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雲鵬,郭麒麟,孟鶴堂,秦霄賢,燒餅、張鶴倫等等,時下大家熟悉也喜歡的一些新生代相聲演員很多都來自德雲社,而這背後的努力就要說一說班主郭德綱,了解郭德綱發展史的都知道,現在的紅火場面都是郭德綱一路坎坷換來的。
正如郭德綱在每次的結束前都會這樣說「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德雲社能夠有現在的發展離不開聽眾粉絲的支持,甚至現在90後、00後都成為了德雲社的粉絲 ,很多人都接受了相聲這門民間傳統曲藝。
相聲講究「說學逗唱」,這是這門傳統的本領,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吃飯的傢伙,郭德綱能唱能說, 帶出來的徒弟也是花樣百出。
嶽雲鵬擅長逗,很多人形容嶽雲鵬的特點是「萌、賤」,一曲「五環之歌」火遍了全國;張雲雷能唱,在學和唱上非常受歡迎,曾經的「探清水河」就是因為張雲雷而火; 張鶴倫出了名了能編能唱,郭德綱評價為「 怪才」,有才華能耍帥賣萌很討人喜歡;孟鶴堂最皮, 敢學師父撩大褂,敢在封箱舞臺踢花籃,參加節目時一句「盤他」成為熱詞。
可以說德雲社的每個演員都有各自特點,喜感爆棚,很多人都說一開始關注德雲社是因為郭德綱,後面是嶽雲鵬,郭麒麟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帶給人很多的歡樂。
不過能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郭德綱的一次次提攜和支持,但哪怕現在一個個演員開始全國演出,帶領隊伍出去站臺,但德雲社還是有一些規矩在,這些規矩也是郭德綱立下的門規,為防止一些徒弟「背叛」。
了解德雲社郭德綱的一定會有印象,也就是已經出走的何雲偉,曹雲金等人,他們作為培養十幾年的徒弟,吃喝拉撒都是郭德綱負責,但是在成名成角後背叛師門,當著郭德綱生日的會上公然「聲討」郭德綱,並且離開德雲社,背叛師門。
這麼多年了這件事也成為郭德綱最傷心的地方,老搭檔于謙也說過「徒弟的背叛是他最難過的地方」,如今已經離開德雲社的幾個人越混越差,反而是留下的嶽雲鵬被捧為名角,參加電影綜藝名利雙收。
因為之前的背叛事件,郭德綱在德雲社也設立了三條門規,最後一點連現在的嶽雲鵬也不敢違規。
郭德綱設定的三條門規,徒弟們必須遵守
第一就是不允許在外過夜,必須要在德雲社門禁前回去;
第二個就是上場門和下場門是絕不允許站人的,這其實也是為了保護演員們的安全,還有就是為了不影響到演出進度時間。可以說前面兩點都是為了保證德雲社的正常運行,哪怕名氣多大也不能犯錯,不妨就要遭受懲罰。
最讓人好奇的是第三點,而且這一點在德雲社堪稱明面禁忌,就是規定他們的衣服不能亂穿,在顏色上要注意分寸,相聲是非常強調輩分和傳承的,從郭德綱拜師侯耀文開始就突出一個相聲演員能夠被承認師承有多重要。
郭德綱設定的大褂,沒出名的演員都要穿各種顏色鮮豔的大褂。而郭德綱于謙他們穿的則是刺繡大褂。
正如郭德綱臺上講的那樣「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大褂就是其中非常嚴格的規矩,哪怕是受寵的嶽雲鵬也不敢違規。不過自從嶽雲鵬火了之後,他的大褂就發生了變化,也出現了刺繡的內容,想必這也是郭德綱對嶽雲鵬的器重。
如今一提起相聲,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郭德綱」,老郭已經成為了年輕一代人心目中的相聲代名詞。
師傅侯耀文有一句話形容郭德綱:「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如果說現在的郭德綱德雲社是如日中天,那麼郭德綱的前半生就是坎坷度日,是一步步從荊棘中走過來的相聲演員。
別看他才40多歲,他所經歷的坎坷,很多人一輩子都經歷不到,正是因為這些磨難,才讓老郭變得愈發的成熟穩重,待人待物都非常的豁達。
他的搭檔于謙在一次採訪中回憶道,當年德雲社十周年的演出中,德雲社曾經返場直至凌晨3:30,觀眾在臺下不停的鼓掌叫好。臺上所有的演員,包括郭德綱都哭了,都是熱淚盈眶。
十年過去,從北漂的愣頭青到如今的德雲社大家長,郭德綱還是郭德綱。幾十年的人情冷暖,相聲行業的恩恩怨怨郭德綱都看在眼裡, 閒暇有空的時候郭德綱寫下來《過的剛好》作為自己前半生的總結。
江湖兒女自古情長,看到的明白的都是常人接觸不到的地方,別人說郭德綱的故事是江湖門派事情,是一個人坎坷走來歷經人情冷暖的思考,但郭德綱自己說這是寫的自己。
郭德綱把自己一路遇到的故事,關於人情冷暖的看法都寫在了《過得剛好》中,這是郭德綱唯一的自傳,有極其鮮明的「郭氏風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讀著和他的相聲作品一樣過癮。
《過得剛好》經典語錄,看的是故事,品味的是人生
1、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鉤,鉤不著親人骨肉;有錢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英雄至此,未必英雄。2、人生苦短,活一百歲的沒有多少人,開心就笑,不開心待會兒再笑。高高興興比什麼都強,跟誰較勁都是跟自己較勁。3、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4、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5、竹影掃階塵不動。獸有長舌不能說,人有短舌不該說
這是一本講江湖兒女的書,同樣的這裡面少不了一路坎坷的心路歷程,朋友與師徒的感悟思考,郭德綱在書中不誇張,不做作,不煽情,不隱瞞,不迴避。
看了書才發現:「一個人究竟需要多少的磨練,才能寫出如此洞察人性的好書!」
用一個讀者的話來說「郭德綱年紀不算大,但是他的書,不是同齡人的內容,往往一兩句話都是值得思考的內容,每次的感悟都是生活的道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正品包郵到家
喜歡聽相聲,喜歡德雲社的朋友不妨看看這本郭德綱的《過的剛好》,不到一頓飯錢,就能讓你了解一個最真實的郭德綱,更多是在嬉笑怒罵中感受為人處世的智慧,是帶娃的教育經,朋友作伴的相處智囊,更是提前給我們上的人生實踐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