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夢想的城市,可以給每個人命名道路的權利

2021-02-07 新世相



首先,北京終於下雨了,這是我的朋友 @非文 昨天晚上爬起來拍的電閃雷鳴。


這意味著在持續一周的全國比比誰熱得更慘大賽中輸了。本來北京贏定了:因為據說連從來不怕熱的南非人都在北京中暑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簡單秀下理科知識:大面積水泥道路和廣場,讓我們的城市變成「熱島」,平均氣溫會比郊區高兩度。

我想說的是,這下你們會理解為什麼我們想建一座「永遠下雨的城市」了吧,因為這個項目的背後,是我們看起來很正經的城市理念:用科技和人文之美,讓城市變成溼的。



當然,這是一個很嚴肅的社會學理論,他不(只)是指你可以和喜歡的人一起在雨裡淋個痛快。這是美國社會學家克萊·舍基在《未來是溼的》裡提出的。


簡單來說,我們的生活是在工業化基礎上組織的,工業化很偉大,但我們居住的城市太「幹」了,人們彼此冷漠,被嚴格的規則限制。改變這一切,城市就會變「溼」:


充滿人情、關注意義、回到現象、重視具體。


要是你覺得看不懂了,沒關係,我也不太懂,我們講另一個故事。




前幾天,你可能聽說了,中央美院的碩士生葛宇路用自己的名字在北京「命名」了一條路,就叫葛宇路。他堅持不懈地把這個路牌掛在一條無名道路上,慢慢地,這個本來不存在的路名被收錄進各種地圖。


前幾天,有關部門表態,這個非法設置的路牌被拆了。下面這張圖是我們的實習生拍下的拆除現場。



葛宇路消失了,變成了無名道路。從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我對這個決定充滿了理解。現代城市的管理,如果沒有規則,會變得格外混亂。


但前幾天,消息剛傳出來的時候,我們也討論了一下,這件事可不可以有另一種結局呢?


或者說,將來的城市裡,我們可不可以給居民更多的自由,發生一些美好的事情呢?比如,一個最早居住在某條街上的居民,可以用自己的狗來給這條路命名。


不只是道路的名字。一座城市在多大程度上由居民來決定,可能是這座城市舒適度的決定因素。它的色彩、它的道路設置、它的禮儀……


如果現實城市裡我們還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在幻想的城市裡去實現吧。




所以,「雨中城」,作為一座幻想中的永遠下雨的城市,希望儘可能讓它的居民來設定這裡的一切。


聯合 百度 發起這個項目後,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徵集人們對這個城市的意見。那一次,我們收到了4235 個雨天愛好者的 9813 個城市建設提案,之後,我們的工作其實就是把這些腦洞和提案變成現實,放到百度地圖街景中,放到……


下面我會選擇其中的一些。大家可以看到這樣一座城市的雛形:在這裡人們可以命名道路,可以避免中暑,還可以做到更多。


我想,現在你可能會理解這些看起來不靠譜的「城市建設計劃」,為什麼是可貴的。



雨中城建設提案

作者:雨中城的第一批居民們


城市規劃:


@荒了就像白活了一場. 

城市的屋頂可以考慮做成蘑菇狀的,確保不積水。


@ Cindy 

天氣博物館,告訴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天氣不是永遠下雨,有陽光、霧氣、冰雹、霜,甚至霧霾,如今的雨城是我們的選擇😊


@下雨天

希望有巨大的玻璃海洋館,都是建在城市樓房上方,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透過透明玻璃,它們可以從上往下看到整個城市的面貌,而城裡的人們,抬頭也能看到這些生靈。


@靈子

下雨會影響快遞小哥的工作,如果能建一條河流通向各家,然後每次快遞包裹自動流向收件地址,門前的機子自動籤收快遞。


@木子林夕

建築的頂部有長短不一,大小不同的管道群,一是可以收集雨水,作儲水之用,而是不同的管道群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樂,可以做催眠曲,也為工作和生活伴奏。


@ Cookie™

道路連接處都不是直角,為了水多變成河流是船隻的航行都是一定弧度的道路。


@ Ching Xie

屋簷向上,屋頂上是巨型遊泳池🏊


@A

大馬路不再叫大馬路,或許會叫大魚路🐟,路中間是開得最快的公共遊艇,兩側會開闢摩託艇機動車區。為了防止水花互相噴濺,行車道之間會有透明護欄。由於剎車很慢,所以大家都要限速。


@沒救菌

水滴💧形狀的纜車。 每滴可以容納兩人對坐。 只限陌生人。 每個水滴裡都有用於記錄的本子,用於記錄短暫的故事。


@益蜀

一座永遠下雨的城市,是很需要陽光的,在單位範圍內,應該有陽光製作工廠。


主要由研發人員開發的陽光製藥器來製造陽光,在特定時間,輸入固定值,陽光就會漂浮在上空,再由統一培訓上崗的陽光採集師收集,儲存到陽光倉庫。市民們需要陽光的話,就近去陽光工廠刷臉獲取。另外,雨城廣泛種植向日葵,讓它們像植物大戰殭屍裡一樣,吐露一團一團的陽光能量,誰看見了都可以收集使用,然後將多餘的送到陽光工廠的倉庫。


@曎雨

要有像樹一樣特別高大的向日葵啊~不過是朝著天空,是朝著大地的。心情悶悶的時候,可以抬頭看到一株溼漉漉的向日葵在對你微笑,就感覺還好呢。



服飾:


@彭夕蕊

帶著雨傘的帽子,帽子邊緣垂下來透明的帶雨鞋的帘子,穿進去,一切OK。


@卓然

外衣應該帶有專門收納雨傘的口袋,出門時打開雨傘插在外衣後背部分,解放一隻手。


@梓然

近視眼鏡要帶雨刮。


@吉木

——設計師 蕾蕾&吉木


@zqy

喜歡雨也可以收藏雨,開一家雨滴做的飾品店,每滴雨滴都不同,把不同的雨滴做成項鍊吊墜、耳環、手鍊、腳鏈、胸針,髮夾……透明,簡單,純粹,獨一無二。


@徐奕然 

一年一度的雨衣時裝周,重頭戲是新一季奢侈品牌雨衣產品發布會。女孩子們不再痴迷買包包,而是買雨靴和雨傘。雨具彩繪設計師成為最受歡迎的藝術行業。


職業:


@李文婷

雨滴聲音收集員:每個下雨天,滴滴嗒嗒的聲音都會不一樣。他們會把好聽的雨滴聲音收集起來,成為雨中城最好聽的專輯。


@森森然 凡Ye

除苔蘚師:地面太多苔蘚類植物,很多獨自生活的女孩紙又搞不定這種黏糊糊到處都是的東西,所以,會預約除苔蘚師上門,把家裡弄得乾淨整潔。除苔蘚師傅會成為雨城中除快遞員之外最受女孩喜愛的職業。 


烘乾員:長時間身體潮溼,有些人會不太舒服,想要乾爽的感覺,於是會定期預約烘乾員為自己烘乾,順便改變心情。當潮溼的身體被暖暖的熱風吹拂時,心裡也會變得暖洋洋的,而烘乾員又都長得陽光愛笑,所以很多人會喜歡叫他們「暖男」。暖男這一職業和除苔蘚師關係有點微妙,因為彼此在競爭【最受女孩歡迎的職業】這一稱號。


生活習慣:


@習慣

將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這一天設定為法定節假日。


@Pluto

公共雨傘優先提供給捧書閱讀的人。


@黑騰哥哥

我猜……雨傘下面也算是私人領域了吧……不得擅闖怎麼樣? 對老弱病殘孕有撐傘的義務哦。


@周!瑩!

天氣預報要加入「適合淋雨指數」。


信仰:


@澤玉啊

雨中城《雨法》規定:雨中城居民有信仰雨神的自由和不信仰雨神的自由。


@雪婷

有一種刑罰叫關禁閉。隔音那種。離開雨聲,離開熟悉的睡覺都有淅淅瀝瀝雨聲的世界,其實會很可怕。


@最好揮毫萬字,亂雲流水,一飲千鍾 

很多外部人認為我們崇拜雨水,但我們崇拜太陽。陽光很少從灰白色的雨幕中透出來,只有偶爾會下起太陽雨。太陽象徵著「生活的精神」,在我們的神話中佔有神父的地位,伴他之左的是另一位神明,象徵鬥志與快樂的火神。雨神則是神後,萬物的母親,象徵無限的循環;我們由她只手灑落大地,最終必將化為她回歸上天。


@Victoria

每個小孩出生之後,有一次雨水的洗禮。父母將新採集的雨水滴在他們額頭上,表示祝福。成年之後,會有一場去往外地的旅行。旅行中會遇到太陽,風,霜,雪,沙漠你。旅程結束,可以選擇留下有陽光的城市,或者回到雨中城。回到雨中城的人,將會收到熱烈歡迎,選擇離開的人,將會被雨中城永遠遺忘。


@Daniel 

雨中城的人們孤獨而充滿智慧,身在夢幻的城市中卻沒有特殊的宗教迷信。 雨城的居民把藝術、愛情、自由、詩意的生活當做信仰。 特殊節日為每年一度、為期一周的「雨人節」,形式和世界著名的藝術狂歡節「火人節」相似,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們、真愛的尋找者們、厭惡世俗者們紛紛乘坐大小船隻相聚在城市中央的巨型湖泊中,建成一座臨時威尼斯。


@聖誕 

象徵愛情的不再是玫瑰,而是向日葵。 因為就像向日葵終其一生都在追隨太陽,沉浸在愛情中的人們,他們信仰愛情就像太陽。這同樣在人群中口耳相傳,在文學裡經久不衰,出現於電影,於詩歌,於歷史,卻始終無人見過的東西。


藝術風格:


@✎﹏川川 ❦ 

小城的雨時大時小,時緩時急,人們根據雨量的衝擊力度,製造了一臺樂器,由雨演奏,治癒了一大批失眠患者,如果再加以後期製作,還能起到催眠效果


@棽棽REASON

藝術家總是具有反叛精神的。為了對抗恆久的陰暗和雨天,出現了陽光復興的藝術流派,作品以色彩豔麗,情緒暴戾著稱。陽光、憤怒、熱情是他們作品永恆的主題。


在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投資者的捐助下,他們在郊區建了一個室內的沙漠。


@Sylvester 

所有的紙張(包括書籍,報紙等各種紙質媒介),都是特殊的純白色,只有遇到雨水,才會顯現出來字跡,這樣的情書,作業,工作報告,是不是都在雨中多了一些期待和浪漫?


生活習慣:


@Rorschach

人們會習慣內八字走路,因為這樣不會把水甩到褲子上。


@l

為了裝正常人我才帶傘的。


@Lilith🐰 

希望城裡有免費對自然卷開放的理髮店,畢竟自然卷一到雨天就是爆炸獅子頭。


@Annie 

每天加完班都會看見我的男朋友划著船來接我,還有我的狗,呼哧帶喘地從南四環狗刨到北四環。「辛苦了,我的小男子漢」🐶



無論如何,我希望你有一天能生活在一座跟你自己的關係更大的城市裡。



相關焦點

  • 青島出臺城市道路命名規則:不以外國人名、地名等命名
    青島出臺城市道路命名規則:不以外國人名、地名等命名 微信公眾號「青島發布」 2020-10-21 12:26
  • 青島城市道路命名有了硬槓槓:不以外國人名、地名或音譯外語詞語命名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實習生 林禕晨10月19日,青島市民政局印發《青島市城市道路命名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的通知,以進一步提升青島市道路名稱的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充分發揮道路名稱指位指向和文化功能。
  • 西安這17條道路命名了 每個路名都有講究!
    為方便市民往來出行,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根據《西安市地名管理實施細則》《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等相關地名管理的規定,近日,西安市民政局完成了新城區、未央區、經開區、航空基地部分道路命名方案,並向社會以公示
  • 廣西這座城市,讓外地人很有親切感,道路名稱用全國各省市命名!
    中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總會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廣西有這樣一個城市,雖然不是很大,但是這個城市的路名很特別,是以全國各省市的名字命名的,這讓很多剛到這裡的外國人都覺得很友好,甚至家鄉的名字都能出現在這裡,讓他們覺得很溫暖。
  • 為什麼很多地方道路,都用全國省份和城市來命名
    相信大家所在城市都可以看到用省份或者城市來命名的路,以小編所在城市上海為例就有比如什麼:江蘇路、南京路、四川路、天津路等等……那麼有什麼規律嗎?這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對道路命名的一種方案為基礎制定的,沒有特別的指向,主要道路多採用主要的省市名。
  • 「感受愛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
    今年Terry Zhong計劃推出個人首張EP《AFTERHOURS》,目前釋出兩首單曲,近日,Terry Zhong接受採訪,仔細認真地回答了南都記者的每個問題,字裡行間印證著貓廠對他的評價:正能、真誠。採寫:南都記者 麻樂南方都市報:《AFTERHOURS》是你的首張EP?什麼時候上線?
  • 廣西這座城市夠「霸氣」,道路名稱直接用全國各省市命名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特色,總有一些地方會讓你印象深刻,比如北京有長城、故宮,西藏的布達拉宮等等,這些已經成為當地的符號。
  • 我們每個人都有有自己的夢想,沒有夢想的人就像在茫茫大海中一樣
    人人都有夢想,可是,夢想是什麼呢?其實呀,夢想是現實的東西,只有經過辛勤的勞動與付出,並且腳踏實地,就能擁有夢想,實現夢想。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就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灑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照亮更加豐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燦爛的中國。
  • 上海有條南京路,南京也有條上海路,以城市命名是否太隨意?
    這條只有1公裡長的步行街,承載了上海所有的繁華與夢想。不過,南京人去上海可能會覺得不舒服。上海最著名的一條路是以南京命名的。好像有什麼不對勁。其實,在上海,以城市命名的道路簡直太多了,延安西路,西藏中路,河南中路等,這些都是以省份命名的。或許是為了尋找場地,南京還將一條路命名為上海路。
  • 盛澤新城道路命名成就新「絲綢之路」
    蘊藏絲綢文化獨特內涵 表達盛澤未來美好希冀  盛澤新城區新命名的東西向道路6條,從南至北依次為和田路、洛陽路、敦煌路、武威路、樓蘭路和哈密路,均以陸路絲綢之路途經的重要城市命名。「哈密路」備受市民關注,引發了人們道路命名更多猜想  這兩天,吳江南北快速幹線盛澤延伸段的一塊標有「哈密路」交通指路牌備受市民關注,且引發了人們對道路命名的更多猜想。據悉,這些看似奇怪的路名卻蘊含著「絲綢之路」的特殊內容,更是寄予對盛澤城市發展的美好祝願。
  • 上海為什麼喜歡用其它省市來命名道路
    列強們把租界打造成獨立王國,僱傭廉價的勞動力為租界服務,讓租界的土地迅速得到開發,其中包含很多道路。要致富,先修路,一樣適用於租界。當租界的人口多了起來後,交通的管理就需要一些措施了。公共租界的英國官員們因此制定《上海街道命名備忘錄》,將之前略顯雜亂的道路名稱進行統一規劃,南北方向的道路全部以清朝各省之名來命名,東西方向就以各大小城市之名來命名。
  • 「勵志」發光不是太陽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
    認真生活的人擁有月亮做的漁網,即使身處坎坷黑暗,依然能捕捉到閃亮的星光。People who live seriously have fishing nets made by the moon.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歡你,活得真實完整比活得完美更重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未來裡,別人會對你指手畫腳但不會對你的未來負責,做你自己。Don't care too much about other people's opinions.
  • 魏德聖:每個人都有追逐愛的權利
    作為愛花之人的魏導演也在現場講述了自己的愛情觀,「愛情就是像玫瑰一樣,美麗卻有刺,需要好好對待才行。我的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樣需要小心呵護的愛情」。與此同時,對於片中「沒有愛情就是傷害」的經典臺詞,小球(莊鵑瑛)、米非(陳玫希)和舒米恩(姜聖民)三位主演在現場表示:「其實所有人都會渴望愛情,但是現實不一定像童話那麼美好,可是沒有愛情,我們也要相信愛情,電影中鯨魚和貓咪都能相愛了,那大家還怕什麼呢?」《52赫茲,我愛你》作為一部治癒力十足的愛情電影,講述了各種不同的愛情。
  • 每個夢想都可以開花
    每個夢想都可以開花             ----邢長軍校長新學期開學在國旗下的講話
  • 上海道路多以省市命名,背後隱藏著哪些歷史邏輯?
    上海的道路盤根交錯,路名也是千差萬別。進入上海,很多人多少都有感觸。這裡的路名,有以省份命名的,如新疆路、西藏路、雲南路等,也有以城市命名的,如南京路、北京路、延安路等。
  • 請尊重每個為夢想奮鬥的人!
    2020年對聯盟以及每個熱愛籃球的人是悲痛的,這一年全民偶像每個人都在創造著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奇蹟。麥可喬丹跨越了步行者,尼克斯,活塞奪冠。科比踩著死敵波士頓奪冠,勒布朗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勇士奪冠。你無法比較到底誰更強,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不在一個時代,但他們都是他們所在那個時代的王者,毋庸置疑。
  • 每個人,都可以守護心中夢想
    因此,守護文物安全,是許許多多人心中的夢想,一些人為此付出一生辛勞、獻出畢生財富。  或許有人會問,保護文物不是國家的事情嗎?其實這是誤解。以文物保護中最難的「不可移動文物」為例,據2017年統計,全國有不可移動文物77萬處,而全國14萬文物從業者中,有一大半在博物館工作,有3萬多人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工作,其餘少部分人怎麼能承擔幾十萬處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工作?
  • 上戶口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戶口是每個公民最重要的身份證明,按法規人人都應有戶口。現代戶籍制度是國家依法收集、確認、登記公民出生、死亡、親屬關係、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業、教育、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權益,是一種以個人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戶口登記面完不完善,直接關係社會治理質量。
  • 西安國際港務區公示45條道路命名信息
    為進一步做好西安國際港務區道路命名工作,凸顯國際港務區東部新中心的發展定位、陝西自貿區核心板塊功能和灞渭三角洲獨特地理區位,根據《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等地名管理規定,擬定了45條道路命名更名方案,現將方案予以公示,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群眾提出意見或建議。
  • 為什麼上海道路命名沒有採用本地的地名?而是採用全國各省行政區名?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2個回答 上海用中國省名和城市名命名道路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