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面臨公司史上最大信任危機:員工罷工挑戰老闆,小扎威脅要開除

2020-12-15 騰訊網

Facebook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

劃重點

  • 1隨著美國總統大選臨近,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Facebook正面臨該公司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危機。
  • 2對現任和前任員工的採訪,以及數十份洩密文件顯示,Facebook對總統經常引發分裂的帖子的處理,已經導致其員工隊伍發生了巨變,並導致了人們對領導層產生信任危機。
  • 3沮喪和憤怒的員工們現在正在全公司的會議上挑戰扎克伯格和其他高管,舉行虛擬罷工,並開始質疑他們的工作是否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 4Facebook現在就像核電站,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產生「社會能量」。然而,即使是微小細節出錯也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社交媒體有足夠的力量破壞我們的社會結構。

騰訊科技訊 7月24日,據外媒報導,7月1日,任職七年多後即將離開Facebook的波士頓軟體工程師馬克斯·王(Max Wang)在該公司內部討論板上,分享了一段旨在起到警告作用的視頻。他在視頻附帶的註解中寫道:「我認為Facebook正在大規模傷害人們。如果你也這麼想,也許可以加入進來。」大多數員工在離開Facebook時,通常會發布他們公司徽章的照片,並附上道謝同事的告別信。但馬克斯選擇了自己直接對著鏡頭說話的片段,隨之而來的是對Facebook在領導力和決策能力方面進行的24分鐘抨擊。

這段視頻是幾個月來內部衝突、抗議和離職的升華,此前Facebook決定原封不動地保留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總統的一篇帖子,該帖子似乎呼籲對抗議警察殺害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人採取暴力行動。雖然馬克斯的信息不一定是獨一無二的,但他對公司持續未能保護用戶的評論,提供了迄今為止對Facebook最令人震驚的尖銳指責之一。他說:「我們正在失敗。更糟糕的是,我們已經將這種失敗寫入了公司政策中。」

Facebook在其各種社交平臺上擁有約30億用戶,儘管自2016年總統大選以來,外部對Facebook的批評一直存在,但很少在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內部引發廣泛的異議。在過去三年半的時間裡,Facebook經歷了一個又一個醜聞,包括俄羅斯幹預選舉、劍橋分析公司濫用數據等,然而其股價卻在持續上漲,並繼續招聘和留住頂尖人才。雖然偶爾會出現內部騷亂,但員工們普遍認為公司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多於傷害。至少,他們很少公開表達自己的不滿。

Facebook工程師丹·阿布拉莫夫(Dan Abramov)6月26日在公司內部溝通平臺Workplace上發帖稱:「這一次,我們的反應感覺不同。我花了幾天帶薪假期來重新聚焦,但我始終無法擺脫『公司領導層辜負了我和同事們對他們信任』的感覺。」

根據對現任和前任員工的採訪,以及數十份洩密文件顯示,像馬克斯和阿布拉莫夫發布的信息表明,Facebook對總統經常引發分裂的帖子的處理,已經導致其員工隊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導致了人們對領導層的信任危機。這些文件包括公司討論在線記錄、員工調查結果以及扎克伯格的錄音,它們顯示該公司在刪除自己員工報告的、含有白人民族主義和納粹內容的廣告方面行動遲緩。

與此同時,這些文件表明,Facebook關於支持種族正義事業的公開聲明與禁止Facebook用戶利用公司資源支持政治事務的政策,明顯背道而馳。它們還顯示扎克伯格公開指責並誤導員工。最重要的是,它們描繪了一種支離破碎的公司文化。

沮喪和憤怒的員工們現在正在全公司的會議上挑戰扎克伯格和其他高管,他們舉行虛擬罷工,並質疑他們的工作是否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場騷亂已經到了Facebook執行長最近威脅要解僱那些呼籲罷工的員工的地步。

在即將迎來美國總統大選之際,這家社交網絡的一舉一動都將受到剖析,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內部異議,員工們擔心該公司有意無意地對與川普相關的內容決策施加政治影響,並擔心Facebook正在破壞民主。

Facebook前選舉廣告誠信主管雅爾·艾森斯塔特(Yyal Eisenstat)表示,員工們的擔憂反映了她在該公司的經歷,她認為該公司在選舉前正走在一條危險的道路上。艾森斯塔特說:「所有這些措施都會導致這樣一種情況:到了11月,部分Facebook用戶將不會相信選舉結果,因為他們在Facebook上收到了大量讓人無法信任選舉結果的信息。」

艾森斯塔特稱,由喬爾·卡普蘭(Joel Kaplan)領導的Facebook華盛頓特區政策團隊試圖不適當地影響她的團隊做出的決定,公司最近未能對川普總統的帖子採取適當行動,這表明員工感到不安和擔憂是正確的。她說:「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不僅讓我感到不安,也讓Facebook的員工、整個民權社區乃至廣告商都感到不安。如果你仍然拒絕傾聽所有這些聲音,那麼就證明你的決策受到了其他聲音的幹擾。」

在一份廣泛的聲明中,Facebook的一位發言人在回應本文的一系列問題時表示,公司有嚴格的政策流程,並對員工如何做出決定保持透明。這位發言人說:「Facebook的內容決策是基於我們對書面公共政策的最好、最公正的應用。雖然有人總是認為這些決定是不一致的,但這就是廣泛應用政策的本質。為此我們實施嚴格的流程,即在採用新政策時諮詢外部專家,同時徵求員工的反饋,並組建獨立的監督委員會對Facebook上的內容政策決定提出上訴。」

在Facebook工程師阿布拉莫夫的筆記中,他將Facebook比作一座核電站。他說,與傳統媒體不同,Facebook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產生「社會能量」。但他寫道:「即使是微小細節出錯也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社交媒體有足夠的力量破壞我們的社會結構。如果你認為這是誇大其詞,那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我知道什麼都不做是不可接受的」

5月28日,隨著反對警察暴行的抗議活動在明尼阿波利斯和全美各地肆虐,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在他的Facebook和Twitter帳戶上發布了相同的信息,這兩個帳戶總共有1.14億粉絲。他寫道:「剛剛和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通了電話,告訴他軍方一直支持他。無論面對任何困難,我們都會承擔控制權,但是,當搶劫開始時,槍擊也就開始了。」

在幾個小時內,Twitter就將川普的帖子打上了警告標籤,指出其違反了美化暴力的規定。但與此同時,Facebook卻什麼也沒做。 第二天,扎克伯格在解釋這一決定時說,雖然他對這篇帖子「發自內心的反感」,但Facebook的政策允許「圍繞國家使用武力進行討論」。此外,他認為,儘管這句話有其歷史背景,但它有可能被解讀為總統只是在警告說,搶劫可能會導致暴力。

不過,Facebook員工們已經對公司未能對川普在5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一篇包含郵寄投票錯誤信息的帖子採取行動感到憤怒,他們進行了反抗。在有上萬名成員、名為「Let’s Fix Facebook」的Workplace群組中,一名員工開始了一項民意調查,詢問同事們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我們領導層本周關於投票錯誤信息和可能被視為煽動暴力的帖子的決定。約1000名受訪者表示,該公司在這兩個帖子上都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Facebook設計經理傑森·斯蒂爾曼(Jason Stirman)那個周末在Twitter上寫道:「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我知道什麼都不做是不可接受的。我是Facebook的一名員工,完全不同意扎克伯格對川普最近的帖子不採取任何行動的決定,這些帖子顯然是煽動暴力的。在公司裡,我並不孤單。在種族主義問題上沒有中立的立場。」

接下來的周一,數百名員工將他們的Workplace頭像換成了黑白相間的拳頭,並在虛擬罷工中高喊口號。隨著Facebook努力應對另一場公關危機,員工士氣暴跌。數據顯示,員工滿意度指標(通過每周由數百名員工進行的「MicroPulse」調查衡量),在對川普的帖子做出裁決後大幅下降。

6月1日,也就是虛擬罷工當天,只有約45%的員工表示,他們同意Facebook正在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說法,比前一周下降了約25個百分點。同一天,Facebook的內部調查顯示,大約44%的員工對「Facebook領導層帶領公司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充滿信心,比5月25日下降了30個百分點。而截至本月早些時候,對這個問題給出正面回答的員工比例始終停留在較低的水平。

這兩張圖表顯示了Facebook的「MicroPulse」調查衡量的員工滿意度指標

從文化角度來看,Facebook已經變得越來越分裂,許多忠於公司的人正在推動這樣的想法,即沉默的大多數人支持公司對川普帖子不採取行動的決定。在要求人們匿名討論僱主的論壇應用Blind上,許多未透露姓名的員工要求解僱那些參與罷工的人。有一條帖子特別關注Facebook的產品管理總監傑森·託夫(Jason Toff),在對川普帖子做出決定後,他曾在Twitter上發帖稱,他「對我們的表現並不自豪」。

一位Blind用戶在名為「Fire Jason Toff」的帖子上寫道:「他的主要職責是招募頂尖人才,激勵他的團隊,而當你公開分享你對自己工作的地方並不感到自豪時,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Facebook的其他匿名員工則炮轟May Zhou,這位軟體工程師曾在一次全體員工會議上詢問,有多少黑人員工參與了對川普帖子做出決定的過程。他們斥責她「無禮」,並諷刺性地稱其為「社會正義鬥士」。

這種對Facebook文化的持續爭鬥和侵蝕激怒了扎克伯格。在6月11日與員工的現場問答中,他尖銳地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始終很擔心,我們內部的許多人相互指責缺乏尊重,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尖酸刻薄的諷刺。如果你強迫自己的同事在某件事上表明立場,那麼我們就會解僱你。」

在美國加州門洛帕克市的Facebook總部園區,Facebook員工走過一塊標牌,上面寫著「黑客攻擊」。

「我們的社區標準從根本上被打破了」

接受採訪的Facebook員工指出,公司在執行社區標準方面缺乏一致性和溝通不力,這是一個沉重的挫折。5月下旬,在Twitter決定給川普的誤導性推文貼上警告標籤後,扎克伯格出現在福克斯新聞上,斥責他的競爭對手試圖成為「真相的仲裁者」。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認為,總的來說,私營公司(尤其是這些平臺公司)可能不應該擁有這樣的權力。」川普在Facebook上也做出了同樣的虛假聲明,Facebook沒有對此採取行動。

當周晚些時候,川普發表了他的「搶劫槍擊」聲明,Twitter審核了其評論,而Facebook沒有,作為Facebook公關主管所說的「最終決策者」,扎克伯格為自己的立場進行了辯護。他在5月29日的一篇帖子中寫道:「與Twitter不同的是,我們沒有在可能煽動暴力的帖子前放置警告的政策,因為我們認為,如果一篇帖子煽動暴力,無論它是否具有新聞價值,都應該被刪除,即使它來自政客。」

然而,僅僅過了四天時間,扎克伯格就改變了主意。在6月2日的一次全體員工會議上,這位Facebook創始人表示,公司正在考慮為來自世界各國領導人煽動暴力的帖子添加標籤。三天後,他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篇帖子,宣布「黑人的生命也很重要」,並承諾該公司將審查有關討論「過度使用警察或國家武力」的內容的政策。

一名員工後來在Facebook的Workplace上發問:「這些都有什麼實質性影響呢?審查的承諾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東西。對你來說,有什麼改變是有意義的嗎?你真的願意在這裡犯錯嗎?」

6月26日,也就是近一個月後,扎克伯格對自己的言論進行了澄清,指出任何被認定為煽動暴力的帖子都將被刪除。該公司6月18日決定刪除川普的一則競選廣告,但這並沒有讓事情變得更好。扎克伯格在廣告被撤下幾個小時後的全體員工會議上表示,這一行動是一個輕鬆的呼籲,也是Facebook致力於平等應用其政策的證據。

他說:「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個決定並不是特別危險。我們在所有這些事情上的立場是,我們希望允許儘可能大的自由表達空間。但如果有東西越界了,不管是誰,我們都會把它拿下。」然而,洩露的文件顯示,Facebook決定刪除川普的廣告並不像扎克伯格聲稱的那麼簡單。事實上,該公司直到面臨外部壓力,內部員工發出警報,才採取行動。

在廣告被移除的前一天早上,Facebook員工之間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此前至少有九個不同的人表示,他們已經報告了這些內容,但被告知這沒有違反公司政策。用戶體驗員工娜塔莉·特羅克塞爾(Natalie Troxel)在Workplace上寫道:「我報告了這件事,並將其稱為可能的仇恨言論和暴力威脅,這顯然沒有違反我們的社區標準。」

凱特琳·沙利文(Kaitlin Sullivan)在LinkedIn上的個人資料顯示,她領導著「Facebook內容政策團隊的美洲分公司」。她回覆說,這則廣告仍在評估中,「沒有更多上下文的背景顯示其沒有違反社區標準」。她補充說,將該公司的流程描述為「支離破碎」是沒有「幫助」的。

特羅克塞爾回應說:「我堅持自己說過的話,一位世界領導人在我們的平臺上推廣使用露骨的納粹圖像的內容,這絕不合適。」另一名員工補充說:「這條貼文在我們的平臺上保留了這麼長時間,這一事實令人擔憂。」

一名因害怕遭到報復而選擇匿名接採訪的Facebook員工表示,他們對這些廣告沒有立即被裁定為違反公司政策感到「大吃一驚」。這位人士說:「Facebook內部有一種真正的文化,那就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意圖是好的。對我來說,這是一個你不能對一個可能是納粹形象的符號抱有良好意圖的情況。」他們還感到困擾的是,Facebook是在收到媒體質詢後才對這則廣告採取行動的,那時已經是員工標記這則廣告超過12個小時後。

這位匿名員工表示:「如果沒有媒體壓力,Facebook員工對Workplace上的那些帖子以及帖子的參與程度即使超出正常水平,看起來也不太可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這起事件是Facebook拒絕對違規內容採取行動,但在受到公眾批評後才改變主意的又一個例子。這再一次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即決策是如何做出的,政策是始終如一地實施,還是針對負面宣傳或政治擔憂做出反應。

前Facebook選舉廣告誠信主管艾森斯塔特表示,該公司未能對川普的廣告迅速採取行動,也未能審查他的「搶劫槍擊」帖子,這進一步證明,政治考慮和外部壓力正在影響政策決定。她說:「Facebook把政治考量放在執行政策和嚴格遵守法律之上。我可以肯定地說,華盛頓的政策團隊不止一次參與了上訴和決定,這清楚地表明,我們如何執行政策是有政治考慮的。」

本月早些時候,白人民族主義者的Facebook頁面「White Welling Australia」上的一則廣告上演了一個相關的場景。廣告宣稱:「白人只佔世界人口的8%,所以如果你讓所有白人佔多數的國家充斥著非白人,你就永遠消滅了白人兒童。」直到媒體在7月8日聯繫到Facebook之後,後者才刪除了這則廣告,並阻止該頁面未來播放付費內容。但這一舉措也是在一名公司員工標記了這則廣告並被告知它沒有違規之後採取的。

Facebook項目經理馬修·布倫南(Matthew Brennan)在Workplace上寫道:「我報告了這個頁面和帖子,但被告知它沒有達到內容違規的門檻。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白人至上組織,有問題的帖子並沒有試圖掩蓋這一事實。」布倫南在他的News Feed上看到了這則廣告,他說,澳大利亞的朋友和家人周末提出了對這則廣告的擔憂,這讓他感到沮喪,因為他「對此無能為力」。他說:「在Facebook工作並不能讓我感到自豪。」

最終,Facebook刪除了這則廣告,並阻止白人民族主義者的頁面播放未來的廣告。然而,這個頁面仍然存在於社交網絡上。

扎克伯格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

「多樣性是個大問題」

在他的告別視頻中,Facebook的波士頓軟體工程師馬克斯指責扎克伯格在6月初的一次會議上「從心理上操控員工」,當時這位執行長在會上解釋了關於不標記川普帖子的決定。他問道,為什麼扎克伯格只談論川普的言論是否符合公司規則,而不是修改允許最初可能傷害人的威脅出現的政策。

馬克斯稱:「看著這一切,感覺就像有人在慢慢地把我腳下的地毯換掉。他們把對道德、正義或規範的擔憂換成了對一致性和邏輯性的擔憂,好像很明顯,『一致性』才是最重要的。」這位即將離任的工程師的話呼應了至少從2015年以來的民權組織如Color of Change的說法:Facebook更關心的是看起來不偏不倚,而不是做出內部調整或糾正可對現實世界造成傷害的政策。

例如,在6月19日的全公司會議上,扎克伯格將有關Facebook負責全球政策的副總裁、喬治·W·布希(George W.Bush)政府前成員喬爾·卡普蘭(Joel Kaplan)的決策影響力的問題,變成了關於意識形態多樣性必要性的討論。卡普蘭已經是Facebook內部的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在2018年的聽證會上公開支持最高法院大法官布雷特·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卡普蘭招致了外部和內部批評人士的憤怒,他們表示,他安撫川普等保守派Facebook權力用戶的舉措是出於政治動機,而不是對政策的任何奉獻。

Facebook前選舉廣告誠信主管艾森斯塔特稱,卡普蘭華盛頓政策團隊的一名成員試圖影響她的團隊正在考慮的廣告執法決定,她認為這非常不合適。在一個例子中,她的團隊正在評估是否刪除一個保守組織發布的廣告。艾森斯塔特表示:「當你讓政策制定者在很大程度上權衡你是如何執行的時候,對我來說,這是非常清楚的,這不是嚴格的執行法律。」

扎克伯格沒有在會議上回答有關卡普蘭影響力的問題,而是辯稱,他的副總裁把一個重要的保守派觀點帶到了談判桌上。扎克伯格說:「平均而言,我們服務的社區中的人群在意識形態上比我們的員工基礎要保守一點兒。」

對扎克伯格來說,卡普蘭的共和黨傾向在公司內部促成了「很好的觀點多樣性」。但對於批評人士來說,認為審核對暴力或仇恨言論或納粹形象帖子的呼籲無異於爭論政治分歧的想法是不真誠的,並阻礙了該公司在民權問題上的立場。

Color of Change的高級競選總監布蘭迪·柯林斯-德克斯特(Brandi Collins-Dexter)在閱讀了扎克伯格的評論節選後稱:「當真正的問題是危險的意識形態時,他用『多元化視角』本質上作為右翼思維的掩飾。如果你把保守派和白人民族主義者混為一談,這似乎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因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我們談論的是仇恨團體和非常具體的危險意識形態和行為。」

德克斯特說,扎克伯格斷言制定關鍵內容和政策決策的團隊是多樣化的,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她補充道:「他會看著董事會和決策崗位上周圍的人,拍拍自己的心口說公司實現了多樣性,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德克斯特指的是,該公司絕大多數高管是白人。

Facebook最近完成的民權審計重申了對該公司領導層和決策過程不到位的擔憂。審計師在進行了兩年的評估後寫道:「民權團體中的許多人在多年的參與之後,變得沮喪而憤怒,他們懇求公司在促進平等和打擊歧視方面做得更多,同時也要維護言論自由。」

根據這份報告,Facebook已經承諾做出改變。該公司在一年兩次的業績評估中增加了多樣性和包容性責任,並將首席多樣性官提升為向Facebook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匯報工作。6月中旬,桑德伯格表示,除了本月早些時候承諾向種族歧視仲裁組織提供1000萬美元之外,該公司還將承諾向黑人擁有的企業和組織提供2億美元。

根據內部溝通,即使是這個決定也不容易做出。在6月11日的全體員工會議上,當被問及Facebook是否會像該公司的許多矽谷同行一樣,想必為黑人司法組織推出捐款匹配計劃時,扎克伯格要求員工現實一點,因為他們正處於「全球經濟衰退的中心」。他在桑德伯格宣布2億美元承諾的一周前說:「我們的收入明顯低於我們的預期。」

試圖將公司資源用於種族正義事業的Facebook員工也感到沮喪。每個月,該公司的每位全職員工都會獲得250美元的廣告積分,用於該平臺。然而,有些員工發現,他們無法利用這些廣告來幫助推動民權組織的發展,這些組織在今年夏天早些時候席捲全國的警察暴行抗議活動中引起了關注。

一份洩露的內部文件指出,員工積分可能不會用於「與政治或國家重大問題有關的」廣告。對於在美國的員工來說,這意味著與「公民和社會權利」、「環境政治」、「槍枝」、「健康」和其他幾個定義的類別有關的問題,都不允許動用員工積分幫助打廣告。一名現任員工稱:「這令人憤怒。」

扎克伯格在去年加州聖何塞的開發者大會上發表演講

「好的政治,糟糕的領導」

外界要求Facebook改變政策的呼聲,就像現在包括可口可樂、星巴克和Verizon在內的「Stop Hate For Profit」廣告抵制運動一樣,進一步加劇了內部緊張局勢。一位員工稱:「兩年前,我不會與我的同事進行對話,我會支持抵制廣告。但我們現在正在進行這些對話。」

對於Facebook來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史無前例的,因為Facebook不習慣於內部普遍存在的異議。但馬克斯的離職視頻、虛擬罷工以及最近員工滿意度的下降表明,扎克伯格的做法以及笨拙的解釋和逆轉開始對內部造成影響。馬克斯在他的視頻中說:「我認為Facebook正在被我們自由表達的意識形態所困,以及僅僅試圖保持與一種意識形態保持一致的簡單誘惑。」

馬克斯的離職帖子引發了一場討論,吸引了Facebook人工智慧主管亞恩·勒坤(Yann LeCun)等人的評論。在感謝了馬克斯的想法後,這位高管讓員工參考了他6月2日的帖子。在帖子中,他表達了對Facebook的政策和內容決策沒有面向保護民主的擔憂。勒坤在6月2日寫道:「美國民主受到威脅,而且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更接近崩潰。我認為,內容政策更好的基本原則是促進和捍衛自由民主。」

其他員工,如工程師阿布拉莫夫,抓住時機爭辯說,Facebook從來就不是中立的,儘管領導層一再試圖說服員工保持中立,因此需要做出決定,限制傷害。他寫道,Facebook主動刪除了裸體、仇恨言論和極端主義內容,同時鼓勵人們參與選舉,這是有利於民主的行為。他在6月26日題為「Facebook不是中立的」的備忘錄中說:「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抱有這種錯覺。將人們聯繫在一起並不是中立的,這從字面上講是與現狀相矛盾的。」

扎克伯格似乎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在6月5日寫道,Facebook在「言論自由方面」犯了錯誤,並做出了一系列承諾,表示他的公司將推動種族正義,為選民參與而戰。這種情緒雖然令人鼓舞,但沒有任何具體的計劃。在Facebook的內部討論板上,回復蜂擁而至。一位員工寫道:「這篇帖子只有一點令人印象深刻:你表面上什麼都不承諾,只是表現得像你做了許多,你成功地安撫了我們中的某些人。這是很好的政治,卻是糟糕的領導。」(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相關焦點

  • 臉書員工舉行虛擬罷工 譴責小扎沒刪川普涉煽動暴力言論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臉書員工舉行虛擬罷工,譴責小扎沒刪除川普涉煽動暴力言論美國社交巨頭Facebook的員工周一進行了一次虛擬罷工。當地時間6月1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些員工公開譴責該公司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決定不刪除美國總統川普「敢搶劫就開槍」的言論,他們認為這違反了該公司關於煽動暴力的規定。
  • 公司老闆開會,新員工著急上廁所,會議結束後,經理把他開除了
    公司老闆開會,新員工著急上廁所,會議結束後,經理把他開除了小趙來到現在這個公司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他是因為前公司壓榨得太厲害,交給他的任務越發繁重,但是薪資卻從來沒見漲,小趙覺得自己的薪資和自己的勞動價值不相匹配,但是自己幾次申請加薪都被拒絕或者搪塞過去了,所以就跳槽來了現在這家公司。
  • 大眾面臨領導危機CEO要求信任投票
    法蘭克福-周二,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Volkswagen)在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通過要求早日延長合同對其改革努力進行信任投票後,周二面臨領導層危機。由大眾汽車董事長漢斯·迪特爾·波奇(Hans Dieter Poetsch)領導的監事會執行委員會將於周二舉行會議,這三個消息來源包括沃爾夫岡·保時捷和漢斯·米歇爾·皮希(Hans Michel Piech),這是汽車製造商家族的成員,還有勞工老闆伯恩·奧斯特洛(Bernd Osterloh)。
  • 員工辦公室戀愛被老闆開除,仲裁賠償無果,HR:背調讓你不過
    在職場中,公司通常會禁止內部談戀愛,因為內部談戀愛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影響員工的工作狀態,甚至分手之後會導致一個辦公室關係不和,所以很多公司雖然不會把它明文規定,但是會一直口頭強調,作為員工也應該遵守公司的規定。
  • 韓國兩大電視臺KBS和MBC員工罷工 節目無限期停播
    核心提示:​韓國MBC電視臺與KBS電視臺今天凌晨開始大規模罷工,共有超過3800名員工參加了罷工。這次罷工將導致兩家電視臺大部分節目無限期停播。
  • 因小扎沒允許在自家平臺將川普推文貼標籤 FB部分員工宣布罷工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因扎克伯格沒允許在自家平臺將川普推文貼標籤,Facebook部分員工宣布罷工自川普籤署有關限制社交媒體的行政令後,作為反擊,推特給川普數條推文貼上「疑似煽動暴力」、「可能不實」
  • 「老闆,我這麼努力還要開除我?」:對不起,沒能力的員工我不要
    文 | 羅sir曾幾何時,我也像那些剛踏入職場的新人一樣,早上總是早早到公司打卡上班,晚上也總是走的最晚。領導開會每次發言,我都牢記在心。凡是交代下來的任務,我也總是會立馬就去做,但即使我如此努力,早出晚歸,依然沒有擺脫被老闆開除的命運。在職場,我都這麼努力了,老闆為什麼還要開除我?
  • 員工私拿公司2個蘋果2個香蕉,能開除嗎?你是老闆的話怎麼辦?
    員工私拿公司2個蘋果2個香蕉,能開除嗎?你是老闆的話怎麼辦?有些人認為「酒店有酒店的規矩,行有行規,既然你已經籤了《員工手冊》,就說明對公司的規章制度要求是明知的,雖然拿的東西不多價值不大,但是如果不嚴格按照規章手冊辦事,以後如何管理其他員工,是不是就會出現更多的員工私拿公司財物的行為,所以公司按照員工手冊將其開除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不是違法解除」。
  • 員工在微信群扣「1」回應工作安排,被開除,網友:老闆官威真大
    這一下整得小白都不會了,他到底幹了什麼,睡了一覺工作沒了,後來仔細詢問了所謂的前同事,原來是因為昨晚扣了「1」,被老闆說成是侮辱上級,懈怠工作,直接讓人事開除了,這一操作令小白無語了,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操作,把自己的經歷放到了網上,網友也是抨擊這老闆官威真大。
  • 員工與老闆發生爭議被老闆辭退,老闆還不發工資,該如何處理?
    作為企業老闆,如果是容不下半點反對的聲音,員工都慎言慎行,這個老闆也是不合格的。老闆應該像大海,應該容得下反對,支持,博採眾長。如果是發生點口角爭議就開除員工,這老闆心胸也太狹隘了,早離開早好,不值得留念。
  • 【鄖和分享】Facebook員工「雲罷工」:企業與員工的博弈,靠罷工來解決合法嗎?
    但是,即使在國內,事實上,企業們或多或少也都遇到過員工以各種形式的「罷工」與公司進行談判的情況;那麼在我國現行法律規定下,如何合法處理就成為了擺在企業面前的第一道坎。實務中,很多勞動糾紛總是與員工罷工事件掛鈎。那麼員工究竟能否罷工?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有疑問。首先,需要弄清楚什麼是罷工。
  • 《時代》周刊評出英美史上最糟糕老闆
    核心提示:美國《時代》周刊日前評出英美史上最糟糕的老闆。其中,英國著名黑人名模納奧米·坎貝爾已背負上「虐待所有僱傭者」的名頭。美國人約翰·帕特森甚至對員工洗澡進行嚴格規定,要求所有員工上班時洗一次澡,每次5分鐘,不洗、超時或者時間不足都要被罰。
  • 公司聚餐,女員工帶婆婆和孩子去吃飯,第二天人事通知被開除了
    一般在公司聚餐時老闆都會透漏公司來年的計劃,正常這都會屬於公司內部機密的,所以說公司聚餐的時候是不允許外人來參加的,有很多員工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最後望塵莫及。所以很多公司對員工聚餐這一塊很重視,而且一般都有規定是不可以帶家屬的。
  • 公司效益不好,老闆要求全體員工降薪一半,員工:乾脆別要工資了
    職場上升職加薪對於很多人來說好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會面臨經營不善,在破產倒閉的邊緣徘徊,甚至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所以為了減少運營成本,一些老闆會進行減薪或者是裁員的操作,前段時間一位網友就在網絡上吐槽起了自己的公司。
  • 老闆叫我開除一個沒有犯錯且敬業的文員,又不想賠錢,怎麼辦?
    今年疫情,對於公司來說,有各種各樣的苦難, 訂單消失,客戶、 供應商倒閉,出了各種各樣的「黑天鵝」, 於是有很多公司開始開源節流。開源比較難,那就節流吧。 朋友小林公司就碰到這樣的了,小林的公司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今年年中剛上任的總經理,要所有部門開源節流,就是要對於公司結構進行優化。
  • 用人最大的坑,就是對員工的盲目信任
    一對不自驅的員工的信任,就是災難拉斯洛在《重新定義團隊》一書中,講過自己在谷歌時的一個小故事。拉斯洛在谷歌工作時,曾經在一位很有領袖魅力的經理手下做事。某次當他做好了文件,立馬來到經理辦公室。經理沒有看這份文件,而是抬起頭問他:「我需要審核這份文件嗎?」
  • 開除隔離期員工,沒有同理心的公司讓人害怕
    因需要隔離,小劉沒能如期到崗,隨後公司通知其已被開除,理由是曠工3日。目前,小劉準備申請勞動仲裁。開除隔離期員工,沒有同理心的公司讓人害怕。要知道,今年1月24日,人社部發布《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就曾明確指出,對因疫情防控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並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然而,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這家公司還敢把隔離期員工開除,令人瞠目結舌。
  • 這幾個老闆,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卻反而被開除?
    這幾個老闆,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卻反而被開除?你創建了一家公司,你的名字印在了產品上,然後你被公司開除了。這種滋味,汽車行業至少有10個人嘗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汽車史上十個被自己公司開除的老闆。安德魯·雪鐵龍雪鐵龍汽車的創始人在成功發明人字齒輪後,精明的雪鐵龍先生創建了以他命名的汽車公司。僅僅10餘年後,雪鐵龍便成長為世界第四大車企。他對法國汽車工業的影響無可估量。可惜的是,他欠下的賭債也是無可估量,最終使公司財務陷入困頓。很快,雪鐵龍先生被開除。
  • 提供會議錄音的員工被找到了?如今已被開除,yamy僅口頭表達感謝
    提供會議錄音的員工被找到了?如今已被開除,yamy僅口頭表達感謝前不久原火箭少女101隊長 yamy突然發文指責自己的公司和老闆,稱老闆徐明朝在之前的員工大會上公開羞辱自己,並號召其他員工一起罵自己丑,超級醜,醜到讓他受不了。
  • 員工離職,公司壓證怎麼辦?
    有個網友問,員工離職,公司壓證怎麼辦?首先要明確,這個證指的是需要公司幫開的離職證明嗎?很多公司會要求新入職員工提供上家公司的離職證明,甚至是上家公司收入的流水,嚴格一點的還會進行背景調查,以確認員工有沒有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