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甌海,新風潤物無聲

2021-01-19 溫州新聞網

編者按:2020,乘風破浪,日新月異。「精彩甌海2020」細數這一年發展的「高光」成就,感悟變遷,展望未來。

文明花開甌海,新風潤物無聲

近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民政廳主辦的「文明浙江 志願同行」全省志願服務最美(最佳)典型展示交流活動表彰了一批全省志願服務最美(最佳)個人、團隊,甌海區推薦的蔡曉敏、溫州仁愛義工協會、「超女來了」分別榮獲浙江省最美志願者、最佳志願服務組織、最佳志願服務項目等榮譽稱號,為今年的文明創建工作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今年以來,甌海區大力推進道德典型選樹、全域文明創建、文明好習慣養成、志願服務、未成年人關愛幫扶等重點工作。看似悄然的點滴努力,是全民共書的文明樂章,是種種令人心曠神怡的「甜與美好」。

道德典型培育走在前列

在抗擊疫情中,甌海區湧現出一大批「好人」和道德模範,引領百姓共同抗疫。甌海區深入挖掘在抗擊疫情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個人和團體,今年累計入選「中國好人」1人、「浙江好人」5人、「溫州好人」15人。與此同時,建立「道德好人聯盟」微信群,架起好人溝通連心橋,發揮好人示範效應。疫情期間,組織「道德好人」代表拍攝微視頻,發出「抗擊疫情·文明同行」微倡議,組織宋玲華、金玉瓊等好人走進溫州道德館、南白象中學為學生作勵志講座,用道德力量激勵未成年人奮發有為。春節、端午期間走訪慰問道德模範、「好人」22人,發放慰問金12.9萬元。通過系列關愛舉措,引領社會見賢思齊。

文明城市複評圓滿完成

今年,溫州市蟬聯了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這份榮譽的背後少不了甌海的默默奮鬥。為助力溫州市評選全國文明城市,甌海區採取「三級聯動」全域推進、「督查銷號」常態實施、「十大亂象」嚴管嚴控等措施,構建「1+9+288」(1個指揮部,9個攻堅部門,288個點位責任崗)點位推進機制,壓實科級幹部掛鈎及鎮街屬地責任,指揮部視頻對接實時落實具體問題解決。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巡查督辦機制,實施「督查銷號」,落實整改問題4500餘個。結合美麗甌海提升年專項督查活動,開展「全國文明城市百日攻堅」六大專項整治,共督查整改問題8000餘處,自查自改問題1934個。積極打造公益廣告示範路(街)6條,創建省級文明鎮1個、文明村4個、文明單位2個;創成市級文明村鎮6個、文明示範村3個、社區類文明單位1個、文明家庭8戶;創建總規外美麗甌海示範村2個。

文明實踐工作全域推進

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深入開展,制定出臺《甌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搭建三級組織體系架構,打造1個中心、14個所、179個站,實現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成立區志願服務聯合會,聯合活躍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96支志願服務隊伍,推動各方面力量向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集中。上線甌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平臺,對600多個組織、193個實踐所(站)實行線上管理,集中力量常態化開展專項活動。成立甌海區志願者培訓學院,組織志願者開展文明實踐活動500餘次,參與志願者1萬餘人次,惠及10萬餘人次,投入50萬元推進8個公益創投服務項目落地。聯合甌海農商銀行推出「志願貸」服務,向註冊使用「志願匯」平臺的志願者提供不超過30萬元的信用貸款服務。

德育示範貢獻「甌海樣本」

今年甌海區未成年人工作同樣亮點紛呈。今年以來,全區共開展「童沐陽光」主題活動及成長營15期,向各文化禮堂、企業等開展「童沐陽光」送教活動40餘場次,內容涉及紅色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健康及科普教育、生態環保教育等主題教育。另一邊,以疫情期為節點,圍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六大重點主題活動要求,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開展「公筷行動」「光碟行動」、垃圾分類、勞動實踐、文明城市創建等各類主題活動近1000餘場次。同時,探索雲端活動載體設計,推出「勞動抗疫甌海少年在行動」「與星同行」為主題的「自閉症月」活動以及中小學生復學前心理健康輔導等線上活動,南仙社區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選樹區級以上新時代好少年40人,培育市級「春泥計劃」示範點4個,市級未成年人優秀陣地5個,培育數量達歷年之最。

來源:掌上甌海客戶端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縉雲:成風化人 潤物無聲
    構築精神家園 文化潤澤城鄉浙江日報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如杜甫《春夜喜雨》詩所描述的,文明新風的培育、文化內涵的提升是一場場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需要長期的堅持、多方的滋養,才能達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目標。
  • 詹鳳琴: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詹鳳琴老師在廣東實驗中學任教多年,教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省實學子。在學生眼中,詹老師永遠面帶微笑,和藹親切。課堂上,她娓娓而談,引領學生認識理解一條條物理規律;下課後,她抽絲剝繭,耐心細緻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在詹老師春風化雨的教導下,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物理知識,更是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踏實的學習品質。
  • 蒙城縣立倉鎮:「無聲無煙」葬喪 樹立文明新風
    沒有燃燒火紙、沒有沿街燃放鞭炮、沒有嗩吶班子吹響哀樂……1月6日,一場「無聲無煙」的葬禮在蒙城縣立倉鎮一村民家舉行。立倉鎮分管副鎮長陳錚了解後,親自到逝世家屬家表達慰問和感謝,「周邊鄰居和學生要感謝你們,因為沒有嗩吶班子噪音影響他們生活和學習;保潔員要感謝你們,因為避免了清理紙屑的辛勞;立倉人民要感謝你們,你們為立倉鎮群眾樹立了革除喪葬陋習、文明節儉辦喪的好榜樣。」 逝者家屬表示:「我是一名教師,移風易俗跟教育工作一樣,都是利在千秋,我們願意做這個帶頭人。」
  • 成風化人潤物無聲 構築精神家園 文化潤澤城鄉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如杜甫《春夜喜雨》詩所描述的,文明新風的培育、文化內涵的提升是一場場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需要長期的堅持、多方的滋養,才能達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目標。
  • 融「德」於教 潤物無聲
    王英龍鼓勵學生們認真學習「戰『疫』英雄」的奮鬥精神,在疫情大考中強化「青年擔當」:增強愛國意識,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勇擔社會責任;勇於砥礪奮進,提高科學素質;加強品德修養,提升文明素養。疫情防控期間,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將專業知識學習與疫情防控有效結合起來,通過線上培訓、教學督導、典型示範三方面引導教師進行個性化探索,形成多效融合的「3+X」線上「課程思政」工作模式。
  • 貴州首屆小學師生臺灣教育文化交流感受:潤物細無聲
    貴州首屆小學師生臺灣教育文化交流感受:潤物細無聲 2015年06月09日 09:3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此次我有幸參加了貴州省教育廳2015
  • 餘杭塘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高質量發展 潤物細無聲 文明心中留
    餘杭塘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高質量發展  潤物細無聲 文明心中留  柴媛媛 唐駿垚  文明塘栖再傳喜報。  近日,杭州市餘杭區塘栖鎮的河西埭村、徐夢薇家庭分別被評選為全國文明村、全國文明家庭,成為該鎮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富有成效的一個註腳。
  • 文明花開滿園春——記全國文明單位麒麟區益寧街道金江社區
    近年來,金江社區將新時代文明建設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相結合,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緊扣「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要求,探索建設「五園」陣地,打造「七彩」隊伍,開展「十心」活動,使新時代文明實踐做有平臺、抓有主體、踐有成效,文明馨香浸潤群眾心田。
  • 「法」隨自然行「潤」物細無聲莒南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作品榮獲地...
    近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地科杯「法潤自然」普法品牌頒獎儀式在泰安舉行,莒南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沈立霞同志上報的作品「 『法』隨自然行,『潤』物細無聲」,榮獲品牌口號一等獎。兩句開頭的「法」「潤」兩字完美契合了這次活動的主體,突出了普法品牌在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建設中的引領和凝聚作用。「自然行」凸顯出法治文化的無處不在,以及表達出對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希冀。「細無聲」則表達出自然資源法治文化發揮普法品牌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營造法治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 創建文明城市丨文明新風,讓三坪農場越來越美!
    原標題:文明新風潤民心——三坪農場助力烏魯木齊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復驗工作小記2月16日,迎著大年初五的曙光,家住三坪農場祥和小區的志願者張飛出發了。沿著屯坪路一路走走停停,時不時彎腰撿起路上散落的垃圾、水瓶,丟進垃圾袋裡。
  • 雲端觀摩|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微積分》課程思政經驗探討
    雲端觀摩|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微積分》課程思政經驗探討 2020-05-13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仙來學校:班級文化牆 潤物細無聲
    為了優化育人環境,積極發揮班級文化的作用,近日,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仙來學校黨支部聯合關工委積極打造班級文化牆,充分發揮「潤物細無聲」的功效。 看!教學樓的「牆壁文化」布置構思巧妙,版式設計美觀、新穎。「祖國在我心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禮儀從我做起」、「我與環保同成長」……內容精彩紛呈。
  • 宿遷市人大代表熱議「宿9條」——人情減負潤人心 文明新風再升級
    宿遷網訊(記者 顧園園 王豔珅 史偉 鄭緒軍 楊群)「隨禮往來一二百,不把『人情』變成債;嫁娶不要彩禮……」為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推進人情減負、弘揚文明新風,1月10日下午,宿遷市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這份接地氣的《人情新風「宿9條」》一問世,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成了本次市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
  • 「文明校園訪談」杭高副校長費紅亮:教育是潤物細無聲,是培養時代...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使所有人都回歸原本,關注生命,關注文明;也使我們更清晰地審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的辯證關係。如何減少教育的急功近利,如何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何培養真正的文明人?家庭、社會、學校,都要用實際行動提交答卷。針對這些熱門問題,杭州網特別推出《美好教育的杭州實踐——名校長訪談》,與我們共同探討,展開互動分享。
  • 福州鼓樓「圖」謀深度推進文明創建工作
    記者 池遠 攝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 通訊員 彭輝滿城文明風,一路幸福景。創建文明城區,鼓樓再次吹響「集結號」——今年,在文明創建過程中,開創了「掛圖作戰」工作法,一線作戰「圖」繪到邊,落實責任,一桿插到底。
  • 新鄭:從「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 縱然外表再光鮮亮麗 如果缺失文明的傳承和培育 那城市如同沒有「魂」 新鄭市作為黃帝文化歷史名城,文明風尚與城市相伴已久,從人文始祖黃帝帶領華夏民族自蒙昧走進文明,到「
  • 餘君君(指尖花花)教師節獻禮詩五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畢業感懷(新韻)欲探本緣須墾荒,今春又入大陽堂。詩詞聯曲同一脈,不忘師恩國粹揚。
  • 重塑茶陵教育榮光|陳智芳:師德樹新風 潤物細無聲
    30個春秋 , 陳智芳始終苦學不倦、勤耕不輟、紮根農村、心系學生,像春雨潤物一樣用心耕耘教育這塊土地、用愛澆灌這土地上的花朵 。 陳智芳1989年6月畢業於攸縣師範學院 , 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她,在鄉村學校踏踏實實的度過了30個春秋 。
  •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石堅: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
    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學生在大學裡學什麼、能學到什麼、學得怎麼樣,同大學人才培養體系密切相關。……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 【文明實踐大看臺】文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新風沁心田 文藝實踐為幸福加碼
    為集中展示我縣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的工作成效和經驗做法,即日起「活力吉水」微信公眾號推出《文明實踐大看臺》專題專欄,通過系列報導,宣傳基層文明實踐的生動故事、特色亮點,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文明生活的生動實踐。今天推出文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典型做法。 「走,去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看劇團排練節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