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衣間作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費場所」,不管是在外觀設計還是人性化設施上,都有太多值得探究的美。
先來看看大牌們不炒作不營銷,打造的試衣間美學~
比如,你不得不知道,有點小潔癖的Hermés會在試衣間裡放一條絲巾,以防顧客們在試衣服的時候把妝蹭到衣服上;
又比如,LV會充分考慮到選擇困難症患者,而給他們準備睡袍,好讓他們隨時走出試衣間調換款式;
更有Prada給試衣間按上各種角度的鏡子,讓每一個自戀狂都恨不得抱著鏡子照到天荒地老。當然,還有那些不可錯過的試衣間之最。
Chanel:最高逼格的試衣間
Chanel的試衣間,大面積的高逼格黑白色自然是主旋律。
能試衣的同時還能拍小電影,老佛爺就曾在試衣間拍攝了一部名為《Fitting Room Folies》(諷刺試衣間)的小電影。在老佛爺出品必是精品的Chanel面前,你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性感卻不惡俗的試衣間小電影。
Dior:最典雅的試衣間
咖啡色的地毯、銀色金絲絨的沙發、4天一換的玫瑰和一本關於Dior的傳記…這些都是Dior試衣間內不可替代的陳設,讓每一個女人都在青天白日做上了貴婦夢,忍不住要掏出手機自拍八百張。
除此以外,你或許也該知道,在Dior先生曾經的試衣間裡總是有13名模特,因為他相信13是一個幸運數字。
Victoria's Secret:
最性感的試衣間
維密的試衣間自然也和她家的內衣一樣,介於少女和熟女中間的桃粉色主色甜而不膩,加上蝴蝶結的點綴,又性感又可愛,而當穿上讓女孩子都能臉紅心跳的內衣後,瞬間會有種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快感~
La Perla:最像裝置藝術的試衣間
大表姐劉雯常任代言的La Perla,同樣是個內衣品牌,而他的門店設計還是由建築師Roberto Baciocchi 設計,自然本身就美輪美奐的像一件裝置藝術。
試衣間陳列的「小心思」
其實做好試衣間陳列,不僅僅只是提高了店鋪的整體層次,還能為我們帶來不錯的業績。
眾所周知客戶是不是購買我們的服裝,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是不是能夠進入試穿,試穿的效果客戶是不是能夠認可。所以能否引導客戶試穿和試穿中的服務是店鋪提高銷售額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要素。
下面是引導客戶試穿和試穿過程中一些要注意的小細節:
考慮顧客:空間舒適感
在設計試衣間時,首先應從人體工效學考慮。要充分考慮顧客在空間裡的肢體拘束程度,包括心理上的感受,不能有壓抑感。
其次是考慮在試衣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舒適程度。試衣間要能基本滿足顧客的肢體延展要求,有足夠的恰當空間讓顧客在試衣間裡換穿衣物,一些較大的穿衣動作在空間裡也應具有一定的舒適性。
一般來說,要求試衣間的佔地面積最低不能低於1.5平方米,高度不低於2米。
目測碼數:專業的服務
服行業的終端,服裝店裡上班三個月的導購,如果還不能做到"目測碼數",那就是算非常的失職了,這是專業導購最基本的要求。
例如:一個客人走進店裡,要求試穿某件衣服的時候,如果導購開口就是"先生/女士,你穿多大碼?"第一印象已經打折了,許多的客人會回答"我也不知道穿多大碼"、"我也不知道你們品牌的碼數是怎麼樣子的"……
所以導購必須了解到自家貨色的每一款的大小等情況,最好的方法就自己要上身試穿,感受上身的效果,做到有所放矢。客人進到店裡,一眼就目測出客人需要的碼數,下手就取出客人合適的衣服送到客人手中。這就是專業導購體現專業價值。
解開扣子:周到服務
在客人試穿前,快速幫助客人拉開拉鏈、解開口子、鬆開鞋帶等等,這個動作大家不要小看,或者說"我知道啦"就放過。
太多的導購把沒有解開扣子的衣服送到客人的手中,問她為啥,她說忘了,其實是過去的銷售陋習。還是那句話:有了不打折的服務,才有不打折的衣服。
取出衣架:防盜技巧
解開扣子後,導購必須取出衣架,把每一個客人試穿衣服的衣架歸整到相應的位置。一些國外品牌服裝的導購,把取出的衣架掛在自己的腰間。
客人拿去衣服的數目和我們手中的衣架是對等的,這是服飾業服裝有用的防盜技巧。服裝店裡衣架隨處亂放的、衣物陳列零亂的等都可能讓人順手牽羊。
守候服務:留住客人
拿到衣物進了試衣間,我們有必要在關門之前告訴客人:"我就在門口,碼數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任何時間叫我,我幫您調換"。
為何要有守候辦事呢?舉個例子,你走進服裝店要買條褲子,拿到新褲子進試衣間試穿,先脫去舊褲子,穿上新褲子,發現小了,穿不上,只好脫下新褲子,穿上舊褲子,出來再換新褲子,回試衣間,再脫下舊褲子,穿上新褲子。一番折騰之後,有顧客嫌麻煩就一走了之了。
有人說,線下實體店跟線上競爭的唯一優勢就是顧客服務和體驗了,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顧客來到店裡,品牌是有機會從聽覺,嗅覺,觸覺,味覺,感覺等各個方面全方位感動顧客的,而這些服務線上則無法體現。
所以充分利用好實體店的這個優勢,抓住機會,才能為品牌創造更大的價值。
文章來源:零售專家、中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