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姐姐們可以美成什麼樣?《乘風破浪的姐姐》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
在這些姐姐們中,有的美豔,有的嬌憨,有的知性,不過氣質最特別的當屬港風造型出場的姐姐鄭希怡。
實不相瞞,鄭希怡這個下車的動圖,小編已經循環看了快100遍了……
姐姐霸氣的點頭姿勢,已讓全網腦補出了#女王的日常#千字小論文。
站在舞臺上的姐姐更是氣場全開,初舞臺頂著一頭捲髮從燈光下走來,渾身透露著颯到極致的性感。
低頭打碟的鄭希怡更是做到了憑氣質slay全場,自帶港風濾鏡,像是誤入了電影鏡頭。
每當鄭希怡出場,幾乎全網都會被她身上那股子超殺的港風氣質折服
港風美女人人都愛,但這也不由得讓人開始思考,到底港風是一種怎樣的氣質?
90年代的港風為何現在依然不過時?
提到港風,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女明星們,她們都曾驚豔過時光,也帶火了「港風」熱潮。
港風造型的特點是什麼?
先從妝容入手,濃眉、紅唇和一頭茂密的秀髮是必不可少的。
90年代的審美注重的是風情兩個字,因而較為厚重的妝容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凸顯女明星的五官優勢,像是五官本就極為出眾的李嘉欣在港風妝容的加持下極具辨識度
濃眉的妝容可以放大女明星的英氣感,比如王祖賢
而紅唇和秀髮增強的則是風情感,在氣質上攻擊感會略勝一籌,自然更為抓人
港風妝注重的是妝容的外放美,利用豔麗的妝感增強女性魅力,即使整張臉有所缺陷也能起到瑕不掩瑜的效果。
港風造型的另一大亮點就是穿搭,女神們的造型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依舊不過時。
90年代的香港審美趨於國際化,在著裝上遵循的是「Liss is more 少即是多」的時尚原則, 穿搭基本都是基本款,摒棄了天花亂墜的元素,比如一件簡單的襯衫就能穿出氣質感,當然這也十分考驗女明星們的個人詮釋能力。
在穿搭的色調方面,女明星們更喜歡採用大面積純色的顏色,像是性感又鮮豔的大紅裙就非常受歡迎
在顏色的使用上,港風穿搭一般全身不會超過3個顏色,注重的是貴氣的套裝感。
當然,極簡的港風穿搭並不只是一味追求純色搭配,小花紋單品也有,但一般只是小面積使用。
比如小碎花元素
格子元素等
極簡主義的港風穿搭也和同時期臺灣的審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90年代的臺灣審美喜歡堆砌大量時尚元素在整個造型上,衣服樣式必須以小碎花為主,妝容的重點更在於營造楚楚可憐的感覺。
當時的香港審美其實對臺灣審美是非常嗤之以鼻的,早些年林青霞、王祖賢的事業軌道尚在臺灣時,就曾被香港人用一股子「臺灣味」形容,所謂的「臺灣味」,其實就是土味。
林青霞在臺灣發展時的畫風是這樣的
回到香港後是這樣的
王菲出道時在葉倩文的幫助下前往臺灣發展事業,那時候她的穿著打扮都透露著濃濃的「臺灣味」
來到香港後,王菲漸漸開始以港風造型示人
是不是一下子大氣了很多?
香港審美注重大氣優雅,臺灣審美就比較追求鄰家妹妹的感覺。臺灣審美對於花哨的追求在2000年以後更甚,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臺偶劇,雖然在當時都掀起了一陣模仿熱潮,但畫風放到今天卻甚是辣眼——
包括日本、韓國當時的審美趨勢對比香港來說,也少了一份更國際化的都市感。
港風突出的不僅僅是穿著打扮,就連儀容儀表都更勝一籌,2002年王菲、陳慧琳以及蔡依林一同參加某頒獎典禮,三人同框的照片裡,蔡依林渾身散發著泥土的芬芳……王菲、陳慧琳挺拔卻讓人挪不開目光。
港風之所以放到今天來看依舊不過時,不僅僅是因為有這些硬體突出的美人,更重要的是港風審美更國際化,也更懂得如何包裝女人味。
女明星模仿港風到底哪裡出了錯?
港風不僅在上個世紀流行,近幾年有不少女明星都用港風造型收割過一波顏值粉。
比如前段時間因為港風造型上熱搜的鄭爽
熱衷於烈焰紅唇的AB
致敬過鞏俐在坎城造型的楊冪
紅唇代言人的鐘楚曦
港風濾鏡加持後的迪麗熱巴
有著小「張栢芝」之稱的宋祖兒
不過近幾年港風造型最出圈的當屬陳都靈和鞠婧禕。
陳都靈的這身紅唇+紅裙造型是不是很眼熟?
鞠婧禕的復古港風造型也為她當日的狀態大大提升了美感,回眸一笑百媚生
從妝容到穿搭,再到狀態,這些模仿港風的女明星無一不是美到無可挑剔。
但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美則美矣,可這宛若生產線上統一出廠的紅唇大波浪,獨獨隔絕了大眾對於她們的辨識度,港風不只有女人味的風情,它還可以是英氣
可以是嬌憨
可以是性感
也可以是清純
港風的魅力,來源於開放卻不浪蕩,散發著風情卻又不色情,背後其實還是來源於她們對美的態度,自然而然。
港風的靈魂,在骨不在皮
如今的港風妝容之所以差了一口氣,很大原因還是在於她們只學其形,卻不達其意。
往深處推敲,港風並不僅僅是一種審美形態,更是一種生活理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港風並不等於港女,但港女一定代表了港風。
港女其實是一個很矛盾的詞,在香港人眼裡,港女是戲諷女孩拜金、勢力的形容詞,但港女演變到今天,意義則更偏向於褒義,它更像是形容女子精緻幹練洋氣獨立的詞,港女就像是一把刀,可以努力地紮根在任何她們想要停留的地方。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對於港風的理解,還只停留在烈焰紅唇、復古濾鏡的表象之中。
鄭希怡之所以會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她自帶港風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骨子裡的颯。
鄭希怡是真正經歷過生死、且「不怕死」的港女,早年間在英皇被冷藏,重振旗鼓後又遭遇了家庭重挫,好不容易艱難復出,又在應採兒的生日宴上從三樓重重摔下,整整昏迷兩天才醒過來。
鄭希怡的娛樂圈道路闖得異常艱難,每當她試圖和命運對抗,總會有一個接一個的巨浪將她打入深淵,但她始終堅信,只要還活著,總能抓住黑暗生命中的光。
很多人在看完鄭希怡的經歷後,也終於舒緩了一口氣,因為她的存在,好像也不那麼害怕老去了。
鄭秀文,被稱作「香港最後一個天后」,曾經為了事業瘋狂減肥,也經歷過挫折患過抑鬱症,可如今46歲的她依然還堅持在舞臺上完成自己的唱跳夢想,所有高空特技都是親力親為,把每一個舞臺效果做到極致。
56歲的張曼玉,前幾年突然喜歡上搖滾,絲毫不畏懼旁人的眼光,勇敢地站上舞臺玩起了搖滾樂,外界的議論聲嘈雜又怎樣?她就是要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快樂地玩下去。
港女的身上,自帶著一種天然的江湖氣,骨子裡永遠沸騰的血液讓她們英勇地做著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是這份固執和倔強撐起了她們散發出來的港風,令港風氣質如此迷人。
港風並不是唯一的美貌風格,卻是韻味最明顯的一種風格,因為港風女神的眼裡,藏著她們曾經走過的路,以及那份獨特的女性力量。