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哥的籃網首秀,還行。
32分+12籃板+14助攻,映襯小帥的42分相得益彰,既不奪兄弟的威風,也不墜自己的銳氣。9次失誤多了點,但從場面上也能看出原因——如果你很想給隊友創造機會,在一些五五開的選擇上都傾向於找隊友,那麼結果必然是高助攻+高失誤。哈登本來就是個高成本高回報的球風,加上心理上的傾向性,也就有了這麼個險些四雙的首秀。
哈登應該不難找到與杜蘭特相處的方式。納什教練讓兩人都打了40分鐘,不禁讓人擔憂這麼狠艹是否可以長久,但你的確很長時間沒看到杜蘭特打得這麼隨性了——既不需要考慮複雜的跑位、掩護、傳導球,也不用擔心自己瘋狂輸出的時候冷落身邊的隊友,想拔就拔,想幹就幹,剩下的部分,讓哈登解決就行了。
杜蘭特+哈登,足夠籃網把開發進攻這個環節簡化到了極致,納什教練其實已經不怎麼需要考慮畫戰術板的問題,他要擔憂的還是怎麼被進攻聯盟倒數的魔術幹出115分的,或者,籃網能不能再狠點,幹對手150分。這很幸福了,籃網擁有一個願意花錢的老闆,手裡的資源也絕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談更衣室,納什要解決的技術層面的問題,比絕大部分球隊教練都要容易。
擁有兩個超巨建隊,一定是捷徑,也可能是聯盟爭冠的必要條件。NBA的爭冠門檻一直都很高,兩個聯盟前10,或者一個聯盟前10配一套極致優質的陣容,差不多已經成了爭冠的必要條件,不滿足必要條件——頂層缺少巨星——還能奪冠的球隊鳳毛稜角,往往還要吃一定的時代更迭紅利。
「梭哈」這種看似「急功近利」的行為,在近年來變得越來越流行,某種意義上也是管理層對爭冠形勢有了更現實的理解。但NBA每年只有一個總冠軍,梭哈的球隊卻不止一支,爭冠窗口期短暫,一旦梭哈失敗,多年沒有首輪籤的代價很可能是慘痛的——籃網對此深有體會。
慘痛的代價不能阻攔大老闆們走上賭桌。老闆們也是有道理可講的,看看太陽、國王、森林狼漫長的沉淪期,靠選秀從泥沼中掙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既然總是可能沉淪的,又何不搏一把呢?
從概率上講,搏一把值得嗎?
2
我們得算一筆帳。
先做一個估算——多久能出一個聯盟前10級別的球員?
下表是ESPN近10年的歷年球員排名。
這張表總共出現了25名球員,但不代表NBA10年間能湧現出25名聯盟前10的球員,我們需要排除一些球員:
首先要排除追夢·格林和歐文這樣無法重複進入聯盟前10的球員——當然,歐文還有機會,但距離他上一次進入聯盟前10竟然已經是7年前的事情了;
然後我們要清楚,這份榜單雖然列出的是近10年的聯盟前10,但這些球員卻覆蓋了過去二十多年的聯盟精華。榜單上進入聯盟最早的球員是科比,最晚的是東契奇,前後差距為22年。顯然,如果要清楚10年時間裡能產生多少聯盟前10,要把球員進入聯盟的時間也限定在前後10年的範圍之內。如果我們從2018年進入聯盟的東契奇反推10年到2009年,那麼這份榜單就只剩下10位球員。但考慮到東契奇屬於個例,榜單中在他之前進入聯盟的球員已經是2014年的恩比德和約基奇,所以,如果我們把他排除,統計從2014年向前反推10年至2005年,這樣就一共有17位球員滿足要求。
也就說,從最近的歷史看,NBA在10年時間裡,大約能培養出10~17名聯盟前10水準的球員,平均到一年不過1~2人,我們在計算時取1.5人。
也就是說,每年60個選秀權只能產出1.5個聯盟前10——當然,每年進入聯盟的不只60個球員,畢竟還有淘來的落選秀。但落選秀成為聯盟前10簡直就是神話了,我們姑且不予考慮。
由於不同順位的選秀權成材率不同,我們還得估算出各個順位球員成長為聯盟前10的概率。最精確的辦法,似乎是把NBA歷史上各順位的新秀都統計一下,來計算成材率。但這個工作量實在太大,換一個簡便的辦法是,根據選秀籤位的交易價值對比來相應折算(這個交易價值來自著名數據專家佩爾頓),結果發現:
狀元籤差不多只有11.8%的概率能成長為聯盟前10;
一個中段位的首輪籤差不多有3.9%的概率成長為聯盟前10;
一個首輪末的籤,大約只有1.7%的概率成長為聯盟前10。
相當的.
這些數據似乎悲觀了,但如果我們細數一下,會發現情況的確如此。過去十年時間裡,成為聯盟前10的狀元只有濃眉哥一人。當然,2015年之後的這些相對年輕的狀元還沒有進入巔峰期,但往前推到2005年,除了濃眉,也只有格裡芬和羅斯成為了聯盟前10,而這兩個球員的巔峰期,一個如夏花綻放,一個多災多難,圍繞他們建隊都不得不被運氣支配,他們的「基石」感顯然不足。
以上計算顯然並不足夠精準,但也大致能反映出,靠選秀撈到頂級球員的難度,即使擁有3張狀元籤,拿到聯盟前10球員的概率也不過三成多一點,從這角度來說,你不能說狀元專業戶森林狼運氣不好,能淘到唐斯就已經不容易,他們的失敗還是整體的建隊層面。
如果一支球隊想要靠首輪中上順位的籤選到聯盟前10的球員——比如說,10號籤——那麼連續選10次,也有58%的概率無法如願以償,連續選20次,也不過有66%的概率至少選到了一位聯盟前10。
這就是真相,也是為什麼即使哈登與火箭的關係早就出現嚴重裂痕,火箭還是為挽留哈登做出過努力,直到哈登宣布雙方關係無法修復,這筆交易才終於達成——再得到一位聯盟前10太不容易了,而哈登甚至是聯盟前5,是MVP級別的球員,概率還要更低一些。在哈登必然出走的情況下,火箭固然拿到了交易哈登所能獲得的最豐厚的回報,但如果哈登可以不走,火箭也不願走到這一步。
當然,如果你不以聯盟最牛檔次去展望未來,大把的選秀權足夠組建一支中遊球隊了。如果建隊水平高超,組建一支季後賽中上遊球隊也不是問題——步行者、爵士這方面最有經驗。只不過,再往上努力,真正進入總冠軍爭奪,就需要一定的運氣了——你永遠不知道,哪一次選秀才意味著一位基石級的誕生。
3
只靠選秀翻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們把手握兩個聯盟前10看做奪冠的標配——一個聯盟前10也可以,但球隊第2、3號球員的實力基本需要在聯盟前20水平,在他身邊還要安插足夠優秀的拼圖,難度也差不多——只靠選秀想實現這一夢想,你恐怕得10連狀元籤才有十足把握,其餘時候,就得看運氣什麼時候降臨到你頭上。自由市場招募和交易市場引入,是組建冠軍球隊不可缺少的環節,如果能從自由市場或者交易市場直接拿到聯盟前10級別的球員,那幾乎是搞定了悶頭選秀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這就是為什麼,湖人、籃網、快船們義無反顧的梭哈了。雖然失敗的下場會極為慘痛,但靠自己苦哈哈,追求一個不上不下的小康生活固然可以,真正到爭冠級別希望就太渺茫。
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是湖人、籃網、快船?
聯盟裡有四支球隊梭哈了,除了以上三支,另一支是雄鹿。雄鹿梭哈的性質不太一樣。不管能否奪冠,雄鹿只要留住字母哥就是勝利,而他們做到了,所以雄鹿其實已經基本下了賭桌。
另外三支球隊,他們來自洛杉磯和紐約,他們在建隊時都有意識的清理空間,他們知道2018年、2019年夏天可能發生些什麼,最後也如願以償,湖人從自由市場拿到了詹姆斯,快船拿到倫納德,籃網拿到杜蘭特和歐文——雖然杜蘭特走了交易流程,但跟自由市場拿人也沒有區別。這三支球隊都是在拿到一個聯盟前10(好吧,詹卡杜就不是前10那麼簡單了)之後或當時,梭哈資產去拿了另一個聯盟前10。
如果你站在馬刺、掘金、爵士、步行者這些球隊的角度看,這件事就像神話一般不真實——不是別的球隊沒有魄力梭哈,而是從自由市場引入超巨,再梭哈另一個超巨的玩法,只是少數幾個大城市球會才配享有的福利。
只不過,梭哈的球隊太多,大家擠在一塊造成了爭冠道路發生踩踏,才讓每一支球隊背上了巨大風險。假如這個時代只有一支球隊梭哈,那簡直是爽得不能更爽的事情了。
仔細想一下,你會發現,梭哈對這些球隊來說,幾乎是必然選擇:
湖人這樣的球隊,用多年擺爛選秀培養年輕人的方式重建跟祖制不符,他們向來都會引入超巨;
快船和籃網擁有聯盟最有錢的老闆,在微軟和阿里這樣的行業龍頭裡當慣了大佬,還能在NBA裡玩小富即安?
要玩就玩大的。
4
梭哈的另一面是,NBA未來的生態,也許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加「貧富割裂」。
這是個球星自我意識覺醒的年代,相比過去的「從一而終」,現在的巨星更傾向於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負責,而不是對選秀大會上選擇自己的母隊負責。這種意識的具體表現為,當今聯盟前10級別的球員,有6人通過自由市場或梭哈交易的方式尋求了強強聯手,而沒有變動過主隊的前10巨星裡,字母哥、約基奇、東契奇又是國際球員。
像庫裡這樣一開始就去了一個不錯的城市,又在母隊取得成功,從而不需要去思考未來前途的巨星總是少數。在沒有了「忠誠」的桎梏之後,美國本土球星一旦到了巔峰期,如果主隊無法滿足他們追求榮譽的要求,求變很可能是未來的常態。
這種現象是過去10年多的時間裡逐漸形成的,事到如今,NBA的管理層應該也逐漸意識到了重點——未來的市場上,不會缺少願意變更球隊的頂級巨星。
關鍵只是,他們願意去哪裡。
湖人意識到,他們在「球星想去的下家」這件事上,處於T0檔次,因為:
地處洛杉磯;
湖人有冠軍血統。
快船和籃網好歹組建了一套季後賽級別的團隊框架,而湖人還完全處於重建期就白嫖到了詹姆斯,然後在沒有進入季後賽的情況下,濃眉說什麼都要來。僅僅過了兩年,湖人就從一地雞毛的狀態變成了詹眉划水依然聯盟第一,你不得不說,如果在市場上有足夠的吸引力,即使基礎差一點,翻身也不難。
擁有「千裡送冠軍」的體質,湖人幾乎不用擔心詹姆斯退役之後的未來——清出空間,等下一個巨星就行了。
快船和籃網證明了自己位於T1檔次,因為:
地處洛杉磯和紐約;
管理層證明了能力,組建了不錯的團隊;
老闆多金,會全力以赴支援建隊。
的確,在沒有取得成功的當下,他們的未來比湖人更有風險,但只要管理層不變成尼克斯那樣的口碑,他們從缺失選秀權的泥潭裡走出的速度就不會太慢。
想想湖人和籃網5年前是什麼鬼樣子?
這可氣死當初一塊混魚塘的難兄難弟們了。
現在,洛杉磯和紐約的球隊,除了尼克斯這個精神小夥,另外3支掌握了6個聯盟前10的球星,其他27支球隊去分那4個——10%拿走60%,其餘90%分那40%——這就是現實。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人帥多金出身好,女神排隊等送抱。
若是天生老實人,學習幹活攢飯票。
好氣呦。
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