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集中力量專班運作、率先堅持每日簡報、推動工作、率先推出公示公證、規範流程、率先實現掛靠清零第一車、第一企、第一區;
共出動執法人員11618人次,檢查危貨企業963家次,排查從業人員4757人,排查危貨車輛 3315 輛,收集梳理隱患問題 568項,完成整改568項;
危貨運輸企業運價穩中有升,從業人員生產環境進一步改善,危貨運輸物流行業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逐步向好,走私成品油等行業亂象在市域境內基本絕跡……
記者從杭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為深入推進浙江省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鐵拳整治」行動和省廳「雷霆整治」行動,紮實推進「兩客一危」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今年6月份以來,我市交通運輸部門迅速行動,勇於擔當,主動作為,通過念好「快、實、全、新、嚴、久」六字訣,擦亮交通強國示範城市創建的「平安底色」,奮力在危化品運輸專項整治這場硬戰中扛起省會擔當,展現頭雁風採。
快當先
自「6·13」槽罐車爆炸事故發生以來,杭州市交通運輸局以雷霆速度展開了「兩客一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以實際行動向道路運輸安全隱患「亮劍」。
6月13日晚間,市交通運輸局連夜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制定危貨運輸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方案,第一時間理清管理職責,並抽調了18名骨幹成立了「兩客一危」治理專班,於6月22日起正式集中辦公。
在「掛靠清零」攻堅戰中,浙 A·H9037車於7月31日註銷營運證,成為我市「掛靠清零」攻堅戰「第一車」;
杭州傲鷹化工有限公司,於8月5日通過規範管理實現全部25輛危貨車的「五統一」, 成為全市「掛靠清零」攻堅戰「第一企」;
餘杭區通過回購、註銷等方式,於8月7日實現轄區所有掛靠車輛整改到位,成為我市「掛靠清零」攻堅戰「第一區」。
通過及早部署、快速啟動,為接下來行業全面整改奠定了良好基礎,我市「兩客一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向著縱深的方向推進。
實把關
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杭州交通運輸部門在我市所有101家危貨運輸企業中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明確了每家企業均配備有雙「網格長」、雙「片長」及4名「網格員」。
「企業的法人代表或實控人作為主體責任的網格長,轄區的交通部門負責人則是監管部門的網格長;雙片長則分別是屬地的分管副區長與交通運輸局分管副局長;網格員有來自於企業內部的安全員,有交通部門的安全管理人員,有所在鄉鎮、街道或社區的工作人員。此外,我們還創新性地引進了保險公司,由企業所投保的保險公司保險員出任網格員。」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最初針對危貨運輸企業推行的網格化管理經驗,目前已經在整個交通運輸行業推廣。在交通客運、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等領域,這種全覆蓋、無縫隙的管理經驗對健全責任體系、明確責任劃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全監管
危貨運輸行業由於涉及的權責部門較多,在過去往往形成「九龍治水」、監管效率低下的局面。
今年6月26日,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鐵路樞紐執法大隊與鐵路交警支隊在火車東站樞紐二層平臺查獲一輛涉嫌無證危貨運輸車輛,被查時車內有27瓶氣罐,分別裝有乙炔、氬氣、液氮等易燃氣體。鐵路樞紐執法大隊執法人員迅速向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指揮中心匯報,指揮中心聯繫江幹執法大隊所轄專業危化品車輛,分兩個批次將27瓶氣罐進行了轉駁,並運送至有專業資質的企業暫時保存。在這次查獲行動中,交通運輸部門聯合交警、城管等多個部門,協作配合,最終成功地處置了一起潛在安全隱患的危貨運輸事故。
除了在市域層面上和應急、交警、建委、城管、消防等相關部門聯手協作,杭州交通運輸部門還有望在接下來與其他各個城市管理部門建立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構建交通、公安、應急管理、市場監管、城管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全鏈條監督機制,強化生產、運輸、儲存、處置等環節的共同治理,切實提升危貨運輸本質安全。
嚴為本
針對長期困擾危貨運輸行業的「頑疾」:掛靠車輛和「兩外」車輛,我市交通運輸部門也全力以赴、從嚴開展清理整頓。
自 7月31日正式打響「掛靠清零」攻堅戰以來,市專班組織3支督查組分赴14個單位部門,深入基層組織、深入企業車隊,廣泛宣傳掛靠清理的政策規定。同時,及時制訂《「五統一」達標攻堅方案》,組織行業專家、管理力量充分評估,指導督促企業制定限期整改方案,形成一車一方案、一企一方案、一區一方案,最終以回購、併購或註銷等形式強勢推進並完成掛靠清理工作。
7月10日,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聯合杭州交警、應急等部門,對一輛江西籍槽罐車進行了查處,打響了外省駐杭州營運的危貨車輛聯合整治行動的第一槍。針對21家企業、242輛危貨車輛長期在我市駐點經營的,統一發函外省相關屬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要求儘快核實企業在杭異地駐點經營情況,督促企業切實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共同做好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工作;通過約談訓誡等方式,積極發動轄區企業,要求駐外車輛轉籍或回杭經營。截至目前,我市所有在外省駐點經營的92輛杭州籍危貨車輛已經全部回籍,長期在杭州駐點經營的外地籍危貨車輛也已整治清除過半。
據悉,我市交通運輸部門還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出專門針對外省籍危貨車輛入杭登記的APP。未登記的危貨車輛將被限制進行銷售、運輸和充裝作業。
新手段
近年來,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我市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在危貨運輸專項整治行動中,我市交通運輸部門也創新性地運用了「城市大腦+智慧交通」的管理模式。 根據省交通運輸廳統一部署,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承擔了浙江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智控平臺(簡稱「智控平臺」)的全省試點任務。「智控平臺」試點工作率先在建德市展開,內容包括從業人員安全碼、電子運單「一單四狀態」、全路段精準管理及入浙登記等,今年11月起在杭州全市域落地推廣。
「安全碼」如今已成為危貨運輸從業人員的必備電子憑證。它以從業人員基本信息為基礎,並結合動態作業信息、管理信息和關聯所屬企業的運行狀態等。危貨運輸企業、危險化學品生產充裝企業都必須要求從業人員「亮碼上崗」、「亮碼作業」,從源頭杜絕潛在危險的發生。 電子運單通過採集發車提貨、裝卸啟運、到達卸貨、回場結束的狀態信息,平臺實現道路運輸裝、運、卸環節的追蹤管理。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在運輸過程中的裝貨啟運、送達卸貨等環節對駕駛員進行人臉信息採集比對,比對一致方可進行作業操作,解決了人、車不對應的問題。 杭州交通運輸部門還以定期「體檢」方式,通過大數據研判、日常監管情況等綜合分析,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動態評價,全面掌握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情況。針對風險等級不同,在「紅黃綠」三色碼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紅橙黃綠」四色碼。依據評價結果,開展停業整頓、約談訓誡、常規監管等措施,切實提升危貨運輸企業本質安全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杭州對全市107家危貨運輸企業開展六輪動態評價,累計產生紅碼企業15家次,淘汰企業6家。 「紅橙黃綠」四色碼已在危貨以外的其他行業逐步推廣,分類設置評價指標,強化結果運用,一體化推進杭州交通運輸「四色碼」動態評價機制,建立完善綜合信用體系,切實提升安全指揮棒作用。
久為功
「危貨運輸專項整治行動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形成一個行業管理長效機制。比如我們目前在實行的責任劃分機制、企業動態評價機制等,這一系列好的做法和經驗目前正在逐步形成一些制度和文件。」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自我市開展全市危貨運輸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多次受到省市各級領導的肯定與批示。劉小濤副省長批示:「杭州市專項整治行動措施實、力度大,值得各地學習借鑑。」副市長繆承潮也充分肯定了創新危貨運輸企業「健康碼」這一舉措,有助於加強危貨運輸企業精密智控。
隨著「雷霆整治」行動逐步深入,集全交通系統力量開展的整治行動已取得了明顯效果。據悉,杭州交通運輸部門在危貨專項整治中總結提煉出來的好的做法和經驗,已經在安全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中逐一體現,指導未來三年交通運輸10個行業的安全工作,進一步提升安全治理能力水平,以點帶面推進「兩客」安全治理、治超和治亂等工作的明顯提升,奮力譜寫杭州交通改革「後半篇」文章。(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