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稱郭德綱為「相聲大師」,也有很多人覺得這個稱呼過高,一個還不到五十歲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被稱為「大師」。其實小編不這麼認為,能被稱為大師的人都是為一門藝術犧牲和奉獻了許多的。郭德綱確實還算年輕,但是他功底和創造力應該算是數一數二吧?受盡十年同行的白眼和欺辱,他都沒有放棄過相聲,這一點有幾個能做到?
郭德綱頗受詬病的原因,可能就是性格太擰巴,而且受過那麼多的苦難,才造成了這樣嫉惡如仇的個性,與很多相聲同行處得都不好。尤其是當年「德雲四少」的離開,更讓郭德綱原本就不怎麼好的聲譽雪上加霜。內情如何咱就不說了,先不管這些徒弟們做得對不對,四個人一起離開,那大家可能就會說是郭德綱的問題了。
雖然當時不少人大罵那仨徒弟欺師滅祖,可郭德綱若是能夠早點把「戲班子」進行改革,形成現在的公司規模,也許師徒之間的緣分結束得能好看一些。終歸是曹雲金沒拿師父當「父親」,而郭德綱也忽略了契約精神,誰也說不清當年到底誰錯誰對。為防徒弟背叛、重蹈覆轍,郭德綱不再縱容他們,親自立下了三條規矩,誰都不能破壞。
到點必須回來睡覺。現在的夜生活有多豐富你們也知道,徒弟們來德雲社是學藝的,不是來混吃等死的。相聲都沒說明白,天天老想著出去玩,那還來做什麼呢?德雲社的門禁是00:45,過時不候。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畢竟德雲社不是酒店,太過鬆散的態度無法產生凝聚力,到點都不知道回家,那就說明徒弟在心裡對自己都沒有約束。
2.劇場的上場門和下場門在演出時段只有郭德綱可以站,其他人誰都不行。這是死規矩,也是郭德綱給所有人提個醒,德雲社不光是公司,還是一個大家庭,他就是這個家庭的家長。師父罩著徒弟理所應當,徒弟也得知道敬畏師父。這個位置只有班主能待,那就是代表一個權威,其實也是防止徒弟們出於好奇跑過去看,會顯得沒規矩。
3.名氣不同,大褂不同。初學者要穿藍色的大褂,沒有名氣的徒弟平時要穿一些顏色明亮的演出服,因為觀眾對你不熟悉,所以要用外在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像郭德綱和于謙就可以穿繡著龍的大褂,而小嶽嶽作為「德雲一哥」也能穿刺繡的演出服,所以這最後一條規矩也就只有嶽雲鵬可以「破壞」。
為防徒弟背叛,郭德綱親自立了三條規矩,最後一條只有嶽雲鵬敢破
不過一向尊師重道的小嶽嶽是不會和師父撞衫的,他和于謙只穿繡花的大褂。當然了,小嶽這也不算破壞規矩,因為規矩都是郭德綱定的,而嶽雲鵬經常去大型劇場演出,能穿這種刺繡演出服必然也是老郭授意的。郭德綱不是在沒事找事,而是他深知過去的事情皆因自己不夠嚴格,所以為了不再重蹈覆轍,他才立下了這三條規矩,也是讓徒弟們明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各位小夥伴,你覺得還會有人學曹雲金離開師門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