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盧河燕)炎炎夏日,如果有一條肥嘟嘟的豆丹青蟲在你面前爬來爬去,你的第一反應是尖叫?還是把它變成美食吃掉?上了飯桌的豆丹不再是蟲子的形狀,更像雞蛋,愛吃的人直呼「真鮮」!除此之外,面對蠍子、螞蚱、蠶蛹、蜈蚣、蜘蛛……種類繁多、吃法各異的昆蟲盛宴,你敢吃嗎?
連雲港人愛吃青蟲豆丹
「吃豆丹一般在夏天,和小龍蝦一個時令。」連雲港人曹先生告訴記者,「在我們老家,吃這個很普遍,但在外面買不到。每年回家的時候總要吃上一次,解個饞。」
談起豆丹,曹先生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豆丹很害怕,其實它的味道很鮮。吃一次就不會忘記。」豆丹不是直接吃蟲,首要的是擀豆丹。當場擀的過程對第一次見到的人來說相當不適。一般放到水裡浸泡,然後用擀麵杖把豆丹肉從頭到尾擀出。最後,放水中清洗一下就行,擀出來的肉是青中泛白的,很漂亮。最家常的做法就是和青菜或者大白菜一起燒。
據了解,豆丹的學名是豆天蛾,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的軟體小動物,外表與蠶相似。在江蘇連雲港灌雲,體態柔軟、顏色青綠的豆丹,可清炒,可燒湯,是當地人眼中的「人間美味」。每年4到10月,灌雲的大小飯店裡豆丹飄香,不少外地食客還會專門開車前往,就為這麼一口。
線上蟲子月銷量過萬
7月29日,現代快報記者搜索某大型網絡購物平臺,發現線上銷售活豆丹的店鋪很多,銷量成百上千,有的店鋪月銷量甚至上萬。這些商家大多來自江蘇連雲港、山東臨沂等地。
除了活豆丹,螞蚱、金蟬、白蟬、竹蟲、蠍子、蠶蛹、知了猴、金龜子、山牛、蜂蛹、螞蟻蛋、黑蜘蛛、蜈蚣、龍蝨、麵包蟲、水蜻蜓、蟈蟈……一家專賣昆蟲的6年老店裡,蟲子種類將近三十種。點開店鋪頁面,昆蟲的介紹是這樣的。「沂蒙山野生活體蠍子新鮮冰凍」「新鮮稻蝗螞蚱優質小螞蚱」「連雲港特產灌雲豆丹蟲活體新鮮活餌低脂高蛋白蟲」……一長串名稱,配上成堆放的實物圖片,一個賽一個讓人頭皮發麻、毛骨悚然。
活豆丹3.5元1隻,新鮮蜈蚣6元1隻,沂蒙山大公蠍子1.6元1隻,新鮮純母螞蚱12元1斤……有的論斤稱,有的論個賣。要想買了「嘗鮮」,既有新鮮在動的,也有炸好現成的。
一些店家還推薦蟲子的多種吃法。比如螞蚱,用花雕酒浸泡的「醉螞蚱」,過油的「幹煎螞蚱」「香辣螞蚱」,以及看似清淡的「荷花豆腐螞蚱」。部分膽大嘗過的買家表示,「80後兒時的回憶」「特別好吃特別新鮮」「油炸後的螞蚱很好吃,肉質飽滿」,而不敢吃的朋友大概連圖都不會打開吧。
營養專家:易過敏者慎吃
認為蟲子富含高蛋白而大快朵頤的人不在少數。然而,這些蟲子能隨便吃嗎?7月29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顏曉東。
「如果單純從蛋白質的角度來談,昆蟲的蛋白質含量確實較高,是一般魚肉的兩倍。而且昆蟲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比如,鋅、鐵、鈣等元素比較豐富,相較一般肉類更有營養價值。」顏曉東認為。
但是,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吃蟲子儼然是非主流行為,最好慎重。「昆蟲體內的蛋白質,和我們吃的紅肉中的蛋白質成分有不同。因此,隨意吃蟲子,尤其是所謂的『天然』『野生』蟲子,可能存在過敏風險,並不是人人都能完全消化吸收。面對昆蟲,有過敏史的人尤其要謹慎。」
對此,有人質疑稱,既然蠍子等蟲子可以入藥,為何不能吃?顏曉東說,中醫開藥是講究劑量的。普通人吃蟲子既不會分辨,也不知道分量,一旦過量造成傷害,後果不可想像。實在要食用,儘量選擇歷史長久的「成熟」品種,比如蠶蛹。在保證衛生的情況下,少量食用。但是從食品安全角度來講,最好還是不要吃。要補蛋白質,還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
(網絡截圖 編輯 郭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