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開了 華南師大附中 ▎
總第 859 期圖文,總第 1952 篇消息 ▎
今年第 171 期圖文,第 285 篇內容 ▎
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華附學子古雲天獲國際化學奧賽金牌:
題目太簡單了
日前,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結果公布,中國隊四名學生獲得了三金一銀的佳績。其中,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附」)古雲天同學獲得金牌,中國第一、世界第三。接下來,古雲天將進入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繼續深造。
據悉,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是考驗全球高中生化學水平的最高賽事。受疫情影響,本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改為了網絡遠程考試,於北京時間7月15日至7月30日在超過80個國家裡舉行,共300多位高中學生參與。古雲天以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佳績奪得金牌,這也是華附的第3枚國際化學奧賽金牌、第16枚國際奧賽金牌、第18枚國際奧賽獎牌。
對於此次化學奧賽的題目,古雲天直言「確實太簡單了」。他說,賽前都是照著難題練,難度比競賽的題目難很多,最後競賽時覺得題目確實很簡單。今年4月,古雲天以冬令營決賽第一名的成績入選中國代表隊,代表我國中學生參加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而實際上,他在高中之前未系統接觸競賽。
古雲天告訴記者,自己是初三時愛上化學的,「因為化學可以解釋很多東西,當學習了更高深的理論之後,就不用靠經驗去解釋,也不需要死記硬背,覺得很有意思。」
▲ 中國化學奧林匹克銀牌得主王姝睿、中國化學奧林匹克金牌得主張弘毅、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得主古雲天、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姚訓琪(從左到右)。
不過,由於高中前沒有專門接觸競賽,古雲天在高一開學後感到了壓力,「因為剛進華附,我發現初中學習已經落下一大截,所以我覺得自己起點低,考差了理所當然,考好了是運氣好。」直到高二,古雲天參加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由於實驗部分做得太差,最後只拿了銀牌。「當時整個廣東隊成績都比較差,這是我遇到的比較大的挫折,挺難過,後面就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更努力。」
從高一沒拿到省獎的小萌新,到高二入選省隊,從高三考取全國第一名、入選4人國家代表隊,古雲天靠的是自律、勤奮和強大的執行力。「他十分熱愛化學。高一高二且不說,冬令營結束後,很多選手因為保送鬆懈了下來,他仍然在學習化學。上半個學期,他堅持進行實驗培訓。」一名同學這樣評價古雲天。
班主任陳向麗表示,古雲天對未來的發展有著清晰的規劃並有很強的執行力。雖然高一剛進來時不拔尖,但他懂得樂學、苦學、巧學,早上5點多就起來學習,努力追趕其他同學。此外,即使將很多精力投入到奧賽裡,他也能很快地回歸到常規學習中。
化學競賽組教練、化學科組長徐文忠介紹,古雲天對化學競賽有很高的熱情,返校複課後,早上6點多就開始在化工實驗室裡堅持自學,直到晚上10點半才回宿舍休息。
這樣的習慣是怎樣養成的?「我初中在一所民辦學校住宿,學校管理非常嚴,每周日晚上上學一直到下周六下午才回家。」古雲天笑了笑,「當時又沒有手機,就只能逼著自己學習,逐漸就習慣了。」
除了愛學,古雲天也愛玩,如下棋、打球、遊泳等,「該玩的時候認真玩,該學的時候認真學。」此前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就是,在華附的種種活動中,認真用心地玩。班主任陳向麗說,「古雲天的生活作息和飲食非常規律,早睡早起、常吃水果。每天下午都去長跑,還有豐富的愛好興趣,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
這樣的牛娃是怎樣養成的?古媽媽坦言,兒子在深圳讀小學,沒有特意找學區房,是就近入學,當時調皮好動,成績並不好,但小學只要打好基礎、養好習慣就行。「小升初時沒考上深圳四大名校和華附,最後隨我們工作發展,去了中山一家民辦學校。學校分四類班,他分到了三類班普通班。」
古媽媽認為,初中時孩子還比較小,留在家長身邊很重要,每周能有互動交流。到了高中,孩子心智等各方面變成熟,一個更高的平臺對他今後的發展更有利,「古雲天初二開始發力,考試經常第一名,拉開第二名三、四十分,相當於沒有競爭對手,所以那時學習比較鬆懈。到了華附,看到這麼多優秀同學,就有追趕的動力。」
古媽媽表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他自由發展。「他的事情他自己負責,家長做個甩手掌柜。」古媽媽說,「參加什麼培訓班,買什麼參考書都是他自己決定的,我們只負責付款,而他不想去培訓班就可以不去。只要方向是對的,是他自己作出的選擇,我們都會支持他去做。」
接下來,古雲天將進入北大元培學院繼續深造,他打算選擇大數據方面的專業。校長姚訓琪表示,希望華附培養的學生,不管是清華北大還是其他學校,都能不忘初心,選擇符合個人興趣、發揮個人潛能的專業,更重要的是能與國家發展所需要的核心技術相連接。「希望華附的孩子走上工作崗位之後,能繼續為國爭光,成為國之棟梁。」
▌信息時報記者 丘敏華
▌攝影記者 陳引 實習生 盧輝源
▌轉載自:信息時報8月1日A03版
▌編輯:李芸 衛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