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徒弟背叛,郭德綱親自立了三條規矩,最後一條只有嶽雲鵬敢破

2020-12-14 娛木腦袋

如今很多人都稱郭德綱為「相聲大師」,也有很多人覺得這個稱呼過高,一個還不到五十歲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被稱為「大師」。其實小編不這麼認為,能被稱為大師的人都是為一門藝術犧牲和奉獻了許多的。郭德綱確實還算年輕,但是他功底和創造力應該算是數一數二吧?受盡十年同行的白眼和欺辱,他都沒有放棄過相聲,這一點有幾個能做到?

郭德綱頗受詬病的原因,可能就是性格太擰巴,而且受過那麼多的苦難,才造成了這樣嫉惡如仇的個性,與很多相聲同行處得都不好。尤其是當年「德雲四少」的離開,更讓郭德綱原本就不怎麼好的聲譽雪上加霜。內情如何咱就不說了,先不管這些徒弟們做得對不對,四個人一起離開,那大家可能就會說是郭德綱的問題了。

雖然當時不少人大罵那仨徒弟欺師滅祖,可郭德綱若是能夠早點把「戲班子」進行改革,形成現在的公司規模,也許師徒之間的緣分結束得能好看一些。終歸是曹雲金沒拿師父當「父親」,而郭德綱也忽略了契約精神,誰也說不清當年到底誰錯誰對。為防徒弟背叛、重蹈覆轍,郭德綱不再縱容他們,親自立下了三條規矩,誰都不能破壞。

到點必須回來睡覺。現在的夜生活有多豐富你們也知道,徒弟們來德雲社是學藝的,不是來混吃等死的。相聲都沒說明白,天天老想著出去玩,那還來做什麼呢?德雲社的門禁是00:45,過時不候。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畢竟德雲社不是酒店,太過鬆散的態度無法產生凝聚力,到點都不知道回家,那就說明徒弟在心裡對自己都沒有約束。

2.劇場的上場門和下場門在演出時段只有郭德綱可以站,其他人誰都不行。這是死規矩,也是郭德綱給所有人提個醒,德雲社不光是公司,還是一個大家庭,他就是這個家庭的家長。師父罩著徒弟理所應當,徒弟也得知道敬畏師父。這個位置只有班主能待,那就是代表一個權威,其實也是防止徒弟們出於好奇跑過去看,會顯得沒規矩。

3.名氣不同,大褂不同。初學者要穿藍色的大褂,沒有名氣的徒弟平時要穿一些顏色明亮的演出服,因為觀眾對你不熟悉,所以要用外在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像郭德綱和于謙就可以穿繡著龍的大褂,而小嶽嶽作為「德雲一哥」也能穿刺繡的演出服,所以這最後一條規矩也就只有嶽雲鵬可以「破壞」。

為防徒弟背叛,郭德綱親自立了三條規矩,最後一條只有嶽雲鵬敢破

不過一向尊師重道的小嶽嶽是不會和師父撞衫的,他和于謙只穿繡花的大褂。當然了,小嶽這也不算破壞規矩,因為規矩都是郭德綱定的,而嶽雲鵬經常去大型劇場演出,能穿這種刺繡演出服必然也是老郭授意的。郭德綱不是在沒事找事,而是他深知過去的事情皆因自己不夠嚴格,所以為了不再重蹈覆轍,他才立下了這三條規矩,也是讓徒弟們明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各位小夥伴,你覺得還會有人學曹雲金離開師門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為防「叛徒」,郭德綱立下3條門規,最後一條連嶽雲鵬也不敢破
    相聲講究「說學逗唱」,這是這門傳統的本領,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吃飯的傢伙,郭德綱能唱能說, 帶出來的徒弟也是花樣百出。嶽雲鵬擅長逗,很多人形容嶽雲鵬的特點是「萌、賤」,一曲「五環之歌」火遍了全國;張雲雷能唱,在學和唱上非常受歡迎,曾經的「探清水河」就是因為張雲雷而火; 張鶴倫出了名了能編能唱,郭德綱評價為「 怪才」,有才華能耍帥賣萌很討人喜歡;孟鶴堂最皮, 敢學師父撩大褂,敢在封箱舞臺踢花籃,參加節目時一句「盤他」成為熱詞。
  • 郭德綱立的三條門規,第三條除了嶽雲鵬,連親兒子都不能破例!
    了解德雲社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德雲社早期,由於郭德綱管理不當,導致德雲社出現了很多「叛徒」。之後,郭德綱吸取教訓立下了很多規矩,其中有三條最為嚴苛:第一條:不能在外過夜。德雲社的門禁為半夜十二點四十五分。
  • 趙本山:我徒弟沒有一個敢背叛我的,郭德綱:還沒到時候呢
    趙本山的本山傳媒,跟郭德綱的德雲社,算是如今笑聲行業裡的頂梁柱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老郭曾經歷過自己徒弟的背叛,並且至今為止,還在被抹黑,但是趙本山就沒有,有一次節目採訪趙本山和郭德綱的時候,趙本山就曾說,我徒弟沒有一個敢背叛我的,郭德綱卻開玩笑的說了一句,還沒到時候呢!
  • 郭德綱生日徒弟們送祝福,嶽雲鵬恭敬稱師父,孫越卻直接喊哥哥
    1月18日是郭德綱生日,在這天凌晨郭德綱自動發送了生日動態,隨後德雲社眾多徒弟們紛紛為師父送上祝福。雖然平時在相聲舞臺上,他們打打鬧鬧相互調侃,但在師父生日這天卻真情實意表露真心。王九龍直接轉發郭德綱動態,並祝郭德綱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 10年前曹雲金「逼」師娘下跪,7年後嶽雲鵬用一頓飯為郭德綱報仇
    現在說起相聲徒弟背叛師傅,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兵和奇志這對搭檔了,要知道在之前他們可謂是家喻戶曉,卻沒能像郭德綱和于謙一樣合作到底,最終因為利益關係而選擇分道揚鑣。最後大兵離開了奇志自己單飛,這件事讓奇志非常傷心,還節目中落淚,後來大兵的人品就被遭到質疑,讓很多觀眾不能接受這樣的背叛師傅,後來就很少有大兵的消息了。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郭德綱最後一次大規模收徒,兩點要求值得注意
    德雲社班主郭德綱現身天津電視臺,籌備天津衛視.相聲春晚。 臨近新年,跨年晚會、春節晚會都在籌備中,此次是郭德綱和天津衛視的第二次合作。郭德綱本就是天津人,帶著德雲社演員回家過大年既有意義又舒坦。第二次合作由郭德綱親自掛帥籌備,親力親為和電視臺溝通策劃,聽說演員陣容會更勝一層樓。
  • 郭德綱沒兒子玩,德雲社龍字科招生發布會,雲鶴九霄各有代表!
    熟悉郭德綱的都知道,郭德綱收徒字科為「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如今,雲字科已經出師,已經開始收徒。嶽雲鵬已經收了3個徒弟,分別是劉筱亭、尚筱菊和徐筱竹。欒雲平收了6個徒弟,分別是高筱寶、李筱奎、侯筱樓、高筱貝、過筱橋和於文皓,於文皓還是欒雲平師弟於鶴真的兒子。孔雲龍也收了兩個徒弟:王筱閣和於筱懷。
  • 郭德綱生日,他的師叔竟發文:哥,生日快樂!
    1月18日是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的生日,沒成想眾徒弟熬夜等待,剛過零點就紛紛發文送出祝福。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嶽雲鵬,沒有配圖沒有多餘的廢話,只有簡單的8個字:「師父,生日快樂!愛您!」 話說小嶽嶽不愧是德雲社的一哥,為了給師父送生日祝福不惜熬夜掐點,足以看出小嶽嶽非常有心。
  • 郭德綱的飯桌文化有多嚴?大林小辮兒從小被訓斥,1歲的安迪最慘
    標題:郭德綱的飯桌文化有多嚴?大林小辮兒從小被訓斥,1歲的安迪最慘。在德雲社,郭德綱最為看重的除了相聲就屬規矩了。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郭德綱眼裡,一個人可以沒出息,但是不能忘了規矩,做人做事,沒有規矩拘束著,是萬萬不行的。而在《德雲鬥笑社》中,郭德綱對規矩阿要求也很嚴格,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 德雲故事15:郭德綱「四不吃」,完美詮釋什麼是「忠善孝貞」!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說起郭德綱你一定不陌生,聽郭德綱的相聲不少人都圖一樂呵,但這其中的語言藝術更為深奧。郭德綱常常會在相聲裡,或者自己的單口中給人們傳達很多種中華傳統思想。
  • 為什麼郭德綱和于謙的大褂有龍,其他人的都沒有,德雲社有何規矩
    郭德綱能把他這幫弟子捧成相聲界的男團也真是厲害,不光張雲雷、嶽雲鵬、秦霄賢、孟鶴堂等等都紅出圈了,就連娛樂圈裡面也有不少明星是德雲社的忠實票友。不過有很多網友發現了一些細節:「為什麼郭德綱和于謙的大褂上繡著龍,而其他人的卻都沒有,難不成是德雲社在演出服方面有何規矩?」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同臺表演的其他演員的大褂樣式非常樸素,即便是作為「主角」的尚九熙的演出服裝也明顯沒有郭德綱和于謙的華麗。那麼到底是因為輩分太小,還是咖位太低呢?
  • 德雲社停業整頓前最後一場演出,嶽雲鵬返場五次,郭德綱未出現!
    文/娛樂圈說相聲引語:2010年8月8日,德雲社停業整頓前最後一場演出,嶽雲鵬返場五次,郭德綱未出現!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在1995年成立,在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也正是這一更名,使得德雲社真正的紅遍北京相聲界,也紅到了大江南北。德雲社真正紅火是在2005年前後,到了2006年郭德綱和德雲社已經是一票難求了,德雲社每次郭德綱的演出都是加座的狀態,很是火爆。
  • 郭德綱請教如何帶徒弟,趙本山說出這樣一番話,令德雲社班主動容
    《歡樂喜劇人》第六季激戰正酣,18組選手中只有9組突圍,德雲社成為最大贏家。 當時郭德綱連報紙都不敢看:「沒有一家報紙不是罵我的,我怎麼就十惡不赦了呢?」
  • 郭德綱說要親自授徒,九霄三科的徒弟根基不穩,龍字科要自己親授
    在《德雲逗笑社》的一期節目中,郭德綱聲稱自己要親手帶龍字科弟子,此話一出,讓眾德雲粉絲感到質疑,年齡已高的郭德綱還有這麼多精力嗎,先不說精力夠不夠,光是郭德綱的演出和綜藝檔期就滿滿當當,又哪來的時間親手帶龍字科弟子呢,別急聽小編為大家逐一分析。
  • 郭德綱送他一條手串,他戴了10年!顆顆都是精品!
    提起嶽雲鵬大家都覺得他是一個永遠給人帶來快樂的「小嶽嶽」,在現實生活裡他卻是寡言沉默的。 嶽雲鵬放棄了飯店每個月1000塊的服務員工作,去向郭德綱拜師。那時的郭德綱還尚未走紅,他對嶽雲鵬說:「我每個月只能給你200塊錢,不過住的地方我可以提供。」
  • 嶽雲鵬一生的三個貴人:不知名老大爺、德雲社郭德綱、妻子鄭敏
    90年代的生活水平雖然不高,但是68塊錢都拿不出來,真如他在相聲中所說的:一家人穿一條褲子。輟學之後,嶽雲鵬踏上了北漂之路,啟動自己「窮的叮噹響」。那一年他只有14歲,在石景山的一個工廠給人家看門。幹了有一年多,隨後又去幹了電焊,反正是為了活下去什麼都幹。而這段打工的經歷中,有兩件事情至今讓他難忘,還被寫進了作品中。
  • 【1058-娛樂】郭德綱:哪有什麼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鍊成鋼!
    三創四建,人人有責,人人受益!創建文明城區,構建和諧清苑!德雲社~那可太紅了。我猜:你也喜歡聽!觀眾稱德雲社為「亞洲最大男子天團」,這完全表達了她們的喜愛與痴迷!沒錢吃飯的郭德綱想出一個辦法:醬料和掛麵煮成糨糊,用大蔥蘸著吃。不久,他搬到大興黃村。那時候,他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輛車胎上帶眼的破自行車,從黃村到蒲黃榆,每天路上要打三回氣。沒過多久,自行車壞了,他開始算計怎樣倒車能省下五毛、一塊。有一天唱戲結束,沒有趕上黃村的末班車,只能走路,走到新發地菜市場,買了兩塊錢包子,吃完繼續走。20多裡路,郭德綱從晚上走到第二天凌晨三點。
  • 德雲社裡孫越對嶽雲鵬到底有多重要,嶽雲鵬真的離不開孫越?
    嶽雲鵬的相聲特點就是耍賤賣萌,如果離開了孫越,還真沒有合適的搭檔能給他捧好。目前德雲社裡捧人厲害的,且輩分高的,當屬石富寬的三個徒弟,就是于謙、孫越、侯震,這三人捧人各有特點,都會臨場應變能力,能隨口接住逗人現場蹦出來一句兩句活。
  • 嶽雲鵬的辛酸史不及師傅郭德綱的千分之一,作品有江郎才盡的感覺
    郭德綱說:我就是一個看墳的。金星也曾問到:「歌壇有半壁江山,德雲社是不是相聲界的半壁江山?」郭德綱說:「不是,我們這個行業沒有江山了,就是一片大海,德雲社就是海上的一條孤舟,隨風飄蕩。」自覺羽翼豐滿後,郭德綱再次懷揣夢想來到北京,然而闊大的北京城依然容不下小小的郭德綱。這次比第一次更悽慘,不到半個月又回去了。這次回來後,郭德綱乾脆在天津包了個劇場,結果賠了個底朝天,欠下一屁股債。天津是混不下去,郭德綱準備三闖京城。
  • 郭德綱給徒弟起名都有深意,也能看出為什麼欒雲平是愛徒了!
    郭德綱收徒之後都會給徒弟賜名,按照「雲鶴九霄龍騰四海」這八個字給徒弟們重新起一個藝名,之後還會將徒弟們寫入德雲社的家譜中,並且每三年會修訂一次德雲家譜。如今郭德綱的徒弟已經收到了霄字輩,四科徒弟們湧現出了不少相聲人才,最有名氣的就是雲字輩的嶽雲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