-8000元的收入。

 

報告還顯示,45.7%的騎手月收入為4000-8000元,7.7%的騎手月收入超過一萬元。騎手收入的增長是可看得見的,但他們的幸福感也和家庭密切相關,這也是為什麼袋鼠寶貝公益計劃聚焦騎手子女健康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袋鼠寶貝公益計劃並不只針對美團騎手,而是全行業騎手均可參與。

 

餓了麼騎手嶽濤去年暑假期間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兒子嶽翔不小心將上衣點燃,導致全身多處嚴重燒傷,治療3天後才脫離生命危險。而多次植皮手術,讓後續的治療開支巨大,作為單親父親的嶽濤倍感壓力、幾近求助無門。

 

一次偶然,他從同是騎手的朋友得知了美團的袋鼠寶貝公益計劃,在填報信息不久後,他就收到了來自美團的捐助。除了餓了麼騎手嶽濤,過去一年,袋鼠寶貝公益計劃共幫助美團、餓了麼、達達等全行業的49位騎手子女對接醫療資源,並提供了近100萬的緊急醫療公益救助金。

 

如今袋鼠寶貝公益計劃正從健康保障擴展到教育扶持,而教育恰恰是貧困騎手們最稀缺的資源,他們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轍。所以說,藉由平臺的公益項目,騎手渴望從根本改變家庭現狀的路徑或許也將被打通,這實際是比薪資待遇更深遠的需求和價值。

 

另外,這次717騎士節啟動儀式還透露出騎手的職業化發展方向,職業化則意味著騎手的需求層次直接躍升到尊重需求。

 

連接騎手的未來職業路徑

 

造節,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營銷傳統,雙十一、6·18以及近來醫美行業打出的「99皮皮節」,無不是在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消費熱潮。然而美團717騎士節自2018年開始舉辦,作為國內首個面向全行業外賣騎手的節日,這是一種喚起社會關注騎手群體的職業性「造節」。

 

今年騎士節期間,美團外賣在全國185個城市舉辦超過了6800場慶祝活動,其中84座城市中設立了2500個防暑補給站點。騎手們除了可獲得防曬服、太陽鏡、冰絲袖、冰貼等防暑物資,還有機會品嘗免費餐飲,這是由美團外賣聯合全國32個餐飲品牌所提供。

 

當騎手們習慣了充當服務者的角色,很多用戶也習慣性地只從騎手那裡獲得服務,將他們看作平臺消費的一種延伸,而不再關注騎手個體本身。

 

騎士節的誕生,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補足對騎手的關注,凝聚騎手的歸屬感。一方面是藉助節日的儀式感,可以將平臺對於騎手的職業保障更加規範化、正式化,另一方面則意味著美團引導外賣行業從聚焦商業競爭轉變為兼顧社會責任,這也是行業走向成熟的外在表現。

 

自網約配送員被定性為新興職業後,外賣騎手對於自己的職業被「蓋章認可」心裡有說不出的暢快,來自內蒙古的美團騎手高守春表示,「從心裡感覺自己的工作被認可,未來我們的發展之路也會更加職業化和標準化」。

 

騎手職業化具體可表現在兩點:

 

其一,未來騎手群體將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被納入技能人才隊伍,並可按照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不斷提升技能,在「多勞多得」的基礎上實現「技高多得」。同時還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培訓補貼,參加政府及行業組織的職業技能大賽,更有機會通過競賽被認定為高層次人才,享受政府購房補貼、積分落戶等政策。

 

其二,平臺也可據此為騎手職業發展設計更加完善的成長路徑,構建更加科學的職業培訓與激勵體系,幫助廣大騎手實現更加體面和更高質量就業。袋鼠寶貝公益計劃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美團在職業培訓上早已有所行動。

 

外賣行業從瘋狂擴張到格局變化,外界關心的往往是平臺之間激烈的廝殺以及背後整個行業的趨勢和走向。而騎手規模的日益增長,在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之餘,其實他們自身的權益保障和職業發展也關係到行業的健康。美團率先認識到這點,並把對騎手的扶持跳出平臺競爭的局限,其實這是真正意義上站在全行業的角度思考外賣的未來。

 

這也正是美團的未來願景,讓每一個努力工作的騎手們都「工作有尊嚴、收入有保障、生活有歸屬」。


歪道道,專注網際網路與科技圈觀察,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籤約帳號【歪道道】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焦點

  • 第3個717騎士節 聯想攜手美團促銷送大禮
    2020年7月17日,外賣騎手們將迎來第3個「717騎士節"。在騎士節期間,最大的美團外賣將在全國185個城市舉辦超過6800場慶祝活動,讓騎手們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並且在84座城市中設立的2500個防暑補給站點,當然,本屆騎士節不僅面向美團騎手,也將向所有的戶外工作者開放,希望冰涼的飲品、水果,萌萌的玩偶、充電寶,還有精緻的點心,能給大家帶來一絲夏日"清涼"。
  • 全國騎手喜提"清涼夏日" 美團發起6800場"717騎士節"慶祝活動
    7月17日,外賣騎手們將迎來第三個"717騎士節",自即日起,美團外賣將在全國185個城市舉辦超過6800場慶祝活動,讓騎手們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而在84座城市中設立的2500個防暑補給站點,不僅面向美團騎手,也將向所有的戶外工作者開放,希望冰涼的飲品、水果,萌萌的玩偶、充電寶,還有精緻的點心,能給大家帶來一絲夏日"清涼"。
  • 717騎士節|騎手現場觀戰:烏拉圭VS葡萄牙
    帶著50萬騎手的期盼與狂熱無比的熱愛,6月29日開始,美團騎手已經踏上了赴俄觀看世界盃的徵程,從北京出發,經過新西伯利亞機場轉機,於6月30日到達本屆足球盛宴開啟的城市索契,至此,  #717騎士節·暢玩世界盃#活動迎來了新一輪高潮。
  • 717騎士節背後:職業認同感會讓外賣騎手更專業,也更有保障
    外賣騎手的努力,所有人都在看在眼裡,於是,這半年,也成為外賣騎手「職業認同感」增長最快的半年。7月16日,2020年717騎士節啟動儀式在武漢舉行,這是最特殊的一個騎士節,也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促成這個節點到來的,有騎手,有政府、媒體、公眾、平臺,而在這個節點之後,是行業的新機會,也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一個新答案。
  • 這個騎手節日首次在武漢啟幕 老計、何文文等騎手獲「城市守護者...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16日訊(記者章勝)當時武漢按下暫停鍵時,廣大外賣騎手成為城市生活「擺渡人」,讓武漢的「煙火氣」從未中斷……7月16日,正值武漢「重啟」百日,為向英雄城市、英雄的武漢人民「致敬」,美團「2020年717騎士節」在武漢啟幕。
  • 城市擺渡人:2020外賣騎手面面觀
    作為在城市中穿梭的及時雨和「護胃」騎士,外賣騎手是怎樣的群體?他們和外賣行業還有多少想像力?就讓小鵝帶你一起來看一下吧! 01外賣騎手群體年輕化 兼職開啟斜杠人生 外賣當前已成為穩定就業的蓄水池,成為年輕人青睞的職業選擇之一。
  • 戰疫群像:行走動靜之間 舉國戰疫下的城市「擺渡人」
    疫情期間,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一場記者見面會上,39歲的美團外賣騎手吳輝作為一線普通工作者代表如是評價自己的工作。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各大城市一度按下了暫停鍵。當平日喧鬧的馬路突然間安靜下來,外賣騎手、快遞小哥、公交車司機們此時便化身城市「擺渡人」,擺渡人與物,傳遞愛和溫暖。
  • 917騎士節到來,以守護之名,致敬城市裡這股奔騰不息的力量
    有這麼一群人總是奔波在路上,人們看到的好像永遠是他急匆匆的背影,他們是騎士,是這個新消費時代的縮影。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守護著大眾的生活,用自己的努力發揚著新時代的「騎士」精神。他們就像城市裡的點點星光,照亮著所觸達的商家和用戶,而無數騎士們匯聚在一起,就成了一片星河,一起守護城市,點亮人們的生活。9月17日,順豐同城急送將舉辦第二屆「917騎士節」。本次騎士節的主題是「守護你」,活動將圍繞著「星光匯聚、榮耀守護」而展開。
  • 太原擺渡人!
    太原擺渡人! 在太原的大街小巷穿梭著這樣的一群人
  • 拓展萬物到家即配場景 美團配送開放平臺業務規模增175%
    即時配送網絡是將商品和服務輸送至城市生活最後三公裡的毛細血管,這一價值在疫情期間被凸顯,並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商戶帶來巨大價值。魏巍在演講中提到,自去年宣布對外開放即時配送能力以來,美團配送開放平臺的業務規模已經增長了175%,合作商家數量增加了123%,覆蓋門店的數量增加了272%。「只要你能想像到的,我們都能『心所想,即送達』。」
  • 冬天的第一杯奶茶情暖「城市擺渡人」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郝家勇)公交司機每天穿梭於城市街巷,見慣了城市的繁華與熱鬧,卻很少有慢來品味奶茶的閒暇。12月23日,共青團嶽陽市委聯合市公交集團、嶽陽青年之家,為堅守公交一線司機送杯奶茶,1600餘杯「冬天的第一杯奶茶」情暖「城市擺渡人」。當天早上8點開始,青年志願者們將一杯杯新鮮製作出來的奶茶整齊裝箱,送往嶽陽市火車站的公交車停靠點。他們細心地選用密封瓶盛裝,方便公交師傅們在工作中拿取;採用蜂蜜柚子或桂圓紅棗制茶,驅散駕駛途中的疲憊和寒冷。手捧奶茶,感受溫暖。
  • 有保障有歸屬有尊嚴 閃送騎士節引發小哥群體共鳴
    11月23日,第三屆閃送騎士節全國同步舉辦,搶紅包抽大獎做遊戲,看似平凡的一天,卻成為了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閃送員們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刻。  剛剛結束的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上提出,要採取多種手段,維護好快遞員、網約工、貨車司機等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
  • 《在一起》以情感人,今晚雷佳音化身「擺渡人」
    疫情之下,有人白衣「執甲」,逆行出徵駐守在「生命的拐點」;城市停擺,有人依然穿梭在街頭巷尾,維繫著整座城市跳動的脈搏。 昨晚,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震撼開播。在第一單元《生命的拐點》中,張漢青(張嘉益飾)、譚松林(周一圍飾)等一批醫護工作者向觀眾展現了他們的無私無畏。
  • 太原「擺渡人」!一起來抖音分享太原故事吧
    12月18日,太原日報社在抖音平臺發起「#擺渡太原故事」話題活動,號召計程車和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三大擺渡行業從業者,用他們的視角拍攝城市人生百態故事,感受太原溫度。在太原的大街小巷,穿梭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身份不同,運輸著城市的人、物、食,滲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變遷,他們被叫做「城市擺渡人」,他們就是計程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在太原,這一群體有近10萬人,並在不斷壯大中。為了呼籲社會給予這一群體更多的關注。
  • 512護士節 「黃衣騎士」向「白衣天使」送上粉色祝福
    在512護士節當天,美團外賣為包括西安在內的多個城市醫護人員隨餐派送鮮花表達敬意。陝西省中醫院的護士小王像往常一樣醫院門口等待取餐,經常為她送餐的美團騎手梁文敏今天卻有些不一樣,手裡拿了送給全科室的鮮花。「節日快樂!這是美團外賣送給您的節日禮物,疫情期間辛苦了!」
  • 美團化身「袋鼠耳朵加工廠」,看營銷如何四兩撥千斤
    因此,網友們才看到了越來越多美團小哥帶著萌萌的黃色「兔耳朵」在城市中穿梭。這款「兔耳朵」也因為可愛可擼的特點被網友們喜愛。 而近期,有網友拍到一位美團小哥的頭盔上帶了數十隻「兔耳朵」,堪比一朵行走的「人間向日葵」,將美團外賣小哥的「兔耳朵」再度推向了熱搜。
  • 時代頭條 | 雅迪「717綠色騎行節」啟幕:聚焦固廢回收 助力綠色出行
    此前,雅迪集團董事長董經貴曾在一封內部信中表示,本屆「717綠色騎行節」期間,雅迪將拿出一個億作為「低碳環保換購補貼」,用於大力普及公眾對於固廢產品的回收再利用意識,鼓勵民眾使用清潔環保的電動兩輪車出行。
  • 公主與騎士的盛宴—塞維亞四月節
    塞維亞四月節也叫做塞維亞春會。其說「四月節」是節日,倒不如說這是塞維亞人們「找樂」的緣由。該節日可以追溯到1847年,雛形只是一個公平交易家畜的集市,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場舉行各種娛樂慶祝活動的狂歡,鬥牛季節也從此開始。
  • 生命「擺渡人」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44歲的李華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車隊司機,該院整體接管武漢雷神山醫院後,李華擔負起轉運新冠肺炎病人的新任務,成為雷神山醫院的一名「擺渡人」。圖為3月7日,李華(右)在病人登車後和同事一起將輪椅抬上急救車備用。
  • 疫情催熱同城配送業務,跑男騎士助力城市「重啟」丨疫路向春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丁洋濤突如其來的疫情,催熱了同城配送業務,也讓平日裡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跑腿騎士們進入公眾的關注列表。在抗擊疫情期間,UU跑腿平臺上代買生鮮類訂單大幅增加;京東到家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70%;微信小程序超市業態訪問人數同比增長115%,生鮮果蔬業態同比增長168%……上述數據,都是一線城市穿梭者,在助力他們工作的城市早日「重啟」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