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傷病人群的三個特徵

2020-12-11 騰訊網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跑步傷膝蓋,剛跑了幾天膝蓋就疼了,很多的朋友因為跑傷停止了跑步。其實仔細了解一下跑傷跑友們,就會發現幾乎都能在跑傷三要素中找到原因。

體重偏大:體重過於偏胖的朋友,剛開始是不建議跑步的,因為跑步的時候膝蓋要承受的壓力是平常走路的2到3倍,整個身子的重量都壓在膝蓋,長期下去膝蓋肯定承受不了這麼重的壓力,自然就會出現不舒服的現象,嚴重的就再也跑不了步。

所以在體重偏胖的時候,要從走路開始,走路也是一種運動,堅持下去也能減肥,等走個幾個月,身體輕下來一部分之後,可以再嘗試跑步,這樣對膝蓋就會好很多。

跑量:長期跑步的跑友,跑量也不用跑的太多,儘量控制在十公裡左右,每次跑個6到8公裡,運動適量即可,跑多了也沒人給錢,跑傷了都是自己的,太不划算了。

速度:當然如果你實在想跑多一點,畢竟跑步上癮之後,看到別人都在那裡不停的跑跑跑,自己也不由自主地想多跑,那你就速度放得慢一點,這樣會好很多,也不容易受傷,慢跑比快跑雖然少了速度的激情,卻更加健康。

跑步受傷,除了上面的三要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跑步姿勢不正確。不過這個跑步姿勢一般都是遵從身體自然而然的方式跑步方式,只要不是姿勢錯的太多,一般是不會造成跑傷的。

跑步過程中,除了注意跑步受傷的三要素之外 ,注意跑休結合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跑傷。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十個跑步八個傷?說說正確跑步及傷病預防
    我們後面再說)還有就是在健身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是為了減肥,跑步這種有氧運動自然成了首選。個人覺得跑步受傷是由細小的動作失誤或者說很細小的傷病逐漸積累造成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跑步中的小細節。
  • 11個小動作,完美預防跑步膝蓋傷病!
    談起馬拉松,除了奔跑的爽感以及實戰的技巧之外,它可能帶來的傷病也是一個不能忽略的話題。關於這個話題,網絡上相關的科普和防治教程已經是不勝枚舉。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兩種最常見的跑步傷病,以及一些簡單實用的預防小妙招。
  • 跑步損傷的高發人群
    (二)有傷病史的跑者事實上,有傷病史的跑者再次出現跑步損傷,主要有三個原因:①傷後沒有完全康復就開始跑步;②傷後缺乏專門的康復訓練;③對康復情況錯誤預估導致跑步過量。這三方面的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傷病部位的壓力
  • 微課乾貨 丨 跑步常見的傷病恢復及預防
    今天的微信課程從兩方面來講步傷病的起因:預防和治療第二個是髂脛束症候群,相信大家對這個也不陌生。在長跑人群中出現的也比較多,髂脛束是身體最長的一個肌腱,也叫韌帶,是由結締組織組成的,即俗話說的筋。髂脛束是從髖關節開始延生並覆蓋膝關節外側直到脛骨的一個肌腱,上面連結著臀大肌等肌肉,是固定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他的功能是伸直膝關節和髖關節的外展。怎麼能摸到呢?當用力收緊大腿在大腿外側摸到一條硬硬的就是髂脛束。
  • 跑步人群最需要這三個動作,拉伸大腿後側肌肉,放鬆肌肉!
    拉伸是運動的基本形式,經常健身的人群一定要經常拉伸,拉伸,不僅能夠促進肌肉增長,也能幫助緩解運動後的延遲性疼痛。拉伸的好處可不止這些,拉伸還能幫助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增加關節的運動幅度,放鬆運動後緊張的肌肉,尤其對於經常跑步的人群而言,拉伸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對於這類人群而言,大腿後側的肌肉是最需要鍛鍊和拉伸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跑步受傷很常見?只要注意這四點,輕鬆預防跑步傷病
    導語:跑步這項運動十分簡單,但卻也十分「危險」,如果大家有喜歡跑步的朋友,那麼一定會發現,這些喜歡跑步的人群中肯定會有受傷的現象。那麼既然跑步受傷很常見,我們如何才能避免?一起來看看。首先來說,跑步受傷這件事其實和跑步關係並不大。受傷是讓人很痛苦的一件事,尤其是膝蓋傷病,不僅導致我們不能運動,甚至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那麼如何才能有效避免傷病?這是很多跑者的疑問,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因此大家要繼續向下看。
  • 最常見的跑步5大傷病,原來你是這麼跑傷的
    對於普通跑步愛好者來說,跑步的目的都是為了身體健康,而不是專業競技,所以不需要過分追求跑量,追求每天都跑。 如果每天都去跑步,會讓你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復。這個時候身體就會以傷病的形式進行反抗,即使是跑步老手也難避免。
  • 最常見的跑步5大傷病,原來你是這麼跑傷的
    這個時候身體就會以傷病的形式進行反抗,即使是跑步老手也難避免。每天都會有跑友留言問,我這兒那兒受傷了,是什麼原因,我應該怎樣去恢復?其實石春健老師錄了很多關於跑步傷病解析的視頻,我們在《三問》欄目中,也有跟大家分享,可能有些跑友並沒有注意到。
  • 跑步人群增多催生「跑步經濟」
    最近幾年,身邊跑步的人越來越多。周末早晨去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你會看到好多跑團在活動,而且每個人的裝備都相當專業。一般來說,這樣的活動參與者逐漸增多,自然會催生對運動服裝、鞋類以及配套裝備的需求。這樣一來,跑步這一門生意也就算成型了。
  • 跑步減肥效果好,但這些禁忌務必要謹記,不然容易跑出傷病
    導語:由於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身材逐漸走形,減肥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口頭語,大家都知道,跑步是一項最適合減肥的運動,跑步能夠消耗大量的脂肪,緊緻我們的皮膚,讓我們的身材變得苗條美麗,但是大家也知道,跑步是一項容易出現損傷的運動,如果大家跑步時不注意,可能許多傷病就會找上你!
  • 我用四招根治跑步膝蓋傷病
    有人說,跑步愛好者,都要把所有的傷病全部經歷一遍,才能變得強大和適應,跑步肌肉強健是從與傷病鬥爭中生長出來的。我深以為然。但是,傷病可以避免嗎?當然可以避免,至少如果我一開始就熟練跑步技巧,遇上傷病也不會嚴重,恢復起來也會很快。
  • 跑步到底要不要戴護膝?護膝能不能預防傷病?
    同時補充說明下是否選擇「帶支撐條的護膝」?已經運動損傷人群建議穿帶支撐條的,這樣可以減小運動中關節腔壓力,緩震。另外運動如果是登山的話,不論有無傷病都建議有支撐條的,登山膝蓋壓力太大;自行車無論有無傷病都不建議有支撐的,反覆彎曲支撐反而是負擔。 03 為什麼跑後應立刻取下護膝?
  • 學會正確係鞋帶,跑步時可避免很多傷病!
    原來一直以為跑步鞋的鞋帶的系法只是鞋子外觀的一部分,從來沒有想過鞋帶的系法還關係著腳部的舒適和健康,我們還要根據鞋子的類型以及自己腳部的形狀來選擇不同的鞋帶系法。系跑步鞋帶的方法有很多種,它們將直接影響你的步幅和步頻。
  • 最好的跑步態度:不高估跑步的好處,不低估傷病的危害
    所以,最好的跑步態度就是,不高估跑步的好處,也不低估傷病的危害。想要無傷跑步,就要端正心態,補齊自己的短板,及時改正不好習慣,這樣才能健康長久跑下去。 跑步過程中遇到傷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傷病原因出在哪裡,在一個地方重複跌倒。 跑步並不只是知道如何提高跑步技術,讓自己跑得更快、更遠,還要學會如何預防損傷,讓自己跑得更長久。
  • 最好的跑步態度:不高估跑步的好處,不低估傷病的危害
    該快就快,該慢絕不快跑,一個良好的生活和跑步習慣,以及不隨意的科學訓練體系,才是造就無傷的基本條件。所以,最好的跑步態度就是,不高估跑步的好處,也不低估傷病的危害。01傷病不可避免,但不要重複受傷很多初跑者受傷,很大原因在於對跑步知識和經驗的缺乏,不知道如何正確跑步;如果你跑步五年以上,還時不時受傷,那你一定不是一個嚴肅的跑者。
  • 關於高智商人群的7個特徵,來看看你符合哪幾項特徵?
    普通人類的智商的數值一般在90-120之間,高於這個數值的人就屬於高智商人群,一般來說能當科學家的人都擁有較高的智商,比如愛因斯坦的智商大約在160左右,智商的數值只是用來衡量智力發展的一個標準,其實許多人雖然不屬於高智商人群,但在其它領域卻有著驚人的天賦,科學家早就根據人類天賦的特徵把智商主要歸類為七個領域
  • 做到這些從此遠離跑步傷病
    於是想通過跑步來減肥,買了跑鞋和速乾衣服,在附近的操場或公園開始刷圈,但是沒跑多久,不僅沒減掉幾斤肉,反而就出現了各種傷病。  跑步最開始的1個月,先後出現腳踝疼痛,足跟疼,小腿腫痛,然後膝蓋內側、膝蓋外側也出現酸痛......
  • 高智商人群的九大特徵,看看你中了幾個?
    根據國外網站Bright Side報導,科學家最近發現,你的一系列行為習慣,甚至體貌特徵都會暴露智商;據說高智商人群都有以下九個特徵: 1、 沒有過度肥胖 2、 曾學習過音樂 3、 身高高於平均水平
  • 跑步傷病會挑性別?!男傷跟腱女傷膝,真的是這樣嗎?
    那麼這些差異會不會引起跑步時受傷風險的概率不同呢?就總體數據而言,女性每1000次10k訓練平均遭遇3.66次傷病,男性則為3.56次,並無太大差異,但受傷部位卻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研究結果中還有許多有趣但沒有太多意義的結論——跟腱炎症狀更多出現在34歲以下跑者人群;跑齡在8.5年以下的跑友人群中
  • 《丹尼爾斯經典跑步訓練法》:休整不容忽視,做到這些可遠離傷病
    休整不會因為不訓練而導致跑步能力的退化,相反它會減小傷病的風險並提升跑步表現。如果有傷病或身體不適,那就更應該休整了。三、休整也是跑步的一部分丹尼爾斯說,當身體完成了兩次高質量訓練①、因傷病休整,可以縮短傷病持續的時間,並防止傷病惡化;②、因天氣原因,可以減小環境因素造成的健康風險;③、因自身原因,可以減輕跑步的疲憊感和過勞傷害,避免無效的運動。這部分休整時間是身心健康的保障,也能對跑步的積極性起到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