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重中之重。
——題記
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達到685.5萬輛。而與此相關的另一組數據,更值得高度關注。
2019年,杭州共有287人在發生涉及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事故中身亡,佔交通事故總死亡人數的40.5%;共有1245人受傷,佔交通事故總受傷人數的46.6%。數字背後,是無法挽回的生命、防不勝防的風險和難以修復的家庭傷痛。
面對這一情況,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統籌謀劃,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絕對負責的態度,在總結去年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成效的基礎上,乘勢而上、持續推進,於今年4月啟動了為期兩年的道路交通安全暨電動自行車安全專項治理行動。行動計劃提出了涉電動自行車事故總量同比下降20%、死亡人數同比下降30%等六大目標,以及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數字治理、法治治理、安全文明五大行動。
經過全市公安交管和相關部門的合力整治,5月底杭州電動自行車事故同比下降25.7%;死亡人數同比下降31.37%;5月單月電動自行車事故死亡人數共計10人,比去年同期36人下降79.41%。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36人降到10人,體現的是全市公安交管部門牢築交通安全防線的使命追求,也是各級黨委政府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託,對生命安全的莊嚴承諾。
平臺+點位
彰顯交通安全治理的「精細化」
在下城區體育場路延安路口的電動自行車駕駛人說理說法點,違法當事人要在這裡觀看警示視頻、學習安全駕駛、寫下心得感悟。
效果怎麼樣?市公安局交警局下城區大隊民警於之韜深有體會:「半個月前,這個說理說法點剛建立時,晚高峰期間2小時就有200名違法駕駛人進來接受教育;而最近,晚高峰接受宣教的車主下降到了平均每2小時30人。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出行安全意識有了很大提升。」
今年以來,從嚴管、嚴查、嚴處的「三嚴」整治到「千警上路」行動,杭州交警在重拳整治電動自行車違法亂象的同時,特別注重處罰教育相結合。除了這套剛柔並濟的「組合拳」,杭州交警也正積極運用數字賦能,探尋科技手段輔助人工管理,書寫杭州城市治理現代化的「交通答卷」。
登錄杭州交警合成作戰平臺,監控視頻中,一輛正在新天地街東新路口逆行的電動自行車被抓拍並識別車牌信息,完成違法行為取證……這是「物聯網+視頻」技術在電動自行車場景的應用探索:通過換發電動車物聯網電子號牌,並建設路口感知體系,電動自行車的路面通行情況和車輛信息變得一目了然。這一創新舉措,大大解放了警力,有效解決了電動自行車違法取證難、查處難、身份落地難的問題。
目前,下城區已試點換發1萬餘塊電子號牌,並在7個路口安裝了感知設備,共抓拍違法行為9.9萬起。
騎手+部門
形成城市文明的「新風範」
5月30日,「我文明、我守規、我安全」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活動現場,一家外賣送餐平臺展示的智能頭盔引起了關注:頭盔與送餐騎手APP通過藍牙綁定,能實時檢測佩戴狀態,提醒騎手戴好頭盔。通過頭盔自帶的加速度傳感功能,還能夠感知記錄騎手是否發生碰撞或危險事故。
「外賣企業要成為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的帶頭企業。」該平臺主管表示,他們將在「好評率」中增加文明安全內容,落實內部自律監督措施,並與交警部門良性互動,建立內部長效管理機制,促使騎手安全文明送餐。
「交通安全是展現城市形象的窗口之一,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就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含金量。」市文明辦負責人表示,「禮讓斑馬線」的理念,正是由杭州公交車、公務車、計程車等帶頭踐行,最終成為杭州文明交通的「金名片」;今天,電動自行車安全文明出行也將從外賣遞送行業開始作示範,為杭州再添一項「文明地標」。
讓每一輛電動車、每一位駕駛人安全上路,需要多部門、全鏈條的管控治理。近日,西湖交警大隊民警發現轄區內一家電動車行從4月份以來一直暗中銷售超標電動自行車,並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提供送車上門的服務。大隊民警通知市場監管部門到場,共查處扣押超標電動自行車7輛,案件也移交市場監管部門處理……杭州「政府主導、部門參與、警企聯動、責任共擔、風險共治、安全共享」的交通綜合治理格局正逐步形成。
警示+服務
構建平安出行的「守護鏈」
「看了交通安全警示視頻後,我認識到了重大交通事故的產生嚴重損害。」在重要路口的說理說法點中,不少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留下了這樣的心得體會。
這其中,不少車主是因為不戴頭盔而接受說理說法,大家看完警示視頻後都心有餘悸:「這種方式很有效果,下次出門肯定不會忘記戴頭盔了。」「平時都把頭盔放在車裡,沒有真正戴起來,看了這些血淋淋的畫面,我才意識到戴頭盔關鍵時刻確實能保命。」
事實上,杭州早已意識到,交通安全不是一場「獨角戲」,需要所有市民守望相助,共同構建道路交通平安格局。以勸導騎電動自行車戴頭盔為例,小區門口有物業、保安參與勸導;學校門口有老師、家長參與勸導;企事業單位門口,員工志願者們自發開展交通安全勸導。
早上七八點,每當居民騎著電動自行車準備出入小區,身穿紅背心的「武林大媽」們都會提醒他們佩戴頭盔。最近,天水街道戒壇寺巷社區設立了電動車上牌便民服務點,「武林大媽」們還攬過了部分交警的活——趁居民等待上牌的時間,播放講解交通安全視頻。這樣的服務點,接下來還將進一步推廣拓展,實現全市覆蓋。
可是出門太急,忘戴頭盔,到了小區門口才想起來怎麼辦?這時候不僅需要有人「提醒一句」,還得有辦法「臨時幫一把」:在下城區天水街道、長慶街道和拱墅區上塘街道的蔡馬社區、善賢社區等地,街道社區和當地交警大隊合作,試點投放了不少「共享頭盔」,居民如有需要,通過登記或掃碼即可免費借用,在約定時間內歸還即可,把不戴頭盔的安全隱患儘可能解決在社區這道「小門」裡。
新聞+
為期兩年的專項治理,總目標是實現2020年涉電動自行車事故總量同比下降20%、死亡人數同比下降30%,2021年事故總量同比下降10%、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0%。具體措施有——
●推行 「五色圖」管理。把交通事故、交通違法作為關鍵指標,以鄉鎮(街道)、快遞外賣企業、道路為對象,進行綠、黃、橙、紅、黑賦色管理,並實時自動統計更新,讓基層交通安全文明治理更加有的放矢。
●發放專屬「智能身份證」——物聯網電子牌照。換發工作將分步進行,新增上牌車輛和商業營運性質的快遞外賣電動車為初期重點。配合紅綠燈路口安裝的智能感知設備,預計明年年底前,杭州將建成電動自行車物聯網感知體系,實現更精準的動態管理。
●積極試點數字預約公交。在地鐵站點設置接駁線,通過手機提前預約,能夠直接在自家小區門口下車,讓「最後一公裡」多一種選擇,減少電動自行車事故的發生。
新聞連結
張仲燦:抓在當下 堅決把交通事故頻發勢頭壓下去
我文明、我守規、我安全!杭州舉行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活動
【權威發布】針對電動自行車,杭州要開展為期兩年的專項治理
【電動自行車治理 】杭州交警動真格!駕駛無牌、假牌、套牌電動車上路將加大處罰力度
信息來源:杭州日報、政在解讀
原標題:《生命至上!杭州「最嚴」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專項治理開展一個多月,效果怎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