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聚餐多起來了,喝酒也難免多起來,中醫裡面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解酒的方子。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不過你可以查詢中國知網:
就可以看到,很多研究這個方子的臨床和實驗室資料。
葛花解酲湯載於元代李東垣之《脾胃論》一書,是一首解酒名方,流傳廣泛。「酲」(chéng音呈),是酒醒後困憊如病的狀態,故說:「酒病曰酲。」無論是一時飲酒過量,還是嗜酒太過損傷脾胃,表現為眩暈嘔吐、心神煩亂、胸膈痞悶、手足戰搖、食少體倦、小便不利等症狀,均可應用本方。
藥物組成:葛花、木香,豬苓、白茯苓、白朮、神曲、澤瀉、白豆蔻,砂仁、乾薑,等等。
葛花解醒湯有分消溼熱、溫中健脾作用。方中葛花甘涼,解酒醒脾,使溼邪從肌表而出。豬苓、茯苓、澤瀉淡滲利溼,使溼邪從小便而去。砂仁、豆蔻、青皮、橘皮、木香、乾薑理氣溫中,疏滯消痞。且砂仁、豆蔻皆能芳香醒脾、開胃和中,可以止嘔吐、助運化,與神曲配伍能消宿食之積,解酒化滯。上藥共用,達內外分消之效。飲多傷脾,故用人參、白朮健脾益氣。
注意:人的體質有陰陽之別,故傷酒之病亦有寒化、熱化之分。葛花解醒湯所治是脾胃虛寒、中陽不振、溼從寒化證候。若為陽性體質,溼從熱化、溼熱內盛,症見面赤煩熱、口渴飲冷等,使用本方宜減去乾薑、白朮、木香等辛燥之品,改用黃芩、黃連、梔子等苦寒清熱之藥為是。此外,尚可選用枳椇子配合治療,本藥甘酸平無毒,善解酒毒,適治酒醉煩熱、口渴、嘔吐、二便不利等症。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找中醫師,根據體質來開解酒的方子。
現在有顆粒劑,更方便。直接衝服。喝酒前、中、後,隨時都可以衝上1包解酒顆粒。方便攜帶。平時也可以備上幾包,以備不時之需。
需要解酒中藥免煎顆粒的話,可以聯繫申醫師(微信:shenyishi2019),支持遠程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