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跑步5大傷病,原來你是這麼跑傷的

2020-12-10 全民跑步

跑步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而不是專業競技,所以不需要過分追求跑量,追求每天都跑。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我們知道跑步有很多好處。跑步不僅會帶來身體上的健康,還會增進心理上的健康:心態更加積極、性格更加樂觀開朗,人也會更加自信。

對於普通跑步愛好者來說,跑步的目的都是為了身體健康,而不是專業競技,所以不需要過分追求跑量,追求每天都跑。

如果每天都去跑步,會讓你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復。這個時候身體就會以傷病的形式進行反抗,即使是跑步老手也難避免。

每天都會有跑友留言問,我這兒那兒受傷了,是什麼原因,我應該怎樣去恢復?

其實石春健老師錄了很多關於跑步傷病解析的視頻,我們在《三問》欄目中,也有跟大家分享,可能有些跑友並沒有注意到。

小編就整理了最常見的跑步5大傷病,看看你都是如何受傷的,希望能夠對大家帶來幫助。

跑步受傷的 4 個主要原因

跑步受傷的部位主要集中於下肢和膝關節,跑步受傷的原因主要有4個:

1. 過度訓練,這是最主要的受傷原因。

2. 肌肉過弱,可以通過加強特定肌群的力量訓練得到改善。

3. 跑步技術掌握不到位,比如步頻太低,步幅過大,不會發力等;

4. 先天骨骼的排列不齊,比如膝外翻,或膝內翻,屬於先天方面的缺陷。

拓展閱讀:《讓你膝蓋受傷的不是跑步,而是錯誤的跑步方法

跑步最容易受傷的 3 類人群

有跑友說,跑步受傷的原因不外乎兩種:有基礎的人太勤奮,沒基礎的人想逞能。確有一定道理。

1. 跑步初學者。在還沒掌握跑步的基本知識之前,就迫切開跑。

2. 跑步激進者。盲目增加跑量、增大速度,超出身體承受能力。

3. 有傷病史者。忽視自己的傷病史,不注意恢復與休息並進行高負荷的劇烈運動。

跑步最常見的 5 種傷病

1. 膝蓋前方疼痛: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

也稱為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髕骨軟化症。這是一種典型的很模糊的疼痛,痛點一般位於膝蓋前側,很難說到底是哪裡痛。

在上下樓的時候疼痛會加重,做下蹲動作或者登山遠足時也會加重,而且更奇怪的是下山會比上山(下樓會比上樓)更疼,因為下山的時候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

病理:主要是由於膝關節伸屈時,髕骨運動軌跡不良造成勞損、創傷以及錯位。

主要表現形式:膝前疼痛,在做類似於上下樓或下蹲的動作時,疼痛會加劇。

損傷的主要誘因:髕骨周圍的肌群薄弱,不當訓練行為,比如過量訓練,導致髕股關節壓力增大、勞損。

遇上了怎麼辦?

及時休養,要在恢復期減輕訓練量,循序漸進,避免引起二次損傷。對腿部肌肉進行按摩放鬆,緩解肌肉緊張。加強腿部肌肉鍛鍊,包括股四頭肌、股內側肌群,增強關節穩定性。穿可以給你提供必要的支撐的合適的跑鞋。

▲ 拉伸股四頭肌

拓展閱讀:《練好大腿,跑得快,還不容易受傷!

2. 膝蓋外側疼痛: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髂脛束位於大腿外側,從臀部延伸到膝蓋。在跑步時,你膝關節彎曲、伸展,將使髂脛束和大腿骨摩擦。若增加裡程太快,特別是下坡跑時,就可能拉傷。

病理:是由於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的過度摩擦,導致韌帶或滑囊發炎並使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所引起的。

主要表現形式:膝蓋外側疼痛。在下樓或下山時疼痛加重。

損傷的主要誘因:

跑前的熱身及拉伸不夠充分;跑步姿勢不規範,足部過度外翻;跑量過大、常跑下坡,造成嚴重負荷;髖部外展肌、臀部肌肉力量不足;跑後沒有進行適當的按摩放鬆。

遇上了怎麼辦?

康復始於肌肉放鬆,就是放鬆過於緊張的髂脛束跟相關肌肉,當它不再緊緊地繃直,與股骨外上髁的接觸跟摩擦自然就會減少,症狀就可以得到緩解。

通過冰敷來減少疼痛感、緩解膝蓋壓力。對髂脛束進行拉伸或者滾泡沫軸,緩解疼痛。加強臀外展肌的訓練。勞逸結合,休息也是跑步中的一大學問。

▲泡沫軸髂脛束按摩
▲髂徑束拉伸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膝蓋出現不舒服,需要停跑?

原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物理治療師,微博大V@掰腿老黃,有一個不錯的回答,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的情況,進行判斷:

3. 小腿脛前疼痛

是指脛骨內側的受壓迫的綜合病症,一種由於脛骨肌肉撕裂引起的疼痛。佔跑步損傷中的比率為15%;《跑步者世界》網站民意調查中跑步者的10%遭受此問題。

病理:主要由於附著在脛骨上的小腿肌肉收縮,導致骨膜反覆牽拉所引起的,多為慢性炎症。

主要表現形式:局部腫脹、按壓疼痛。

損傷的主要誘因:

步態異常,如足過度內旋或外旋;足部、小腿負荷過度;訓練量增加太快;長時間在硬地面跑步踝關節柔韌性不夠。

遇上了怎麼辦?

多按摩放鬆,有助於改善病情。適當增加小腿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鍛鍊。穿著適合你足型的正確的跑鞋。在鍛鍊前後做徹底的拉伸,特別注意拉伸腓腸肌。跑步要循序漸進,避免過量過快。改進你的跑步技術,有助於治療你的傷病,還能預防它們復發。

▲ 拉伸腓腸肌

4. 足底筋膜炎

疼痛往往在你早晨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嚴重,或者是在長時間的休息、足部沒有負重之後。

輕柔地運動會減輕疼痛,但足部著地時間一長疼痛又會加重。足底部受到突然的拉伸(如上樓梯或墊腳尖)可能會使疼痛加重。

病理: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

主要表現形式:足底任何部位的疼痛,從足跟到足弓。最常見的疼痛位置是:足跟前方4 釐米的地方,在按壓時可能會有觸痛。

損傷的主要誘因:

跑者體重過大,導致長期處於高負荷的壓力下;跑步過量、過快;先天因素: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

遇上了怎麼辦?

定期對小腿、跟腱和足底筋膜,做輕柔地拉伸有助於緩解症狀。用按摩球來按摩足底,以拉伸、活動足底筋膜。在鞋裡放入鞋墊和足弓支持墊,或選擇對足弓有良好支持的跑鞋。冰敷、熱水泡腳,或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捨得減量,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強核心、臀腿力量練習。

▲拉伸足底

拓展閱讀:《遇到足底筋膜炎該怎麼辦?教你10個自我治療方法

5. 跟腱炎

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這兩塊肌肉的肌腱部分會在最後匯聚成一根肌腱,這根肌腱就叫做「跟腱」,這個地方供血情況不好,所以較容易患跟腱炎。

病理:跟腱急慢性勞損後形成的無菌性炎症。

主要表現形式:為足跟部上方及內部的疼痛、酸痛、壓痛、僵硬,在活動後加劇。

損傷的主要誘因:

跑步前熱身準備不充分;跑量過度;扁平足以及外傷或感染;小腿肌肉緊張、力量過弱。

遇上了怎麼辦?

建議選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藥物進行外敷,冰敷也可以。拉伸、按摩放鬆附著於跟腱的肌肉,對於減輕張力至關重要。症狀相對嚴重的跑友,可以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扁平足引起的,就一定要選擇一雙適合該足型的跑步鞋。

▲拉伸跟腱

▲很有效的治療慢性跟腱炎的方法:「踮腳尖」

拓展閱讀:《足跟疼是怎麼回事,如何才能緩解?

對業餘選手來說,跑步最重要的作用在於鍛鍊身體,讓身體更強勁有力,越練越傷不是任何人運動的初衷。

遇到傷病也不要自暴自棄,傷病也是在提醒我們身體一些薄弱環節,需要加強鍛鍊了。如果你的傷病比較嚴重,或一兩周都沒有變好的跡象,要及時去看醫生。

願每位跑友都能夠,健康無傷快樂跑下去。

相關焦點

  • 最常見的跑步5大傷病,原來你是這麼跑傷的
    其實石春健老師錄了很多關於跑步傷病解析的視頻,我們在《三問》欄目中,也有跟大家分享,可能有些跑友並沒有注意到。 小編就整理了最常見的跑步5大傷病,看看你都是如何受傷的,希望能夠對大家帶來幫助。5 種傷病 1.
  • 跑步容易受傷?避免跑步受傷5個方法,有效避免跑傷現象
    跑時間長的跑友,每次跑步時間跑個40分鐘左右就好,最多不要超過1個小時。2,跑的速度不要太快。一般鍛鍊身體都是推薦慢跑比較合適,跑的太快,膝蓋承受的壓力更大,時間長之後容易跑傷,跑的慢一點身體更健康,不容易跑傷。
  • 冬訓中要避免跑傷自己
    在眾多的體能儲備方法中,跑步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無論是在室外還是在健身房中,都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的方式之一。在我們選擇進行跑步運動前,我們除了要注意保暖,更要注重避免跑步常見的運動損傷。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準備通過跑步來儲備體能,增強有氧能力前給自己訂了完美的訓練計劃,配備了合適的跑步鞋,選好了跑步路線,之後開始了每日的跑步,期待著每日體能的不斷增加。  但往往現實是,跑了一陣後感覺跑步能力剛提高一些,疼痛也隨之而來----膝蓋痛、後群緊、小腿酸、腳痛。雖然可能不至於造成你馬上停止運動,但這些疼痛也一定會對你的運動造成困擾,也會影響你訓練治療以及訓練強度。
  • 跑步傷病人群的三個特徵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跑步傷膝蓋,剛跑了幾天膝蓋就疼了,很多的朋友因為跑傷停止了跑步。其實仔細了解一下跑傷跑友們,就會發現幾乎都能在跑傷三要素中找到原因。
  • 跑步新手最常見的3種傷病 該怎麼預防?
    網易體育8月3日報導:不可否認的是,受傷是跑步的一部分。對於跑步新手來說,更是要提前做好應對傷病的心理準備。據統計,有三種傷病最容易侵襲初跑者,需要引起警惕。
  • 跑步受傷很常見?只要注意這四點,輕鬆預防跑步傷病
    導語:跑步這項運動十分簡單,但卻也十分「危險」,如果大家有喜歡跑步的朋友,那麼一定會發現,這些喜歡跑步的人群中肯定會有受傷的現象。那麼既然跑步受傷很常見,我們如何才能避免?一起來看看。首先來說,跑步受傷這件事其實和跑步關係並不大。受傷是讓人很痛苦的一件事,尤其是膝蓋傷病,不僅導致我們不能運動,甚至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那麼如何才能有效避免傷病?這是很多跑者的疑問,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因此大家要繼續向下看。
  • 跑步的最高境界:跑齡長,狀態穩,不受傷
    跑步本應該是快樂的,如果因為傷病而無法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那麼就得不償失。我們都知道,跑步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不是一次長跑,一次速度跑,或者一周大跑量的訓練。跑步對我們來說,能一直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要把自己跑傷了。相比速度,比賽成績,PB,身體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 微課乾貨 丨 跑步常見的傷病恢復及預防
    四年一遇的2月29日,我們邀請到了運動康復理療師趙明虎老師分享了一場主題為跑步常見傷病恢復及預防的微信課程。
  • 跑步怎麼跑才能更健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跑法,或許可以試試
    其實仔細了解一下跑傷跑友們,就會發現幾乎都能在跑傷三要素中找到原因。有個跑友留言說:體重210斤,跑步才跑了9天,每次5公裡,現在膝蓋有點不舒服,跑步減肥怎麼才能不受傷?看到這個跑,有的情況相信很多,經常跑步的朋友都能找出膝蓋不舒服的原因。
  • 跑步怎麼跑才能更健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跑法,或許可以試試
    慢跑+低速,跑得更健康,時間更久跑傷三要素:跑量多,速度快,體重大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跑步傷膝蓋,剛跑了幾天膝蓋就疼了,很多的朋友因為跑傷止步於跑步。其實仔細了解一下跑傷跑友們,就會發現幾乎都能在跑傷三要素中找到原因。有個跑友留言說:體重210斤,跑步才跑了9天,每次5公裡,現在膝蓋有點不舒服,跑步減肥怎麼才能不受傷?
  • 最常見的5種跑步損傷類型,測測你是哪種?
    最易受傷的四大跑步者: 1.跑步初學者在還沒掌握跑步的基本知識之前就迫切開跑。 2.跑步激進者在身體還未適應跑步節奏之前就盲目的增加跑量、增大跑步速度。
  • 為什麼跑步這麼久,你還用小白的思維和方法去跑?
    而想快卻快不了,才是最痛苦。坐觀跑者當中的大神三分配四分配。你羨慕不已。恨不被命運眷顧。怪自己能力不足。殊不知,對於大眾跑者來說,所有的一切都是浮雲,只有健康跑,科學跑,無傷跑才是最重要的。1 關於配速對於很多初跑者,或者沒跑過步的人來說。認為你跑的足夠快。你才更厲害。當然了,速度快確實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但是對於我們業餘跑者來說我們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為了配速足夠快。
  • 跳繩和跑步,兩者運動很傷膝?並非如此!最傷膝的行為你最常見!
    在我們健身有氧運動中,相信大家最常用的就是跑步與跳繩了,喜歡戶外運動的可以選擇跑步,喜歡室內運動的可以選擇跳繩,兩者都是非常不錯的有氧訓練。不過在最近我聽到很多關於跑步與跳繩的謠言,說你對你的膝蓋不友好,會傷害你的膝蓋,那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兩者運動,到底傷不傷膝蓋,兩者對膝蓋影響那個會大一點?這裡在放一個懸念,其實最傷膝蓋的行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只不過你沒有注意過,等到文章的最後來揭曉這個答案。好!回歸我們的正題,跳繩VS跑步!
  • 健身如何避免膝關節傷病?這4個方法做好,讓你最大限度遠離膝傷
    放到健身中來說,肩關節與膝關節出現問題的頻率是最高的,健身傷肩傷膝的問題很常見,尤其是膝關節,常聽到跑步膝蓋跑傷了,深蹲膝關節受損等等。在健身運動中小腿肌肉與踝關節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足背屈受限,也就是勾腳尖,如果你勾腳尖的角度小於30度的話,那帶來的問題就是踝關節的靈活性受限,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做深蹲很容易引發膝蓋疼痛,膝蓋內扣,髖關節代償,深蹲時弓腰等。
  • 跑步受傷很常見?掌握這5點,輕鬆預防跑步傷病
    導語:跑步無疑是大家最喜歡的一項運動,正是因為跑步帶給我們很多身體好處,並且隨時隨地都可以跑,但是享受跑步的同時,跑步也會帶給我們很多傷害,所以說跑步是一門技術,想要跑得健康,你就得知道為什麼跑步會受傷,如何避免跑步受傷,你得掌握這五點。
  • 傷害 | 跑步速度太慢丟人?
    大多原因都是因為跑的太快,當然跑傷和距離和體重也有關係啦。跑的慢才能跑的更久有一位跑友跑了十幾年。他跑步的速度都是慢跑,一點也不快。跑步的速度非常的平穩,從來也不會因為別人人云亦云的建議去跑快。每次跑步都在十公裡以上。即使參加馬拉松,也不會拼命的往前猛衝。這麼多年在跑步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出現跑傷的現象。
  • 跑步姿勢,常見5種跑步錯誤姿勢,你跑對了嗎?
    《男士健身》雜誌的職業選手吉姆·魯賓斯基指出,我們的想法是錯誤的,他還說出了5條跑步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所以跑步必須要注意這些情況。  1. 買錯鞋子  每個人的腳都不同,適合一個人的鞋子,可能對於另一個人就成了不適合的。你可以買一對博爾特穿過的昂貴的、性感的跑鞋,然而它們對你來說可能是錯誤的類型。
  • 我用四招根治跑步膝蓋傷病
    有人說,跑步愛好者,都要把所有的傷病全部經歷一遍,才能變得強大和適應,跑步肌肉強健是從與傷病鬥爭中生長出來的。我深以為然。但是,傷病可以避免嗎?當然可以避免,至少如果我一開始就熟練跑步技巧,遇上傷病也不會嚴重,恢復起來也會很快。
  • 跑傷的原因多是由於缺乏跑步知識導致
    關注智慧跑步,您將每天獲得有用的跑步知識,找到互相進步的跑友,加入跑步技巧群,免費諮詢跑步教練。如何加入,私信回覆:1在跑步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現損傷的情況,這是怎麼造成的呢?其實,導致損傷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運動強度過大,也有可能是運動負荷過大。正確科學有效的運動才是關鍵,才是避免疾病出現的有利因素。
  • 是什麼原因讓你一直堅持跑步到現在的?來分享你的跑步歷程吧
    我最開始跑步是在上大學之後,從小體弱多病的我,實在挺煩三天兩頭地跑醫院去看病,我知道跑步可以改善體質,然後就去跑步了。在那之前我跑過最遠的距離是初中時的一千米長跑考試,我還記得跑個一千米感覺就快要了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